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翠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0):66-67
目的探讨对患有急性型心肌梗死患者施行急诊PCI之后的护理方式。方法将66例AMI人员依据小组的形式施行了不相同的护理方法,小组有两个:急诊护理组和急诊看护组。小组都是随机分成,因此人数一致,并无根本上的差异。此外,在急诊护理组和急诊看护组中,每一个心脏的功能所属级别下,都有部分AMI人员,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对急诊护理组的AMI人员用创新、全面型的护理方法。对急诊看护组的AMI人员用一般、基本型的护理方法。之后,观察两组心脏所属的功能为不同级别的病人的NT-proBNP变化、左边心室的出血值以及Tei数值变化详情。结果用创新、全面型的护理方法比用一般、基本型的护理方法更有效,在急诊护理组中的AMI人员比急诊看护组中的AMI人员的NT-proBNP变化、左边心室的出血值以及Tei数值变化要大。结论得当、创新、全面型的护理方法对在施行PCI的急诊形式后的AMI人员的健康更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是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对45例AMI患者行急诊PCI。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方法 分析241例AMI行急诊PCI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必要时给予相关治疗方法、疗效,以了解和掌握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降低AMI急诊PCI的死亡率。结果 188例(78.0%)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其中107例(56.9%)为室性心律失常,包括12例(4.9%)发生室颤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5例(22.8%)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AIVR);40例(16.6%)非持续性室速;81例(33.6%)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缓、窦停、房室传导阻滞。经相应治疗无1例死亡。结论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应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直接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植入(直接PCI)和溶栓治疗的临床结果,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NP水平及近期心功能的影响,为理想的AMI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自2009年8月—2011年6月在收住我院心脏监护病房(CCU)的90例AMI患者中,入选符合再灌注治疗的患者共88例。其中,5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38例接受国产尿激酶150万~200万U药物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与溶栓组相比,治疗后1周后,急诊PCI组的血清BNP含量明显减少,较溶栓组有统计学意义,与溶栓组相比,治疗后1周后,急诊PCI组的LVEF明显增加,较溶栓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组较溶栓组能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BNP水平,改善LVEF水平,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5.
王丽娜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5):317-317
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源于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形成血凝块,使冠脉的某一支或多支突然堵塞,使该冠状动脉支配区域心肌坏死,该病发病急、病情危重,容易诱发心脏骤停。现报告成功抢救一例AMI并发心脏骤停的患者。经心肺复苏后即行急诊冠脉内球囊扩张术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以来,多项研究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替罗非班有引起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1]。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降低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及降低心血管病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罗军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887-888
目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并选择高素质、丰富实践经验的护士照顾患者。结果总好转率为93.10%。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可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9.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急危重症,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和结构改变。在遵循医学证据的基础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专家组织修改制定了"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新指南再次强调对发病12 h内到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条件的医院就诊的患者均应行直接PCI治疗. 相似文献
10.
延迟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皮延迟冠脉介入 (PCI)与直接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疗效的差异。方法 14 5例连续行PCI的AMI患者分为直接PCI组 (75例 )和延迟PCI组 (70例 ) ,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各项心脏事件均无显著差异。平均随访 (12 1± 4 5 )个月时 ,直接PCI组患者在不稳定性心绞痛 (9 3%vs 32 9% ,P <0 0 1)、非致死性心衰 (4 0 %vs14 3% ,P <0 0 5 )、死亡 (0vs 7 1% ,P <0 0 5 )及复合终点事件 (12 %vs 4 0 % ,P <0 0 1)方面较延迟PCI组明显降低。但两组间在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缺血性靶血管重建及总的心脏性死亡率无显著差异。近期内LVEF值延迟PCI组较直接PCI组显著降低 (0 5 8± 0 14vs 0 6 3± 0 10 ,P <0 0 5 )。结论 与直接PCI相比 ,延迟PCI治疗AMI近期内同样安全有效 ,1年死亡率无显著降低 ,但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衰、死亡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心肌酶增高,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严重类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一旦确诊,护理人员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院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采用溶栓治疗,经积极救治及护理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需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可缩小梗死心肌范围 ,防止心室重构 ,改善左室功能和预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PTCA)与静脉溶栓相比 ,其血管开通率高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以明显减少急性闭塞和再狭窄 ,已成为AMI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4月共对 78例AMI患者行急诊PTCA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中 ,男 5 3例 ,女 2 5例 ,年龄 31岁~90岁 ,平均 5 9岁。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1 缺血性胸痛持续 30分钟 ;2 至少 2个相邻的胸导联或下壁导联ST段抬高 ;…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我院65岁及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因AMI入住我院患者643例;其中226例行急诊PCI纳入该研究,根据年龄分为≥65岁组(113例)和<65岁组(113例),心电图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抬高改变;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等特点,并对患者出院后进行6个月短期随访,统计分析发生再次因心脏事件住院及发生心源性死亡比例。结果与<65岁组相比,≥65岁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升高,而吸烟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延误率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5岁患者相比,>65岁组下壁心肌梗死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发生Killip Ⅲ级以上心力衰竭(5.31%vs.3.53%)、严重心律失常(1.76%vs.3.53%)、心源性休克(0.88%vs.2.65%)、死亡(0.88%vs.1.76%)及肺部感染并发症(0.88%vs.2.65%)比例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CI成功率,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与小于65岁患者相比,大于65岁以上患者其临床特征存在差异,但介入成功率无显著差异,急诊PCI后6个月内再次因心衰、心肌梗死住院及心源性死亡比例无显著差异,充分证明了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近期预后,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冬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1):116-118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4年7月治疗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结合入院紧急救治,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95、15%,对照组分别是75%、30%,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卧床时间,而且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h内行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术,总结此术式患者主要的护理诊断和措施。结果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急性血管阻塞、冠脉痉挛、低血压、外周血管病等,经治疗护理均好转。结论了解PCI术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社交网络优化转运急救护理模式对于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基础上采取社交网络优化转运急救护理模式的56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前急救时间(评估时间、监护时间、采血时间、给药时间)以及入院诊疗时间(入导管室时间、球囊扩张时间、血管再通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出血、再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再发心绞痛)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入院诊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社交网络优化转运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简化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抢救及诊疗流程,对于缩短救治时间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急诊PCI术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介入方法,它可以使病变血管迅速开通,使血运重建,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但患者术后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如果不注意观察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及早发现,紧急处理,是决定患者愈后的关键。胺碘酮是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当患者心律失常在采用利多卡因、心律平等药物治疗无效时,短时间内静脉大剂量注射胺碘酮往往有效。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我科对48例急诊PCI术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同时进行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结果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