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观察56例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襻周及综合积分值,结果明显高于38名正常人(P<0.01)。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有7项明显异常,与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文中讨论了本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致血液浓度、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增高,流速缓慢,RBC聚集等改变。认为本病的发病与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同时也提示本病采用调整微循环功能,降低血粘度和减少血小板聚集性有利于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患者微循环与血液流变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屑病患者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性变化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银屑病患者多项血液流变性指标以及甲襞微循环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硬度(TK值)、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明显升高(P均<0.01),红细胞压积(Hct)无明显差异(P>0.05)。银屑病组管袢模糊,畸形管袢增多,袢顶狭窄较多见,输入枝血管变细,输出枝血管增粗,管袢缩短;微血管血流速度缓慢,多呈粒流、粒缓流,红细胞聚集,可见白色微小血栓;管袢周围视野极度模糊,袢顶渗出或出血,乳头呈浅波纹状或平坦;用田牛加权积分法分析,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明显异常,其形态、流态、袢周等指标积分值以及综合积分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银屑病组ηb低切值、EAI、血沉与甲襞微循环流态积分值及综合积分值均呈明显正相关(与流态积分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0.29、0.21;与综合积分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6、0.24、0.19;P均<0.01)。结论:微循环障碍是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微循环改变的机理可能与血液粘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以及通透性增加有关。临床上采用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1例健康老人和83例常见老年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加,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襻周状态发生退行性变化,表明衰老与微循环障碍的关系。常见老年病患者的微循环改变与健康老人有显著差异,提示甲襞微循环障碍与老年病关系密切,为无创性诊断老年性疾病,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提供了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报道46例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襻周各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提示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文中讨论了寒冷性多形红斑的发病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银屑病中医分型及微循环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8例不同证型银屑病患者的微循环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显示: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患者的微循环变化各异,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血燥型患者微循环变化类似血瘀型患者但较血瘀型轻.微循环的变化在各分型间具特征性,可作为本病中医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观察580例头痛患者应用泰必利、优布芬治疗前甲襞微循环16项指标的异常率,有14项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治疗后有13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讨论了患者外周微循环障碍与血管机能不稳定有关。认为外周微循环改变是本病病理改变的一部分;微循环障碍程度与病情轻重相关;微循环检查可作为本病判断疗效及估计预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较复杂,病理改变多种多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可能也是致病环节之一。我们试图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甲襞微循环障碍的观察以推测肝组织微循环改变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有目的地进行药物治疗。现将我院1991年4月以来,对25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较复杂,病理改变多种多样。肝组织微循环障碍可能也是致病环节之一。我们试图通过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甲襞微循环障碍之观察推测肝组织微循环改变情况,从而指导临床有目的进行药物治疗。现将我院1991年4月以来对213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甲襞微循环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0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及外周血象的改变。发现肿瘤患者化疗后短期内微循环障碍及外周血象异常较化疗前更加明显,两者存在显著差异。尤以老年肿瘤患者为甚。提示对老年肿瘤患者进行全身静脉化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10.
观察151例恶性肿瘤(MT)患者甲襞微循环(NFM)16项指标中,12项异常率及四项积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食道癌的NFM形态学及襻周状态改变最显著,流态学改变突出是肺癌和肝癌的特征。转移者流态异常比无转移者增高显著(P<0.01)。患者NFM改变的机理与其血液流变性异常有关。微循环障碍可促进MT的生长及转移。认为NFM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微循环的改善,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球结膜微循环与脑梗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进一步探讨血小板在脑梗塞发病中的动态改变及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正常血小板呈园盘形或椭园形,中间为密度很高约2-3个致密体,并有多个溶酶体颗粒,以及较小的密度很高的许多糖元颗粒等。而患者组血小板形态、线粒体、致密斑颗粒、糖元颗粒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变化或减少(P<0.001)。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亦更明显,微血管血流慢、血管迂曲、形态不规则、局部扩张、细胞聚集等(P<0.01)。脑梗塞患者组血小板超微结构及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与疾病程度成同步变化倾向。故脑梗塞患者除治疗缺血外,还应解除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颈椎病的病生改变与微循环的关系及微循环的特点,我们对38名颈椎病患者大椎穴皮肤的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并与38名健康人对照。发现颈椎病组的皮肤微循环存在明显的障碍。按摩治疗后随着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3.
