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肥市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肥市区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年意外死亡粗死亡率为35.22/10万(标化率28.10/10万),死亡性比值男∶女=1.56∶1;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第5位,主要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自杀,婴儿组以窒息为主,儿童少年组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青中年组以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自杀多于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减寿率居主要死因第2位。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1990—193年居民意外死亡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合肥市区1990-1993年居民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年意外死亡粗死亡率为35.22/10万(标化率28.10/10万),死亡性比值男,女=1.56:1;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第5位,主要为交通事故、意外跌呼自杀婴儿组以窀息为主,儿童少年组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青中年组以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自杀多于交通事故;意外死亡减寿率居主要死因第2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郾城县居民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郾县1999—2001年死亡年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意外死亡粗死亡率为47.77/10万(标化率40.89/10万),男女性别比为2.06:1;意外死亡居全死因第3位,主要为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中毒。婴儿组以窒息为主,儿童少年组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青壮年和中老年组以交通事故和自杀为主,其中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女性自杀多于交通事故;高龄老年组以自杀为主。[结论]意外死亡是郾城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青壮年组为重点预防对象,应以预防交通事故、自杀和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4.
对昆山市居民1987-1996年意外死亡进行了分析,十年中意外死亡在各类死因中一直处于第四位,而所致的寿命损失率却高居第二位,仅微次于第一位的恶性肿瘤(P>0.5),总死亡率趋势无明显变化,但儿少及老年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P<0.05),死因位次,机动车交通事故由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期末比期初上升了198.80%,自杀为第二位,淹死为第三位;男性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为最高,女性以自杀为最高,淹死主要为儿少和老年人,分析认为,意外死亡是严重影响人群寿命的一类死因,和个体属性,社会环境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且具有机遇性,偶然性和可预防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邛崃市意外死亡的原因和分析规律。方法 用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标化死亡率的比较。对邛崃市1985-1999年疾病监测点意外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死亡年平均标化死亡率83.99/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85%,居全死因的第3位;前3位死因是自杀,淹死,交通事故;意外死亡率90年代较80年代明显上升,90年代是80年代的1.24倍,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是女性的1.52倍,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男性前3位死因是淹死,交通事故,自杀,女性前3位死因是自杀,淹死,交通事故;死亡率儿童及老年人较高,青壮年较低。结论 邛崃市15年中意外死亡年平均标化死亡率高于四川省同期水平。且呈上升趋势,提示意外死亡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生命,故加强人群意外死亡预防工作实属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河南省南召县意外死亡的分布特点及发生规律,为县卫生局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然后对样本人口进行3年(1997-1999)死亡回顾性调查,对因意外伤害原因死亡者进行分布特点的描述及发生原因的分析。结果:南召县3年意外死亡154人,死亡率为54.31/10万,占死亡总数的8.4%,为死因顺位的第5位。其中20-40岁年龄组的意外死亡所占的比占较大,超过50%;但是意外死亡率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70岁以后成倍增加。性别分布中男性高(多)于女性。原因分布结果表明:自杀为南召县居民意外死亡的首位原因,车祸为第2位,外伤为第3位,第4位为中毒。男性人口中占首位的是车祸,第二位为自杀,外伤为第三位,第四位为中毒。女性的意外死因顺位分别为自杀、外伤、车祸及中毒。结论:意外伤害是南召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40岁年龄组和70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及男性人群为重点预防对象,应以预防自杀、车祸、外伤和中毒为主。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1987~2001年城区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城市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原因,对预防和控制老年人伤害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UCD—9对宁波市城区1987—200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伤害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为173.35/10万,伤害在老年人所有病伤死因顺位中居第4位。男性老年人的伤害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人伤害所致死亡的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其他事故有害效应和淹死。机动车交通事故为男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男性是女性的2.35倍,而意外跌落为女性老年人第1位死因,意外跌落主要发生在75岁以上高龄(尤其女性)老年人中。结论:伤害已成为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应采取一系列社会综合干预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死亡资料来源于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2005-2014年的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输入DeathReg2005,应用SPSS13.0结合Excel2007,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万州区伤害死亡8521人,死亡率55.57/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数的8.90%,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交通事故是男性伤害的第1死因,自杀是女性伤害的第1死因。淹死是0~1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交通事故是15~5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55~75岁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自杀,75岁以上年龄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意外跌落。结论 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伤害死因,是我区伤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伤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意外伤害造成死亡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本溪市1988~1995年因意外伤害造成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市意外伤害死因顺位为第五位,死亡率为44.26/10万,占总死亡的8.84%,前六位意外伤害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被杀、意外跌落和淹死。除自杀外,其它意外伤害死因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意外伤害前三位死因不同,机动车交通事故和自杀分别为首位死因。意外伤害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提示应针对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罗城农村人群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杀是农村地区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社会医学课题,自杀及自杀行为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给亲属带来的感情创伤都是巨大的。