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分析,为其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主诉为头晕或眩晕且无与本次住院有关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79例患者,其中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5例,其他诊断患者14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梗死、脂血症、颈椎病等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高血压、脑梗死、颈椎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090、4.506、3.179和4.684。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神经内科眩晕住院患者的最主要病种,受患者年龄及多种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平衡比值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本院神经内科71例资料完整的慢性脑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病人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病人的眩晕和平衡半定量化测定,分别计算出平均眩晕平衡比值并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和后循环缺血患者的平均眩晕/平衡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测定眩晕与平衡比值能反映慢性脑供血不足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对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卫林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00-2700
目的 观察自拟鸡血龙牡汤治疗周围性眩晕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的作用.方法 临床诊断周围性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116例,给予自拟鸡血龙牡汤治疗,每日一剂,水煎二服,观察疗效.结果 116例患者中113例有效,总有效率97.4%.结论 自拟鸡血龙牡汤治疗周围性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我所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眩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病人病因中大多数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见,占15例.以眩晕,走路不稳,复视,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有别于无其他系统神经症状体征的耳源性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伴颈椎病者12例,因头颈转动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者8例,单纯脑动脉硬化者7例,入选病人均主诉有眩晕(旋转性12例,非旋转性30例),病程大部分为数小时至数天,但有几个月或几天发作1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为68~82岁,平均75岁.艰照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66~79岁,平均72.5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附联合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联合金纳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临床疗效、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和TCD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平均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TCD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参附联合金纳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采用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分别于3 d、5 d和1周进行效果评价,总有效率达93%。结论脑循环治疗仪治疗仪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7.
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乃云  何诚玉 《中国校医》2003,17(5):466-466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神经内科常见病 ,其发病与椎动脉痉孪有关 ,其治疗主要以扩血管和改善脑循环为主 ,近年我们选用西比灵和 6 5 4 - 2为代表治疗该病 ,并进行了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8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科门诊和住院、并经TCD证实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72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4 8例 ,男女之比 1∶2 ,年龄 33~ 6 9岁 ,平均 (41± 11.2 )岁 ,病程 1天~ 19年 ,平均 8.5年 ,随机分为西比灵治疗组和 6 5 4 - 2对照组 ,两组的年龄、例数、病程、病情程度 ,既往史 (如高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静脉滴注,而对照组用血塞通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P0.05)。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5年2月~2006年10月试用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尼莫地平治疗眩晕60例,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8岁。发病时间最短4小时,最长10天。1.2临床表现本组60例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进行颈椎摄片,头颅CT、TCD等检查,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30例,耳源性眩晕28例,药物中毒性眩晕(链霉素)2例。诊断标准参照王笑中、焦守恕主编《神经系统疾病症侯群》[1]。对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Ⅲ级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重度贫血等都不包括在内。有颈椎病者,联合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月高唐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了眩晕为主要表现的患者156例。按照预后分为良好组41例、不良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不良组年龄、BMI、入院时NIHSS评分、眩晕发作最长持续时间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与良好组伴随症状、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紊乱、颈动脉严重狭窄、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率比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代谢紊乱成为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除常规治疗外,需要禁烟酒,积极治疗椎基底动脉严重狭窄,纠正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老年人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CD技术对102名经MRI证实的老年颈椎病患者转颈试验前后测定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颈椎病人转颈试验可诱发血流速度下降(P<0.01)。从而证实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主要为该病变引起血管压迫,造成血流速度下降。因此转颈试验可用于颈椎病所引起的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早期诊断。这一方法是一种简单、可靠及敏感的无创伤性检查手段。一直以来诊断颈椎病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缺少客观指标,尤其是早期诊断更无检测方法。近年来,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病方面的广泛应用,为诊断该病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MRI证实的老年人颈椎病,在转颈试验前后分别测量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探讨老年人颈椎病所致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早期TCD表现,旨在用于早期诊断,并提供一种简单、可靠及敏感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颈椎病组:全组102例患者均来自本院病房及门诊。男:女=67:35。年龄60~84岁,平均66±5岁。临床上无典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发作史。其中37例合并高血压病,29例伴腔隙性脑梗塞,32例合并冠心病,8例合并糖尿病。以上病人均经MRI诊断为颈椎病。  相似文献   

12.
程玉凤 《现代保健》2012,(15):112-113
目的:总结西比灵川联合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将42 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 例单纯口服西比灵胶囊10 mg,1 次/d,7 d 为一疗程;观察组21 例在口服西比灵胶囊的同时,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00 mg 静脉滴注,1 次/d,7 d 为一疗程.2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1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1.4%(15/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西比灵联合川芎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本文首先分析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病因、病机,然后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发展,希望能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使临床疗效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又称巴-刘氏综合征、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后交感性综合征、颈性眩晕等。颈椎病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机制,包括颈椎横实孔增生变窄,上关节突肥大,直接刺激或压迫椎动脉;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痉挛。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综合征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多是由于患者长期坐位低头工作,头枕抵靠椅背、床头,使颈椎过度屈伸,造成椎动脉牵拉、扭曲损伤所致。同时,还会成为以后该  相似文献   

15.
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obasila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VB TIA)又曾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大多发生于中年以上,青壮年也可罹患,主要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当脑干、前庭等器官血供减少时即可发生眩晕,临床以小脑后下动脉及迷路动脉缺血较多见,眩晕可为中枢性也可为周围性。  相似文献   

16.
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首发自觉症状均为眩晕。眩晕主要是前庭功能病损所引起,包括周围性眩晕,主要疾病有美尼尔氏病、迷路炎、迷路震荡等;中枢性眩晕,多见于椎—基底A供血不全、脑肿瘤、脑积水、脑干疾病、后颅窗蛛网膜炎等。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为椎—基底A供血不全、美尼尔氏病、迷路炎和迷路震荡。 椎—基底A供血不全 由于中老年人血液的粘稠度增高,血流缓慢,血管弹性不好,加之心脏功能欠佳,特别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更易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首发症状为头晕,特点为清晨及上午症状较轻,下午特别是傍晚症状越来越重,眩晕的同时出现颈部和  相似文献   

17.
陈金红 《中国校医》2006,20(6):669-67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现多样,以眩晕、耳鸣、视觉障碍、饮水呛咳、平衡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眼震等症状为士璎表现,甚者晕倒,病人比较痛苦,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脑他地。因此,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状况为治疗的首要目的。我从2002年至今用中药加味温胆汤配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4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余国亮 《现代保健》2012,(5):105-10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眩晕发作的病因、临床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中老年眩晕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的基础疾病和诊治方法。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6例,占38.2%,颈性眩晕22例,占32.4%,脑卒中13例,占19.1%,其他原因7例,占10.3%。结论中老年人眩晕发作其病因复杂,对其诊断和治疗要格外谨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50例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比对照组高82.00%(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明显比对照组低16.00%(P 0.05)。结论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敏使朗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敏使朗联合天麻素注射液组)50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例,观察头晕、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通过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结论敏使朗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