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海绵共附生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从海绵共附生微生物中已分离得到许多结构独特,活性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有些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海绵共附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显著的生物学活性,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多种致病菌株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本文综述了2002-...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南极海绵共附生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对菌株发酵液粗提物利用柱层析(VLC,ODS)、凝胶分子筛(LH-20)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MPLC)等方法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核磁共振NMR、圆二色谱ECD、红外光谱IR等)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单体化合物:(2E,4E,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1)、(2E,4Z,6E)-4-methyldodeca-2,4,6-trienoic acid(2)、Herbaridine B(3)、Kasanosin C(4)、Citrinolactone A(5)、Citreorosein(6)、1,5,8-trihydroxy-3-(hydroxymethyl)anthracene-9,10-dione(7)和Rugulosin B(8)。结论从南极海绵来源真菌Talaromyces sp.HDN1820200中分离得到了化合物1~8,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属于脂肪酸类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海绵共附生真菌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中压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ODS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运用核磁数据及文献对比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改良肉汤稀释法评价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其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equisetin(1)、5'-epiequisetin(2)、lumichrome(3)、N-乙酰基色胺(4)、亚油酸(5)、methyl (4-hydroxyphenyl) acetate(6)、methyl (2-hydroxyphenyl) acetate(7)和graminin B(8)。化合物1、2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为2.0~125μg/mL,其中化合物1的抑菌活性最强(MIC值分别为2.0和3.9μg/mL)。结论 从菌株Fusarium equiseti SCSIO 41019分离得到两个具良好抑菌活性的化合物(1~2),为将其开发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先导化合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海海绵共附生真菌种群多样性及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南海海绵共附生真菌的种群多样性,并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真菌菌株。方法采用6种不同的真菌培养基、3个不同培养温度对中国南海10种海绵共附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并采用牛津杯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共分离培养得到177株真菌菌株。基于RFLP分析得到24株代表性菌株,基于18S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证明分别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下的4个目10个属,真菌比例最高的目为Euro-tiales(37.5%)和Hypocreales(41.6%)。部分菌株显示了对革兰阳性细菌和革兰阴性细菌的广谱的抑菌活性。结论揭示的丰富的海绵共附生真菌及其抑菌活性对于深入研究和利用海绵共附生真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海绵共附生菌Streptomyces sp. LHW2432的发酵产物中发现药用活性分子。方法 采用正向硅胶柱、ODS反向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LHW2432的发酵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和文献调研确定化合物结构;利用平板涂布法和微量稀释法,评价化合物对芽胞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耻垢分支杆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LHW2432发酵物中共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descycloavandulyl-lavanduquinocin (1)、N-acetyltyramine (2)、phomapyrone C (3)、germicidin A (4) 和germicidin I (5)。化合物1对MRSA和耻垢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100和64 μg/ml。结论 从LHW2432菌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可作为神经保护活性三环咔唑类生物碱的合成前体,其对G+菌有微弱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南极海域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的多样性以及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潜力。【方法】采用11种分离培养基对南极海绵进行放线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抗菌及微藻克生活性的筛选,对活性菌株的进行基于聚酮合酶、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和卤化酶的基因筛选。【结果】共分离得到59株海绵共附生放线菌,分布于9个属中,以链霉菌最多。21株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6株菌表现出明显的赤潮微藻克生活性;有7株活性菌株至少含2种关键的功能基因,菌株OAct311和408同时含有4种功能基因。【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南极海绵共附生放线菌物蕴含丰富的放线菌资源并且有较高的合成活性次级代谢物的潜力,具有深一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海绵共附生真菌Hansfordia sp.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海绵共附生真菌Hansfordia sp.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得到具有活性的化合物。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NMR、MS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真菌Hansfordia sp.的固体发酵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6-trihydroxy-8-methylxanthone(1)、4-chloro-1,3,6-trihydroxy-8-methylxanthone(2)、6-hydroxymellein(3)、(R)-4ydroxymellein(4)、3-(2-hydroxypropyl)-8-hydroxy-3,4-dihydroisocoumarin(5)、2,5-dimethyl-7-hydroxychromone(6)、(S)-regiolone(7)和cy-clonerodiol(8)。结论化合物1~8全部为首次从Hansfordi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研究1株中国西沙群岛Plakortis galapagenis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austroafricanus (18XS04ZP-2)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利用薄层色谱法(TLC)、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中压制备液相色谱法(MP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方法,对菌株代谢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真菌Aspergillus austroafricanus (18XS04ZP-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4-hydroxy-17R-meth-ylinciste4rol(1),chaxinesB(2),volemolide (3),(22E,24R)-24-methylcholesta-7,22-dien-3β,5α,6β-triol(4), (22E,24R)-6β-methoxyergosta-5,22-diene-3β,5α-diol (5), (22E,24R)-3β,5α,9α-trihydroxy-ergosta-7,22-dien-6-one (6) , 6-dehydrocerevisterol (7),averufanin (8),versicolorin A (9),nidurufin (10)。活性测试结果,化合物2对K562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为8.68μmol/L。  相似文献   

10.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反向柱色谱和高效液相等手段对海绵共附生真菌Alternaria sp. F49在PDB培养基中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方法结合文献对照,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8R)-5-O-methyl-orcinotriol (1)、orcinotriol (2)、α-acetylorcinol (3)、3’-hydroxyalternariol 5-O-methyl ether (4)、altenusiol (5)、altenusin (6)和5’-methoxy-6-methyl-biphenyl-3, 4, 3’-triol (7),其中(8R)-5-O-methyl-orcinotriol (1)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苯酚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4~7具有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化合物1~7具有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1.
