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溶血病(HDN)可发生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早期,溶血严重者可出现流产,存活者则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儿黄疸。为了提高新生儿黄疸患儿中HDN的治愈率,应及时对黄疸患儿做血型血清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笔者对155名新生儿黄疸患儿做了血型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 相似文献
2.
母子血型不合而产生的同种免疫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可使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症状。这种情况对孕妇无影响,但对胎儿可引起严重贫血,心力衰竭而死亡,也可因大量胆红素渗入脑细胞引起核黄疸。检测孕妇体内IgG抗体效价可预期免疫性溶血病的发生,提早制定方案。现将我中心收到的九例标本,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模拟飞行特定振动频率对Labnet 6c离心机转速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测量平地振动条件和平地非振动条件下Labnet 6c离心机在1 500 r/min档及3 000 r/min档时的实际转速。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平地条件检测标准B型RhD阳性(B~+)红细胞与倍比稀释抗-RhD IgG和抗-B IgM血清样本反应强度,分别筛选一个凝集强度为4+、3+、2+、1+、阴性时稀释倍数。评价平地和振动条件对于Labnet 6c离心机4+、3+、2+、1+、阴性抗-RhD IgG和抗-B IgM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平地振动条件下,在1 500 r/min档及3 000 r/min档Labnet 6c离心机转速与平地条件转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abnet 6c离心机1 500 r/min离心1 min进行检测时红细胞不能形成细胞扣,不适合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3 000 r/min 15s离心可以使检测红细胞形成细胞扣,适合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定好的4+、3+、2+、1+、阴性抗-B IgM抗体、抗-D IgG抗体分别与标准B~+红细胞进行反应,平地非振动条件Labnet 6c离心机检测结果、平地振动条件Labnet 6c离心机检测结果、平地非振动条件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三者两两比较均Kappa值=100%。结论模拟大型客机飞行特定振动频率对Labnet 6c离心机转速和血型血清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咏梅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8,21(6):398-402
近20年来,由于血小板采集袋的改进和细胞分离器的应用,血小板输液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血小板免疫学已经从血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血小板抗原的生化特性和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已逐渐被揭示。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咏梅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1998,(6)
近20年来,由于血小板采集袋的改进和细胞分离器的应用,血小板输注治疗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血小板免疫学已经从血清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近年来血小板抗原的生化特性和多态性的遗传学基础已逐渐被揭示。本文对近年来血小板血型血清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8.
Lewis血型系统的抗体多属 Ig M性质 ,一般认为很少有临床意义。而笔者在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1 1月发现 3例具有 Ig G性质的 Lewis血型系统的弱抗体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病例简介1 .1 患者 1 :男 ,7岁 ,血型 A型 ,因“贫血、发热待查”于2 0 0 0年 5月 1 0日入院。入院后因纠正贫血曾数次输血 ,血量不详。但每次输血后 2~ 3 d患儿都出现体温升高 ,为此临床医生建议将患儿标本送本站做 Coomb′s试验 ,在做抗体筛选时发现患儿血清与筛检细胞出现凝集反应 ,经进一步鉴定证实为抗 -Lea。1 .2 患者 2 :男 ,60岁 ,血型为 B型…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无偿献血者中发现1例缺失D、C、c、E、e抗原的Rhnull型。国际上有14个家族的22例报道[1]。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本中心无偿献血者,女,32岁,否认输血史及生育史,有2次药物流产史。1.2试剂和仪器单克隆抗-A、-B血清(长春博德公司,批号20050306);IgM抗-D血清(苏州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批号20041204);IgG IgM抗-D血清(台湾Baso、德国Biotest、法国Diagast公司),人源IgG抗-D血清(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抗-C、-c、-E、-e血清(德国Biotest公司),DianaGel微柱凝胶卡、WADiana全自动配血系统(Grifols…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血型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检测的1 300例疑似HDN的标本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包括ABO、Rh血型鉴定、患儿血清学3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母亲血清IgG抗体效价检测。结果在1 300例检测结果中,确诊为HDN的有916例(70.46%),其中ABO血型不合者阳性率(95.85%)明显高于Rh血型不合者(3.39%)。O-A型母子血型模式的阳性率(94.78%)明显高于O-B型(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学3项试验发现,在确诊的916例HDN患儿中,直抗试验阳性为181例(19.76%),游离试验阳性为722例(78.82%),放散试验均为阳性(100%)。患儿标本采集时间>7d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母亲血清IgG抗体效价的增加,HDN检出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结论母子血型不合导致HDN患儿中,ABO-HDN最为常见,O-A型母子血型模式发病率最高,血清...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我院2020年12月—2022年8月的疑难血型标本情况,探究长春地区常见的疑难血型,对其中29例疑难血型的血清学和序列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89例标本患者的临床信息,血清学检测所有标本,其中29例标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着重分析此29例样本。结果 289例疑难血型中260例使用血清学方法即可判定,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9例血型,A型8例,B型13例,AB型5例,O型1例,B(A)2例,其中A亚型2例,A1型抗原减弱4例,A1型抗体缺失2例,B亚型7例,B型抗原减弱4例,B型抗体缺失2例,A1B亚型4例,A1B抗原减弱1例,O型抗体缺失1例。15例与血型学表型相一致,14例不一致。两个新突变位点分别为Exon1:1A>C杂合突变,Exon1:5delC。结论 基因分型技术克服了血清学局限性,发现两个新的突变位点,为精准输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异常率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二巯基乙醇法进行IgG抗-A(B)的效价检测。结果 128例孕妇中,血清效价大于或等于64者有91例,异常检出率为71.1%。结论在产前保健孕妇中进行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治疗,可减少由于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及鉴定结果的可靠性对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在临床输血治疗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为ABO血型系统的亚型导致[2]。2012~2013年在本院输血科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6例ABO亚型,对其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输血科鉴定的排除由于年龄、疾病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正反定型不符患 相似文献
15.
36例ABO血型亚型检测及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本院2008~2011年36例ABO血型亚型患者及献血者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以探讨ABO亚型的分布状况及亚型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方法采用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试管法检测ABO正反定型,通过检出血清中不规则抗-A、抗-B,吸收放散试验等方法进行ABO血型亚型的鉴定。结果 36例ABO血型亚型中有12例A亚型,23例B亚型和2例cisAB亚型。结论准确鉴定ABO血型亚型对于降低亚型患者输血治疗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由于母体内存在着与其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的血型抗体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其病症轻重一般取决于母体IgcA(B)效价高低的程度、抗体与红细胞结合程度、胎儿代偿性造血能力及免疫功能等诸多因素。笔者对2006年11月.201i年6月480例来本院妇产科门诊保健查体的孕妇,进行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及对136例出生3,5天产生黄疸的新生几进行血清学检测及分析,现将检测结果及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统计本站献血者ABO血型检测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清学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站286877例献血者用微板法检测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或O细胞凝集,送血型血清学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测的445例标本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5例标本经血清学检测,血清抗体减弱131例;血清中有冷凝集素影响结果判定16例;血型亚型17例;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6例;试管法检测正反定型相符255例。结论当采用微板法检测ABO血型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或O细胞凝集时需进行进一步的血清学检测,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加强血型血清学培训与研究,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在临床输血实践中普遍存在一种认识倾向,认为血型血清学落伍了,技术落后了,不需要研究了,只有DNA检测才上“档次”,才有科技含量,以致忽视血型血清学基本理论、实验方法的普及和提高,忽略血型血清学的研究和临床需要。这种脱离实际一味求“新”、求“深”的倾向甚至有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