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汝玲 《中国药房》2012,(30):2841-2844
目的:分析我院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为临床控制医院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医院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及药敏试验卡从临床送检样本中分离鉴定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结果:5年从临床各科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1722株和肺炎克雷伯菌872株,二者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持续高水平趋势,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以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临床致病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2016年间临床分离的致病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6版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细菌2 58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 277株占49.44%和肺炎克雷伯菌590株占22.84%,其他致病菌716株占27.72%;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78.0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为63.39%,肠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医院致病细菌的临床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其对半合成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碳青霉烯类是肠杆菌科细菌最敏感的药物,但也出现了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科菌株;阿米卡星3年来一直保持较低耐药率;应加强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致病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688株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致病菌688株中革兰氏阴性菌392株占57.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79株占4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84株,产酶率为46.9%(84/179),其对青霉素类和1、2、3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致病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688株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致病菌688株中革兰氏阴性菌392株占57.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79株占4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84株,产酶率为46.9%(84/179),其对青霉素类和1、2、3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较佳药物。  相似文献   

5.
万忠林  周环宇 《中国药业》2010,19(13):22-23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现状,为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从临床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产ESBLs菌株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测定并经NCCLS确证试验确认。结果7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8.64%和37.33%,2005年的检出率分别为48.65%和47.73%。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敏感率高外,对所监测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且产ESBLs菌株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应重视对产ESBLs菌株的检测,按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分析,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11株大肠埃希菌和170株肺炎克雷伯菌,用MIC法测定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两种细菌对检出率不同,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56株,阳性率50.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EsBLs19株,阳性率11.2%,对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都有较高的耐药性,均大于50%,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比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是22.3%低于大肠埃希菌的59.4%,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5.3%,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差异较小,两种细菌对碳青酶烯类都敏感,对含酶抑制剂的药耐药率相对较低。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各自的耐药性也有差异,根据药敏结果适时足量用药是预防产生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 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 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BD BACTEC FX-40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临床血标本进行上机培养检测,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菌株进行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 2011-2015年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 892株,主要分布在危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分别占15.5%、11.8%;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9.4%、29.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分离率分别为55.6%、3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 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从而合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各类临床标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构成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8.1%)、肺炎克雷伯菌(25.0%)、铜绿假单胞菌(21.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80.0%,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对多粘菌素E全敏.结论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生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在不同临床标本中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采用K-B法药敏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 5.4软件和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总检出率分别为30.9%和22.7%,且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3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不同标本间对同一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别。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在各类临床标本中的检出率和耐药率有差异,及时了解其耐药特点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4-2006年医院外科感染常见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培  刘彤  李金  赵娜  胡志东  王鹏志 《天津医药》2007,35(8):584-586
目的:探讨我院外科常见细菌感染的菌株特点和细菌耐药情况。方法:按常规方法对2004—2006年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外科送检标本G /G-细菌比例约为1∶3,G-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据所分离细菌前3位,G 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有较高的分离率,2006年外科屎肠球菌分离率显著高于全院水平。MRS、ESBLs、VRE的检出率分别为58.37%、32.67%和0,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逐年增高趋势。结论:G-细菌感染在外科细菌感染中仍占主要地位,屎肠球菌在外科送检标本中的比例提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ICU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菌在ICU的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4年6月本院ICU所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菌株及体外耐药率的回顾性分析。结果:372株革兰阴性菌前六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最低。结论:明确ICU的革兰阴性菌分布和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助于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常见革兰阴性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现状,为临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某院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进行检测,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进行细菌培养与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WHONET 5.5对病原菌的临床分布以及其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医院3年内共分离出革兰阴性菌株9 230株,前四位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5.8%,18.4%,17.9%,11.0%。其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0.1%。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复方磺胺甲叮 恶唑的耐药率均大于6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较高,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头孢替坦或头孢西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均较敏感,耐药率均小于1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均较低,分别为6.9%,9.9%,8.2%和10.8%,但对亚胺培南等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9%~19.2%。结论:医院必须加强对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的动态性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降低细菌耐药率和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支气管肺炎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6年1-6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 172例,采集深部痰液标本1 001份,即送检验科检验,根据检验报告统计分析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并对临床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1 001份痰液标本分离菌株221株,阳性率为22.08%。221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64株(28.96%),革兰阴性菌147株(66.52%),真菌10株(4.52%);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共163株(73.76%)。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泰利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流感嗜血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呋辛、氨曲南、阿奇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我院儿科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初始经验性用药主要为茁鄄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占 92.06%。结论:我院儿科支气管肺炎病原菌主要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别明显,我院儿科治疗支气管肺炎存在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问题。临床医师应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临床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惠丽  宋俊华  张静 《中国药房》2008,19(26):2041-2043
目的:了解我院病原菌检出分布特点及抗菌药物耐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年7月~2007年6月临床所采集标本分离出的细菌,分析各种细菌的分布特点,并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以痰、血标本的分离率最高,细菌分布以G+球菌为主,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加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监测,合理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病原菌分布及时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VITEK - AMS仪器分析并结合手工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判定按2008CLIS相关标准进行.利用WHONET软件对医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出的685株病原菌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48.90%,革兰阳性球菌占27.30%,真菌占23.6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分离率较高的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多药耐药现象主要集中在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真菌是医院常见致病菌共占致病菌检出率的81.81%,应将其作为该院主要监测的目标细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感染性疾病患儿送检的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对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大肠埃希菌86株,其中产ESBLs菌60株(69.77%),83.33%(50/60)来源于痰液标本;肺炎克雷伯菌62株,其中产ESBLs菌57株(91.94%),92.98%(53/57)来源于痰液标本。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0%、1.67%、3.33%、3.3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5.00%~96.6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0%,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51%~92.98%。结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基本一致(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除外)。二者对大部分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头孢替坦除外),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安培南)、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低。临床医师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以减少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和细菌培养及耐药情况,促进抗感染药的合理使用。方法:对2005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抗感染药的使用和细菌培养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主要检出菌:革兰阳性球菌以里昂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用药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第一位,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仍是最敏感药物,万古霉素对葡萄球菌是最敏感药物。结论: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使用管理,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监测细菌耐药性,依据细菌耐药状况、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监测2010年度泉州地区4所重点医院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状况,以WHONET 5.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致病菌4 16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535株,占36.9%;革兰阴性菌2 625株,占63.1%.最常见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的检出率为18.5%;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比率分别为56.1%和47.3%;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约30%,对其他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30%;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总体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本地区的细菌耐药性水平与全国及其他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1年儿科病区的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并统计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其耐药率。结果: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青霉素类药是我院儿科病区防治感染的主要品种,第3代头孢菌素在我院的DDDs逐年增高。临床分离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密切相关,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管,以降低细菌耐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