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分析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3例腹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女8例、男5例,中位年龄24岁(15~57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物、腹部不适隐痛、发热、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SMA、MSA、Vim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均为阳性。本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1~76月(中位44月),1例术后13月复发,再次手术后无复发,其余12例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腹腔IMT缺乏典型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明确诊断依靠病理检查,SMA、MSA、Vim多为阳性,有助于IMT的诊断,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和影响长期生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7年本院收治的58例首程治疗或首程辅助治疗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34个月,单纯手术50例,手术+辅助放疗7例。17例治疗失败,16例为LRR,3例DM中2例合并局部失败。5例死因为肿瘤复发或转移。5年LRRFS率为75%、OS率为90%。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切缘(P=0.018)及肿瘤局部分期(P=0)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外科根治性切除联合辅助治疗是提高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与诊断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1例IM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13~66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等检测相关免疫标记物,分析和总结其主要的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11例IMT患者肿瘤发生于肺脏、纵隔、肝脏、腹腔、膀胱等部位。镜下见肿瘤由梭形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肿瘤细胞增生构成,伴有数量不等的慢性炎细胞,个别病例见脓肿形成。间质有不同程度的黏液背景或胶原化。预后不良病例肿瘤细胞有异型性,见圆形或上皮样细胞形态及核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vimentin、ALK、SMA、S-100、CD117、CD34的阳性率依次为:91%(10/11)、55%(6/11)、100%(11/11)、27%(3/11)、18%(2/11)、9%(1/11),Ki-67阳性率为3%~40%,CK、H-caldesmon、DOG1均为阴性。随访11例患者4~22个月,7例无瘤生存,4例带瘤生存,其中3例表现出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结论  IMT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特征的潜在或低度恶性肿瘤,预后不良患者肿瘤细胞有异形性,可见圆形或上皮样细胞及核仁,增殖指数增高,免疫组织化学ALK,SMA,H-caldesmon可以帮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罕见的主要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构成的中间型软组织肿瘤[1]。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IMT定义为由分化的肌纤维母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常伴大量浆细胞和(或)淋巴细胞的一种肿瘤。IMT发病年龄跨度较大,几乎在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平均发病年龄为10岁左右,且女性略多见[2]。其组织学形态多种多样,生物学行为总体上表现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部分病例出现复发,极少数发生转移。本文报道1例确诊为IMT的病例,通过分析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分子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以期提高对IMT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ngiomyofibroblastoma,AMF)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至2019年诊断的5例AM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结果等.结果:5例患者均为生育期女性,肿瘤位于外阴,临床以及实验室检查均缺乏特征...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h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好发于肺脏的真性肿瘤。本文旨在探讨肺IMT的外科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同济医院胸心外科共收治14例肺IMT患者。切除标本均经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立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1~5年的随访。结果 14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11~46岁。9例患者无临床症状。5例表现为咳嗽、咳血及气短等症状。IMT的诊断均通过外科切除后病理检查确立。切除肿瘤大小从1~8cm不等。病理组织学上IMT主要由梭形细胞和各种炎性细胞组成,梭形细胞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肌纤维母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切除后无临床复发,随访预后良好。结论 病理组织学上。IMT是以肌纤维母细胞混以各类炎性细胞为特征,其中包括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IMT的首选方法并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现状及预后。方法:选取2009—01-01—2012—12—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7例因患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而入院治疗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7例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占同期胸外科手术的0.078%(7/8968)。男3例,女4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8.1岁。有呼吸道症状者3例,其余患者均为体检发现,病变位于左上叶者4倒,左下叶者2例,右下叶者1例。病灶呈周围型3例,中心型3例,浸润生长1例;术前诊断考虑为癌或癌可能性大的5例,考虑为良性病变者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者1例;本组7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肺楔形切除2例,肺段切除1例,肺叶切除4例,术后病理诊断均未发现肺门淋巴结转移。所有7例均在定期随访中,1例术后9个月发现纵膈、对侧肺及心包的转移,于术后17个月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肺部少见的肿瘤,具有一定的异质性,术前明确诊断困难,手术完全切除是首选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患者,女,66岁。因发现颈部肿物两年,咽部肿物伴声音嘶哑半年于2006年3月入院。  相似文献   

9.
0引言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以往认为是非肿瘤性增生,命名相当混乱,如炎性假瘤、浆细胞肉芽肿、纤维黄色瘤等.新的WHO软组织肿瘤分类[1]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肿瘤、中间性、少数可转移.目前对于该病的病理特点已经有了全新的认知,临床医生在治疗观念上也得到了更新.本文拟通过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伴发脑转移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其组织学诊断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赵峻  薛奇  张默言  孙克林  程贵余  赫捷 《中国肿瘤》2011,20(12):937-939
[目的]探讨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认识演变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自2005年到2009年间收治的12例肺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诊治特点.[结果]本组共12例,占同期肺外科手术的0.23%(12/5 176).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3.8岁;病灶呈周围型...  相似文献   

