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阐述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通过CT早期诊断的方法及影像表现.方法:此次研究时间自2017年7月1日开始,至2019年6月30日结束,研究对象选择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36例,均于术前接受CT早期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计算CT诊断准确率,同时对患者征象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此次3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CT诊断符合率为100.00%,其中30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球处,2例患者穿孔位于十二指肠降段,1例患者穿孔位于胃部.所有患者腹腔内均存在游离气体影,18例气体影位于剑突下隐窝处,14例气体影位于肝门肝圆韧带间隙处,2例气体影位于腹膜后.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早期以CT诊断准确性高,可通过游离气体对病情进行判断,从而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螺旋CT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诊断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X线诊断,研究组行螺旋CT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研究组诊断符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4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价值显著,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利于临床精确判断穿孔位置及大小,从而掌握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对非创伤性消化道穿孔的可靠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证实的非创伤性胃肠穿孔患者的CT图像,其中胃十二指肠穿孔46例,其他位置的穿孔22例。统计分析穿孔的CT征象并估算其灵敏性、特异性和似然比。结果:胃肠穿孔患者中,45例是消化性溃疡引起,1例是胃癌引起。穿孔的最常见CT征象是肠外气体(96%),其次是滞留在胃肠壁的液体或脂肪(89%)、腹水(89%)、壁缺损和/或溃疡(83%)、壁增厚(72%)。CT征象中,壁缺损和/或壁溃疡的似然比占最大(36.8),其次为壁增厚(10.5)。这些CT征象对于穿孔部位的定位诊断,灵敏性为95%,特异性为93%。结论:16排螺旋CT有助于胃十二指肠穿孔的定性和定位诊断。缺损、溃疡、胃肠壁增厚等CT征象对穿孔部位的定位具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4.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者的CT表现。结果:本组5例中,急、亚急性穿孔4例,慢性穿孔1例。穿孔部位包括:胃窦小弯侧1例,胃体大弯侧1例,十二指肠球部上壁及前壁各1例,十二指肠球后部后壁1例。溃疡穿孔的CT表现;定性征象有腹腔内游离气体;定位片像有局部管壁增厚,不规则,周围脂肪层模糊;同时能全面地显示穿孔后腹腔内的继发改变。本组5例中有3例未能确定穿孔部位。结论:CT对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很有价值,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但对部分急性穿孔的定应诊断、慢性穿孔的定性诊断有一定限度。  相似文献   

5.
CT在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保守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对早期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典型病史、症状及体征特点,诊断一般不难,X线腹部平片检查有膈下游离气体时则可确诊,但有20%-30%溃疡穿孔病人发现不了膈下游离气体。作者发现CT对腹腔内游离气体有更高的发现率。本文对2003年1个月至2006年6月在本院治疗并同时行X线腹部平片及CT检查的4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在早期消化性胃十二指溃疡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2例成年人胃十二指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螺旋CT表现。结果:12例中男性11例,女性1例,其中胃溃疡穿孔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0例。螺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8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7例,腹膜后间隙积气2例,腹腔积液5例及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8例。结论:螺旋CT较X线平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胃十二指消化性溃疡穿孔的有无,并能为其鉴别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45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远较胃溃疡穿孔多见,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能迅速明确诊断,确定穿孔部位及大小,并能对消化性溃疡穿孔进行修补,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1,2].2006年6月~2009年3月,我们为45例急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67例年龄〉65岁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58例,死亡9例。结论高龄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症状不典型,应及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24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43例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溃疡穿孔5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79例,胃癌穿孔10例;治愈240例,死亡3例。手术治疗240例,非手术治疗3例。结论:消化性溃疡是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主要病因,穿孔修补术仍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聂春友 《临床医学》2008,28(7):59-60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外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6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6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28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3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死亡1例.治愈率98.4%.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是基层医院常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然而,溃疡穿孔修补 扩大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切除术术后疗效好,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值得在基层医院开展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腹腔镜修补老年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分析低中压气腹腹腔镜修补19例老年患者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中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8例,胃癌穿孔1例.16例腹腔镜修补成功,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和1例胃癌穿孔患者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100 min,术后住院9~12 d,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修补老年患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研究腹部急症炎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腹部急症炎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观察CT诊断的正确率。结果:CT检查肝周炎12例、急性阑尾炎30例、急性胰腺炎2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例、急性胆囊炎44例,病理学检查显示急性胰腺炎应为24例,急性胆囊炎为26,共有4例漏诊,准确率为96. 67%。结论:利用CT检查腹部急症炎性病变可准确检测发病位置、病情特征、发病程度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诊断准确率高,可正确指导早期治疗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思荣  吴祖光  李恩  刘宏涛 《新医学》2007,38(5):310-313