同期对64例过敏原皮试阳性的哮喘患者(以螨、蟑螂、屋尘、豕草、霉菌等阳性率较高)及50例健康人甲襞微循环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患者组较健康组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P<0.01)。将哮喘患者的病情程度与其甲襞微循环、过敏原皮试的相关性作比较,结果表明:患者病情程度与其甲襞微循环改变相关非常显著(P<0.0001);与过敏原皮试阳性程度有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41例恶性肿瘤患者与98例健康老年人及98例老年常见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分析,表明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着明显的甲襞微循环障碍,这种障碍较之增龄及老年常见病所致的甲襞微循环改变更为突出,提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微循环功能状态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马琦  陈开地 《中国微循环》1998,2(2):101-102
目的:为探索癫痫的发病过程与外周微循环改变的关系以便配合治疗。方法:观察238名正常人与80例癫痫间歇期、40例发作期患者甲襞微循环血管形态、流态和襻周状态十三项指标的异常串。结果:间歇期患者十三项指标中有九项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发作期患者有十三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间歇期(P<0.01)。结论:癫痫患者的外周微循环改变是一种病理现象,其发生机理与神经一体液调节障碍有关。改善微循环障碍状态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老年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未合并高血压者的甲襞微循环改变。方法采用WX—6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及黑白显示系统;用第一军医大学研制的YJD临床微循环图像分析仪进行图像分析。观察25例合并高血压的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及25例未合并高血压(未合并高血压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均有明显异常,合并高血压者血管畸形更为明显,未合并高血压者血液流态方面异常却更为显著。结论老年人、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微循环障碍。当三者集于一身时,其血流速度却较不伴高血压者快.可能与高血压可使甲襞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而糖尿病可使微血管壁受损,两者共同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7.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性与微循环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梗塞的微循环和红细胞变形性及其关系进行评价。方法:对30例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30例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和红细胞变形性同时进行检测。结果:脑梗塞患者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加权积分值和红细胞变形性指数的改变均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亦显示皮质支梗塞者红细胞变形性改变更为明显,深穿支梗塞者微循环障碍更为明显。而甲襞、球结膜微循环改变分别与红细胞变形性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其无相关的原因为多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8.
抑郁症患者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抑郁症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并统计加权积分值。与正常对照比较发现:抑郁症患者的综合积分值比正常对照显著增高,59.5%的患者甲襞微循环存在明显改变,表现为管排数目减少、长度缩短、输入枝管径狭窄、袢项内径扩张,微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管周渗出、出血现象增加,乳头下静脉丛可见减少等改变,且甲襞微循环的改变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Hamilton抑郁症量表评分无关。提示抑郁症患者存在的甲壁微循环障碍可能系疾病本身固有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倍他乐克及钠催离对高血压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比观察倍他乐克和钠催离(吲哒帕胺)对高血压病患者异常甲襞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发现:倍他乐克治疗后,除袢周状态积分值降低外,其余各积分值均无显著变化,甲襞微循环血管密度及血流速度也无明显改变。钠催离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值及总积分值均显著降低,血流速度也明显增快。结果表明,倍他乐克与钠催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机制各有不同,而钠催离除拥有一般的疗效外,更有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者对50例顽固性癲痫(EP)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对比观察,结果显示:EP组存在明显微循环障碍,同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EP组试用大剂量山莨菪碱后,病情完全缓解者达44%,治疗前后微循环观察差异显著。本研究提示,脑微循环障碍可能是顽固性癲痫的重要发病机理和难治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