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包括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10种传染病。我区自2004年1月份开始在辖区医疗机构实行丙类传染病疫情的网络直报。为了解丙类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将洛阳市涧西区2004~2007年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01-01始,我国法定传染病报告改变了以往由医疗单位邮寄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机构按旬逐级统计汇总上报的方式,全国实现了法定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2004年霞浦县3所县级医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乡镇卫生院疫情由县疾病预防机构代为网络直报,2005-01-01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全面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为了解采用网络直报模式后全县的传染病监测工作情况,对霞浦县2004-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传染病监测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率和疾病预测预报能力.现将全县报告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尧怀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1,22(3):217+226-217,226
目的 分析和评价许昌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卡审核及时性,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审核及时性指标,对2005-2009年许昌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许昌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卡审核及时率为99.3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商丘市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了解传染病监测工作采用网络直报的监测质量。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商丘市2005年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全市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6 367例,死亡108例,报告发病率为194.94/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5种2 02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前二位的分别为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6.79%和10.69%,全市共报告AIDS/H IV280例。结论实现网络直报提高了商丘市的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应当重点防治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和AIDS/H IV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陈翠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15-5716
目的 了解高港区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高港区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网络直报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3171例,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2107例,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病毒性肝炎一直居于报告前2位,分别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5.92%、24.16%;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719例,丙类传染病中以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为主,占传染病报告总数的12.65%、8.26%.结论 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防治,针对不同人群采取采取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情况比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比较河北省法定传染病疫情实行网络直报前后报告情况的差异。方法采用2001~2003年石家庄数据作为网络直报前数据,与2004年网络直报后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网络直报后,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平均报告时间由12.4d减少到36d,其中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报告时间分别为3.1d和5.1d。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所增加;各级疾控机构审核报告卡的时间由10d减少到0.52d。结论网络直报极大提高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郑州市2004~2005年国家新增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的开展情况,为加速其步入疫情监测正轨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分析研究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情况较好,部分县乡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报告不足,全市对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的报告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流感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丙类传染病报告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掌握2016年蓬莱市各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状况,对全市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评价,为提高网络报告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数据.用Excel表对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蓬莱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蓬莱市网络直报乙、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2 021张,医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为100%,有病例报告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均为100%,全年重卡率为0%,有效证件号完整率94.15%,综合率为98.83%.直报疫情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8.15%.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录入报告卡片,平均只需1.01h,从录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要31.08min.结论 蓬莱市各级责任报告单位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能力较好.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强化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督导检查和考核,进一步提高全市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方法 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四川省184个县(区、市)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国家甲乙丙法定管理传染病32种,报告发病总数301 975例(居全国第7位),报告死亡总数1 209人;年报告发病率368.94/10万(居全国第26位),死亡率1.48/10万,病死率0.40%.结论 2010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发病以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和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丙类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是近年影响法定传染病总体疫情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对丙类传染病的重视程度,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贵州省天柱县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天柱县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疫情预测和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7年天柱县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常规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天柱县报告法定传染病16种共1263例,年发病率为345.77/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06.62/10万(1120例),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9.15/10万(143例).传染病构成以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716例)、血源性传染病(乙型肝炎157例)和肠道传染病(痢疾150例)为主.结论 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血源性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肺结核、乙型肝炎、痢疾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和评价许昌市传染病网络报告及时性,为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及时性指标,对2004-2009年许昌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同期卡片直报率、网络直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2004-2009年许昌市传染病网络报告...  相似文献   

12.
日照市实行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网络直报前后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情况,为今后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日照市2003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前)和2007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期间)各级医院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各种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8.75%,2007年为8.00%(P<0.01).其中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12.50%,2007年为1.73%(P<0.01);非法定报告传染病漏报率,2003年为31.25%,2007年为22.18%(P>0.05).三级、二级、一级医院2003年漏报率分别为13.33%、16.67%、28.33%(P>0.05),2007年漏报率分别为1.43%、6.67%、18.33%(P<0.01).[结论]日照市传染病疫情漏报率实行网络直报后低于直报前,直报前漏报率随着医院级别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运行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取2010年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邓州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覆盖率为100%,医院传染病零缺报单位主要是乡镇卫生院,零缺报率为8.57%,法定传染病迟报率为1.84%,迟审率为2.23%,重卡率为0.17%,漏报率17.91%,报告卡的录入过程中错误发生率为5.90%.结论:传染病网络直报存在疫情管理不规范、人员配备不足和业务水平低等问题,建议加强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工作管理,加大培训和督导力度,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2004年1月1日起,全国启动了以传染病病例个案报告为基础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现根据嘉定区2006年1-6月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对本区目前的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及报告信息质量进行分析评估,探讨影响报告信息质量和及时性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提高本区疫情网络报告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网络直报优势,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更及时、准确、有效的监测信息。  相似文献   

15.
自2004年开始,湖北省来凤县法定传染病实现了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使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得到提高。到2006年12月底,来凤县辖区内8个乡镇卫生院、5个县直医疗单位和2所民营医院全部实现了传染病网络直报,改变了过去几十年一直采用的手工方式报告和电话报告传染病疫情的落后模式。为了解湖北省来凤县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及变化趋势,也为制定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2007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统计模块数据,根据《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及统计规则》进行质量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2008年周口市医疗卫生机构平均未及时报告率为0.27%,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平均未及时审核率为0.35%,重卡病率为0.00%,县区零缺报率为0.00%。200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比2007年有明显进步。结论2008年周口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质量总体情况较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及时性和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审核及时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安徽省全省网络直报疫情,研究网络疫情直报的质量,为提高网络直报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EXCEL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甲乙类传染病网络直报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全省共报甲乙类传染病150619例。其中2005年1月1日前发病的病人7787例,占报告总数的5.17%。直报疫情卡中未注明填卡医生姓名的占27.61%,而14岁以下未填家长姓名的占16.01%。从医生填直报卡片到审核卡片,平均只需0.33d。结论网络直报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时效性。应进一步加强人员培训,不断完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尽快出台新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1月1日实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以来,山东省章丘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灵敏性、时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解掌握我市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我们对章丘市2004~2005年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卡片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对统计结果作如下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2005-2012年传染病网络直报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2年某院网络直报的传染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某院共报告乙类18种、丙类传染病4种,共22种7 060例,无甲类传染病上报,无死亡传染病例报告。结论 8 a来传染病种类波动较大,有新发传染病例报告。针对医院接诊的病例多为散发,应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并注意对病人的卫生宣教,避免疫情爆发和医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启用,为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持。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是我国疫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加强其报告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荆州市沙市区实施疫情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现对2007年荆州市沙市区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