目的:总结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2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中,有溃疡病史140例,病史不详或无溃疡病史140例.空腹穿孔者120例,饱餐后穿孔者160例.穿孔部位: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92例;胃穿孔88例.280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行单纯穿孔缝合术18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100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2例(两种术式各占6例),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为行胃大部切除术者);死于中毒性休克2例(均为行单纯穿孔缝合术者).单纯穿孔缝合术组有62%(110/178)需二期行胃大部切除术,距离首次手术的时间为3个月~2年;38%(68/178)的病人需继续间断口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维持治疗;而胃大部切除术组的远期疗效好,无复发性溃疡,无需再服抗酸药或质子泵抑制剂药.为此,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在病人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评估超声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68例,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超声直接、间接征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患者,超声检出溃疡穿孔16例,腹腔积液42例,膈下游离气体15例,漏诊16例,误诊6例。结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可以作为重要辅助检查,为临床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x线诊断.方法:收集46例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46例中,胃溃疡7例(15.2%),十二指肠溃疡38例(82.6%),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1例(2.2%),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最多,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征象,两者不尽相同.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其临床发病特点,X线钡餐检查仍是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修补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2例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7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0例,胃幽门管穿孔8例,胃窦部前壁穿孔9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5例。病理检查18例中良性穿孔16例,癌性穿孔2例。结果72例中70例获成功,2例癌性溃疡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良性溃疡患者术后平均8d出院,出院后均继续服用抗溃疡抗菌药物。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独特的优势,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早期胃肠道穿孔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早期胃肠道穿孔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2例发病6h内的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病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32例患者包括:胃壁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11例,结肠穿孔4例,阑尾穿孔3例,外伤性肠道撕裂伤4例。多层螺旋CT平扫确诊29例(90%),表现为腹腔内不同位置、大小、形态的游离气体影。结论根据腹腔游离气体,多层螺旋CT在早期胃肠道穿孔时,能及时、准确做出定性诊断,优于其它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8.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消化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并发症,约占消化性溃疡住院病例的10%~25%和溃疡手术病例的21%,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占消化性溃疡穿孔的93.8%[1-2]。采用何种方法能够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目前外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研究重点。。1早期诊断的意义由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大量的胃肠内液进人腹腔产生强烈的刺激致化学性腹膜炎,患者剧烈腹痛,可出现休克。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减少胃肠液外溢、促进肠功能恢复、防止感染有决定性意义。对典型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一般诊断并不难。代方鲁等[3]报道59例胃十二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穿孔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的42例胃肠道穿孔并行多排螺旋CT检查的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学资料加以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穿孔中的价值,提高影像诊断胃肠道穿孔水平。结果:多排螺旋CT在诊断胃肠道穿孔中气腹显示率高,可以弥补普通X线的不足,而且对定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胃肠道穿孔的一种简单、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腹腔粘连的程度.方法:广西桂东人民医院2004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1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手术患者,抽取已再次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7例,包括第一次手术方式为传统开腹行穿孔修补术者35例(开腹组)和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术者32例(腔镜组).以再次行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第一次手术即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为研究内容,制定腹腔粘连程度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腹腔粘连程度(以第二次手术所见为客观评估依据).结果:开腹组无腹腔粘连者0例,轻度腹腔粘连2例,中度腹腔粘连23例,重度腹腔粘连10例.腔镜组无腹腔粘连者4例,轻度腹腔粘连22例,中度腹腔粘连3例,重度腹腔粘连3例.结论: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可避免或减少腹腔粘连程度,是日后拟行再次彻底手术患者较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