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是垣曲县高发的肿瘤之一,手术是基本的治疗方法。垣曲县肿瘤医院自1995年至2002年共手术治疗食管贲门癌68例,均进行了围手术期胸部X线监测.现就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0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位于食管中段16例,下段4例.行粘膜外肿瘤摘除术19例次,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1例.左侧开胸20例.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1年至7年,无复发,病例均生存.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病例可行粘膜外肿瘤摘除术.少数肿瘤巨大需行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21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发型19例,多发型2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15例,下段4例.行黏膜外肿瘤摘除17例,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例,弓下吻合术2例,肿瘤恶变后探查1例.手术切口为颈部切口3例次,右开胸13例,左开胸6例.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10年,除1例肿瘤恶变者在术后5年死亡外,其他病例均生存.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多数病例可行黏膜外肿瘤摘除术,少数肿瘤巨大或多发者需行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为食管吻合术.如术后肿瘤复发需考虑肿瘤恶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切除术在治疗食管肿瘤和食管较长瘢痕狭窄的外科应用.方法 研究86例应用食管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期间的手术准备,以及注意应用.结论 采用食管切开术在治疗食管肿瘤和食管其他疾病提手术以及治愈的成功率,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0年5月86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经腹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全部经腹手术,食管切缘癌残留10例.结论: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容易浸润食管下段,术前应重视食管的梗阻程度,术中探查要仔细,根据siewert分型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入路.以保证完整切除的肿瘤和彻底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王君  魏大中 《现代医学》2012,40(2):199-201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性.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胸段食管鳞癌150例的临床资料,从患者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大体病理类型5个方面分析总结影响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结果:医院内无手术死亡.全组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50.7%,转移度为16.2%.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大体病理类型对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部位、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影响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应注意分析、总结,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21例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分析手术治疗21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发型19例,多发型2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2例,中段15例,下段4例。行黏膜外肿瘤摘除17例,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例,弓下吻合术2例,肿瘤恶变后探查1例。手术切口为颈部切口3例次,右开胸13例,左开胸6例。本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随访3~10年,除1例肿瘤恶变者在术后5年死亡外,其他病例均生存。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多数病例可行黏膜外肿瘤摘除术,少数肿瘤巨大或多发者需行肿瘤及部分食管切除、为食管吻合术。如术后肿瘤复发需考虑肿瘤恶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翻身二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段癌的经验体会.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对48例食管中段癌患者施行翻身二切口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住院死亡,发生并发症4例.结论 翻身二切口手术治疗食管中段癌可以彻底切除肿瘤,可以彻底清扫胸部及腹部区域淋巴结,胸部及腹部均能更好地暴露,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伴有食管下端癌和贲门癌在临床特点、手术治疗、病理特点和预后的异同,探讨影响生存的因素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胸外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例资料.对比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确诊时间、症状、肿瘤Borrmann分型、术前肿瘤标记物、有无远处转移、手术方式、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根治度、术后病理资料、生存率等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食管下端癌出现吞咽困难者多于贲门癌(P=0.02),淋巴结清扫范围贲门癌大于食管下端癌(P=0.045),手术根治度-贲门癌高于食管下端癌(P=0.008),肿瘤最大径-贲门癌小于食管下端癌(P=0.008),肿瘤浸润层次-贲门癌超过食管下端癌(P=0.043),c-erbB-2的表达-食管下端癌多于贲门癌(P=0.019).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病人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病理分期、AEG分型和手术根治度,三者强度依次递减.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在症状、免疫组化、肿瘤大小、浸润层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据此选择相应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有利于提高手术根治度.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分型、手术根治度和术后病理分期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例食管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与其他部位的恶性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相似,临床上罕见,临床症状和常见的食管癌无明显的区别,手术前能够确诊的极少.我们这个病例比较特殊,手术前胃镜提示:食管下段肿瘤,但是病理活检报告:食管黏膜慢性炎症、炎症渗出及坏死组织.结论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恶性度极高,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放射治疗.临床医生除了掌握常见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外,还必须了解一些罕、少见疾病如食管癌肉瘤、腺癌、原发件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等的临床特征,不断提高我们对食管肿瘤的认识水平,以防漏诊、误诊,进一步提高食管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贲门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方法有食管下段与胃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或全胃切除加上程度不等的食管切除术3种[1].我们根据肿瘤的手术原则,大块根治性切除全部肿瘤,胃重建术尽可能符合生理要求,有效地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危险性变得最小[1].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对30例贲门癌患者施行左进胸食管残胃吻合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于磊  李建业  蒋俭 《北京医学》2006,28(2):65-67
目的总结高位食管癌不同术式及食管替代器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2年至2001年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04例高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选取不同的手术术式和不同的器官替代,观察手术治疗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5.2%,手术死亡率为3.8%,5年生存率为27.7%.手术切除的99例中,65例(65.6%)应用胃代食管,20例(20.2%)结肠代食管,14例(14.2%)喉气管瓣代下咽及颈段食管.高位食管癌手术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吻合口狭窄和反流等.结论高位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需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侵及的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选取具体的手术术式;胃、结肠及气管替代食管各有其利弊,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术者的自身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3.
