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雾化麻醉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30min后行纤支镜检查进行麻醉效果分析. 结果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优于常规麻醉方法,效果好且安全,麻醉起效时间快,副作用少,易于接受,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2001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拟行纤支镜检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检查前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80例,检查前用2%利多卡因喷雾鼻咽部加气管内注射。 结果 观察组优73例,良7例;对照组优21例,良57例,差2例;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麻醉维持时间两组分别为31. 0±4. 6min, 30. 0±5. 4min,无显著性差异(t=0.991,P>0. 05)。观察组发生过敏反应等各项不良反应均比对照组少。 结论 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作为纤支镜检查前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接受纤支镜检查患者应用丙泊酚联合帕瑞昔布钠进行无痛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三组患者分别进行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丙泊酚联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单独麻醉三种方式进行手术前麻醉,记录三个组各时刻MAP、SPO2变化情况、麻醉药物使用量及苏醒时间,并将结果制表分析。结果三组患者SpO2各个时刻都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纤支镜检查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麻醉药物使用量最少,且苏醒时间最短,较另外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应用丙泊酚联合帕瑞昔布钠进行麻醉镇痛,对增加患者术后舒适感及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利多卡因麻醉方法在纤支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利多卡因喉头喷雾加环甲膜穿刺,对照组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结果同治疗组对比,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评价为差的百分比较高,麻醉起效时间长且用量多,出现副反应率较少。结论纤支镜检查的患者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提高局麻效果,但起效较慢,麻醉药物用量较多,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在中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中使用盐酸戊乙奎醚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总结相关药物使用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需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60例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57~93岁,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麻醉药物,观察组患者除了使用常规麻醉药物外,加用1 mg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滴注。分别记录患者静息状态下(T1)、麻醉后10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苏醒后(T4)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值,分析盐酸戊乙奎醚在中老年患者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对氧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T1时SpO2、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pO2、PaO2升高更明显、更迅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观察组较对照组SpO2、PaO2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在中老年患者无痛纤支镜检查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避免使患者缺氧,有利于无痛纤支镜检查顺利的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改良喉罩-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 I~Ⅱ级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60)和表面麻醉组(T组,n=60)。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T0)、插镜过声门(T1)、活检(T2)、检查毕(T3)、4个时点SPO2、MAP和HR的变化,记录L组检查后清醒时间(呼之睁眼、可回答问题),离室时间。记录纤支镜检查时间和不良反应,调查医患满意度。结果 L组SPO2、MAP、HR保持平稳,无呛咳、憋气、体动;T组检查时有呛咳、憋气、体动等,HR增快,MAP明显升高,SPO2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喉罩-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提高了无痛纤支镜检查的舒适性、安全性,提高阳检率,获得较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任永伦 《中外医疗》2012,31(15):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全麻组(观察组)和喷雾表面麻醉+全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两组患者检查时均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观察术中呛咳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记录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纤支镜检查时剧烈呛咳病例数、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配合全身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相对稳定、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进 《中华当代医学》2005,3(6):22-22,9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选2002年9月~2003年11月在我院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2.3%,不满意率7.7%,失败率0%。对照组:满意率28.8%,不满意率65.4%,失败率5.8%。结论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纤支镜检查术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62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62例患者通过实施舒适护理,能降低纤支镜检查术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程度,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对护士的信任度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纤支镜检查术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真正意义,明显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Ⅰ或Ⅱ级要求进行无痛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丙泊酚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B组),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观察各组麻醉前、麻醉后2、5min及苏醒时的SBP、DBP、PR、RR、SaO2变化,同时纪录各组纤支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检查中体动、呛咳及检查后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纤支镜检查,术后无记忆,表示乐于接受无痛纤支镜检查,均未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严重的低氧血症等.术中3组患者呛咳、体动等不良反应及术后3组患者头晕、嗜睡、乏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2、5min A组患者SBP、DBP显著下降(P<0.05或P<0.01),B、C组患者SBP、DBP亦下降(P<0.05);麻醉后2、5min A、B组患者RR显著下降(P<0.05或P<0.01).C组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P<0.05或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缓注可为纤支镜检查提供安全可靠快捷的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无痛纤支镜临床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七氟烷全身麻醉组,B组为表面麻醉组,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未进纤支镜前(T1)、纤支镜到达咽部(T2)、纤支镜到达声门(T3)、纤支镜到达气管(T4)、手术第15min时(T5),的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率(HR),记录A组发生体动、呛咳以及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期间仅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呛咳,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在5~10min之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对检查满意;而B组患者均出现体动、呛咳以及气道痉挛,并有2例患者因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放弃检查。结论:七氟烷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比仰头抬颌法与常规体位雾化麻醉对纤支镜操作的影响,探讨仰头抬颌法雾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麻后行纤支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A组采用常规体位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B组仰头抬颌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观察纤支镜操作中麻醉效果及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8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操作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仰头抬颌法的雾化方式麻醉效果更好,更有利于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谦  黄春 《四川医学》2010,31(7):913-915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需行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无痛纤支镜(S)组和常规纤支镜(C)组,每组各4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2mg/kg麻醉,C组采用2%利用卡因2mg/kg雾化喷喉,观察两组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SpO2、HR、SBP、DB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S组麻醉后患者能在安全、舒适、无痛苦与无知晓中接受检查,出现呛咳、憋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少,血压、HR变化与C组相比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老年患者纤支镜检查可充分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选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11月在我院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 :满意率 92 3% ,不满意 7 7% ,失败率 0 %。对照组 :满意率 2 8 8% ,不满意率 6 5 4 % ,失败率 5 8%。结论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压缩雾化吸入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阻,对照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单独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治疗组除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外,在行纤支镜检查前30 min雾化吸入长托宁。分别监测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开始、检查中、检查结束后即刻及检查结束后10 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等情况,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术中、术后气道分泌物较对照组少。治疗组患者均无口干、恶心、头晕、尿潴留、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长托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极小,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在检查过程视情况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作指导,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结果 观察组心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检查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纤支镜检查能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8.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实用护理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洁 《中外医疗》2011,30(17):165+192-165,19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实用护理路径。方法选取110例经CT检查证实需做纤支镜明确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纤支镜检查室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适时进行评估。由纤支镜检查室护士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及耐受程度评价为优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检查成功例次和成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纤维支气管检查中应用护理路径进行健康宣教,可使医疗风险降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高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与超声雾化吸入麻醉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纤支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法麻醉,B组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法麻醉。从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平均耗药量及术中生命征变化包括: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少于B组,术中生命征比B组更为平稳,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咽喉部喷雾加环甲膜穿刺麻醉法可进一步改善麻醉效果、缩短检查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提高了安全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静脉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肌松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麻醉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对照组先以2%利多卡因气雾喷射咽喉部,纤支镜进入声门后再在气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行呼吸道粘膜表面麻醉,同时进行纤支镜检查和治疗;实验组以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靶浓度3.0~5.0 mg/L)行麻醉诱导及维持,麻醉诱导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滴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深度麻醉后放置纤支镜检查用喉罩及T型三通连接管,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完成后纤支镜从连接管的软胶帽入口经喉罩管进入声门及气管内进行检查和治疗,术中每20 min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 mg/kg,手术结束时停注丙泊酚,并应用肌松拮抗剂,患者清醒后拔除喉罩。记录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SaO2)、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进行麻醉效果评定,术后调查患者舒适度、患者及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检查中生命征出现显著变化,实验组患者生命征无明显变化;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舒适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患者及操作者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高;实验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麻醉复苏。结论丙泊酚复合肌松剂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用于纤支镜检查安全、有效、实用,是一种较好的纤支镜检查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