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氩氦刀治疗5 cm以内原发肝癌或肝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收集5 cm以内原发肝癌或肝转移瘤患者31例,共39个病灶。所有患者均于CT或超声等影像引导下接受氩氦刀治疗。结果肿瘤消融范围为90%100%,完全消融病灶占69.23%(27/39)。1年和2年存活率分别为90.32%(28/31)、61.29%(19/31)。31例患者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寒战4例(12.90%);肝区疼痛6例(19.36%),重度疼痛1例,体表皮肤温度触冰感,CT扫描无出血迹象,生命体征稳定,给予强痛定止痛,效果差,术后2 h疼痛缓解,其余疼痛患者均为中、轻度疼痛,未予处置;术后发热7例(22.58%),体温37.1238.25℃;无血管、胆管损伤病例;冷冻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腹部疼痛症状减轻,恢复较快。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和肝转移瘤,氩氦刀消融治疗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氩氦刀治疗体部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评价。方法 47例经病理证实的体部肿瘤(58处病灶)在CT-Pinpoint定位系统导引下经皮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术后计算冰球覆盖率。结果36.21%(21/58)、48.28%(28/58)、15.52%(9/58)的病灶冰球覆盖率分别为90.0%、80.1%~90.0%、≤80.0%;所有病灶穿刺准确率为100%,首次进针准确率为96.30%(130/135);并发症发生率14.89%(7/47):其中气胸3例,肺出血2例,尿失禁1例,皮肤冻伤1例。结论 CT-Pinpoint定位系统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体部肿瘤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的CT和MRI表现。方法收集并分析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氩氦刀治疗前7天内及治疗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CT和MRI表现。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消融组(A组)和残留或复发组(B组)。结果治疗后1~7天的CT和MRI均表现为消融灶较治疗前增大,消融灶周围出现环形低密度/信号影,A组消融灶周围的环形影较B组完整。MRI显示消融灶周围环形影的清晰度优于CT。治疗后1~6个月,A组消融灶开始缩小,无明显强化;B组消融灶与治疗前相仿或稍增大,明显不均匀强化。治疗后6个月~1年,A组消融灶逐渐缩小;B组消融灶明显增大。结论肺恶性肿瘤氩氦刀治疗后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后消融灶周围的环形低密度/信号影是评价肿瘤是否残留或复发的重要征象,且MRI对环形影的显示清晰度优于CT。 相似文献
4.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AHCS)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首先进行TACE治疗,3周后进行AHCS治疗,AHCS治疗后1周再次进行TACE治疗。全部介入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根据RECIST标准、肿瘤坏死程度影像评价标准、治疗后AFP变化、外科手术治疗情况、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等评价近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93.55%(29/31),根据影像学标准,肿瘤完全坏死率为64.52%(20/31),显效率为51.61%(16/31);治疗后AFP有明显下降(P=0.02);31例患者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4例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其中4例病理未见明显肿瘤细胞。连续随访12个月,1年生存率为87.10%。结论 AHCS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评价单纯氩氦刀冷冻术及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的价值。方法应用单纯氩氦刀冷冻术(A组,22例)及氩氦刀冷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B组,20例)治疗NSCLC患者共42例。以胸部CT扫描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病灶的变化,包括治疗时的冰球覆盖率、治疗后肿瘤的大小、密度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42例均置刀成功。CT显示两组低密度冰球的平均覆盖率均大于80%。两组中直径3~5cm与〉5cm病灶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组在术后1、3、6、12个月有效率分别为63.64%(14/22)和65.00%(13/20)、72.73%(16/22)和75.00%(15/20)、54.55%(12/22)和85.00%(17/20)、59.09%(13/22)和80.00%(16/20)。结论氩氦刀冷冻术能有效治疗失去手术机会的NSCLC;联合^125I粒子植入能有效地控制残余肿瘤,进一步提高有效率;CT可准确定位、追踪复查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全身18F-FDG PET/CT在氩氦刀靶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100例肿瘤患者冷冻治疗前目标病灶CT检查、全身PET/CT检查。结果根据PET/CT和CT结果,100例患者中,肺内病灶53例,肝内病灶22例,盆腔病灶11例;23例临床分期改变,17例治疗计划改变。12例肺内病灶(12/53,22.64%)、3例肝内病灶(3/22,13.64%)、2例盆腔病灶(2/11,18.18%)治疗计划改变。结论全身PET/CT可提供更多有效的信息,对制定氩氦刀冷冻治疗策略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CT引导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适应证、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2001年5月~2002年1月7例肺部恶性肿瘤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术。术后患者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胸片检查及CT或MRI。结果 支气管肺癌1例。