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恶性嗜铬细胞瘤20例,占本院近40年来收治嗜铬细胞瘤总病例数的10.5%。20例中表现有高血压17例,尿儿茶酚胺升高16例。肿瘤位于胸腔纵膈2例,肾上腺3例,腹主动脉旁7例,盆腔4例,膀胱壁4例。手术所见及长期严密随访是早期诊疗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关键。并就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依据、误诊原因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3年来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5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尿路梗阻1例,肉眼血尿1例,5例彩超检查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全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血压波动4例,5例经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间断性无痛血尿和排尿时疼痛、及血压突然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声像图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13年来8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5例,其中血压升高3例,尿路梗阻1例,肉眼血尿1例,5例彩超检查均发现膀胱占位性病变,全部行膀胱部分切除,术中血压波动4例,5例经术后常规病理诊断为膀胱嗜铬细胞瘤,随访至今无肿瘤复发。结论:嗜铬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其中间断性无痛血尿和排尿时疼痛、及血压突然升高为膀胱嗜铬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性嗜铬细胞瘤误诊的原因,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地分析4例囊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4例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胃溃疡”、“肝脓肿”、“肝肿瘤”、“胰腺肿瘤”等,3例以消化道肿瘤行手术探查,而后病检均为嗜铬细胞瘤。结论:腹膜后巨大的囊性肿瘤要鉴别是否为嗜铬细胞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异位嗜铬细胞瘤诊断较为困难,特别是无高血压表现的无功能嗜铬细胞瘤诊断尤为困难。本文报道1例腹主动脉旁无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术前误诊为腹膜后恶性肿瘤,以供参考。患者男性,27岁。2年前,因剧烈运动后出现脐  相似文献   

6.
嗜铬细胞瘤患者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的症状极为少见,临床较易误诊,现将我院术前误诊为腹膜后神经纤维瘤,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光宏 《现代医学》2011,39(3):361-362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其中80%~90%位于肾上腺髓质,是一种较罕见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中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为0.05%~0.1%,随着诊疗水平及医生警惕性的提高,本病的发现已逐渐增多[1]。半年前我科收治2例嗜铬细胞瘤,分别在呼吸内科和院外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光宏 《铁道医学》2011,(3):361-362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嗜铬组织的肿瘤,其中80%-90%位于肾上腺髓质,是一种较罕见的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中嗜铬细胞瘤的发生率为0.05%-0.1%,随着诊疗水平及医生警惕性的提高,本病的发现已逐渐增多[1]。半年前我科收治2例嗜铬细胞瘤,分别在呼吸内科和院外误诊,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继发高血压的常见原因和嗜铬细胞瘤的诊治要点.方法 对一例“体重下降10年,血糖升高6年伴阵发性出汗心悸,加重2月”为主诉,误诊为2型糖尿病的后腹膜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复习文献并总结特殊类型病例的特点.结果 患者以体重下降血糖升高伴阵发性大汗心悸为主要表现.住院期间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伴体位性低血压,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尿儿茶酚胺水平,24小时尿VMA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值,腹部MRI提示腹主动脉旁肿块,临床诊断为后腹膜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停用降糖降压药,患者血压恢复正常,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略高于正常值.结论 对于新发糖尿病伴高血压,血糖波动与血压升高相关;且体型消瘦或体重进行性下降者应警惕嗜铬细胞瘤的可能,及时临床筛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0.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先明 《中国医刊》2001,36(5):15-16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来源的一种产生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的少见的肿瘤 ,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较少见 ,大约 50 0 0 0个足月妊娠中有 1例发生嗜铬细胞瘤[1] 。目前文献报道只有数百例。且易误诊或漏诊 ,也是引起血压升高的较少见的内分泌原因。若在产前未能做出诊断 ,则对母儿均有严重威胁。 60年代以前嗜铬细胞瘤合并妊娠 ,母亲死亡率高达 4 8% ,到 80年代母亲死亡率下降到 1 1 % ,近年来仍在继续下降 ,甚至有报道认为死亡率已下降到接近于 0的水平[2 ] 。其预后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严格的处理。嗜铬细胞瘤是一种可以治愈的肿瘤 ,嗜…  相似文献   

11.
刘保安 《中外医疗》2016,(31):56-58
目的 探讨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诊断,以及嗜铬细胞瘤其他不典型症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6年4月收治的1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患者为肝肾间隙嗜铬细胞瘤,有不稳定高血压表现等症状.结论 除了消化道出血,嗜铬细胞瘤还有发热、腰痛等不典型临床表现,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认真鉴别与诊断,以免发生误诊,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进行探讨,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减少误诊。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7例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两种影像资料的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为单发瘤,10例右肾上腺,7例为左肾上腺;CT术前的诊断为嗜铬细胞瘤9例,诊断准确率为88.9%,1例误诊为神经鞘瘤;7例MRI术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可有效提升术前诊断准确率,确保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增进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990年至2010年36例经病理证实为异位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就诊原因:高血压28例,排尿终末血压升高5例,查体发现1例,腹痛就诊2例。36例均检测24h尿香草基扁桃酸(VMA),VMA异常升高阳性率为88.9%(32/36)。经腹部B超、CT、MRI及^131碘-间位碘代苄胍(^131Ⅰ-MIBG)等检查进行定位。36例均行手术治疗,4例行腹腔镜手术。结果本组异位嗜铬细胞瘤单发34例,多发2例。手术切除肿瘤直径为3.4~18.2cm。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嗜铬细胞瘤,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9例。结论VMA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131Ⅰ-MIBG定位、定性准确可靠。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嗜铬细胞瘤也成为一种术式选择。恶性异位嗜铬细胞瘤术后可给予^131Ⅰ-MIBG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1988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5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均行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年,均排尿正常,血压平稳。结论在手术治疗膀胱嗜铬细胞瘤中,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黄耀辉 《中外医疗》2009,28(31):64-64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治疗安全性。方法对51例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未期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其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50例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充分,1例术中发现为嗜铬细胞瘤,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切除肿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52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7例(13.5%)患者发生低血压。病理提示良性嗜铬细胞瘤50例(96.2%),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3.8%)。出院时血压恢复正常42例(80.8%)。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患者中.5年内均死于肿瘤转移。良性嗜铬细胞瘤者复发3例(5.8%),均复发于肾上腺区。结论:嗜铬细胞瘤的手术效果好。但手术风险大;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的监护可以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多发复发及恶性嗜铬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复发及感性嗜铬细胞瘤的特点,提高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多发、复发及恶性嗜铬细胞瘤资料。结果:23例多发、复发及恶性嗜铬细胞瘤占同期嗜铬细胞瘤的18.4%(23/125)。多发性嗜铬细胞瘤11例,其中位于肾上腺6例,腹后壁5例,6例为单发嗜铬细胞瘤筋后单发肾上腺或腹后壁肿瘤。恶性嗜铬细胞瘤6例。结论:多发、复发嗜铬组织肿瘤存在同时多发和异时复发的可能,为良性肿瘤,而非嗜铬组织的多发、复发则为恶性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和体内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此病过去发现的较少,患者常被误诊为一般性的高血压,随着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近来已较多发现。本文分析本院自1958年至1977年3月所治疗的50例嗜铬细胞瘤。临床资料一、发病率50例嗜铬细胞瘤,约占同期高血压住院病人的1%。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令最小12岁,最大72岁(表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进行后腹腔镜下切除术。结果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2例出现血压升高,随后2~12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嗜铬细胞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