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4月期间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高血压Ⅱ~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手术结束前40min分别静脉微量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和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20min。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A组拔管期各时点平均MAP、HR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波动,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在骨科下肢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8例骨科行下肢手术的患者,进行低位硬膜外麻醉,并予以右美托咪定辅助。108例患者被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27例。A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B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C组泵入右美托咪定0.8μg/kg,D组为空白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于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1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记录并比较MAP、HR、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开始时,各组MAP、HR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A组、B组、C组MAP水平显著低于D组,但A组、B组和C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B组、D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在在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30 min、60 min和120 min显著高于A组和D组。C组有4例患者需要给予阿托品提高心率,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C组中发现3例患者需要多巴胺升血压,其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在骨科下肢手术中,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能达到最好的临床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URP)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行TURP术患者52例,在腰-硬联合麻醉10 min后,根据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分为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26例(右美托咪定0.5μg/kg+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注)和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26例(右美托咪定1μg/kg+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泵注),并给予右美托咪定维持剂量0.5μ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2组入室时(T_0)、腰麻后10 min(T_1)、泵入右美托咪定后10 min(T_2)、手术开始2 h(T_3)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2组手术开始后2 h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术后6、24 h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T_1~T_3时,2组MAP、心率均低于T_0时(P0.05),T_3时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MAP、心率低于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P0.05);与T_1时比较,2组T_2、T_3时MAP、心率均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T_2时MAP[(79.65±10.17)mm Hg]、心率[(65.77±7.06)次/min]低于T_3时[(86.96±10.11)mm Hg、(71.77±7.10)次/min](P0.05),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T_2时MAP[(74.62±8.94) mm Hg)]、心率[(61.04±8.34)次/min]与T_3时[(79.73±8.07)mm Hg、(64.88±8.31)次/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均未发现呼吸抑制,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2例,低血压1例;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2例,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与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患者手术开始后2 h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术后6、24 h 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P0.05)。结论与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剂量比较,术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0μg/kg,术中维持剂量0.5μg/(kg·h),对减轻TURP患者应激反应效果更好,有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静脉注射10min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输注至松止血带;对照组在相应给药时点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应用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负荷量前即刻(T1)、止血带充气前即刻(T2)以及充气后30min(T3),60min(T4),90min(T5)和止血带放气后5min(T6)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2~T6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T3及T6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T3~T6时间点心排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67.5%)高于右美托咪定组(2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行下肢手术患者由于应用止血带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滴鼻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0.5μg/kg右美托咪定复合咪达唑仑滴鼻,B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采用1.0μg...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术后肝肾功能、血浆miR-122及miR-192的影响。方法将72例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36例,两组手术方式相同,并予以同样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输注0.3μg/kg右美托咪定后恒速泵注0.2μg/(kg·h)右美托咪定直至手术结束前约20min;对照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min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方法同右美托咪定组。结果术前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前血流动力学指标、肝肾功能指标、血浆miR-122和miR-19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至关气腹后组间比较,仅心率在麻醉诱导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min右美托咪定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为(142.27±3.89)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124.36±2.47)U/L,血清胱抑素C(Cys C)为(1.73±0.430)mg/L,α1微球蛋白(α1-MG)为(3.50±0.65)μg/mL,对照组ALT为(159.22±3.80)U/L,AST为(158.03±4.00)U/L),Cys C为(2.61±0.430)mg/L,α1-MG为(5.32±0.66)μ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右美托咪定组miR-122表达水平为47.46±5.50,miR-192为10.99±1.83,对照组miR-122表达水平为60.09±4.17,miR-192为13.78±2.0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稳定高血压合并肝癌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肝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降低手术导致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60例(年龄65~80岁),ASA Ⅱ级,随机均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 组)和0.9%氯化钠注射溶液组(C 组)。