何宗战  向佐敏  王慧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04-204,208
目的 探讨食管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食管重复癌12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颈部吻合口瘘、乳糜胸等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者,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经1~3年随访发现肿瘤复发及癌转移1例,死亡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2次扩张后恢复满意.结论 选择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端侧吻合术是治疗食管重复癌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0例食管平滑肌瘤,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5~42岁,40岁以下者9例.术前正确诊断9例,误诊1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者1例,中段者7例,下段者2例.10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肿瘤摘除术8例,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吻合术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除2例失访外,其余8例存活1~10年,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食管平滑肌瘤是少见的食管肿瘤,发生率占食管肿物的0.8%.但食管平滑肌瘤又是食管病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食管良性肿瘤的60%~70%。外科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如何准确诊断、何时手术、选择何种术式以及如何减少术后并发症,仍有必要进行总结。现将1985年1月-2005年3月我们收治的42例食管平滑肌瘤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肿瘤,而原发于食管却很罕见,统计1996年-2007年手术治疗食管恶性肿瘤4 430例,其中本病4例,约占食管恶性肿瘤0.09%。本病术前以胃镜活检不易确诊,容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直接影响手术适应证的掌握,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外侵较轻,手术切除率相对食管癌高,需要引起临床胸外科肿瘤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胃交接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10月64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胃交接部腺癌患者的外科临床资料.结果:高龄食管胃交接部腺癌患者院前误诊率高(56%),合并症多(73.4%),肿瘤切除高率(9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26.6%),围手术期病死率6.3%.结论:手术切除是高龄食管胃交接部腺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合理处理并存病、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溃疡病施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食管肿瘤,因缺乏足够的替代材料恢复消化道的连续性,以致相当部分患者放弃了手术治疗.又因为结肠或空肠替代食管手术复杂,合并症多且严重,术后死亡率高,所以临床对此种病例多持保守态度.近年来,我院对3例因溃疡病施行了远端胃大部切除再发食管下段肿瘤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食管平滑肌瘤的术前检查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病理均确诊为平滑肌瘤,随访3个月~6年,无复发。结论:食管钡餐剂X线、食管镜为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检查;内镜下超声检查可为食管平滑肌瘤的定性诊断;胸部CT对鉴别食管与纵隔的肿瘤有帮助。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o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治疗食道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TER治疗的12例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结果:12例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患者行STER治疗,1次性完整切除12例,成功率为100%(12/12)。切除瘤体直径1. 0~4. 3 cm,平均直径(2. 58±1. 89) cm,手术时间45~120 min,平均手术时间(87. 25±46. 23) min。术后并发皮下气肿3例(25%),无气胸及纵膈气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迟发性出血、食管瘘、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STER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0例,间质瘤2例。术后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STER技术治疗食管及胃食管结合部固有肌层肿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