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郑瑞春 《吉林医学》2014,(9):1836-1837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抢救流程规范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分析实施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前抢救的42例心跳骤停患者临床资料,设为对照组;分析实施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后行心肺复苏患者42例临床资料,设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并比较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结果:试验组42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5例,占59.5%,高于对照组的13例(3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肺复苏时间、除颤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1.98±0.85)min、(1.58±1.08)min、(2.85±1.24)min,均短于对照组的(3.52±1.59)min、(3.69±2.56)min、(4.59±1.5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缩短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葛小敏  孙建华  孙艳萍  顾红军  李玲 《吉林医学》2012,33(28):6176-6178
目的:探讨规范心肺复苏抢救流程后,对医院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008年3月~2008年7月进行规范化的心肺复苏培训,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08年3月200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以及2008年8月~2011年8月20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分别为培训前组和培训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模拟考核心肺复苏抢救流程,采集固定的200名医护培训前后实施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的时间,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培训后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培训前组,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除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抢救流程使抢救工作更加有效,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医院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定位抢救模式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2009-06 ~ 2013-04间实施定位协同抢救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09年6月前实施传统心肺复苏的115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首次除颤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复苏总时间及存活率等.结果 研究组首次除颤时间、建立人工气道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位分工协作的抢救模式,可以有效缩短首次除颤、建立人工气道、总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软硬件条件允许的医院,应尽早实施并开展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在急诊科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19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分别以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复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114例,平均插管时间(20±5)s,复苏成功39例,成功率34.2%;存活24例,存活率20.1%。对照组复苏105例,平均插管时间(35±4)s,复苏成功15例,成功率14.3%;存活12例,存活率11.4%。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P〈O.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34,P=0.048);观察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1.2285,P=0.268)。结论:心肺复苏机联合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紧急气管插管的技术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经验,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期间在院前急救中抢救151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中71例心跳、呼吸骤停成人患者采取现场气管内插管措施后对其抢救成功的影响。结果:现场实施紧急气管内插管可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早期、插管时间短,复苏成功率高。结论:院前急救人员应掌握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施行经口气管插管术对保证进一步心肺复苏,提高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内生命救援队在住院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抢救中的作用以及工作流程。方法:选择生命救援队成立前后住院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病例80例,分为救援队研究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心肺复苏具体操作时间及复苏成功患者瞳孔缩小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复苏成功率、除颤开始时间、开放气道时间、复苏用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抢救成功患者在瞳孔缩小时间、自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立院内生命救援队并积极参与抢救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的住院病人,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王宁 《中原医刊》2009,(18):27-28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CPR)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0例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开放气道、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吸氧,心肺复苏药物应用等急救措施。比较不同疾病类型、不同复苏时间、是否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异同。结果不同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病因、不同复苏开始时间、电击除颤的早晚、有无气管插管,其抢救成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围心搏骤停期患者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心肺骤停的早期信号,这将有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患者的病因、复苏时机、复苏措施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萨勃心肺复苏机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50例(试验组)及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50例(对照组)的疗效,两组均同时应用高级生命支持手段,包括药物及电除颤治疗.结果:试验组复苏成功40例,成功率80%;对照组复苏成功25例,成功率50%,试验组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90,P〈0.01).结论:ICU使用萨勃心肺复苏机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可以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于衢州市人民医院院内或是院外发生呼吸心跳骤停的老年患者186例,对其实施院内或是院前心肺复苏,并对其进行分析,查看影响老年人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老年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肾上腺素用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8min内进行电除颤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较8min后再进行电除颤的患者的成功率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不同,其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也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地点不同,其复苏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主要与患者CPR开始时间、电击除颤时机和呼吸心跳骤停发生的地点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杨惠芳  吴暐  贾俊海 《甘肃医药》2009,28(5):374-375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探讨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对院前复苏的58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例从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进行了回顾分析。结果:58例院前呼吸心跳骤停病例,复苏成功6例,成功率10.3%。结论:影响院前CPR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与呼吸心跳骤停的基础病、呼吸心跳骤停的时间、尽早的正确的CPR及除颤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患儿9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儿由医务人员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而护理干预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观察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抢救成功率、重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结果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0.43%和95.65%(P〈0.05);病死率分别为15.22%和2.17%(P〈0.05);而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9.13%和19.57%(P〈0.05)。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26%和9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护理干预组患儿康复情况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施行可明显提高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抢救成功率,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并可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抢救流程,观察组给予优质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院内复发率和院内再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出诊室时间为(42.67±12.18)min,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行PCI率分别是5.00%、8.33%,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化的急诊护理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lideScope视频喉镜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气管插管体会。方法 32例运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急诊患者,分别记录每个患者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一次插管成功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以及插管所致的即时并发症,并与普通喉镜经口气管插管的急诊患者作对比。结果两组病例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频喉镜组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较普通喉镜组有明显差异(P<0.05),视频喉镜组的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与普通喉镜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视频喉镜组即时并发症显著低于普通喉镜组(P<0.01)。结论采用GlideScope视频喉镜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速度快、并发症少,在急诊抢救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同时,充分开放气道、左手持械时灵活调节视频喉镜角度和进度有助于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大咯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30日~2012年4月30日我院急诊科、呼吸科、胸外科和中心ICU收治的大咯血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接受普通气管插管救治;研究组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插管治疗后的咯血总量。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36.36%明显低于研究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接受气管插管后咯血总量为(495±12.5)mL,研究组接受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咯血总量为(410±16.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腔支气管插管救治大咯血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改良逆行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伴有困难气道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救治,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进行抢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插管成功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插管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逆行气管插管法能够明显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插管并发症,明显提高插管一次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玉琴  李莉 《医学综述》2013,(22):4221-4222
目的比较两种院前急救模式治疗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为提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抢救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在四川省科学城医院急诊科出诊抢救的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采用先就地治疗后转运的模武施救;对照组30例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模式救治。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Hc=5.13,P〈0.05);急救后到达急诊室时观察组的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模式可提高急性左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86例达到有创通气治疗指征的重症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3例)通过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照组(43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达到撤机条件所需的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增高(93.0%vs74.4%,P〈0.05),操作用时少[(3.06±0.87)min vs(4.22±0.91)min,P〈0.01];患者耐受率高(76.7%vs51.2%,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2.6%vs 58.1%,P〈0.05);血气分析(SaO2、PaCO2)首次达标所需时间[(25.38±10.15)h vs(32.12±11.62)h,P〈0.01]及达撤机条件所需时间[(3.22±1.46)d vs(4.37±1.61)d,P〈0.01]均较短。结论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通气治疗重症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对治疗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张俊 《黑龙江医学》2009,33(12):939-940
目的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抢救。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9年间,我院急诊科及病房心跳骤停、呼吸骤停紧急实施心肺复苏术(CRP)的患者111例,根据当时患者的表现分为选择顺序组和常规组,对两组复苏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顺序组复苏成功28例(48.2%),高于常规组11例(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即时发现患者的早期信号,根据患者当时的表现及病因选择适当的ABCD顺序,可提高CRP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张和平  樊雷  廖华伟  张捷  徐丹 《西部医学》2014,26(11):1488-1489
目的 探讨在老年尿毒症患者中建立自体大口径动静脉内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老年尿毒症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腕部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术式为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实验组桡动脉纵向切开约1.0cm,对照组0.6cm~0.8 cm.结果 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实验组内瘘血流量多于对照组,成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衰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行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时,适当扩大吻合口直径,可获得更理想的内瘘血流量,缩短内瘘成熟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