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中医饮食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市人民医院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患者,共12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饮食护理按照常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式进行,而研究组采用的中医饮食护理干预的方式,是在对患者保持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中医饮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前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饮食干预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人数为60例,占比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人数为53例,占比85.4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入中医饮食调和干预,对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淑琴  李红专  赵欣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96-4897,4899
目的 探讨联合降压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9月~2010年12月某院牧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76例,其中硝苯地平治疗组设为对照组(27例),依那普利和络活喜联合治疗组设为观察组(4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合并糖尿病肾病9例、冠心病11例;对照组合并糖尿病肾病5例、冠心病7例.治疗后观察组糖尿病肾病好转率66.7%,冠心病好转率27.7%;对照组糖尿病肾病好转率25.0%,冠心病好转率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治疗中联合降压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益气补肾固精活血方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52例,对照组给予控制饮食、降糖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补肾固精活血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干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益气补肾固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措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68例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给予饮食控制、西药降糖、卡托普利降压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29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结论 多种方法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G、TC、UAER、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心动过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旱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下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陈刚 《社区医学杂志》2007,5(10S):15-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0例)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糖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总有效率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疗效,有明显降低尿蛋白的排泄和恢复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陶翠萍 《现代养生》2014,(14):248-249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门诊以及住院部糖尿肾病患者15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以及家属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所有研究对象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红花注射液,对照组不增加药物。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糖尿病肾病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4周后,研究组总有效74例,总有效率98.67%,其中,显效43例(57.33%),有效31例(41.33%),对照组总有效66例,总有效率88.00%,其中,显效37例(49.33%),有效29例(38.67%)。研究组的总有效人数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血肌酐、尿蛋白和尿素氮的含量,两组检验结果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可得,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均低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结果均低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肾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红花注射液,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以健脾补肾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肾病,1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病人尿微量蛋白蛋白排泄率和尿β2-微球蛋白明显减少(P〈0.05),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结论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更明显减少蛋白尿。改善临床症状,从而延缓肾功能减退进程。  相似文献   

10.
王文德 《中国卫生产业》2013,(29):139-139,141
目的 本文将对糖尿病络损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从而探讨糖尿病络损中医疗效,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中医络损治疗,使用益肾通络解毒汤;对照组患者给予黄葵胶囊及糖适平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8.26%,且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慢性微血管或神经并发症患者进行中医络损治疗,能够达到较为有效的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便携式血糖仪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嘱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糖仪进行血糖管理,研究组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血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监测1个月、3个月后血糖控制情况、遵医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9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5例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56%,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改善患者血糖指标,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对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本次78例研究对象是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双盲法分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临床合理用药指导,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增强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能力,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纪月霞  刘冬梅  李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649-2650,2653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某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糖及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9%(40/45),对照组为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HbA1C、FPG、PBG2h]及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mAl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两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吡格列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能起到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疗效,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为老年糖尿病患者104例,其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其血糖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运用血糖仪监测的5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给予常规血糖仪监测的52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监测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监测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对血糖管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管理的过程中血糖仪监测的运用,可以将其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提高了患者对血糖管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7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雷公藤多苷片,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研究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肾功能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β-MG数值,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评估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1组,40例未发生肾病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2组,随机选取4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糖尿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血肌酐,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情况。结果研究1组、研究2组HbA1c、UA均高于对照组;研究1组HbA1c、UA水平均高于研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中肾功能失代偿者HbA1c、UA水平高于肾功能代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功能损害程度与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呈显著相关,糖化血红蛋白与尿酸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11月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医院全科门诊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尿毒清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24 h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4 h尿微量清蛋白、肌酐及尿素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片与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6例于2016年5月-2018年12月被本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依照患者前来本院的次序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管理和个案管理,进行两组管理成效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前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管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6±0.5)mmol/L、(11.9±0.7) mmol/L和(10.8±1.0)%,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为(76.2±2.6)分和(91.0±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满意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案管理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也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罗巍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66-236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小剂量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d,治疗组口服贝那普利5 mg/次.d+吲达帕胺1.25 mg/次.d。给药8周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生化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8周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和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和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耐受;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单用贝那普利相比,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降压效果显著提高;对心率、血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等无显著影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