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广琪  霍然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21,(3):192,后插1-后插2
胸骨正中切口的应用,促进了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近年来,随着该类手术的增加,术后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数量逐年增多,处理较为棘手,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现对深部胸骨伤口感染的分型、相关影响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与分析,以期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采用胸骨正中下段切口开胸治疗复杂先心病30例。皮肤切口上端平双侧乳头连线,下端达剑突上端,长5~8cm,胸骨上端劈至胸骨角,不横断。结果显示:30例均显露良好,无与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本切口与常规正中开胸相比,切口隐蔽、创伤小、出血量少、开关胸时间短。与右侧开胸术相比,能充分显露右室流出道、肺动脉、左上腔静脉等,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治疗复杂先心病的可行性。作者认为,本切口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一种微创切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后胸骨正中切口感染的分类与治疗方法,以期更好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治疗的胸骨切口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76例,其中29例在术后1个月内,7例为术后1~2个月,超过2个月以上39例.1例胸骨完全坏死,心脏外露,拟手术前1 d死亡.76例患者中1例接受4次清创手术,13例清创2次,6l例接受1次清创手术,一次修复成功率80.26%.14例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伤口持续负压吸引(VAC)的方法辅助创面准备.乳腺组织瓣转移1例,59例行肌肉组织瓣转移,其中胸大肌肌瓣转移52例,腹直肌瓣转移7例.结论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累及的深度,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胸骨伤口感染,是心脏外科正中切口手术后一种不常见但较严重的并发症.国外研究资料显示,在胸骨切开手术中,术后胸骨伤口感染发生率0.4%~5.0%[1].胸骨伤口感染一旦发生,显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生命,尤其是累及纵隔的深部感染,感染后死亡率在10%~25%[2].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常规细菌检测法,探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皮肤表面、切口内及深部组织的污染情况,为术后外科伤口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预防与处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骨切口深部感染包括胸骨裂开和化脓性纵隔炎,易引起脓毒症、心肺肾功能衰竭,或并发右心室破裂而死亡。近代采用胸骨清创、纵隔灌洗和带蒂大网膜或转移肌瓣重建,使治愈率从50% ̄80%提高至90%以上。本文对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修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介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2002年2月~2004年10月,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感染裂开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8~76岁。创口范围3cm×5cm~5cm×15cm。经伤口扩创,坏死软组织及坏死胸骨、肋骨、肋软骨清除后,切取腹直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前胸伤口或单纯胸大肌肌瓣移位填塞死腔,消除创面,切取皮瓣范围3cm×5cm~5cm×16cm。结果术后10例患者伤口均期愈合。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伤口无炎性表现,呼吸正常,无腹壁疝发生,上肢功能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出现,供区伤口愈合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根据不同病程、局部炎性情况以及术中扩创后情况,分别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修复创面,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右腋下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9年2月至2003年6月对4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6例瓣膜替换、法乐氏四联症等手术,行胸骨下段小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治疗对比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方法修复经胸骨正中手术切口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997年12月~2006年12月,分别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及大网膜移位修复经胸骨手术切口感染创面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合并糖尿病8例,肺炎及心力衰竭4例,脓胸3例,慢性肺功能不全4例,恶性肿瘤1例,严重肥胖6例。11例为较新鲜裂开创面,2例为慢性创面。创面范围10cm×5cm~22cm×10cm。结果3例分别于术后3d因血管吻合处破裂大出血、肺炎及癌转移死亡。其余10例伤口期愈合6例,随访6个月~5年,均无复发;2例切口皮肤拉拢缝合处部分皮肤坏死,经再次手术扩创植皮后愈合;2例创口引流处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创面较小且位于手术切口上端者适合用胸大肌内侧头肌瓣修复;创面较大且位于切口上端者适合用全胸大肌瓣修复;创面较小且位于切口下端的适合用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较长可联合应用胸大肌瓣、上蒂腹直肌瓣修复创面;创面巨大合并重要脏器外露时,可用大网膜移位修复创面。残余创面可经植皮及换药愈合。  相似文献   

10.