海绵是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海洋生物之一,海绵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Phakellia属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软海绵目小轴海绵科,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近几十年来从Phakellia属海绵中分离鉴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肽、生物碱、聚醚、萜类、甾醇、炔酸等种类,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Phakellia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往往具有新颖的化学结构,蕴含着独特的生物合成途径、酶学机理和不同于陆生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机制。自从2000年第一例海洋微生物天然产物enterocin的生物合成基因簇被阐明以来,迄今已克隆和鉴定了27种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完整生物合成基因簇。这些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主要源于四种途径,包括聚酮合酶途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途径,聚酮-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杂合途径,以及其他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一些重要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在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结构多样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海绵是目前海洋天然产物研究中最吸引人的海洋生物之一,海绵中含有丰富的、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Phakellia属海绵属于寻常海绵纲软海绵目小轴海绵科,种类较多,分布广泛,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对近几十年来从Phakellia属海绵中分离鉴定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肽、生物碱、聚醚、萜类、甾醇、炔酸等种类,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Phakellia属海绵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洋微生物产抑真菌、抑肿瘤次生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得到402株海洋真菌,1032株海洋细菌,利用稻瘟霉96孔板筛选模型对其无细胞滤液进行生物活性筛选,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活性强的菌株45株,其中海洋真菌13株、海洋细菌32株。选择了3株活性最强的海洋细菌测试了其菌株产生活性物质的遗传和热稳定性,并选择出适宜的人工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海洋子囊菌次级代谢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以来 ,陆地真菌是开发新型药物的重要来源 ,最近的研究表明 ,越来越多的海洋真菌被发现能够产生多种多样 ,结构独特 ,性质新颖的次级代谢物 ,海洋真菌是海洋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海洋生态环境中 ,海洋子囊类真菌构成了海洋真菌的主体 ,开发海洋子囊类真菌次级代谢物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极地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LHW11-07进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以期得到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方法 综合运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中压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手段对Streptomyces sp. LHW11-07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质谱、一维、二维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方法并结合相关文献调研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 从该菌的发酵产物中共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yclo-(L-Tyr-L-Trp) (1)、cyclo-(L-Trp-L-Ser) (2)、cyclo-(D-Tyr-D-Pro) (3)、cyclo-(L-Tyr-L-Phe) (4)、cyclo-(L-Tyr-L-Leu) (5)、albaflavenol B (6)、β-adenosine (7)、N-formylantimyic acid methyl ester (8)和conglobatin A (9)。结论 化合物12是首次分离于Streptomyces属放线菌。  相似文献   

17.
18.
海洋微生物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10年来,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的抗肿瘤代谢产物。本文按微生物种类,综述了近十年海洋细菌、海洋真菌抗肿瘤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研究海绵Plakortis sp.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HPLC等色谱学方法对海洋动物Plakortis sp.海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旋光等光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抗菌和抗HBV活性测试。 结果 共分离得到4个聚酮类化合物,结构确定为化合物1 6-desmethyl-6-ethyl-spongosoritin A、化合物2 6-desmethyl-6-ethyl-9,10-dihydrospongosoritin A、化合物3 methyl(2Z, 6R, 8S)-4,6-diethyl-3,6-3poxy-8-methyldodeca-2,4-dienoate、化合物4 spongosoritin A。 结论 化合物1~4为该海绵特征聚酮类代谢产物,细胞毒,抗菌和抗HBV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无生长抑制作用,对HCT-8、MCF-7、SMMC-7和HepG-2这四种癌细胞基本无生长抑制作用,化合物1~3基本无抗HBV活性,但化合物4表现出强烈的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我国南海水域丰肉结海绵相关青霉菌Penicillium sp.HLS-216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结构鉴定及其抗肿瘤、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大米固体发酵培养,乙酸乙酯提取后,经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高级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应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噻唑蓝(MTT)法和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黑麦酮酸F(secalonic acid F,1)、黑麦酮酸D(secalonic acid D,2)、meleagrin(3)、oxaline(4)、对羟基肉桂酰胺(4-hydroxycinnamamide,5)、对羟基苯乙酸甲酯(methyl 4-hydroxyphenylacetate,6)、对羟基苯乙醛(4-hydroxyphenylacetonitrile,7).结论 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青霉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2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4表现出一定的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一氧化氮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