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硒酵母片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腺抗体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片,观察组口服硒酵母片联合甲巯咪唑片,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抗体及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20%vs 70.5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血清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TPOAb、TGAb、TRAb等甲状腺抗体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甲状腺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硒酵母片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缩小甲状腺体积,改善甲状腺功能,且可显著下调甲状腺抗体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中国人甲状腺球蛋白(Tg)基因的外显子10,12,33是否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研究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关系.方法:对228例AITD患者[其中Greaves病(GD)146例,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健康对照者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Tg基因外显子10,12和33的SNPs.结果:①Tg基因存在E10SNP24T/G,E10SNP158T/C,分别为E12SNPA/G和E33SNPC/T多态性位点.②四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AITD组或GD亚组或HT亚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E10SNP24与E10SNP158,E12SNP与E10SNP24,E12SNP与E10SNP158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D’值分别为0.96,0.73和0.74.④HT患者的E33SNP为C等位基因时,E12SNPA,E10SNP24G和E10SNP158C在同一染色单体的基因频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OR=3.06).结论:中国北方汉族人存在Tg基因外显子10,12和3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且证实Tg基因与此类人群HT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是一组由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Graves病(GD)和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为代表,是人类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导致该病的发生。近年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进展,提出甲状腺细胞凋亡与AITD的发病亦有一定的关系,认为细胞死亡受体的激活及调节细胞凋亡的因子参与AITD的发病过程。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化死亡,是机体防御遗传损伤,维持正常发育,器官组织正常代谢和免疫调节所需的一个生理过程。细胞凋亡的不足和增加与人类许多增生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相关。本文…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与效应功能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一般由活化的细胞产生。根据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可将其分为4大类:①天然免疫的效应因子,如α/β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类(interleukin,IL)的IL-1、IL-6等;②淋巴细胞活化、生长与分化的调节因子,如IL-2、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③炎症反应的激活因子:如IFN-γ;④未成熟免 相似文献
6.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多种多样。近年来发现部分慢性荨麻疹病人血清中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此抗体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突出特点。因此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现就近二十年来有关此两个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灵芝多糖对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灵芝重要的组份灵芝多糖(GI-PS)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作用。关于GI-PS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有不少报道。本实验观察GI-PS对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MLD-STZ)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是否具有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AITD)是一种最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 HT)和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免疫等有关,其中免疫反应是核心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会扰乱免疫平衡并破坏对自身抗原的兼容性,从而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是证明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直接证据,多种疾病从FMT治疗中获益。本文就肠道菌群与AIT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探究肠道菌群对AITD预防、诊断及治疗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T(桥本氏甲状腺炎)及DTG(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FasL和BcL-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T及DTG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与两种甲状腺疾病病理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HT及DTG滤泡细胞表达Fas蛋白,阳性率分别为40%和60%,并且在靠近淋巴细胞浸润区的甲状腺滤泡细胞阳性反应较强,正常甲状腺组织滤泡细胞则未见表达.HT及DTG分别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在正常甲状腺组织,HT及DTG中均有滤泡细胞表达FasL和BcL-2,而FasL的表达三者相比均无显著差异.BcL-2的表达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和DTG中较强,而在HT中的表达较弱,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DTG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结果提示在HT中滤泡细胞通过表达Fas和FasL,经过Fas与FasL的作用导致部分滤泡细胞凋亡,并通过BcL-2表达的减弱,降低了抗凋亡的作用.在DTG中由于滤泡细胞通过增强BcL-2的表达,从而使得Fas和FasL介导的滤泡细胞凋亡作用减弱.本研究结果显示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香菇菌多糖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中度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初治肺结核病并出现轻中度肝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观察组给予香菇菌多糖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服药1个月后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并计算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香菇多糖联合DCF(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方案治疗胃癌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经病理学及影像学确诊为胃癌的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20例,复发转移24例,随机分为注射用香菇多糖联合DCF方案组(联合治疗组)22例及单纯DCF方案组(对照组)22例。