近年来我国的一些资料表明,意外死亡已成为人口死因构成的第三位,而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居第一位,自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自杀原因及其分布特征,对于降低意外死亡率,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到:导致人类疾病、致残、死亡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的死因谱中不难看出,意外死亡已越居主要死因的第五位,其中自杀在意外死亡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近年来许多国家对自杀这一社会现象从医学角度进行调查研究的资料较少。特别是家民这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城市居民1995-2004年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沈阳市5个区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沈阳市意外死因的特点及规律,为制定卫生计划、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沈阳市城市居民1995—2004年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意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意外死亡在居民全死因的顺位中列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之后,居第5位,10年间意外死亡标化死亡率为24.53/10万,交通意外、自杀、意外中毒是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意外死亡是威胁居民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居民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无锡市1996~2000年伤害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分析无锡市伤害的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1996~2000年伤害的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伤害已成为无锡市居民的第四位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年间上升了22.06%,且存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伤害的前三位死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由伤害所造成的各种潜在寿命损失已居全死因的第二位。结论 伤害已成为严重危害无锡市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做好防范工作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五华县居民意外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五华县全人群死因监测资料中的意外死亡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1年意外死亡2 328人,年均死亡率30.18/10万,占全死因的6.46%,居全死因第5位.男、女性意外死亡率分别为39.38/10万和20.43/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意外死因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自杀、意外跌落和意外中毒.除0岁组外,意外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0~4岁和5~14岁年龄段人群主要意外死因为淹死,分别占该年龄段意外死亡的63.58%和57.08%,15岁及以上人群主要意外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25~59岁青壮年第2位意外死因为自杀,60岁以上人群第2位意外死因为意外跌落.结论 意外伤害已经成为五华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淹死、自杀是主要意外死因,应加大关注力度,全面落实伤害三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4—2005年四川省居民意外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四川省意外死亡的特征.方法 按照全国第3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方案,对四川省2004-2005年10个县(区)居民死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意外死亡率为64.99/10万,占全死因的10.85%,居全死因的第4位;男女意外死亡率分别为86.61/10万和42.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x2=789.758,P<0.01);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分别是男、女居民意外死亡的首位死因.除0岁组外,意外死亡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淹死是0~4岁和5~14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分别占该年龄段意外死亡的56.44%和52.74%,自杀是15~24岁和50~59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是25~49岁年龄段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意外跌落是60岁以上老人意外死亡的第1位死因.结论 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自杀是主要的意外死因,政府应加大关注力度,采取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根据卫生部全国人口死因抽样调查的设计,对其中广西10个样本县1990 ̄1992年的人口进行全死因调查。然后对调查结果中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本组老年人意外死亡1551例外,死亡率为205.64/10万,在该年龄段人口全死因中排第6位。前3位意外死因分别是自杀(25.08%)、跌落(22.40%)和车祸;三者共占意外死亡的57.9%。在各个意外死亡原因中,男性老年人的意外死亡率均  相似文献   

17.
刘桂珍  张玉英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03-104
(目的)了解文登市居民意外死亡情况。(方法)分析了文登市居民1997-1999年死亡资料。(结果)意外死亡1183人,死亡率为59.08/10万,占全部死因的14.24%,居第3位,主要死因顺位为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酒精中毒、火灾和他杀,男性是女性的2.16倍。不同死因的年龄段也不尽相同。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结论)意外死亡已上升到不容忽视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伤害死亡的特征差异,为伤害预防和研究提供信息。方法利用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2004年的死亡登记系统资料,采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分别比较各种伤害类别的死亡比重。结果2003年~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和流动人口的伤害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2.75/10万和41.74/10万。男性流动人口伤害死亡率高于户籍居民和女性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中的15岁以下各年龄组、45~50岁和6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伤害死亡率高于户籍居民相应年龄组人群。户籍居民伤害致死的外部原因以坠落、交通事故、自杀和中毒为主;流动人口以交通事故、坠落、自杀和他杀为主,两者有所不同。结论2003年~2004年上海市杨浦区的户籍居民及流动人口的伤害平均死亡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流动人口的伤害问题相对较大。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预防中小学生意外死亡是学校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固镇县1995年度中小学生意外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意外死亡资料1.l意外死亡率:1995年.固镇县中小学生因意外死亡22例,中学生(含高中生)3例,小学生19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率分别为1.05/万和2.71/万。22例中小学生意外死亡中.男生13例,女生9例,男生意外死亡率为244/万,女生为1.98/万。1.2主要死因顺位:中小学生意外死因中,溺水是首位,死亡率为102/万,占意外死亡总数的45.45%;机动车交通事故占第二位,死亡率为0.41/万.占18.18%;狠毒自杀、自然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温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温州市卫生监测区死亡报告数据,以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结果]2010年温州市伤害死亡率为46.30/10万,校正死亡率37.51/10万,在减寿顺位中居于第2位。伤害死亡的前4位死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占全部伤害死亡的72.81%。[结论]伤害是温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意外跌落、机动车交通事故、自杀是温州市城乡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意外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年龄、性别等),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开展伤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