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门下喉癌     
原发性声门下肿瘤应与扩展至声门下的声带肿瘤相区别。原发于声门下的上皮癌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原发性声门下癌的观察和治疗结果。作者们在1980年前的15年间共见到2,180例喉癌患者,仅22例(1%)为原发性声门下癌,其中6例曾在别处作过治疗故未列入,余16例中除3例系近几年内治疗者外其余13例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16例中男13,女3例。年龄33~77(平均60)岁。有声嘶,咯血及呼吸窘迫症状。按TNM分期T_1 1例,T_2 2例,T_3 5例,均未见转移;T_4 8例,其中T_4N_1和T_4N_2各2例。对T_3和T_4的13例患者均早期行全喉切除,3例T_1和T_2期者作部分喉切除。对明显淋巴结转移者还作了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死于术后的上消化道出血。3例T_1和T_2期患者未见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2.
肿瘤恶性程度与其增殖类型有一定关系,转移癌增殖的特点是在周围结缔组织或癌肿基质内存在小的肿瘤复合体发生转移,可称为“副胚层瘤转移”,或“副胚层瘤播散”。常认为这是肿瘤复发的原因。作者观察了158例手术患者的肿瘤形态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其中声门上癌114例,声带癌32例,声门下癌6例,喉咽癌6例。分类属T_1No者10例,T_2No者22例,T_3No者62例,T_4No者24例,T_(2~4)N_(1~2)者40例。术前放疗者51例,术后放疗者98例,单纯手术者6例,单纯放疗者3例。随诊6~19年。对158例肿瘤实质及其周围组织的连续切片进行镜检,结果发现118  相似文献   

3.
作者证实上呼吸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较健康人明显增高。共观察110例患者(喉癌80,喉咽癌10,口咽癌7,筛窦癌3,鼻咽癌10;属 T_2N_0M_09,T_3N_0M_066,T_3N_1M_01,T_3N_2M_010,T_3N_3M_09,T_4N_0M_012,T_4N_2M_01,T_4N_3M_02)以每次2Gy 放疗,每周5次。原发灶总量达40Gy,于治前、治中及治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发现其含量随肿瘤增大而增高。如 T_2N_0_0为2.8±0.21,T_3N_0M_0为3.3±0.11,T_3N_(1~3)M_0及 T_4N_(0~3)M_0为4.1±0.18,后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献血员33名,正常值为2.4±0.11);动态观察58例经治疗后肿瘤完全消退者,其含量下降至正常  相似文献   

4.
1963年1月~1983年12月,作者共治疗声门癌365例,剔除 T_1 107例,T_2 36例,死亡原因与喉癔无关者48例,初次治疗2年内死于第二原发癌者21例,对剩余的153例晚期声门癌进行回顾性研究。153例中,男135,女18,年龄30~85岁;T_3 138例,T_4 15例;N_0 133例,N_1 19例,N_2 1例;总计Ⅲ期声门癌138例,Ⅳ  相似文献   

5.
作者们报道了57例垂直前侧位半喉切除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岁。T_125例,T_227例,T_35例。本术式的适应症为:(1)T_2声门癌:解剖学限制在①对侧声带的前1 3;②喉室中部;③声门下扩展在后部至5mm;④声门下扩展在前部至10mm;⑤全部一侧甲状软骨或越过中线1cm和到达但不超出同侧环状软骨之上半部。(2)T_3声门癌:其解剖限制如上述且大部分病例因甲杓韧带受侵犯而声带固定。(3)T_1声门癌,特别是在放疗失败、拒绝放疗和年青(40岁以下)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梨状窝癌     
作者分析1964年1月至1973年12月所收治的169例梨状窝癌。男性148,女性21,平均年龄62岁。全部病例采用1975年 Oqura 提出的下咽部癌 TNM 分期法。(参看 Laryngoscope 85:1746、1975--摘者)治疗分三组:(1) PLP 组:共80例(47%),用小剂量(多为3000拉德)放疗后,再行部份喉咽切除术。57%属 T_2,10%属 T_1,其余为 T_3或  相似文献   