试验组患者术前(15 min 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0.6μg/kg 及术中0.2μg ·kg -1·h -1静脉持续泵注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溶液,并在不同时间点观察患者平均动脉血压(MAP )、心率(HR)、呼吸频率(RR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Ramsay 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结果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0.6μg/kg 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泵入时可引起患者一过性血压上升及窦性心动过缓。术后 D 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 C 组,而Ramsay 评分明显高于 C 组(P <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全身麻醉时显现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良好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静脉注射在椎管内麻醉阑尾切除术中预防寒战的治疗结果。方法 100例ASAⅠ~Ⅱ级椎管内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A组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B组给予静脉泵注曲马多1 mg/kg,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评估寒战级别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均平稳,A组寒战发生率(2.0%vs18.0%)、寒战分级及恶心呕吐发生率(0 vs 54.0%)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和曲马多均可有效预防椎管内麻醉阑尾切除术中的寒战反应,但右美托咪定发生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咽成形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5例,按分组静脉微泵给予右美托咪定.A组:负荷剂量0.5μg/kg,维持剂量0.2μg(kg·h);B组:负荷剂量0.75μg/kg,维持剂量0.3μg/(kg·h);C组:负荷刺量1.0μg/kg,维持剂量0.4μg/(kg·h).如患者躁动,静脉单次给予吗啡5 mg.机械通气24 h后,停止右美托咪定榆注,待患者完全清醒,肌力恢复,满足拔管条件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即刻(T0)、给药结束后即刻(T1)、给药后30 min(T2)、给药后1 h(T3)、给药后6 h(T4)、给药后12 h(T5)、给药后24 h(T6)的无创动脉血压和心率,观察并记录上述各时点的镇静评分(Ramsay分级法),记录各组吗啡的总用量,观察并记录各组停止右美托咪定榆注后至拔管所需时间.结果:血流动力学:A、B、c组部分时点动脉血压、心率较T0有所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B组间部分时点动脉血压、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A、B、C各组各时点镇静评分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各组相同时点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总用量:A、B、C各组吗啡总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所需时间:B组与A组之间,C组与B、A组之间拔管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右美托咪定给药剂量的增加,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剧,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延长,但没有加深镇静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9例。实验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2μg/(kg·h)的右美托咪定15 min,麻醉诱导后再以0.5μg/(kg·h)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泵入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入室阶段、麻醉用药阶段、插管后、切头皮时以及自主呼吸恢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麻醉用药阶段、插管后、切头皮时,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低血压、呛咳、躁动、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稳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疝气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呼吸循环指标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的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估右美托咪定(Dex)对不同年龄段腹腔镜胆囊切除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输出量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年龄段分为青年组(20~39岁)37例、中年组(40~59岁)41例、老年组(≥60岁)42例。所有患者从麻醉诱导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时开始给予Dex。行TEE检查测定麻醉诱导后泵注Dex前(T0)、麻醉诱导后泵注Dex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各时间点测定血浆皮质醇、血糖和肾上腺素。记录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以及躁动发生情况。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3组间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 结果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1、T2、T3的心率、MAP、SV,T2、T3的心输出量均低于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心率、MAP、SV、心输出量均低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和中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2、T3的血浆皮质醇、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组的T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T3的血浆皮质醇,T2、T3的血浆血糖,T1、T2、T3的血浆肾上腺素均高于同时间点的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患者T1、T2、T3的VAS镇痛评分均低于同组T0,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同组T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组患者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比例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老年组vs青年组vs中年组:5 vs 0 vs 0、7 vs 0 vs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血压:χ2=4.702、5.194,P=0.030、0.023;心动过缓:χ2=6.766、4.822,P=0.009、0.028)。 结论相同剂量的Dex对不同年龄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血管反应有明显差异,对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输出量影响更为明显,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麻醉诱导前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静注+术中持续泵注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按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麻醉诱导前负荷剂量生理盐水静注+术中持续泵注)与研究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依据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组(右美托咪定组)和生理盐水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92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其中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15mL阻滞麻醉者46例为观察组,注射质量分数0.375%罗哌卡因15mL者46例为对照组,针刺法判断痛觉减轻为椎旁神经阻滞起效,给药30min后常规麻醉诱导,术中根据脑电双频指数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效应室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镇痛。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七氟烷及瑞芬太尼应用剂量;比较2组麻醉前(T1)、切皮后1h(T2)、手术结束(T3)、术后2h(T4)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心率;比较2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和复苏室停留时间;比较2组术后2、6、12、24h视觉模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术中出血转为开胸手术,对照组1例患者术后胸导管瘘需再次手术,剔除研究。