肺转移癌6例。治疗后瘤标降至正常或CT、MRI提示病灶完全坏死者3例。结论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新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氩氦靶向冷冻治疗肝肿瘤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217例肝肿瘤氩氦刀治疗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原因并进行护理。结果8例肝出血,除1例出血多年龄大抢救无效死亡外,5例胸腔积液,1例胆瘘经治疗及护理治愈。提出严格掌握肝肿瘤氩氦刀治疗适应症和操作规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导引瘤内注射乙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2001年2月-2006年10月在CT导引下直接瘤内注射乙酸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病灶61个)病灶,其中肿瘤直径≤3 cm者14个,3 cm〈直径≤5 cm者36个,直径〉5 cm者11个,多发肿瘤者10例(2-4个)。46例61个肿瘤CT导引PAI治疗145次。随访时间5-48个月,多次复查CT,动态观察肿瘤坏死情况,记录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存活时间、肝肾功能、AFP值等。结果46例61个肿瘤145次穿刺成功率100%;肿瘤坏死率为71%-100%;直径≤3 cm的小肝癌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12/12)、92%(11/12)、83%(10/12)、67%(8/12)(P〈0.05);3 cm〈直径≤5 cm者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24/27)、78%(21/27)、67%(18/27)、44%(12/27)(P〈0.05);直径〉5 cm者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29%(2/7)、14%(1/7)(P〈0.05)。主要并发症为局限性腹膜炎、化学性胸膜炎(少量胸腔积液)、气胸,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直接瘤体内注射乙酸治疗单结节、无转移的小肝癌是一种疗效可靠、经济实用的微创性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溶骨性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评估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溶骨性转移瘤的安全性及局部疗效。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溶骨性骨转移瘤患者36例(共51处病灶),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病理诊断且经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2个月后疼痛无缓解。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适形冷冻消融治疗,并于治疗后即刻、2个月后分别行增强CT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及观察有无并发症。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疼痛评分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2个月均未见局部复发、增强CT均未见强化;2例患者出现新发转移灶。患者术后1周[(4.18±0.82)分]及2个月[(2.36±1.01)分]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7.13±1.55)分]下降(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适形冷冻治疗溶骨性转移瘤局部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康博刀)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HCC)20例、肝转移癌25例;共治疗50个病灶,对18例20个(16例1个病灶、2例2个)病灶行根治性消融,对27例30个(25例1个、1例2个、1例3个)病灶行姑息性消融,记录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于术后1、3和6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或MR,参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判断疗效。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其中37例采用单针、8例采用双针进行消融。6例术中及术后肝周少量积血或积液,1例术中局部皮肤轻度冻伤,术后8例轻度恶心,均自行或经对症处理后恢复。20个根治性消融病灶术后1个月均达完全缓解(CR),术后3、6个月均为19个(19/20,95.00%) CR、1个(1/20,5.00)疾病进展(PD);30个姑息性消融病灶术后1个月25个(25/30,83.33%)部分缓解(PR)、5个(5/30,16.67%)疾病稳定(SD),术后3个月22个(22/30,73.33%) PR、7个(7/30,23.33%) SD、1个(1/30,3.33%) PD,术后6个月17个(17/30,56.67%) PR、7个(7/30,23.33%) SD、6个(6/30,20.00%) PD。结论 CT引导下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形态及部位分为根治性消融(15例)及姑息性消融(7例),观察术中及术后4周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3、6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消融,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6例术中及术后即刻出现少量气胸或液气胸,未经干预自行改善;2例术中局部皮肤轻度冻伤,予局部处理后缓解;1例术后1周出现大量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15例根治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14例(14/15,93.33%)、14例(14/15,93.33%)及13例(13/15,86.67%);7例姑息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局部缓解分别为7例(7/7,100%)、6例(6/7,85.71%)及4例(4/7,57.14%)。结论 CT引导下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短期效果确切、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意义。