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9月~2008年3月采用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加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术治疗寰枢椎不稳定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19~62岁,平均40.5岁.其中新鲜外伤6例,陈旧性外伤8例,术后定期观察椎体复位、内固定、骨融合、临床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寰枢椎获解剖复位13例,大部分矫正1例,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生与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9~36个月,临床症状均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路寰枢椎侧块内固定可以使寰枢椎得到坚强的三维固定,此法更适用于因鹅颈畸形而难以施行Magerl术的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疗效。方法采用以枢椎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进钉点的后路改良节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46例。结果术后随访5~48个月,平均21个月。寰枢椎获解剖复位44例,未解剖复位2例,内固定位置均良好。寰枢椎于术后2~3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临床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改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作为治疗寰枢椎不稳定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C1、2关了突螺钉治疗寰枢椎创伤和不稳的疗效及手术策略.方法 11例寰枢椎骨折或不稳需行寰枢椎融合患者,经颅骨牵引基本复位后行C1、2关节突螺钉联合Gallie手术,观察术后近期疗效、植骨融合及并发症.结果 术中和术后无神经、椎动脉损伤表现.术后枕颈部冬痛消失7例,明显缓解4例.1例双上肢麻木术后明显好转.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示寰枢椎稳定性好.平均随访7.8个月,11例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并发症.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活动度未见明显减少,旋转活动平均丧失34.6%.结论 经C1、2关节突螺钉固定寰枢椎生物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后路椎弓根植骨融合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004年8月~2007年7月收治的16例因陈旧性齿状突骨折导致的难复性寰枢椎前脱位患者,采用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行后路植骨融合.观察术后寰枢椎复位及植骨融合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1个月~3.8年,平均2.2年,寰枢椎脱位复位程度均达90%以上,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结论 后路寰枢椎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是治疗陈旧性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寰枢椎后路经关节改良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寰枢椎不稳定患者行寰枢椎后路经关节改良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6例寰枢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枢椎下关节突下缘中点为进钉点的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及自体颗粒样松质骨植骨治疗。结果随访5~48个月,16例患者寰枢椎稳定性均获得恢复与骨融合,无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方经关节螺钉内固定,可提供牢固的固定,恢复寰枢椎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航引导下椎弓根螺钉与椎板钩联合固定在寰枢关节融合中的疗效。方法分析应用该术式的18例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观察术中有无出现椎动脉或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脱位的复位情况,随访观察内固定有无松脱、神经功能恢复及植骨融合情况。综合评定该手术的可行性。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枢椎齿状突骨折、寰枢关节脱位复位理想。随访5~24个月,内固定均未见松动,全部病例达到植骨融合,寰枢关节获得稳定,2例合有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得到恢复。结论3D导航下椎板钩+椎弓根螺钉联合固定既可避免在置入寰椎椎弓根钉时损伤椎动脉及脊髓神经的风险,也可以为寰枢关节提供较为稳定的三柱固定,是后路寰枢关节融合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介绍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18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经后路治疗 ,其中Apofix9例 ,Apofix +C1,2 经关节螺钉 9例。结果 共放置经关节螺钉 17枚 ,1例因放置过程中引起大出血 ,仅进行了单侧放置。术后并发感染 2例 ,经清创后愈合 ,无内固定失败和椎动脉及脊髓损伤等并发症。随访 5~ 16月 ,植骨全部融合。结论 Apofix和C1,2 经关节螺钉技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可提供有效的固定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采用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方法 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15例,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术中顺利,未发生并发症,术后均症状缓解、功能恢复,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2.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无一例假关节形成,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双侧经寰枢椎关节螺钉联合寰椎椎板挂钩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安全、术后即刻稳定、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不稳后路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应用经关节突螺钉固定术(Magerl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及手术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30例寰枢椎不稳先后采用经后路Magerl术,其中对寰椎后弓完整且寰枢椎获完全复位的18例同期行后路寰枢椎钛缆固定术(Brooks或Gallie术式).结果 寰枢椎完全复位18例,不完全复位12例,植骨全部融合,未见植骨块(条)吸收或假关节形成,植骨融合时间为3~12个月.结论 Magerl术是寰枢关节固定的金标准,但在临床应用中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复位要求及"个体化"进钉方案等相关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枢椎失稳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治疗32例寰枢椎失稳患者,术中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行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32例128枚螺钉成功置入,复位满意,术中未发生椎动脉和脊髓损伤。患者全部获327个月定期随访,螺钉位置良好,钉棒无松动、断裂,术后36个月均获植骨融合。术前JOA评分(8.6±2.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14.9±1.8)分,恢复率76%92%,平均83%。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稳定寰枢关节及脊髓功能的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寰枢椎失稳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