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眼部的寄生虫自古已有记载。于1917年 Staekeg 首次在北京一男性工人眼中发现结膜吸吮线虫(华裔吸吮线虫) Thela-zia callipaeda,以后徐锡藩等人陆续报告多例。王运璋等人于1954年报告了河南的两例,都是幼儿。作者于1972年发现一例患者,今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病例:鞠晓,男,2周岁,住泌阳县东  相似文献   

2.
Ⅰ.人眼结膜吸吮线虫感染: 结膜吸吮线虫又称华裔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 Railliet et Henry,1919)是犬、猫等动物眼部的常见寄生虫,也可在人体眼部寄生。早在1917年我国北京一男性工人右眼内发现此种线虫(Stuckey,1917),及福建一农民眼内亦发现此虫(Trimble 1917)。自后国内各地陆续有报告。我所在门诊治疗中亦发现一例,报告如下: 陈强、男、一岁半,门诊号0820,四川简阳县镇金区老龙公社6大队2生产队。 1984年10月27日初诊,左眼流泪,畏光,结膜充血,其母于10月12、13日,两天发  相似文献   

3.
开封地区首次发现结膜吸吮线虫感染病例报告马建设,张德胜,韦志1997年10月17日,患者陈xx,男,13岁以右眼不适20余天前来就诊,经检查右眼睑结膜及球结膜均明显充血,并有很多粘液样分泌物,在眼结膜内有一小白虫,用棉签取出平放于载玻片上,镜检(10...  相似文献   

4.
结膜吸吮线虫是猫、犬等动物眼部的常见寄生虫 ,但寄生于人眼内的很少见。临床上遇到一例农村养犬患者感染此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 6岁 ,2 0 0 3年 1 0月 2 5日就诊。入院时自述右眼痒、视力不清 1个月 ,自己在镜中曾发现眼内有小虫爬。自行点抗生素眼药水无效  相似文献   

5.
结膜吸吮线虫是一种动物源性疾病,主要寄生于猫、犬等动物眼部,亦可寄生于人体眼部。近年来,国内陆续有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的报道,现对宁波市2008年确诊的1例人跟结膜吸吮线虫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温州市人,现在宁波市某部队工作。2008年10月4日右眼发痒并有异物感,自己检查发现有小虫在眼结膜蠕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湖北省结膜吸吮线虫(Tc)的中间宿主及目前流行情况。方法:通过访问了解患者和用生理盐水冲洗法检查犬感染Tc情况,同时还着重调查并检查了冈田氏绕眼果蝇和家蝇,用Tc初产蚴对这两种蝇以喂饲法进行实验感染。结果:调查得知:1975年冬季开展了群众性灭犬工作,使传染源得到控制,至目前无新病例出现。犬感染率由1975年的95%,降至现在的33.3%。检查家蝇200只和冈田氏绕眼果蝇135只,均未发现自然感染。人工感染两种蝇之后20天,检查家蝇112只全部阴性,果蝇84只中7只阳性,实验感染率为10.7%。检得感染期蚴计26条,取其中21条接种兔右眼后第37天虫体发育成熟并产出初产蚴,且从右眼获得Tc成虫3条(雌性2条,雄性1条)。结论:实验证明湖北省Tc的中间宿主是冈田氏绕眼果蝇;纵向调查证明控制养犬可防止人群感染Tc。  相似文献   

7.
眼瞬膜线虫是寄生在畜禽结膜囊,眼睑下或眼窝内旋尾亚目(Spirurata)吸吮科(Thelaziidae)吸吮属(Thelazia)的线虫,引起线虫性结膜角膜炎以致失明的一种眼的线虫病。 畜禽眼线虫以牛为多见报道,而猪的眼线虫病病例则少闻。现将检疫时发现猪的眼瞬膜线虫病病例介绍如下: 1996年9月13日由河南省睢县某食品所调入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少见人体蠕虫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省居民生产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畜牧业的发展及宠物热的兴起等因素,近年来寄生于动物体内或营自由生活的一些蠕虫感染人体的报道渐增多。本文整理了30多年来河南省少见蠕虫的资料,包括国内文献和本考古室未发表的资料,计有25种少见人体蠕虫,其中线虫10种:旋毛虫、美丽筒线虫、结膜吸吮线虫、棘颚口线虫、铁线虫、艾氏同杆线虫、裂刺四棱线虫、东方毛圆线虫、粪类圆线虫及结节线虫;吸虫5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甜味剂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NICU住院早产儿2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组、蔗糖+非营养性吸吮组各50例,在静脉穿刺前2 min给予安慰奶嘴和经奶嘴旁注入0.5 ml相应浓度的甜味剂,检测记录穿刺后各组早产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及疼痛评分指标。结果静脉穿刺后1 min各组早产儿疼痛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分别为:常规组为(13.529±1.58 58)、(175.17±10.749 83)、(98.0588±2.192 9),非营养性吸吮组为(11.611±2.592 7)、(159.88±11.457 22)、(98.384 6±1.551 18),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组为(10.308±1.517 1)、(157.61±12.180 69)、(98.625±1.302 47),蔗糖+非营养性吸吮组为(4.375±2.263 8)、(152.27±12.173 93)、(99.055 6±0.802 37);静脉穿刺后5 min各组早产儿分别为:常规组为(11.411 8±1.277 64)、(148.82±20.439 65)、(98.875±0.991 03),非营养性吸吮组为(10.576 9±1.527 69)、(147±11.892 37)、(98.937 5±0.928 71),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组为(9.333 3±2.890 15)、(142.92±10.268 1)、(99.692 3±0.470 68),蔗糖+非营养性吸吮组为(3.5±2.563 48)、(133±10)、(99.71±0.891 58)。结论静脉穿刺后1、5 min非营养性吸吮、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蔗糖+非营养性吸吮均有缓解静脉穿刺致早产儿疼痛的效果,且蔗糖+非营养性吸吮的镇痛效果优于非营养吸吮和葡萄糖+非营养性吸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恙虫病、莱姆病、巴贝西虫病3类疾病病原体在北京市各区小兽中的感染及分布情况。方法2013年4-10月,采用夹夜法捕获小兽并解剖获取其组织样本,采用普通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兽组织中恙虫病东方体、伯氏疏螺旋体以及巴贝西虫的特异性目的基因。结果 2013年北京地区500份小兽样本中恙虫病东方体阳性率为2.40%,来自6个区,以海淀区最高(21.43%),其他区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率为2.04%~5.00%;巴贝西虫阳性率为6.40%,来自11个区,以海淀区最高(21.43%),其他区巴贝西虫感染率为1.96%~16.67%;检出恙虫病东方体与巴贝西虫共同感染样本4份,复合感染率为0.80%;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伯氏疏螺旋体。结论北京地区小兽中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不仅局限于发现病例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全市人间病例以及宿主和媒介的监测工作,巴贝西虫小兽间感染在分布范围和感染率方面均高于恙虫病东方体,应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并及时开展高危人群的监测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