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高庆轮  张恺  俎雪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7):2497-2499,2503
目的比较和分析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或经胆总管探查胆道这两种方法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7年9月该院76例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外叶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胆道探查取石术40例(LHD组),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经胆总管胆道探查取石术36例(CBD组)。比较两组肝切除术式的比例、胆管探查时间、整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短期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长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有1例中转开腹术,两组均无结石残留,围术期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肝切除术式的比例、胆管探查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结石复发率和长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HD组整体手术时间短于CB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BD组,短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术前充分的准备评估下,对于有胆道手术史的左肝胆管结石患者,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经左肝管断端行胆道探查取石术简化了手术步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并左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7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46例(A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外叶切除41例(B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残石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 B组术后结石残余率(17.1%)明显高于A组(0%)(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基本相同(P>0.05).A组和B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和19.5%,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远期优良率大于B组(91.3%VS 75.6%,P<0.05).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并左侧肝内胆管结石的短期和远期效果大于肝左外叶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在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中的价值。方法:2003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我院对16例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运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专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47.2岁,其中单纯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囊结石3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2例,左肝外侧叶胆管结石伴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8例。结果:本组16例病人均在完全气腹下进行操作,无中转开腹,未进行肝门血管阻断。其中2例行腹腔镜下单纯左肝外叶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囊切除,3例行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8例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取石术,手术时间平均为2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30m1,切除肝脏的最大标本体积为20cm×7cm×4cm术后一例并发肝创面胆漏,经再次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4h均能下床活动,术后1-3天即进食,1周左右出院,留置T管者出院时均行胆道造影未发现有残余结石,2~3周后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是治疗左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我院1998年12月至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并左侧肝内结石患者87例,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46例(A组),胆总管切开取石加左半肝切除41例(B组).比较2组的术后残石率、手术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结果 2组术后均无结石残余.A组术中出血量(401.1±180.4)ml和手术时间(202.5±36.6)min均明显低于B组[(515.9±200.6)ml、(257.3±42.9)min,P均<0.01],A组和B组术后近期优良率基本相同[91.3%(42/46)与92.7%(3/41),P>0.05],总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2%(7/46)和24.4%(10/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短期和远期效果等同于左半肝叶切除,且有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肝叶切除术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奕 《浙江临床医学》2001,3(4):237-238
目的 分析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30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15例行肝叶切除术 ,另15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2组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行肝叶切除的 ,术后残石2例 (9.5% ) ,经术后胆道镜取净。行胆总管切开术的 ,术后残石15例(100 %) ,经术后胆道镜 ,仍有4例未取净。随访结果表明 :肝叶切除术优良率为80% ,胆总管切开术的优良率为33.3%。P<0.05。结论 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首选肝叶切除术 ,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至2005年期间采用左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56例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果:43例结石位于左肝外侧叶行左肝外侧叶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3例结石位于左半肝行左半肝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随访1至9年,左肝外侧叶切除43例中有6例结石复发,左半肝切除13例中有1例结石复发,复发率12.5%,无再次手术病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左肝叶切除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术式且手术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外科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3-2009年肝内胆管结石并尾状叶代偿性肥大患者4例的治疗。其中3例合并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亢,1例怀疑结石合并胆管癌,1例同时合并肝脓肿。结果:1例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8d死于肝功能衰竭;1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近右半肝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证实为结石并胆管癌变;1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镜取石术+二期门奇断流术;1例切除胆囊并胆总管切开取石,肝Ⅴ、Ⅵ段脓肿开窗引流术,术后胆道镜取石术,3个月后二期行脾脏切除术。结论:患者肝功能分级、尾状叶代偿情况、门脉高压严重程度对决定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1例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随访112例10个月至8年,93例(83.0%)症状消失,8侧(7.1%)术后结石残留,7例(6.3%)术后复发,5例(4.5%)胆道反复感染疼痛。【结论】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安全可靠,可降低残石率、结石复发率,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 96例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切除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以左肝叶为主 ,肝切除以左肝外叶为主。合并肝内胆管癌 4例。术后残余结石率为2 3 .8%。并发症发生率为 2 2 .9%。本组病例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重要治疗手段 ,特别是左肝结石。术后胆道冲洗和胆道镜取石是处理胆道内残余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CI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手术治疗82例CI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采用肝部分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术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残留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部分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显著,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可作为肝内胆管结石优选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观察组(57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取石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TBIL、TBA、CB、UCB、ALT、AST、AKP、GG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疗效显著,能有效优化手术及预后指标,降低患者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难治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胆道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性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留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试验组行胆道镜联合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一次结石取尽率、手术指标、住院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统开放术式与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13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别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术式和腔镜联合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水平、结石完全清除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结石完全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及胆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联合术式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减轻术中创伤和术后疼痛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价值优于传统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量及平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反流性胆管炎、胆漏等)及术后2个月结石残留率、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总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20.00%),包括切口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反流性胆管炎1例、胆漏1例;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53.33%),包括切口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7例、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漏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3)治疗组结石残留率(3.33%)稍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具有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术后结石残留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术中超声引导下肝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术中超声于手术过程中对89例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行结石定位,引导器械取石,指导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式选择.结果 术中引导行器械取石及行肝叶和肝段切除术,其中切除肝左外叶46例,左半肝11例,右半肝8例,肝Ⅴ、Ⅵ段9例,肝后叶3例,肝左外叶加肝Ⅴ、Ⅵ段7例,肝左外叶加尾状叶5例,未发生术中误损伤、大出血等情况,术后行术中超声及T型管造影示6例结石残留,残留率约6.74%.结论 术中超声引导下肝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术有利于术者确定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式选择以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2例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两组患者中存在胰腺炎的患者先行控制腹膜炎,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观察组患者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术后3 d行L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费用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中转开腹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痛药使用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耗材费用和住院总费用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控制腹膜炎后行EST+LC治疗较LC+LCBD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所需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依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52例,对照组51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检测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肾上腺素水平,术前及随访3个月采用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定两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地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住院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发生率(1.9%)显著低于对照组(15.7%)(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肾上腺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减轻患者炎性及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及胆管一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腹腔镜胆道探查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 ̄2003年6月根据4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61例病人按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分为经胆囊管组(n=14)和胆总管切开组,后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23)和T管引流组(n=24)。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经胆囊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而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胆囊管组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7.1%),一期缝合组出现手术并发症3例(13.0%),均为胆道并发症;T管引流组出现手术并发症7例(29.2%),其中胆道并发症5例(20.8%)。3组患者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适合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优于胆管切开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而后者中胆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又明显优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20.
术中胆道镜技术对胆道探查术中选择胆道引流方式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术中胆道镜技术对胆道探查术中选择恰当胆道引流方式的作用。方法 对143例胆道探查患者术中经扩张胆囊管开口、胆总管、肝内胆管等途径应用胆道镜探查胆道,根据胆道镜检查结果选择无胆道引流、胆道外引流、胆肠内引流及胆道内外引流相结合的引流方式。结果 12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后胆道残石率为21.7%,11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总减黄有效率95.0%,该组术后胆道反复感染率4.9%,因胆道引流不畅需再手术率为6.3%,住院期间死亡率2.8%。结论 术中胆道镜有利于胆道探查术中选择恰当的胆道引流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