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儿中,其中30例为支原体肺炎,30例为非支原体肺炎患儿,选取30例同时间内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中D-二聚体、血IL-6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和非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支原体肺炎患儿中D-二聚体、血清IL-6水平高于非支原体肺炎组(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激活凝血机制,导致血液呈高凝状态,致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且D-二聚体与血清IL-6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三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的病例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总结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均为学龄或学龄前期儿童,以呼吸道感染起病,出现急性偏瘫,伴或不伴抽搐发作.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测定阳性.肺部影像学提示大片炎性实变,有合并肺不张或胸腔积液,头颅影像学提示大脑中动脉栓塞及相应供血区脑梗死.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及抗凝、溶栓等对症治疗,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根据3例患儿呼吸道症状及肺部影像学改变,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成立,同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及头颅影像学改变,诊断合并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及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在慈溪市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几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同时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EOS、IL-5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达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及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EOS、IL-5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由肺炎支原体诱发的哮喘的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用抗感染治疗,能阻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减少黏液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3156例住院患儿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同时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3156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检出427例,阳性率为13.53%,其中女性患儿感染率高于男性(16.30% vs 11.70%, P<0.01)。(2)<1岁、1岁~、3岁~、6~1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分别为3.6%、12.5%、19.2%、24.4%(P<0.01),其中≥3岁者总检出率高于<3岁者(P<0.01)。(3)不同季节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检出率不同,夏秋季节明显高于冬春季节(19.18% vs 9.61%,P<0.01)。(4)427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 60例(14.1%),合并比例最高的呼吸道病毒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呈全年散发,以夏秋季节多见,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高发,同时还存在混合感染现象。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因确诊MPP的住院患儿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将所有入选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 3岁)20例、学龄前儿童组(3岁~)41例、学龄儿童组(6~15.2岁)51例。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MPP的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全胸片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婴幼儿组MPP患儿咳痰与喘息症状相对明显,发热多以低热为主,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肺部体征较明显;学龄儿童组MPP患儿多表现为高热,干咳明显,多不伴喘息,肺外表现以皮损多见,肺部体征轻;学龄前组患儿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婴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MPP患儿全胸片以支气管肺炎为主要表现,而学龄儿童全胸片以肺段实质浸润为主;婴幼儿组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学龄儿童组,学龄儿童组血CRP水平高于婴幼儿组。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MPP临床特征不同,尤其是婴幼儿与学龄儿童之间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儿童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9月1日在武汉儿童医院确诊的36例人腺病毒7型混合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儿童为研究对象(混合感染组),回顾性分析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并选取同期住院的94例单纯人腺病毒7型感染肺炎患儿作为单纯感染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方法检测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儿、4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伴喘息患儿、其他病原菌感染肺炎40例(普通肺炎组)及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血清IL-13和TNF-α的浓度。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13、TNF-α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普通肺炎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伴喘息患者的IL-13、TNF-α的水平分别为214.6±67.2 ng/L,0.55±0.13 ng/L,高于不伴喘息者(189.6±52.1 ng/L, 0.42±0.16 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TNF-α浓度增高可能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导致喘息样发作中起重要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4):275-27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均有发热、咳嗽、喘息,查体多数患儿有咽赤及肺部湿哕音.