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脑性瘫痪外科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俞兴  徐林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99-30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外科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两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中国脑瘫外科10年来的发展与此密不可分。从脑瘫治疗的历史、国内脑瘫外科的现状、国内脑瘫外科开展SPR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重点讨论了SPR术式改进的利弊、SPR与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的关系,对开展SPR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中国脑瘫外科10年的经验和作者的体会得出:SPR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矫形手术可作为SPR的补充,在解除肢体痉挛基础上辅以矫形手术;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贯穿终身,强调了“三分手术,七分练”的概念,同时提出脑瘫康复“家庭化、社区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脑性瘫痪外科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外科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两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 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 SPR),中国脑瘫外科 10年来的发展与此密不可分.从脑瘫治疗的历史、国内脑瘫外科的现状、国内脑瘫外科开展 SPR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重点讨论了 SPR术式改进的利弊、 SPR与矫形手术及康复训练的关系,对开展 SPR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综合中国脑瘫外科 10年的经验和作者的体会得出 SPR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矫形手术可作为 SPR的补充,在解除肢体痉挛基础上辅以矫形手术;脑瘫患者的康复训练应贯穿终身,强调了"三分手术,七分练"的概念,同时提出脑瘫康复"家庭化、社区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量子血氧治疗缺氧脑损伤后遗症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511400)梁丽雯广东省番禺市何贤纪念医院梁少铭围产期缺氧易导致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形成残疾儿。1993年4月~1994年11月共收治脑瘫及视神经萎缩患儿17例。应用高压氧及量子血氧治疗...  相似文献   

4.
大脑瘫所造成的肢体病废,在早期不及时治疗,中晚期矫形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Crother分类痊挛型脑瘫后遗症占55%,下肢的病变多于上肢,但上肢的治疗及预后都不及下肢。我们于1988年以来采用上肢手术矫形方式治疗46例大脑瘫病人,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大脑瘫病人46例,年龄3~35岁,男25例,女21例。其中10例为双侧手部极度屈曲畸形,手指握物写字困难,屈腕平均90度,屈掌指关节接近90度。手术方式:①尺侧屈腕肌移位,替代并加强伸  相似文献   

5.
杜武毅  王方勇 《中国康复》1999,14(2):105-106
运动中枢伤残性疾病对儿童体格发育乃至心理行为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和影响,同时也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小儿运动中枢伤残性疾病又以脑瘫[1]和脑炎后遗症最为常见,目前该病在国内外尚无特效疗法,是儿科治疗学和康复医学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试以血液光量子疗法(血疗)治疗小儿脑瘫和脑炎后遗症等神经中抠伤残性疾病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三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运动中枢伤残性患儿31例,男20例,女11例,其中小儿脑瘫19例。年龄最小1个月,最大6岁,平均2岁3个月;发病原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13例,核黄疽3例,…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脑组织损伤变性留下的后遗症,脑组织的损伤不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加剧,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及护理。本组48例脑瘫患儿为1999年2月~2000年12月病人,经过积极训练和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8例脑瘫患儿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8岁;轻…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1月~2002年3月,对高危新生儿及脑性瘫痪(脑瘫)儿20例进行早期干预,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20例患儿,男12例,女8例,月龄4d~4个月,平均(2.62±1.35)个月。治疗前确诊脑瘫者3例(15%),月龄1~6个月,平均(3.53±1.56)个月。可疑脑瘫17例(85%)。脑瘫诊断符合1998年佳木斯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所提出的标准,并参与其早期诊断要点犤1犦。可疑脑瘫诊断为界于正常和脑瘫之间,如肌张力稍有异常或发育稍滞后等。20例患儿均经头颅超声或CT检查发现有损伤表…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国家级中青年专家”,佳木斯市矫形外科康复医院付主任医师秦泗河的矫形手术技巧及外科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经验,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和哈尔滨市分会,于1988年8月1~11日在啥尔滨七四九医院举办第一期“小儿麻痹后遗症矫形手术技巧学习班”。学员30名,来自全国十二个省、市及解放军、武警部队医院。苏联尤太自治州医院的骨科主任克利斯尼柯夫·瓦西里耶维奇和骨科医师沙柯洛夫·标特勒·尼古拉耶维奇,应邀参加了该次学习班,并作了苏联矫形外科进展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1998年10月~2001年10月对124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进行了头针治疗的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200例住院脑瘫患儿,诊断与分型均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犤1犦,治疗坚持在3个月以上,男148例,女52例,按住院号顺序随机分治疗组124例(头针辅以功能训练),对照组76例(单用功能训练)。其中痉挛型136例,手足徐动型23例,混合型26例,肌张力低下型13例,强直型2例。脑瘫的高危因素中窒息110例,早产35例,核黄疸2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11例,先兆流产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10.
