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救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加用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三种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应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联合呋塞米、多巴胺、硝酸甘油三种药物治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尿激酶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2例2016年6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综合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条件给予合适的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静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1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32/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尿激酶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不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疗有效率,而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硝酸甘油静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3月-2014年9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0例,接受常规急性心肌梗死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通过静滴方式给予硝酸甘油。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疗程后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0%,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例数以及窦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硝酸甘油可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胸痛症状缓解情况突出,窦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降低,对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及其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015年10月~2017年3月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按照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现观察两组患者急救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救时间以及D2B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愈后情况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疗效更佳,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此种急救护理流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急救;另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为观察组,按照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予以急救,对比2组急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等待治疗时间和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予以优化后的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处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等待治疗时间,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分析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的情况。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2%,大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1%,而两组患者的SCL-90评分在治疗后均出现下降,但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发生率观察组为6.67%,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2.7%。结论:加强微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李霞 《中外医疗》2012,31(22):8-9
目的观察联合治疗ST断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ST断上抬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吸氧、营养心肌、止痛剂及镇静剂等治疗,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及硝酸甘油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5.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8%(17/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27/4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瑞替普酶及硝酸甘油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明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供氧,疗效显著,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的患者90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且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4.4%(38/4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1%(2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对照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左心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艾司洛尔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比较其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力衰竭、脑钠肽(BNP)、N端前脑利尿钠肽(NT-pro BNP)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81%)显著高于对照组(71.02%),且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1%。观察组治疗后患者BNP和NT-pro BNP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艾司洛尔用于治疗高龄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艾司洛尔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分析这种护理的价值。方法研究资料为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患者共计40例。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更新的急诊护理流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急诊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李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7):922-923,928
目的:探讨硝普钠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4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吸氧、给予强心药物、利尿、镇静及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同时控制诱发因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替换硝酸甘油.硝普钠50 mg加入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硝酸甘油急救对心肌梗死心电图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实验组则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进行治疗,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心电图结果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出院前死亡、梗死后心绞痛和心力衰竭或者休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在心律失常和出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发生少,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电图结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诊个体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急救处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观察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个体化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603-60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尽早口服阿司匹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0月124例诊断明确的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2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心肌梗死延展率、猝死的发生率、减少室性早搏发生率、疼痛缓解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内科急危症,在院前常规急救措施基础上给予患者尽早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变化,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急诊抢救治疗的8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以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护理总有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救护理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1﹒7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3﹒13±1﹒87)d。两组之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全程优化护理应用于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缩短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提高急救护理效果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的使用效果。方法随访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效果、住院过程中病死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63%,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89%,对照组分别为15.79%、26.3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球囊扩张时间、急诊抢救时间、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院前急救护理措施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7.
戴胜燕 《当代医学》2012,(30):131-132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肺动脉血压(mPA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mP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方法。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100mL+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尿量。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18/25),P〈0.05。两组治疗后MAP、HR、尿量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较好,能有效减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138-14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用个性化护理院前急救,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情况、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准备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优良率(91.11%)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各项症状得到改善,防止病情的继续恶化,为患者的治疗赢得时间,临床急救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排序法进行随机分组,前50例给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对照组),后50例给予口服替格瑞洛片联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以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92.00%VS 82.00%),P0.05;观察组LVEF比对照组要高,但心肌梗死面蛋白(cTn)T、白介素(IL)-8、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反应蛋白(CRP)、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效果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维持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