11.
12.
刁磊  魏海霞  田洁  娄越亮 《中国肿瘤临床》2011,38(22):1400-1402
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例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对2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病例1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例2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组织学表现均为增生的梭形或长梭形肿瘤细胞囊状分布,间质小血管增生,伴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病例1为SMA(+),Vimentin(+),ALK(+)。病例2为SMA(+),CD68(+),Vimentin(+),Cg A(+),ALK(-)。2例病例均不表达CK7、S-100、MyoD1、CK19、α-actin、EMA。2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肿瘤,确诊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与横纹肌肉瘤、梭形细胞癌等鉴别,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uperficial cervicovaginal myofibroblastoma,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阴道的SCVM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48岁。在无任何症状下常规体检时妇检发现阴道前壁有一包块。临床诊断为囊肿。肿瘤大小3.5cm×2.5cm×2cm,境界清楚,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胶冻状。镜下见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梭形或星形,胞质红染,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的排列结构多样,最常见的为束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1/10HPF,不见坏死。散在有炎细胞浸润,主要为肥大细胞。肿瘤内散布有薄壁血管,在中央区较周边区密集,血管周围没有细胞聚集现象,血管壁无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desmin、ER、PR和CD34,不表达α-SMA、S100、HMB45、CD31、CD57、CK。电镜观察见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肿瘤完整切除后随访半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SCVM是一种发生于女性下生殖道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约1/3病例与他莫昔芬或激素治疗相关。免疫标记和电镜观察均显示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组织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浅表宫颈阴道肌纤维母细胞瘤(superficial cervicovaginal myofibroblastoma,SCVM)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超微结构以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于阴道的SCVM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结果:患者,女,48岁。在无任何症状下常规体检时妇检发现阴道前壁有一包块。临床诊断为囊肿。肿瘤大小3.5cm×2.5cm×2cm,境界清楚,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胶冻状。镜下见瘤细胞形态较一致,呈梭形或星形,胞质红染,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细胞的排列结构多样,最常见的为束状和席纹状排列。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1/10HPF,不见坏死。散在有炎细胞浸润,主要为肥大细胞。肿瘤内散布有薄壁血管,在中央区较周边区密集,血管周围没有细胞聚集现象,血管壁无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性表达vimentin、desmin、ER、PR和CD34,不表达α-SMA、S100、HMB45、CD31、CD57、CK。电镜观察见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肿瘤完整切除后随访半年无复发和转移。结论:SCVM是一种发生于女性下生殖道少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约1/3病例与他莫昔芬或激素治疗相关。免疫标记和电镜观察均显示有肌纤维母细胞分化。组织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5.
初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3):1036-1037
1病例报告患者男,55岁。以"左侧颌后肿物1个月余"为主诉于2010-11-19入我院。1个月前患者发现左侧颌后长一肿物,逐渐增大,于当地医院行抗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颌面部不对称,左侧颌后可见一肿物,约7.8cm×8.0cm大小,类圆形,边界不清,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无波动,轻微触痛,皮肤色略红,皮温略高,开口度及开口型均正常,腮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未见分泌物溢出。辅  相似文献   

16.
乳腺肌纤维母细胞瘤(myofibroblastoma of breast,MFB)是一种来源于间质的良性肿瘤,起源于乳腺外部位则称为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ammary-type myofibroblastoma,MTMF)。MTMF在形态上与MFB相同,已在软组织、皮肤、前列腺、阴道、腹股沟区和乳房等不同部位有所报道。其病理特点在于肿瘤由肌成纤维细胞构成,伴随有不等量的脂肪细胞以及肥大细胞,镜下特点是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易与其他梭形细胞病变混淆。本病影像学表现无特异度,最终诊断主要依赖于术后肿瘤病理学形态特点及其免疫表型。本研究拟对2例MFB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5例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镜下观察。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直径小于5 cm,瘤细胞呈梭形或较肥胖呈上皮样,形成围绕血管的富于细胞区及细胞稀少区。免疫组织化学示Vimentin,desmin,ER,PR,SMA阳性或部分阳性。结论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浅表性血管黏液瘤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45岁,胸骨前包块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2个月,无发热,盗汗.2008年10月8日行胸部CT检查示(图1):前纵隔内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B超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PET-CT示:前纵隔FDG代谢异常增高,左锁骨E肿大淋巴结FDG代谢异常增高.2008年11月7日行左锁骨上肿大淋巴结切除,术后病理:左锁骨上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Vim(++),SMA(+++).确诊后给予CAP(环磷酰  相似文献   

19.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my myofibroblasti ctumor,IMT)是一种少见而独特的间叶性肿瘤,表现低度恶性或交界性肿瘤特点.近年WHO提出此命名,已逐渐得到广泛认同。肺IMT是由肌纤维母细胞和多种炎性细胞成分组成的肺内瘤样团块,较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现报道成人肺IMT伴淋巴结转移病例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U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5例UIM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3~49岁,临床及病理初始考虑为子宫平滑肌肿瘤等其他诊断。肿瘤位于子宫体黏膜下或肌壁间,质地中等或稍细腻、有黏液感。组织形态学以黏液型为主,黏液样变的基质中见梭形细胞稀疏排列,区域密集的梭形细胞呈束状,类似平滑肌瘤,间质炎细胞浸润,局灶肿瘤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象少见。2例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显示5例肿瘤均不同程度表达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证实5例肿瘤存在ALK基因重排。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转移和复发。结论:UIMT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与平滑肌肿瘤、子宫内膜间质肿瘤有重叠,建议诊断时应结合组织形态学、ALK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三者综合判断,以免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