方法超声引导下对27例肝癌患者的27个病灶行氩氦刀消融治疗术,用CEUS评价其局部疗效;并以同期增强CT(CECT)作为对比。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CEUS示病灶完全消融21个(77.78%),不完全消融为6个(22.22%);CECT提示病灶完全消融为22个(81.48%),不完全消融5个(18.52%)。同CECT比较,CEUS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0.00%(4/5)、90.91%(20/22)、66.67%(4/6)、95.24%(20/21)和88.89%(24/27)。结论CEUS可作为评价氩氦刀消融治疗肝癌局部疗效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接受肝癌切除术后肝内结节型复发患者,共151个复发病灶;采用CT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增强CT或MR,采用改良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评价肿瘤治疗疗效,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共完成93例次消融治疗,平均1.7次/例,其中完全有效33例(33/53,62.26%)、部分有效13例(13/53,24.53%),总有效率86.79%(46/53)。1例患者出现热损伤,2例术中出现胆心反射,1例伤口感染,1例术后腹腔出血。53例患者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88.68%(47/53)、56.60%(30/53)、20.75%(11/53),中位生存时间11.8个月,总的生存时间17.7个月。结论 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术后结节型复发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在中晚期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8例不可手术切除的Ⅱ~Ⅳ期肺癌患者,采用18G或30GChiba针进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及PCR法EGFR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117例穿刺采用18GChiba针,111例为20GChiba针。病理确诊腺癌184例、鳞癌14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6例、未分化癌21例。穿刺术后8例(8/228,3.51%)发生气胸,30例(30/228,13.16%)出现针道少许渗血。218例(218/228,95.61%)穿刺取材标本成功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共检测到93例基因突变,其中EGFR 18、19、20、21外显子突变分别为2、52、3、36例。135例女性患者中70例(70/135,51.85%)发现突变,93例男性患者中23例(23/93,24.73%)发现突变。184例腺癌中,88例发生突变,3例腺鳞癌中2例突变,21例未分化癌中2例突变,14例鳞癌中1例突变,6例小细胞癌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可作为中晚期肺癌EGFR基因检测的取材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氩氦刀冷冻消融与冷循环射频消融(cool-tip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在恶性肝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肝癌38例共42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RFA治疗肝癌40例共44个病灶,治疗前后经超声造影、增强CT或增强MRI检查明确诊断及评价疗效。结果 42个病灶经一次冷冻消融治疗后32个达完全消融,10例经再次冷冻消融后达到完全消融;44个病灶经一次RFA治疗后完全消融33个,11例经再次RFA后达到完全消融。两者一次完全消融率分别为76.2%(冷冻消融)和75%(RF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冷循环RFA均能有效地原位灭活肝癌细胞,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恶性肝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MPR图像引导肝脏顶部病变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CT检查发现右膈下肝顶部局限性病灶的49例患者,于螺旋CTMPR技术引导下行右膈下肝脏穿刺活检,统计取材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49例穿刺活检均获得成功;取材组织均呈圆柱状,全部获得病变组织,能够用于病理诊断。并发症包括少量气胸2例,右肺小片状出血5例,肝包膜下少量出血1例;无肝内血肿及穿刺相关死亡病例。结论CTMPR技术引导肝顶部病灶经皮穿刺活检术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冷冻消融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CT引导下冷冻消融治疗(康博刀)的NSCLC患者(TNMⅢb~Ⅳ期),以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统计不良反应;对比消融前、消融后7天及1个月实验室指标;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估消融后1个月疗效。结果 3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消融治疗。消融后10例(10/37,27.03%)发生胸腔积液,9例(9/37,24.32%)咯血,6例(6/37,16.22%)气胸,5例(5/37,13.51%)穿刺点疼痛,均为CTCAE 1、2级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无CTCAE 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消融后7天,相比消融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C反应蛋白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均<0.05)。消融后1个月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均较消融前降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较消融后7天回落(P均<0.05);37例中,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17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1例,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