7.
喉癌的治疗一为维持生命,二为保存喉的发声和吞燕功能。全喉摘除术易造成病人肉体,精神及经济的负担。放疗虽好但疗程长,常并发粘膜炎及咽喉痛,且少数人发生放疗后组织坏死而作全喉摘除。为克服以上缺点,著者试用激光治疗。自1980年6月至1984年3月对48例喉鳞癌中的声门上癌T_12例,T_2例;声门癌T_17例,T_25例,T_31例,共17例用激光治疗。治疗后不满3个月的2例未计入本报告。治疗方法:用CO_2激光在喉直达镜下行显微手术,使光束射在肿瘤或沿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上发挥其蒸发作用。激光输出量10~15W,一次照射200ms。照射前者作病理检查。病例分三组,第一组单用激光治疗,有声门癌T_(1a)4例,T_(1b)1例。除去声带的肿物,有的深达其下方的肌层。第二组先用激光照射缩小肿瘤后行放疗。计声门上癌T_(1a)2例,声门癌T_(1a)2例,本  相似文献   

8.
颈淋巴结转移是喉癌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对52例原发喉癌做喉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及颈清扫术患者,进行临床及标本回顾性分析。喉癌病理诊断均为鳞癌。颈清扫之淋巴结病理结果分为三类:①无病理转移;②颈淋巴结癌转移限于淋巴结内;③癌转移侵及颈淋巴结被膜外组织(ECS)。肿瘤分级:T_1者5例(9%),T_2者13例(24%),T_3者30例(56%),T_4者4例(11%);肿瘤分期:Ⅱ期者4例(7%),Ⅲ期者28例(51%),Ⅳ期者20例(42%)。比较5年存活率结果:①TNM的Ⅱ期者为68%,Ⅲ期者为62%,Ⅳ期者为53%,各期无统计学差异;T_1或T_2者为  相似文献   

9.
我科1973~1989年对32例喉癌患者行喉部分切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40~74岁,其中50~65岁者24例。按 1987年 UICC标准分类,声门癌23例(T_(1NoMo)17例,T_(2NoMo) 5例,T_(3NoMo) 1例),声门上癌 9例(T_(1NoMo) 6例,T_(2NoMo) 2例,T_(3NoMo)1例)。病理检查除原位癌、喉乳头状瘤恶变各1例外,余均为鳞癌。  相似文献   

