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疗效及对患者血脂代谢和胰岛素用量的影响,为临床T2DM治疗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1)。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给予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与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TG与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9%和18.9%。结论门冬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是初诊T2DM的有效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糖与血脂指标,且不良反应轻微,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护骨素和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护骨素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57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T2DM对照组24例,T2DM实验组33例,实验组降糖方案中联合吡格列酮(30 mg/d),疗程3个月;正常对照30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骨密度、血清护骨素(OP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①T2DM血清护骨素(OPG)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T2DM实验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OPG水平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对照组治疗前后OPG无显著变化;③T2DM实验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髋部及腰椎BMD均有所下降,而T2DM对照组治疗前后髋部及腰椎BMD无显著变化。结论吡格列酮可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的不利影响因素可能超过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筠  王建平  臧丽  张世静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72-2774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MA/Cr)的影响.方法:90例T2DM患者按照2009年ADA糖尿病指南以UM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UMA/Cr< 30 μg/mg)30例、糖尿病肾病组(DN,UMA/Cr:30 ~ 299 μg/mg)60例,同时选择30名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再将DN组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30例(吡格列酮30 mg/d+胰岛素,n=30)和安慰剂组30例(安慰剂+胰岛素,n=30),随访治疗3个月.所有对象均测定血糖、血脂、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OPN和UMA/Cr等.结果:吡格列酮组治疗3个月后,UMA/Cr[(35.02±6.38) μg/mg vs(86.30±12.21) μg/mg、P<0.01]、OPN[(394.24±19.43)ng/mL vs (457.00±15.21) ng/mL、P<0.01]及HbA1c、TG、CRP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UMA/Cr(△:治疗前-治疗后的差值)与血清△OPN(r=0.673,P=0.00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T2DM肾病患者血清OPN水平升高.吡格列酮能减少UMA/Cr水平.其部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妞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剂量,吡格列酮最大加至45mg/d,二甲双胍最大加至1500mg/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吡格列酮组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二甲双胍组更明显(P均〈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吡格列酮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降糖作用与二甲双胍相当,其对T2DM患者血脂水平影响与二甲双胍不同,但可能同样对T2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起保护作用,从而延缓T2DM及大血管并发症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与吡格列酮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PBO)组(n=26)、阿格列汀组(ALO)组(n=26)和阿格列汀/吡格列酮(ALO/PIO)组(n=27)。16周后,对比3组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患者服药16周后,FPG、2 h PG、HbAlc、HOMAIR、HOMA-β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ALO/PIO治疗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探讨在其干预下T2D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IR及MS的关系.指导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方法:将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80例患者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吡格列酮组患者在应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基础上,于早餐前15 min口服盐酸吡格列酮:对照组患者继续原有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各组分别连续服药12周,测定治疗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脂联素及其它生化指标,评价吡格列酮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组患者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红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l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吡格列酮组治疗12周后PAI-1、CRP下降(P<0.05),脂联素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咯列酮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不仅能显著降低血糖,同时通过调节炎症因子进一步稳定血管内皮功能,防止β细胞功能衰退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2型糖尿病(T2DM)中的变化以及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和leptin抵抗在T2DM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IA法测定T2DM患者血浆leptin、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规测定UAER以及用吡格列酮治疗后leptin和UAER的变化。结果 DM、DN组leptin均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并随病程进展而逐渐增高,DM、D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UAER呈正相关(r=0.291,P<0.05),DN组经吡格列酮治疗后,能相对降低尿清蛋白水平(P<0.01)和血浆leptin水平(P<0.01)。结论高leptin血症和UAER与DM、DN的发生、发展有关,吡格列酮具有一定改善胰岛素抵抗和leptin抵抗功能的作用,对指导糖尿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55例单独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门冬胰岛素30治疗)与治疗组(n=30,吡格列酮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糖尿病教育,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HbA1c、TG及胰岛素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事件少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独使用门冬胰岛素30相比,联合应用吡格列酮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达标的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64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2例)仅给予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n=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1.9%)明显高于对照组(53.1%)(P0.05);两组治疗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UAER、m Al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厄贝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对精神分裂症(S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成分及α、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SP合并T2DM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加用吡格列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糖代谢、体脂成分、α、β细胞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降低(P<0.05),观察组2hPG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降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上升(P<0.05),观察组HOMA-β高于对照组,HOMA-IR、胰高血糖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体脂率(BF)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合并T2DM患者体脂率上升,胰岛α、β细胞功能降低,早期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干预,可改善患者体脂成分,优化胰岛α、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脂肪分布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二甲双胍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脂肪分布、胰岛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A1c、FPG、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A1c、FPG、TC、T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A、VFA、EAT、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A、VFA、EAT、BF%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2 h INS、FCP水平及HOMA-IR、I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 h INS、FCP水平均较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塞那钛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指标及内脏脂肪面积(VF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82例老年腹型肥胖T2DM患者进行研究,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塞那钛.比较两组的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APN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PG、2 h PG水平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INS、2 h INS、FCP、2 h CP水平及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PN、GSH-Px及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胰岛功能,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及对胰岛素功能、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卡波糖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及血糖波动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2 h PG水平及HbA1c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β均升高,HOMA-IR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标准差、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胰岛功能,减轻血糖波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辨证施膳对消渴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消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应用常规血糖仪进行血糖监测,观察组根据患者不同证型给予辨证施膳并应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进行血糖监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得分情况、监测14 d时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血糖自我监测行为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事件发生例次、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焦虑、抑郁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联合辨证施膳对消渴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不仅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也有一定改善,还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糖自我监测行为,对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强化降糖序贯方案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收治的68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完成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分别为(6. 42±0. 85) mmol/L、(8. 27±1. 15) mmol/L和(5. 82±0. 95)%,低于对照组,空腹C肽(FCP)水平为(779. 62±73. 17) p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胰岛功能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水平为(43. 64±9. 63)%,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为(1. 48±0. 94),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UCIns和AUCC-P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AUCIns和AUCC-P水平分别为(758. 49±55. 28) mU·min/L和(37. 21±6. 29) ng·min/m 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皮素-1(ET-1)水平分别为(10. 86±2. 91) ng/L、(6. 25±2. 34) ng/L和(51. 26±5. 29) ng/L,低于对照组,一氧化氮(NO)水平为(42. 37±5. 42)μmol/L,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单纯强化降糖序贯方案相比,利拉鲁肽联合强化降糖序贯方案可以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改善糖代谢和胰岛功能,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即"双C"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CSII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和2h餐后血糖(2h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及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观察组有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无其他伴随症状,对照组有18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均伴有冷汗、心慌等症状,2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双C"疗法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及缩短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与对照组(单纯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波动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DBG、MAGE、MODD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胰岛功能改善作用显著,有利于控制血糖波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糖波动的管理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4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以血糖达标为目的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血糖波动的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FBG、2 h PG、vWF、MDA、TNF-α、hs-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