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达0.4%~7.3%。单发或多发,一般在正常体检或偶有临床症状检查时检出。亦有并发症出现时或解剖标本时检出。不断发展的影像学技术为我们诊断肝血管瘤,尤其在病灶定位(部位、大小、数目、范围、程度)等方面,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创伤大,并发症多。而以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的介入方法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通过对30例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病例的分析,探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肝血管瘤患者MRI检查的优越性,通过肝血管瘤的MR检查与CT、B超检查的对比,提高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诊断82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MRI与CT及B超检查。结果 MR与CT、B超检查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分别出现不同的影像表现。与术后病理相比符合率分别为97.5%、80%、31%。结论在肝血管瘤的影像诊断中,MR的敏感性及确诊率明显高过CT及B超,但相对来说费用较高,检查时间较长,可在CT扫描表现不典型、B超不能确诊,或需要鉴别诊断时行MR进一步检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患者应用 CT 检查与超声造影(CEUS)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是否合并脂肪肝等因素下的检查效率。结果 CT 检查检出42例,检出率为87.50%;超声造影检出43例,检出率89.58%;两种方法的检出
  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CT 检查>3 cm 的肝血管里发现率显著高于≤3 cm 的肝血管瘤( P <0.05)。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超声造影检查发现率无显著差异( P >0.05)。对不同大小的肝血管瘤超声造影表现为整体信号的增强变化均不显著( P >0.05);但是>3 cm 肝血管瘤的斑片状增强型信号显著高于≤3 cm 肝血管瘤组( P <0.05)。CT 对是否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P >0.05);超声造影检查,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检出率为58.33%显著低于不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的100%( P <0.05)。结论对于合并脂肪肝的肝血管瘤患者 CT 检出更具优势,超声造影检出结果受肝血管瘤大小的影响较小,两种方法可以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及腹腔镜下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利用RF-2000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对3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35个病灶及经腹腔镜下对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8个病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并用彩色超声及CT检查以了解RFA的效果。结果每例患者均1次完成治疗,均无出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5 a,所有病灶缩小均在50%以上,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RF-2000射频治疗仪在超声引导下经皮或腹腔镜下热损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并发症低,安全性高,效果好,是肝脏血管瘤治疗的又一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在超声、CT及MRI的影像特点,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经手术病理及血管造影证实的40例肝血管瘤病人,均进行超声,CT及MRI检查.对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表现及检出率进行比较,并对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超声,CT及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为70%、92.5%、95%,特异性为68.4%、89.5%、94.7%,不同方法之间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P<0.005),MRI对肝血管瘤的敏感性高于超声及CT.结论超声可做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采用螺旋CT或/和MRI在定性方面上加以证实,不同方法之间的联合运用,可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国外较早时期报道其发病率约为0.5%~0.7%[1],随着人民健康卫生条件及影像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文献报道的发病率最高上升到2%.手术切除是肝脏血管瘤的传统疗法,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近年来经皮肝动脉栓塞治疗已成为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笔者于2004年1月~2008年12月间以肝动脉栓塞治疗35例肝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血池显像半定量分析在肝血管瘤诊断及介入治疗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正常对照组20例,实验组为CT、B超等检查怀疑为肝血管瘤的患者46例。结果:实验组46例患者经肝血池显像检查诊断为肝血管瘤38例,经DSA检查38例患者均证实为肝血管瘤并进行了介入治疗术。介入治疗后血管瘤放射性计数率明显下降。结论:肝血池显像用于诊断肝血管瘤并评价介入治疗疗效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动脉栓塞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利用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对3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动脉栓塞治疗,术后1~8个月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肝血管瘤缩小>50%者16例,肿瘤缩小>30%者14例,肿瘤缩小>10%者6例.结论 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脂肪肝对肝血管瘤显像在超声学上的影响。方法 对每年均来我院常规肝脏B超的40例体检者分3组进行分析.结果(1)一直证实有肝血管瘤,之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30例;(2)原检查时无肝血管瘤,有脂肪肝后发现血管瘤8例;(3)有脂肪肝,B超检查无血管瘤,后经CT,MRI检查可发现肝血管瘤4例。结论 脂肪肝对肝血管瘤的超声显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在肝海绵状血管瘤中的治疗原理及疗效。方法:对1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进行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后1月、2月行CT检查观察疗效。结果:10例患者术后1月、2月分别缩小30-40%、70-80%,1例因血管瘤较大1月后行第二次栓塞,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应用平阳霉素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术(RFA)后的CT表现,评价RFA对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对21例共26个肝血管瘤病灶在RFA前后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征象.结果术后1个月病灶较术前增大,术后4个月病灶缩小至术前大小.术后病灶呈不规则形,边界较术前清晰,CT值进行性下降.12个病灶未见强化,6个病灶周围的肝组织在肝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可见均匀薄环状强化,8个病灶内部见结节样强化.结论 RFA是治疗血管瘤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RFA后肝血管瘤在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形态的变化上具有其特点.螺旋CT扫描,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可以准确判断RFA对肝血管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波固化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分析。方法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固化治疗患者15例,共15个瘤体。术后监测局部病灶大小变化。结果术后5d瘤体逐渐缩小,经介入相应肝动脉栓塞后,瘤体内基本无血液充盈。结论肝血管瘤经一次微波固化治疗后,瘤体虽然未完全消失,但瘤体内血管窦组织已较大程度的纤维化。