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减少阴道分娩的并发症.方法对32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有无妊娠并发症、产程长短、助产技术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围产期预防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产道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减少阴道分娩的并发症。方法:对30例产道血肿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有无妊娠合并症、产程长短、助产技术等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是预防产道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产道血肿发生高危因素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临床资料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产道血肿形成与医源性损伤、技术操作不当,凝血障碍等有关,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预防保健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小娟 《当代医学》2010,16(20):63-64
目的对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产道血肿并发症。方法对45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产次、分娩异常、操作技术不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严密观察产程,提高助产操作技能从而降低产道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预防和早期发现以减少阴道分娩的并发症。方法对42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有无妊娠合并症、产程长短、助产技术密切相关。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助产技术,加强产后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产道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护理.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D09年12月问发生14例产道血肿的临床资料,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产道血肿的形成与妊娠合并症、分娩异常、接产技术操作不当密切相关.积极防治妊娠合并症,努力提高助产接生技术,加强产后观察和护理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发生及减轻血肿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毓娜  李戈雁 《吉林医学》2005,26(3):245-246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从而减少产妇不必要的痛苦。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发生16例产道血肿的临床资料,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妊娠合并症、产程长短、接产技术密切相关。结论:重视围产期的保健工作,防治并发症,提高助产接生技术,加强产后的观察和护理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发生以及减轻血肿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产道血肿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佩珩  朱文爱 《吉林医学》2006,27(4):362-363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发生11例产道血肿的临床资料,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医源性损伤、技术操作不当、凝血障碍等有关。结论:提高助产技术及缝合技术,加强产后观察,做好围产期的预防保健是避免和减少产道血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的产道血肿的经阴道分娩产妇43例,并对其从发病因素、发现时间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除自身单纯凝血功能障碍外,产道血肿发生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会阴炎症水肿、合并产道裂伤、孕周〈37周者、低体重婴儿、臀牵引助产、妊娠合并胆汁瘀积综合征(ICP)。P值均〈0.01。血肿易发生于产后2h内;发生在左侧阴道壁者最多。结论:产前应重视妊娠合并症的防治,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以防止血肿发生。  相似文献   

10.
由于助产分娩可因各种原因而导致产道较深部血管破裂。以致血液不能外流使血液积聚于局部而形成血肿。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助产分娩5384例中发生并发产道血肿的48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由于助产或自然分娩导致产道深部血管破裂,血液不能外流,积聚于局部形成血肿称为产道血肿。我们对1990年1月~200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生助产的本地区20987名产妇病例调查发现,产后并发血肿17例。经临床病案分析及多年助产观察,现特将发生产妇产后产道血肿的处理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近年发生的23例产道血肿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3例患者,年龄20~36岁,孕周37~41+2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3例;自然产21例,胎吸助产1例,产钳助产1例。妊娠合并症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例,外阴道静脉曲张1例,血小板减少1例。23例产道血肿中外阴血肿5例,阴道出血17例,阔韧带血肿1例。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阴道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修补缝合时止血不完善是发生产道血肿最常见的原因。结论提高助产缝合技术是减少产道血肿的重要预防措施,对产道血肿应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产道血肿并发症.方法 对29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道血肿的形成与产次、分娩异常、技术操作不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结论 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正确处理产程,在缝合时要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4.
金萍  高显舜 《当代医学》2008,(11):47-48
目的 对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产道血肿并发症.方法 对29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产道血肿的形成与产次、分娩异常、技术操作不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结论 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正确处理产程,在缝合时要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产道血肿的认识,积极预防及正确处理产道血肿,方法:选择118例产道血肿病例及同期平产的1279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1)产钳助产易导致产道血肿;(2)第二产程过速,产道撕裂伤,妊高征,阴道炎和巨大儿,在血肿组均高于对照组,为发生产道血肿的了因素;(3)血肿组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产后会阴切口感染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结论:为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阴道分娩并发症,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围产保健工作,防治妊高征,预测巨大儿,产前治疗阴道炎;(2)规范催产素的使用;(3)提高助产及缝合技术,加强产后观察及护理;(4)对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时补充凝血因子,防止出血及血肿形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2001—2005年软产道血肿41例,对血肿的原因、处理方法、助产人员的接生与血肿发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60例产道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产道血肿多发生于手术助产、妊娠并发症以及会阴切口缝合不良等。产道血肿早期发现、且认真进行阴道缝合和避免留有死腔、其他抢救措施得力,危重者同时及早进行输血扩容等抗休克治疗,预后一般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王国梅 《河北医学》1997,3(3):26-28
产后阴道显性流血常为助产者所重视.而产道血肿的隐性出血易被忽略.以致耽误治疗.影响产妇康复.甚至威胁产妇生命.本文对我院三年来产道血肿的病例从其发病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1临床资料分析1.1资料来源与发病率1994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发生产道血肿23例,初产者20例,经产者3例,同期我防阴道分娩总数3542例次,初产妇3120例,经产妇422例.故我院产道血肿发生率为0.5%,初产妇发病率为0.67%,经产妇为0.47%.1·2阴道血肿情况1.2.1血肿大小,以血肿范围最大直径计算小于小。8例,4~6cmll例,大于6cm4例。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道血肿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预防和早期发现产道血肿,减少产道血肿并发症。方法对29例产道血肿发生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道血肿的形成与产次、分娩异常、技术操作不当、妊娠合并症等有关。结论做好围产期的保健工作,正确处理产程,在缝合时要彻底止血。  相似文献   

20.
陈丽 《吉林医学》2014,(25):5706-5707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的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纳入4 986例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产道血肿发生24例(0.48%)。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对血肿形成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进行归纳。结果: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妊娠合并症、产程异常及助产操作相关。临床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结扎出血及一般处理如预防感染等,预防措施主要是综合预防,通过对产前、产时、产后的不同状况整体预防。结论:产道血肿的形成与多种原因有关,临床上应根据血肿的情况进行积极预防,若发生产道血肿必须尽快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从而减少产妇的疼痛和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