观察组七氟烷[(22.24±2.35)mL]、瑞芬太尼[(613.35±25.45)μg]应用剂量少于对照组[(29.53±3.02)mL、(712.55±40.34)μg](P<0.0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液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3、T4时MAP[(88.14±8.15)、(87.92±8.25)、(88.56±8.17)mm Hg]、CO[(4.84±0.43)、(4.91±0.41)、(4.88±0.42)L/min]均高于对照组[MAP:(84.43±8.72)、(84.33±8.21)、(84.68±8.16)mm Hg;CO:(4.37±0.43)、(4.42±0.44)、(4.51±0.45)L/min](P<0.05),T1时MAP、CO及不同时间点SV、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2、T3、T4时MAP均低于同组T1时,CO均高于同组T1时(P<0.05);2组T2、T3、T4时SV、心率与同组T1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觉阻滞起效时间[(5.10±0.19)min]、阻滞平面固定时间[(12.13±1.16)min]均短于对照组[(8.13±1.01)、(18.25±1.26)min](P<0.05),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24h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可明显缩短痛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与异丙酚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36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和异丙酚为麻醉方案)与对照组(以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为麻醉方案),每组各68例。观察组男37例,女31例,年龄44.6±8.5岁;对照组男39例,女29例,年龄43.2±6.8岁。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异丙酚用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入镜时(T1)、镜体至会厌水平时(T2)、术毕时(T3)、术毕后5 min(T4)等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检测两组T0、T4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指标浓度水平,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并调查内镜医师、麻醉医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2.65%,高于对照组的72.06%(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异丙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T3 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程度大于观察组(P<0.05)。与T0时比较,两组T4时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但观察组增加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动、呛咳、呼吸抑制、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内镜医师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与异丙酚用于肥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脑膜瘤患者血浆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膜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观察组(右美托咪定),每组60例。比较2组拔管12 h(T3)、拔管48 h(T 4)、拔管第3天(T5)、拔管第7天(T6)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统计2组插管30 min(T2)、T3、T4、T5、T6时的BDNF变化情况。评估2组术前(T1)、拔管第8天(T7)、拔管第14天(T8)、拔管第20天(T9)、拔管第24天(T10)、拔管1个月(T11)时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T3、T4、T5、T6时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 2比较,2组T4、T5时BDNF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6时BDNF水平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比较,对照组T7~T11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下降(P<0.05);观察组T7~T9时MMSE和MoCA评分下降,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0、T11时MMSE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神经外科镇静效果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麻醉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联合组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不同时点血清HMGB-1水平、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1时点血清HMGB-1水平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2时点血清HMGB-1水平高于T1时点,MMSE评分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联合组血清HMGB-1水平和MMSE评分与T1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和T3时点血清HMGB-1水平高于T1时点,MMSE评分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2和T3时点血清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2和T3时点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胃肠手术的老年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尽快纠正外周血HMGB-1水平,有效降低术后POC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开展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开展喉罩通气全麻。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T_(2)、T_(3)时,研究组的HR、MAP、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T_(1)、T_(2)、T_(3)时,研究组的血清儿茶酚胺、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术毕至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麻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中开展喉罩通气全麻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128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且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分别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和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右美托咪定使用前(T0),麻醉剂使用前(T1),麻醉剂使用20 min后(T2),胎儿娩出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产妇术后1、2、6、12 h的镇痛效果;观察产妇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血压过低、心动过缓、过度镇静、术后2 d内胃肠道反应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时间点MAP、心率、SpO2和VAS的组间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1及T4的MAP低于同时点对照组[T1:(105.75±15.32)mmHg vs(112.30±18.53)mmHg;T4:(97.61±8.46)mmHg vs (102.42±14.69)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78,P=0.031;t=2.271,P=0.025);右美托咪定组T1、T2、T3及T4的心率低于同时点对照组[T1:(95.06±9.03)次/min vs (98.61±10.35)次/min;T2:(89.45±8.40)次/min vs(93.02±8.17)次/min;T3:(87.20±7.48)次/min vs(89.95±8.02)次/min;T4:(88.81±8.88)次/min vs(92.19±9.62)次/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66,P=0.041;t=2.432,P=0.016;t=2.006,P=0.047;t=2.063,P=0.041)。右美托咪定组术后1 h、2 h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同时点对照组[术后1 h:(2.09±0.68)分vs (2.34±0.72)分;术后2 h:(2.73±0.54)分vs (2.97±0.5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18,P=0.046;t=2.341,P=0.021)。2组产妇在血压过低、心动过缓及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可有效控制血压、心率,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