每例患者每治疗2个周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可评价疗效22例,治疗后T细胞总数(CD3+)、T辅助细胞(CD4+)的数量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T辅助细胞(CD4+)的数量有所降低(P〈0.05),T细胞总数及CD4+/CD8+比值无明显变化。联合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63.64%,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90.91%)及恶心呕吐发生率(8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膜损害、腹泻及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香菇多糖能够增加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DCF方案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加患者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口服香菇菌多糖片辅助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0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以就诊先后随机分成两级,治疗组66例(男36例,女30例),对照组54例(男31例,女2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年龄比较,治疗组,28天至1岁,12例18.18%,13岁,30例45.45%,3-7岁,18例27.27%,714岁,6例9.1%;对照组,28天至1岁,8例14.28%,1~3岁,26例48.15%,3~7岁,28例27.53%,7~14岁,11例9.18%。两组主要表现比较,治疗组,发热56冽84.85%,咽癌30例45.45%,咳嗽48例72.72%,气促28例42.42%,肺部罗音40例60.61%,别照组,发热46例85.19%,咽痛24例44.44%,咳嗽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测定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20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 S H)、游离甲状腺素(F T4)、三碘甲状腺源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 T3),筛选出隐匿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110人,检测TGAb、TRAb、TPOAb含量,并做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体内TGAb、TPOAb、TRAb含量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GAb、TPOAb、TRAb检测对更年期女性隐匿性甲减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的变化及与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早发甲减)发生的关系。方法对81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依据TGAb、TPOAb水平分为阳性组(A组,46例)和阴性组(B组,35例),分别检测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GAb、TPOAb水平。结果A组治疗前后TGAb、TPOAb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早发甲减发生率47.8%;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GAb、TPOAb水平明显升高(P<0.01),早发甲减发生率22.9%,两组131I治疗后早发甲减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甲减患者TSH水平与TGAb、TPOAb呈显著正相关(r=0.405,0.378,P=0.026,0.035),与甲状腺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r=0.366,P=0.051)。结论治疗前高水平的TGAb、TPOAb早发甲减发生率明显增高,尤其是甲状腺较小者。TGAb、TPOAb阴性者131I治疗后抗体水平升高,其机制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7.
超声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超声医学研究的发展,超声仪器采用了先进计算机技术现代图像处理方法,特别是高频探头的改进,超宽频率连续动态聚焦的出现.使得浅层器官和组织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有了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硒酵母片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清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甲状腺超声、甲状腺摄131Ⅰ率和甲状腺核素扫描等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甲巯咪唑片治疗,疗程为12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硒酵母片,疗程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体积和甲状腺抗体水平,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T3和FT4水平均较治疗前低(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FT3、FT4和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5、4.084、18.149,P<0.05).两组治疗后的甲状腺体积数值均较治疗前小(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差异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11,P<0.001).两组治疗后的TPOAb、TGAb和TRAb水平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TPOAb、TGAb和TR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98、71.311、9.839,P<0.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P=0.029).结论 硒酵母片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AITD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有效降低TPOAb、TGAb和TRAb水平,抑制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改善异常的甲状腺功能,并缩小甲状腺体积,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月~2004年11月,我们应用香菇多糖配合化疗治疗癌症病人23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23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0例,均经病理确认,入院前1个月没有进行过放疗或化疗。治疗组于化疗前2天服用香菇多糖片,每日3次,每次1片(10mg) 相似文献
20.
CTLA-4基因的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位点A/G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s)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PFLP)技术分析60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其中Graves病(GD)36例,桥本甲状腺炎(HT)24例,87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的49位点基因型.结果 GD组患者CTLA-4基因49位点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HT组按性别分层分析后发现CTLA-4基因49等位基因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等位基因与GD显著相关;GD、HT患者49位点A/G等位基因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