配合介入治疗行血管瘤相应动脉栓塞术,尤其是巨大血管瘤,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肝血管瘤是常见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其自发破裂的概率低,但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显著的优势在肝血管瘤治疗中被临床与患者广泛接受,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尚存争议,临床治疗中否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治疗方式的选择未有统一指南,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浓度的控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就目前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存在的几点分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巨大肝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UGP)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大块型及巨块型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19例肝血管瘤患者,包括大块型肝血管瘤(瘤体直径7~10cm)147例和巨块型肝血管瘤(瘤体直径≥10cm)72例。采用平阳霉素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多点、多面、多次性穿刺注射肝血管瘤体内,每5~7d注射1次,注射6~8次为1个疗程。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112mg。治疗后3个月开始应用二维超声评价治疗效果,评估终点为治疗后2年。结果本组肝血管瘤瘤体在治疗期间不能完全消失,治疗后时间越长,瘤体缩小越明显。1个疗程治疗后瘤体消失完全或仅残余0.5~1.0cm小结节者176例(80.37%),瘤体缩小在75%以上者43例(19.63%),总有效率100%。全组无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并发腹腔内出血3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瘤体内注入平阳霉素治疗巨大肝血管瘤的方法,具有安全、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thelial pyroptosis and the occurrence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IR) after radiofrequency (RF) ablation of hepatic hemangiomas.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hepatic hemangiomas were treated with RF ablation and blood samples of th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1, gasdermin D (GSDMD), IL-1β and IL-18 in hepatic hemangioma and subablated hemangioma tissue. In vitro experiments,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treated with sub-ablative hyperthermia with or without the addition of caspase-1 inhibitor, Ac-YVAD-CMK in the medium.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IL-18, IL-1β, caspase-1 and GSDMD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methods. An elevation of general SIR parameters (CRP and WBC), pyroptosis-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L-1β and IL-18) and LDH were observed 1-day post-RF ablation and their peak valu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blated volume (p?<?.001) and ablation time (p?<?.001). Moreover, levels of pyroptosis-relate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correlated well with general SIR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p?<?.001).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showed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caspase-1, GSDMD, IL-18 and IL-1β in the endothelial cells of subablated hemangioma. In vitro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subablative hyperthermia induced the caspase-1-associated endothelial pyroptosis and Ac-YVAD-CMK attenuated pyroptosis. In conclusion, SIR in patients treated by RF ablation for hepatic hemangioma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ablated volume and ablation time and endothelial pyroptosis may involve in the occurrence of SIR following RF ablation of hepatic hemangioma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18例经CDFI、MSCT、MRI及DSA确诊的肝血管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超选择至肿瘤供血动脉,以超液态碘油或平阳霉素超液态碘油乳剂,或联合明胶海绵颗粒和(或)明胶海绵条栓塞肿瘤血管。术后随访评价栓塞治疗疗效。结果 栓塞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血管瘤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栓塞前血管瘤最大径为(10.20±3.24)cm,栓塞后血管瘤保持稳定时最大径为(4.44±2.16)cm,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栓塞治疗有效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血管瘤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附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6例,经导管肝动脉内注入平阳霉素(8~16mg)和超液化碘油混合乳剂(5—30m1),后用适量明胶海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和供血动脉,观察其栓塞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肝动脉造影均显示典型的肝海绵状瘤血管造影征象:“爆米花样染色”、“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栓塞后肿瘤血供中断,肿瘤直径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乳剂加适量明胶海绵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儿肝脏血管瘤的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肝脏实性肿块且产后证实为肝脏血管瘤的患者15例,分析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并追踪其预后。【结果】15例病例中13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肝内血管瘤,2例误诊为肝母细胞瘤(其中1例引产、1例活产分娩),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6.7%(13/15)、误诊率为13.3%(2/15);15例中2例为高回声、1例为等回声、5例为低回声、7例为混合回声;15例中13例活产分娩、2例引产,13例活产婴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2例引产胎儿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经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13例活产婴儿均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期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6~36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有一定特点,但是缺乏特异性,产前超声对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肝血管瘤患儿经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高同锁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608-1610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