有80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70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动态观察血清MP-IgM抗体滴度的变化,对确诊患儿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游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微视频结合情景模拟游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患儿焦虑情绪、诱导期合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肠息肉经结肠镜电切除术后电凝综合征(PPECS)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科内镜医师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镜中心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3例行内镜下肠息肉电切术后发生PPEC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简单随机数字法选取同期由同一位内镜医师完成的手术115例作为非PPECS组。总结PPECS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案,发生PPECS的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例患儿术后出现PPECS,发病率为1.1%(23/2083),患儿术后均出现腹痛、发热;年龄(3.5±1.5)岁,年龄≤3岁19例(82.6%);肠息肉直径≥25 mm的18例(78.3%)。PPECS组的内镜操作时间[(56±15)比(24±8)min,t=18.086,P<0.01]、分块切除比例[78.3%(18/23)比17.4%(20/115),χ2=17.358,P<0.01]、病变直径大小[(38.4±3.7))比(15.8±4.3)mm,t=15.127,P<0.01]、息肉分布右半结肠[47.8%(11/23)比23.5%(27/115),χ2=7.035,P<0.05]、广基息肉比例[78.3%(18/23)比25.2%(29/115),χ2=29.259,P<0.01]均明显高于非PPECS组;PPECS组白细胞计数[(17.4±4.5)×109/L比(8.5±1.2)×109/L,t=6.085,P<0.05]、C反应蛋白[(25.8±3.6)比(1.1±0.6)mg/L,t=5.531,P<0.05]明显高于非PPECS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直径≥25 mm(OR=7.554,95%CI 3.135~20.158,P=0.001)、广基息肉类型(OR=5.676,95%CI 1.153~9.596,P=0.002)及病变位置位于右半结肠(OR=5.845,95%CI 1.737~9.297,P=0.008)均是影响PP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PECS以息肉术后发热、腹痛及白细胞升高为特征。病变直径大小≥25 mm、广基息肉类型及病变位置位于右半结肠是PPE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并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儿童重症肺炎治疗情况,其中对照组52例,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静脉滴注,20kU/(kg·d),疗程5d.观察患儿临床体征变化(体温、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评判治疗效果(氧疗时间、PICU入住天数、总住院天数);监测感染指标[外周血WBC计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恢复正常时间];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5.81±1.26)d,对照组为(8.04±1.38)d,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t=-8.42,P<0.01).感染监测指标:治疗组WBC计数、CRP及PCT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5.35±1.39)d、(6.98±1.66)d、(6.13±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6.65±1.79)d、(8.17±1.64)d、(7.52±1.78)d] (P<0.01).治疗组入住PICU时间为(8.44±2.47)d,明显短于对照组(10.62±3.13)d(t=-3.84,P<0.05).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氧疗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未发现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的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儿童重症肺炎,在有效的抗感染、呼吸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作为抗炎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感染指标,缩短入住ICU的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其可作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认知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88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患儿,在病情稳定出院3 d内即由高危儿门诊联合康复科将患儿纳入系统高危随访管理并干预,依从家长意愿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接受早期认知训练)和观察组(38例,给予早期认知训练同时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月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婴幼儿智力发育检查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儿-心量表)评估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 1月龄,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35.7±4.4)与(31.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08,P<0.05);干预6、9、12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智能发育(mental developm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CHD患儿,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胸骨正中切口手术,观察组实施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比较2组总有效率、切口满意度、手术一般情况(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相关情况(胸腔引流量、术后监护时间、术后辅助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麻醉后(T1)、术毕(T2)、入监护病房(T3)、拔管前(T4)呼吸功能指标,即呼吸道峰压(PIP)及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切口满意度[90.70%(39/43例)]高于对照组[62.79%(27/4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02)。2.