胸骨切口深部感染包括胸骨裂开和化脓性纵隔炎,易引起脓毒症、心肺肾功能衰竭,或并发右心室破裂而死亡。近代采用胸骨清创、纵隔灌洗和带蒂大网膜或转移肌辩重建,使治愈率从50%~80%提高至90%以上。本文对其具体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骨感染临床效果,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78例心脏手术后残留的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深部切口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47例,女31例;年龄3~72岁。手术类型包括瓣膜手术38例(包括主动脉瓣成形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9例,双瓣膜置换手术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6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1例,复杂畸形手术5例)。患者均因心脏起搏导线未完整拔除导致胸骨切口感染,采用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方式治疗。处理时间为开胸心脏术后15年32例,1年内46例。结果全组无死亡。伤口Ⅰ期愈合70例,Ⅱ期愈合5例,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3例。随访71例患者1年,伤口感染均无复发。结论胸大肌肌瓣翻转手术治疗心脏术后残留心外膜起搏导线导致的胸部切口感染,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的可能机制和治疗经验,以减少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方法 回顾分析1996年10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18例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个月~79岁,平均年龄14.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在禁食基础上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强心、利尿等综合措施. 结果 住院时间7~130 d,胸腔引流时间4~35 d.全组死亡2例,其中死于心律失常、心搏骤停1例;因肺部感染、再次插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2~10年,失访2例.随访期间无乳糜胸复发或需二次手术者. 结论 经胸骨正中切口径路行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乳糜胸可能与手术时损伤较小的淋巴侧枝有关,采用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静脉高营养等保守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顽固性深部胸骨切口感染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例顽固性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于术后3d内顺利拔除引流管,伤口均为I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6(18~82)d,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10例(83.3%),平均随访6.3(1—14)年,均无胸骨切口感染再发和移植大网膜坏死。结论应用带蒂大网膜移植治疗顽固性深部胸骨切口感染,是一种安全、可行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侧胸大肌内侧头转移术治疗心脏术后并发胸骨哆开的方法. 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21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胸骨骨髓炎和纵隔感染的胸骨哆开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为53~72 (64.5±7.8)岁.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9例,心瓣膜置换术2例.采用清创、剔除坏死胸骨、保留部分或全部拔除胸骨固定钢丝、游离双侧胸大肌内侧头使之形成肌瓣并拉至中线位置无张力缝合,完全覆盖胸骨,放置负压吸引引流管,适时拔除,皮肤间断缝合. 结果 21例患者胸大肌肌瓣全部成活,均于术后2周内出院;20例术后愈合顺利,1例拔除引流管后引流口形成窦道并感染,再次手术局部切除窦道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全组患者均胸骨固定,胸廓外形正常,无反常呼吸,未发现再发或迁延性感染. 结论 双侧胸大肌内侧头转移术是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并发难治性胸骨哆开的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对54例PDA合并或疑合并畸形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术前常规备体外循环(CPB)。术前14例疑合并心内畸形者中4例证实合并心内畸形,在CPB下进行了心内畸形修复。3例术前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术中发现PDA形状异常,在CPB下经肺动脉切口作了PDA内口缝合。另1例PDA重度肺动脉高压分离时破裂大出血,即在CPB下切断缝合挽救了患者生命。采用仰卧位胸骨正中切口,术前备CPB,有利术中合并畸形处理及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心脏大血管手术后胸骨感染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10年7月8例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发生胸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30~60岁(44.8±10.9)。8例患者均采用彻底清创,包括清除坏死皮缘和增生组织、彻底止血、搔刮胸骨、咬除感染胸骨、清除胸骨后的感染脓腔、用1%碘伏纱布浸泡,抗生素液反复冲洗,留置滴液入管和胸骨后引流管等处理;对胸骨后感染严重(有脓腔)者,彻底清创后经膈肌切口将带蒂(胃网膜有动脉分支的)大网膜上引放置在胸骨后,同时留置滴液入管和胸骨后引流管。结果胸骨伤口Ⅰ期愈合5例,Ⅱ期愈合2例,感染未控制1例。Ⅱ期愈合者合并糖尿病,均使用双侧乳内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别经局部换药或再次清创2周后愈合。随访8例,随访时间1~3个月,1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患者因胸骨感染未控制术后3个月死于人工血管继发感染、破裂大出血,其余患者胸骨感染无复发,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对心脏大血管手术后发生胸骨感染患者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清创,采用放置滴液入管,并持续用碘伏冲洗以及带蒂大网膜或肌瓣充填,可尽快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右腋下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1—2018-01间收治的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将采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的50例患儿作为小切口组,将采用骨正中切口手术的70例患儿作为胸骨正中切口组。比较2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小切口组术中输血量及术后辅助通气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胸骨正中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比较,右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中输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辅助通气、监护及住院时间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微创右腋下直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实施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80例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经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微创右腋下直切口手术。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2组术后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比较,应用微创右腋下直切口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经右胸第3肋间小切口与胸骨正中切口行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3年6月—2020年5月因主动脉瓣病变行首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23例患者。经右胸第3肋间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为微创组,经胸骨正中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为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 微创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29例(72.5%)、女11例(27.5%),年龄(54.60±9.98)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3.16±2.48)kg/m2;常规组共83例患者,其中男56例(67.5%)、女27例(32.5%),年龄(58.77±9.71)岁,BMI(24.13±3.13)kg/m2。微创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较常规组长,气管插管时间较常规组短(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和住院总费用较常规组少(P<0.05);两组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右胸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手术教学培训对心血管手术胸骨正中切口的瘢痕状况的影响。方法 2022年4月-6月 于我院心血管外科开展“手术教学培训”活动,选取同期32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血管疾病患者为观察组,另 选取2022年1月-3月32例胸骨正中切口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胸骨正中切口愈合时 间、瘢痕宽度、瘢痕评分、切口并发症以及患者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胸骨正中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 照组,瘢痕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瘢痕色泽、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18.75%(P<0.05);观察组患者美观满意度 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4.38%(P<0.05)。结论 手术教学培训可促进心血管手术胸骨正中切口愈合, 改善瘢痕宽度,降低瘢痕评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