痉挛型脑瘫SPR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降低肌张力,能有效地预防畸形的发生发展.而对于固定畸形仍需要矫形治疗。痉挛型脑瘫常见的手部畸形有:腕关节屈曲、拇指屈曲内收、手指屈曲等,而手部功能重建可以改善护理条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脑组织损伤变性留下的后遗症,其康复不仅是单纯的躯体形态功能的复原,还要对各种功能,如生理、心理、精神、情绪的补偿和促进各项能力的发展,以减轻残废程度,尽量使患儿具备生活自理能力,重返社会。因此目前脑瘫的康复原则是采取综合康复疗法 [1],使患儿能全面康复。我院自 1996年~ 2000年收治脑瘫患儿 785例,均采用了综合康复疗法,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治疗实施与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患者 785例 ,其中男 507例,女 278例,年龄 3~ 6个月 97例, 7~ 12个月 168例, 13~ 36个月 3…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入住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的痉挛型双侧性瘫痪的脑瘫患儿,诊断及分型明确、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CS)为Ⅰ—Ⅱ级、能够理解并听从指令、入组前6个月内未行A型肉毒毒素神经阻滞术或矫形手术的患儿60例,按年龄、脑瘫类型及GMFCS分级水平匹配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进行常规PT训练1次(30min)和核心稳定训练1次(30min),对照组进行常规PT训练2次(30min/次),所有治疗项目均为每周5次,每次持续30min,3个月为1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定(GMFM)中的各能区评分、10m步行测试(10MWT)、上下楼梯测试(TST)分别评估两组患儿训练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和步行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 结果:3个月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的A、B、C区评分均无明显提高(P>0.05),D区、E区评分均较训练前提高(P<0.05)、最适步速独走10m所用时间(代表步速)、和上下5层楼梯时间,两组均亦减少(P<0.05),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独走10m所需步数(代表跨步长)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联合常规PT训练更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侧瘫痪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行走最适步速及上下楼梯速度,但对提高步长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张云明  冯尚武 《中国康复》2013,28(5):341-341
2005年5月~2012年8月我院矫形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36例,均符合1998年全国脑性瘫痪座谈会诊断标准[1]。男21例,女15例;年龄(6.75±2.43)岁;入选条件:①患儿双下肢一年内无矫形手术史;②双下肢瘫痪,因肌张力降低或存在轻、中度痉挛造成步行时髋关节内旋,并伴有轻度足内翻下垂症状,无明显髋、膝关节屈曲挛缩。③患儿均有穿戴矫形器且〉2个月,  相似文献   

14.