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68.94±8.26)min、(2.33±0.21)h、(28.79±7.32)min,与对照组[(67.11±9.11)min、(2.25±0.31)h、(30.02±6.88)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观察组术中失血量[(89.87±11.25)mL]少于对照组[(105.91±31.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9,P=0.002)。4.观察组术后监护时间[(30.55±10.39)h]、术后辅助通气时间[(9.68±2.19)h]、住院时间[(9.61±2.17)d]、胸腔引流量[(90.36±26.14)mL]、住院费用[(36956.15±1097.84)元]均低于对照组[(41.39±9.93)h、(12.72±3.81)h、(12.33±3.15)d、(163.24±29.36)mL、(45271.97±1134.5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46、4.536、4.663、12.157、34.540,均P<0.01)。5.观察组术后1 d、2 d、3 d、4 d FPS-R评分分别为(4.02±0.41)分、(3.41±0.15)分、(2.55±0.20)分、(1.16±0.27)分,低于对照组[(5.21±0.89)分、(5.02±0.63)分、(4.12±0.67)分、(3.05±0.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63、16.302、14.724、26.128,均P<0.01)。6.观察组T1、T2、T3、T4时刻p(A-a)(O2)及PI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3/43例)]与对照组[4.65%(2/4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5)。结论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不影响CHD患儿呼吸功能,可提高切口满意度,减少失血量,加快患儿术后恢复,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术中熟练准确操作可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超早产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窒息组184例,对照组153例.回顾性收集超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分析超早产儿发生出生窒息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单自变量和多自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对宫腔内夫精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患者临床妊娠结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UI治疗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噻吗洛尔外敷联合32P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北省邢台市人民医院12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第一疗程采用32P敷贴治疗,之后改为单独噻吗洛尔外敷治疗;对照组全程采用32P敷贴治疗,最多给予3个疗程的治疗。对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管瘤面积和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愈26例,总有效率为93.33%(56/60);对照组治愈29例,总有效率为96.67%(58/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2,P>0.05)。治疗后第4个月,观察组的治愈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5,P=0.036);治疗后第6个月,两组治愈率无差异(χ2=0.302,P=0.583)。观察组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67%vs.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噻吗洛尔外敷联合32P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定、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降低色素脱失和色素沉着等副作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脑血流变化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确诊为KD的住院患儿52例,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损害,将其分为冠状动脉受损组(n=27)和无冠状动脉受损组(n=25)。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方法观察KD患儿脑血流异常率及脑血流参数变化。结果冠状动脉受损组患儿脑血流异常率较无冠状动脉受损组明显升高(55.6%vs12.0%,χ2=10.671,P=0.001)。脑血流参数主要表现:冠状动脉受损组右侧ACA Vm、PCA Vm值较无冠状动脉受损组显著减低[(59.15±13.23)cm.s-1 vs(68.20±18.59)cm.s-1,t=6.499,P=0.014;(59.00±9.62)cm.s-1 vs(67.71±4.48)cm.s-1,t=6.878,P=0.012)];双侧MCA的PI值(0.94±0.16 vs 0.87±0.69,t=6.709,P=0.013;0.97±0.14 vs 0.88±0.09,t=4.669,P=0.036)、左侧PCA的PI值(0.98±0.11 vs 0.96±0.06,t=7.166,P=0.010)均较无冠状动脉受损组显著升高。冠状动脉受损组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较无冠状动脉受损组显著升高(40.7%vs 8.0%,χ2=7.279,P=0.007)。结论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KD患儿易于出现脑血流异常。脑血流异常较敏感,有助于及早发现颅内动脉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儿童骨龄(BA)、身高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亚临床甲减患儿为亚临床甲减组,3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对每位研究对象采用同一磅秤标准,测量其身高、体质量.采用Greulich-Pyle图谱法对各组儿童左手腕指关节正位片进行BA水平的评定;采用罗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170检测各组儿童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比较2组儿童BA、身高、TSH、FT3及FT4的差异;BA与身高、TSH、FT3及FT4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儿童的BA[(8.17±2.29)岁]、身高[(131.47±13.41) cm]水平均落后于健康对照组[(10.08±2.75)岁、(141.05±15.12) cm](t=2.92、2.60,Pa<0.05);TSH水平[(5.93±1.77) mIU·L-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66±1.28) mIU·L-1](t=8.17,P<0.001).亚临床甲减组儿童的BA与身高呈显著正相关(r=0.940,P<0.01);BA与TSH呈显著负相关(r=-0.450,P<0.05).亚临床甲减组FT3[(5.43±1.37) pmol·L-1]、FT4[(17.29±2.03) pmol·L-1]与健康对照组[(5.83±1.11) pmol·L-1、(17.22±1.96) pmol·L-1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14,Pa>0.05).结论 儿童亚临床甲减可引起BA、身高的落后,需要用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