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位脐带绕颈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头位脐带绕颈837例进行分析,并与3324例无脐带绕颈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及分娩方式的不同。结果脐带绕颈组的剖宫产率、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绕颈对新生儿有不良影响,使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增加。在严密产程监护下,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可降低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产妇的适宜分娩方式。方法选择单胎头位足月妊娠、胎儿脐带绕颈、具备阴道分娩条件的150例产妇为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同期胎儿脐带正常、其余条件相同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在严密监护下可采用经阴道分娩方式,不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加强监护及适宜的产科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位脐带绕颈与分娩方式、羊水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1~2012年脐带绕颈50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的关系;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分娩方式、羊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周数越多,脐带越长。随着脐带绕颈周数的增加,剖宫产率升高,羊水污染率递增,新生儿窒息率也增加,脐带绕颈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脐带绕颈周数的增加,可使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加强孕时和产时监护,选择最佳的分娩方式和时机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苗咏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993-994
目的分析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原因,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280例胎儿脐带绕颈产妇(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无胎儿脐带绕颈的280例分娩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产程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绕颈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且对分娩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了阴道助产概率及剖宫产率。结论脐带绕颈虽然是孕期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孕妇可以顺利经过阴道分娩,但只有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处理异常分娩,才能减少产妇难产和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分式.方法 住院分娩400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及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01~2009-12在我院分娩的孕妇资料。比较胎儿脐带绕颈的389例孕妇(胎儿脐绕颈组)与同期单胎、头位且胎儿无脐带绕颈的400例孕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胎儿脐带绕颈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率16.7%、新生儿窒息率5.1%、胎儿死亡率0.25%、剖宫产率57.07%,均较对照组明显偏高。结论加强产前B超检查和产程胎心监护,重视脐带绕颈这一因素,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阴道试产的安全性。方法对2006年10月~2009年9月106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分娩、单胎头位并自愿选择阴道试产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胎头位选择阴道试产的非妊娠期糖尿病产妇4167例进行对照比较,观察两组的分娩方式、孕产妇及胎儿分娩结局及对新生儿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剖宫产率为18.87%,稍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低钙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妊娠期糖尿病组为4.7%,非妊娠期糖尿病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组阴道试产转剖宫产率并未明显增加,且分娩结局如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亦无显著增加,新生儿病率亦无显著增加,说明妊娠期糖尿病有阴道试产指征患者阴道试产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在产程中导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住院分娩的548例脐带绕颈孕妇为观察组,同期抽取住院分娩的无脐带绕颈的孕妇500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脐带绕颈周数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孕妇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脐带绕颈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脐带绕颈2~3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剖宫产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脐带绕颈1周者,可鼓励孕妇自然分娩,必要时行剖宫产。脐带绕颈2~3周者,建议孕妇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围生儿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头位分娩215例脐带绕颈与随机抽取215例无脐带绕颈的孕妇心理、分娩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①85%孕产妇因脐带绕颈产生不良心理影响.②脐带绕颈胎儿窘迫率25.12%,产后新生儿窒息率13.02%.③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均高于无脐带绕颈组.结论 脐带绕颈对孕产妇心理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使胎儿窘迫率和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应加强围生期保健知识宣教,加强孕产妇心理指导,严密观察产程,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从而提高围产儿质量及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先露妊娠合并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我院头位妊娠合并脐带绕颈(无其他高危因素)产妇288例与同期无其他高危因素、无脐带绕颈头位妊娠产妇就经阴道分娩率、分娩过程中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相比较.结果 有脐带饶颈组经阴道分娩率低于无脐带饶颈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略高于无脐带绕颈组(P 〈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别(P)0.05).:结论单纯头先露合并脐带绕颈可经阴道试产,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但产程中需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1.
肖爱民  于琳 《中外医疗》2010,30(17):171-171,190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情况下的分娩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1月至2009年11月以来的胎儿脐带绕颈患者486例,分析和讨论胎儿绕颈者分娩情况,并与1268例正常孕妇从剖宫产率、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和死胎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胎儿绕颈的危害性和正确处理方法;结果脐带绕颈患者的剖宫产率为51.03%,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9.94%,2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胎儿窒息以及胎儿窘迫的患者比例高达11.93%,也显著高于正常无脐带绕颈的孕妇,2者统计学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脐带绕颈增加了孕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数以及死胎率,对孕妇和胎儿均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对于脐带绕颈病例应严格监控,尽量避免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风险管理前)和2011年4月~2012年4月(风险管理后)在我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60例胎儿脐带绕颈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风险管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根据经验总结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风险种类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风险管理前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基础护理合格率及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提高产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绕颈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处理原则.方法 随机抽取201 1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暨南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2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产前末次B超结果分组,无胎儿脐带绕颈的为对照组,胎儿脐带绕颈1周者为实验Ⅰ组,脐带绕颈2周及以上者为实验Ⅱ组(在分娩时均证实脐带绕颈情况与产前B超结果一致).比较3组产妇的产前基本情况、脐带及胎盘情况、产前及产时相关并发症.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Ⅰ、Ⅱ组的新生儿体重、脐带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产时胎监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存在胎儿脐带绕颈,产前需加强监护;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但应在产程过程中严密监测,以确保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产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和产妇的不良影响。方法:收集1052例脐带绕颈者的分娩史、出生史、产科诊断及其他有关资料,并以500例同期分娩无脐带绕颈者作对照,分析脐带绕颈对产程、分娩方式和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脐带绕颈组的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剖宫产与且道助产比例、脐带绕颈二周以上胎儿窘迫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脐带绕颈可导致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延长,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陈聘稷 《中外医疗》2012,31(3):111-112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因素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及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产科住院的98例存在脐带因素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的无脐带因素孕产妇68例作为对照组,临床观察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结果脐带因素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对围生儿的预后至关重要。结论脐带绕颈会对分娩方式产生不利影响,加强产时监护,根据脐带绕颈情况,可选择自然分娩或剖宫产,从而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6.
365例脐带绕颈临床回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头位脐带绕颈3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①分析脐带长度与脐带绕颈的关系;②比较脐带绕颈周数对围生儿影响。结果脐带过短组无一例发生脐带绕颈,脐带过长组的脐带绕颈发生率明显高于脐带正常组(p〈0.01),脐带绕颈的胎儿窘迫率为23.01%,新生儿窒息率为7.67%。结论脐带绕颈与脐带长度有一定的关系,脐带过长是导致脐带绕颈的基本原因。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胡玲  胡健蓉  徐凤仪  苏春宏 《吉林医学》2011,32(16):3189-3190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和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足月妊娠脐带绕颈病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80例足月妊娠非脐带绕颈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孕妇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脐带绕颈对围生儿及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产程延长,Apgar评分降低,脐静脉呈现乏氧性酸中毒(P<0.05);绕颈周数越多,胎儿窘迫、窒息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论:脐带绕颈会明显增加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发生率。加强产前诊断和产时监护,选择最佳方式及时机分娩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方法总结287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287例新生儿窒息者中有胎儿窘迫占93.7%;羊水污染占82.2%;重度新生儿窒息患者Ⅱ-Ⅲ度羊水胎粪污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新生儿窒息(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窒息者产科因素中脐带因素、羊水过少和早产是主要原因,但重度窒息患者中以羊水过少及产程异常发生率最高。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阴道助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及剖宫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适时终止妊娠,熟练掌握阴道手术产指征与技术,提高监护技术,应用有效的新生儿复苏技术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