10.
结论根据作者的治疗经验,T_3—T_4声门上癌用高能放疗,并不增加其治愈率。实际上,一般放疗的3年无瘤存活率为42.3%,远距离~(60)钴放疗或电子加速器治疗则为42.9%。虽然用超电压治疗的病人尚未经5年观察,已可看出,用200Kv治疗的治愈率为34.6%,用远距离~(60)钴或电子加速器治疗的治愈率则为31.1%。应着重提出,30%治疗后3年无病变的病人,保持有功能的喉部。复发病例经手术者,50%仍可治愈,可增加T_3—T_4声门上癌的3年治愈率至42%以上。如将因间发病死亡而无肿瘤者计算在内,则治愈率将上升至56.5%(61/108)。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们从1967年至1976年的10年间收治经活检证实的声门上部癌144例。本文对其中根治性放射治疗的105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男82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4岁。放射治疗方法:每周五次,每周组织量1,000拉德,总组织量5,500拉德以上。根据TNM分类法(UICC,1974)分为T_(1—2)、N_0组57例和T_4 N_(0—3)组34例两大组,这两组为病灶局限及不能手术者,占大多数。T_3、N_(0—3)仅5例。其余首先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边缘性癌(延至杓会厌皱襞者)与声门上癌的性质不同,多数为T_3及T_4病变。在有选择的基础上,部分喉咽切除术及颈廓清术,可获得62%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唇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30∶1)。60岁出头的病人发病率最高,年轻人罕见,本组20岁以下者2例。在大多数病史中’长期日光照射是普遍的因素。易受阳光侵害是由于唇组织缺乏防护紫外线辐射的色素层,过量的日光照射易使弹性纤维消失和唇脂肪组织萎缩。另一易感因素是吸烟,特别是用烟斗吸烟。临床上肿瘤常位于下唇,恰好在与上唇接触线外侧暴露的唇红缘。最多位于唇外侧1/3,中1/3较少,上唇或唇连合罕见。病变常位于表面,位于深部软组织者少见。依据口腔肿瘤TNM分期,确诊时多数瘤为T_1(<2 cm),极少为T_4(肿瘤大,侵及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喉癌的近年文献报告,已重视声带运动是否有障碍或已固定。据1962年的美国分类法(AJC),两声带有肿瘤,运动正常;声带1侧或两侧有肿瘤,运动已消失者,均划分为T_2,Ⅱ期病变。1969年Holinger等建议将上述两组病人分开,因声带运动正常者,放疗及保守性手术的效果较佳。于是在1973年对美国分类法作了修改,即肿瘤侵及两侧声带,其运动正常者,划为T_(1B);声带癌扩展至声门下或声门上,声带运动正常或有障碍者,划为T_2,Ⅱ期,肿瘤已有声带固定者;划为T_3,Ⅲ期。从预后的观点出发,这种分类法较适合,因声带固定显示肿瘤已有较深部的浸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报告1960—1965年治疗较小声门上癌(T_1,T_2)72例的经验总结。发生部位(表1) 舌骨下会厌为最常发病部位(56例),有时侵及1侧或两侧喉室带。14例发于喉上部,特别是杓会厌皱襞及三皱襞的连接处。仅2例系从喉室越出。发生率(表2) T_1及T_2癌占所有声门上癌的37%,T_1占10%,T_2占27%。舌骨下会厌及喉室带T_1及T_2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观察喉癌及喉咽部癌切除标本的外形及组织病理学,希能发现某些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扩展与手术后存活率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法,并了解这种疾病的确实预后。本文的喉癌分期和分类与国际及美国(AJC及UICC)专科会议所建泌者相同,但作了小修改。声门癌向声门下扩展大于10毫米者,划入T_3类;声门癌侵及两侧声带者,仍划为T_2,或更进一级,但不用T_(1b)类。喉咽部分成四区:上喉咽部、下喉咽部、后喉咽部及环状软骨后区。上喉咽部:后界为会厌舌面,下为会厌谷,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声门上癌T_1期放射治疗效果不亚于手术,T_2及T_3期仍应首选手术疗法。目前声门上喉切除术适应症放宽,已包括癌侵及一侧杓状软骨、梨状窝内侧壁、会厌谷及局限性累及舌根的声门上癌。本文着重探讨声门上癌术后复发情况、手术补救效果以及如何减少误吸。作者在1969~1982年14年间行声门上喉切除治疗声门上癌41例。年龄39~73岁,平均63岁。女16例,男25例。按ATC标准分期,根据分期决定切除范围,同时参酌全身状况。75%病例手术同时行颈廓清。颈廓清术适应症:触及有颈淋巴结;T_3、T_4肿瘤;鳞癌细胞分化差或CAT扫描证实有颈转移者。近10年来为防止术后出现误吸将残喉悬吊于舌根  相似文献   

18.
对作了喉全切除术或部份切除术的36例标本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的研究,以测定T_1和T_2一组会厌癌之会厌前隙侵入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T_112例中6例和T_224例中18有会厌前隙侵入,但未被认识。9例舌骨上损害无1例会厌前隙侵入;而27例舌骨下损害中24例有会厌前隙侵入,无会厌前隙侵入的3例舌骨下癌中,1例疣癌,另1例是位于舌骨茎部的粘液上皮样癌,第3是鳞状细胞癌。24例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鼻窦恶性肿瘤的五年存活率为35%,近年由于化疗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补充,存活率有上升。本文就1960~1988年77例鼻窦鳞状细胞癌病人进行随访。其中51例用放疗,20例为放疗加手术(6例未讨论)。T_1者2例,T_2者4例,T_3者47例,T_4者23例。结果发现60年代放疗治愈率为27%(4/15),放疗加手术为30%(3/10);70年代治愈率为24%(9/37);80年代为50%(5/10)。T_3者5年存活率为42%,10年存活率为40%;作者认为70~80年代手术加放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与放疗设备先进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据作者分析,在喉咽部癌病中,发生于梨状窝者约19倍于环状软骨后癌(152:8)。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斯(90%T_3),已有颈淋巴结肿大者占66%。3年存活无瘤病者为:原用手术治疗者(喉切除、颈廓清术)为29%(8/28);原用放疗者为4%(2/55),加用术前放疗者为36%(12/33)。对51例喉切除标本作了连续切片观察,发现T_1及T_2病变,特别是局限于内侧壁者,或能用放疗治愈。较大的病变已侵入喉深部,其扩展如声门处癌。保守疗法不太适合,因不少病人的癌病已穿过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22/51)。本组梨状窝癌虽然外观很少能够反映侵入范围,此22例中已侵犯部分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者,进行喉镜或吞钡检查,均有侵及其顶部及外侧壁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