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42例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窍方治疗。比较两组FOUR、CRS-R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FOUR及CRS-R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窍方联合三维五感促醒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植物状态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恢复患者意识,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痰逐瘀散结汤联合放化疗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6月到2020年1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化痰逐瘀散结汤联合放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放化疗.所有患者于治疗完成后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机体免疫功...  相似文献   

3.
杜念念  万裕萍 《中国康复》2023,38(5):304-306
目的:探讨“利咽通络”针法联合间歇性管饲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基础上应用间歇性管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咽通络”针刺法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分(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WAL-QO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2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咽通络”针法联合间歇性管饲能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试验对象:锦州市中心医院近年来收治的8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顺序编码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调神利咽组两个组别。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常规组加常规针刺;调神利咽组加调神利咽针刺法。观察指标:1吞咽功能优良率。2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评分以及微型营养评分的差异。结果 1调神利咽组相比于常规组吞咽功能优良率更高,分别为95.24%和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调神利咽组相比于常规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更低,分别为4.76%和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微型营养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调神利咽组相比于常规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微型营养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效果。方法选取某院85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42例进行吞咽障碍治疗仪干预,观察组43例实施通关利窍针刺疗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4.29%(2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法(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通关利窍针刺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9例)。2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仅辅以常规针刺治疗,2组针灸每日1次,每周6d,共2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治疗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法(SSA)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SSA及MN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显著下降,MNA评分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SSA评分[(21.70±3.10)分]较低、MNA评分[(23.27±3.36)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16例、16例、1例,对照组营养良好、有营养不良风险、明确营养不良人数分别为7例、18例、4例,提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调神利咽针刺法较常规针刺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颈部针刺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咽阶段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干预及吞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颈部针刺廉泉穴、吞咽穴,上述治疗每天1次.于治疗前、治疗14 d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观察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发现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0例,好转13例,无效4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颈部廉泉穴、吞咽穴可直接刺激咽缩肌及舌骨下肌群,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咽阶段吞咽障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通窍化栓汤联合银杏内酯注射液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银杏内酯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窍化栓汤.比较两组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摄食训练配合认知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舌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对照组予摄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认知干预治疗.对比两组简易智能评价量表(MMSE)、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等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分布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WAL-QOL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舌咽功能训练基础上,摄食训练配合认知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利于改善认知功能和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球囊扩张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吞咽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主动球囊扩张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食管上括约肌开放情况、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评分以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研究组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率80.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两组干预后FO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口腔期、咽喉期、误咽、总分等VFS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干预后咽喉期、误咽、总分等VF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球囊扩张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靶向针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直接进食法、间接疗法等。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资深针灸师进行靶向针刺,选穴风池、利咽穴等。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应用高性能磁刺激仪进行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ST)和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3组WST及SS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和针刺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更低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及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且联合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靶向针刺治疗及高频rTMS联合靶向针刺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和神经肌肉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表面肌电分析(记录sEMG最大波幅)、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0d后,2组患者的sEMG最大波幅、VFSS总评分及咽期VF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吞咽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及殷克敬工作室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刺"吞咽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吞咽点"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棠 《中国康复》2007,22(2):92-9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情稳定的300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分成常规药物组、训练组、电针组、中药组和综合组各60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14及28天时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评分评定患者的吞咽障障碍程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8天时药物组、训练组、电针组、中药组和综合组VFSS评分均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分别为40%、73.3%、70%、63.3%及100%(P〈0.05或0.01)。综合组治疗第14及28天时与其他4组比较,VFSS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是改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廉泉穴不同针刺深度联合冰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浅刺组和深刺组各40例,2组患者给与常规药物治疗和冰刺激,浅刺组针刺廉泉穴30~40mm,深刺组针刺廉泉穴60~70 mm.治疗前后运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VFSS)、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对2组患...  相似文献   

16.
刘敏  于元英  初悦美 《中国康复》2012,27(3):169-170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伴吞咽困难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联合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3%、71.1%,P<0.05);联合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22.2%,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具有更好的康复治疗效果,并可有效防止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卒中后伴吞咽困难障碍的110例患者随机分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5例,联合组接受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藤岛一郎评价标准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肌肉中低频电刺激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张艳丽  崔颖 《中国康复》2017,32(5):397-400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和间歇经口至胃管饲(IOG)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以及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80例随机分为IOE组、IOG组和对照组(持续经鼻至胃管饲),每组各60例,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3组的营养指标、生活质量、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IOE组和IOG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OE组和IOG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IOE组、IOG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IOE组和IOG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IOE组和IOG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IO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OG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并且治疗过程中误吸、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