在脑瘫患儿中比较常规下肢矫形手术与以功能性电刺激 (FES)结合有限的矫形手术的疗效。选择17例脑瘫患儿参加此项前瞻性对比观察 ,其中手术组 9例行常规矫形手术 ,FES组 8例放置经皮FES电极和有限的矫形手术 ,术后在家行FES行走训练。 1年后 ,所有患儿在被动ROM、步态时空参数及总体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改善 (P <0 .0 5 )。治疗前后各项评定结果均未见组间差异 ,但FES组患儿比手术组者要少作 4 .5个手术。此结果表明FES结合有限的手术可获得类似的功能 ,而所需手术部位及数量较常规矫形手术要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近10年来临床报道疗效较为肯定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相关外科治疗方法的现状、进展与发展方向。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EntrezPubMed熏OVI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1978-01/2005-04相关痉挛性脑性瘫痪外科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spasticity,cerebralpalsy,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ie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CNKI1994-01/2004-04相关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痉挛性脑瘫,手术”。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痉挛性脑瘫手术治疗的历史、原理、应用解剖及基础研究、方法、预后及发展趋势等。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非手术治疗方面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83篇相关文献,最后2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23篇文献中16篇涉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术式的发展、改良、预后,其中又包括4篇关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术中肌电图监测的应用;7篇涉及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新方法、新术式。资料综合:痉挛型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及矫形手术等,但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且较成熟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判断标准仍存在广泛争议。结论: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治疗近10年来虽在手术方法多样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单一手术有时未必达到满意的解痉效果,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以外的各类神经手术均因缺乏足够的长期的疗效评估而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发展一种更安全、微创、有效、持久及普遍适用的标准的治疗方法及术中肌电监测的应用,甚至脑内原发病灶的治疗,是目前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研究发展的根本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近10年来临床报道疗效较为肯定的痉挛型脑性瘫痪相关外科治疗方法的现状、进展与发展方向。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NCBI Entrez PubMed,OVID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数据库1978-01/2005-04相关痉挛性脑性瘫痪外科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spasticity,cerebral palsy,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ie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计算机检索CNKI 1994-01/2004-04相关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痉挛性脑瘫,手术”。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有关痉挛性脑瘫手术治疗的历史、原理、应用解剖及基础研究、方法、预后及发展趋势等。 排除标准:文献中重复研究、综述、非手术治疗方面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83篇相关文献,最后2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23篇文献中16篇涉及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术式的发展、改良、预后,其中又包括4篇关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术中肌电图监测的应用;7篇涉及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新方法、新术式。 资料综合:痉挛型脑瘫的手术治疗主要有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非切断性机械灭活及矫形手术等,但越来越多的临床报道证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是一种解除痉挛改善功能的有效且较成熟的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疗法。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判断标准仍存在广泛争议。 结论:痉挛性脑瘫的外科治疗近10年来虽在手术方法多样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单一手术有时未必达到满意的解痉效果,除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以外的各类神经手术均因缺乏足够的长期的疗效评估而难以得到广泛的认同。发展一种更安全、微创、有效、持久及普遍适用的标准的治疗方法及术中肌电监测的应用,甚至脑内原发病灶的治疗,是目前痉挛性脑瘫外科治疗研究发展的根本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7.
按摩结合手术矫形治疗儿童重症痉挛型脑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如荣  杨利平 《中国康复》2000,15(3):141-142
为探讨中医按摩结合手术矫形治疗儿童重症痉挛型脑瘫的方法。对83例重症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术前下肢按摩、手术矫形和术后功能锻炼等;B组则单纯下肢手术矫形。结果:A组治疗3 ̄6月后患儿双下肢内收肌、屈膝肌和小腿三头肌的肌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A组优,良,改善率分别为40.0%,48.0%,,12.0%;B组分别为22.4%、53.5%、24.1%。2组优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CE)对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00例3~8岁脑瘫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E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脑瘫儿童实用技能记录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ADL及实用技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CE可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语言沟通能力、社交能力、认知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胫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康复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康复学评定指标,探讨胫神经缩窄术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性.方法:对26例脑瘫患儿的41只痉挛性马蹄内翻足进行胫神经缩窄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用肌张力分级(Ashworth score)、关节活动度(ROM)、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和患儿家长满意度分别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1年2个月,平均9.6个月.术后肌张力增高,踝关节活动范围和内翻畸形有明显改善.通过康复训练,粗大运动能力改善于手术后半年显现.结论:胫神经缩窄术对治疗脑瘫痉挛性马蹄内翻足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手术后及时、正规的康复训练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BTX-A组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结合功能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功能训练。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和E两项评分。结果:治疗后2周、3及6个月时,2组患儿CS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3及6个月时BTX-A组CS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GMFM(D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3及6个月时BTX-A组GMFM(DE区)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和单纯的功能训练均能缓解脑瘫患儿肢体痉挛,改善运动功能,但BTX-A注射结合功能训练能更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提高其运动能力,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儿的步态,提高其站立与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