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核磁共振(MRI)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52例经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博患者和40例偶发室性早博患者行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组间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结果:频发性室性早博组心室结构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偶发室性早博,分别为32.7%和10.0%。结论:经常规检查甚至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性室性早博患者行核磁共振检查对发现室性早博患者的病理基础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顽固性频发室性早博的短期疗效。方法:对8例顽固性频发室性早博进行了射频导管消融治疗,8例病例匀无器质性心脏病。采用起博标测法。结果:7例消融成功,1例无效,随访1-12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可用于药物治疗针效而症状明显的频发室性早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青少年室性早博疗效。方法 100例室性早博患者,男性46例,女性54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8岁,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均经各项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后,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治疗,1包/次(9g),1次/8h,温开水冲服;对照组给予心律平,150mg/次,1次/8h,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对室性早博改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P〉0.05),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心律平(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稳心颗粒对青少年功能性室性早博疗效显著,尤其对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照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三类室性早博(良性室性早博、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博、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博)均有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可长期服用。而心律平只能短时间应用于良性室性早博治疗中,对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博,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博,应限制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早博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24h动态心电图观察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室性早博的发生情况。结果 左室肥厚组室性早博发生率、总的发生次数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室性早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中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和表现形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动态心电图中出现室性心律失常1000次以上患者的报告,并进行多项指标的分析比较。结果:135例患者中,冠心病组室性心律失常更多地表现为多源性、联律、室速及R-ON-T现象,且R-ON-T现象明显多于非冠心病组。结论:室性心律失常的联律和阵速的出现频率,比单发室性早博数量更能准确反应心肌缺血性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是常用的局部的麻醉药,而静脉给药是常常用于防治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强心甙中毒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纤颤。也可用于心肌梗塞急性期以防止心室纤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早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疗程均为2d.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源性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早博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组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均在20-48岁之间。病史最长达3年,最短仅5-6天。心电图改变呈:STⅡ、Ⅲ、aVF导联下移0.05-0.07mv,小于0.1mv,部分或等于0.1mv.T波低平(小于自身R波的1/10),或浅倒者18例,单纯性T波低平或倒置者20例,其中伴有频发性室性早博3例。偶发室性早博5例,Ⅰ、aVL、V5、V6、导联的ST段下移(小于0.1mv)其中伴有频发性房性早博5例。T波浅倒5例。  相似文献   

10.
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用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博148例,现将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连素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素作为一种抗生素,以前仅用于肠道感染的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证实此药对于室性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慢性胃炎等均有一定疗效。作者采用黄连素口服治疗顽固性室性早博4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41~74岁,平均52岁,原发病有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压性心脏病、肺心病。室性早搏的表现形式有:多源性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室性早博呈二联律、三联律。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确诊。本组病例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应用黄连素治疗。1.2治疗方法黄连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室性早博(室早)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变化及胺碘酮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以35例高血压频发室早患者作为病例组,35例无室早的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人40例作对照,所有对象均行HRV检查。频发室早组服用胺碘酮,治疗6周后复查HRV,并与治疗前相比较。结果:高血压组HRV较正常人组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频发室早组较单纯高血压组HRV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胺碘酮治疗后HRV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HRV下降,但与室性早博相关性不明显,胺碘酮治疗可改善HRV,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50例陈旧的心肌梗塞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发现:(1)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2)VLP检测OMI有非持续性室速者其阳性率为75.0%,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两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3)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博、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室性早搏后T波改变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英  毛鹏琪  张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70-2171
目的:通过对39例室性早搏后第一个窦性心搏T波改变的心电图分析,旨在探讨室性早搏后T波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后第一个窦性心搏T波改变及临床特点。结果:室性早博后T波改变的发生率达19.5%,其中节省运动实验占64.1%,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占35.9%。结论:室性早博后T波改变,其临床意义各不相同,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50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患者利用动态心电图(DCG)分析系统进行了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VLP)检测.结果发现:(1)OMI患者VLP阳性率为22%(11/50例);(2)VLP检测OMI有非持续性室速者其阳性率为75.0%,而无非持续性室速者VLP阳性率为17.4%,两者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3)VLP阳性与梗塞部位、室性早博、心功能不全、室壁瘤形成等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治疗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3例特发性单形性室速和短联律间距室性早博(室早)诱发的多形性室速患者,使用维拉帕米每次5~1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监测注药前后的心电与血压改变.室速终止后口服该药40~80mg,3次/d维持治疗.结果除1例患者死亡外,余22例均于给药后及时终止了室速发作,部分静注总量超过20mg的患者出现短时血压下降和窦房结功能抑制.16例口服维持治疗并随访8个月~6年的患者,室速未再发作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维拉帕米对于这类特殊类型室速的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副作用少.维拉帕米不能防止短联律间距室早诱发的多形性室速患者猝死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及其转归愈后,对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62例患者予以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58例患者未使用利多卡因。结果:AMI并发室性早搏与否,在室颤发生率、病死率、休克发生率、心衰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且是否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在室颤发生率上也无差异性(P>0.05)。结论:室性早博并不是室颤的良好预示指标,且预防性使用利多卡因并不能减少室颤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18.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65-166
目的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后心律失常控制情况。方法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应用稳心颗粒1袋,次,一日3次,口服,疗程4周;对照组:应用乙胺碘呋酮片0.2g,一日3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中频发房性早博、室性早博治愈50例,心房纤颤治愈15例,均在一周内心律失常控制。好转10例,无效5例为顽固性心房纤颤患者。对照组中治愈40例,好转20例,无效20例。结论稳心颗粒为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药物,对频发房性早博、室性早博、心房纤颤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尤其对合并有心功能不全及房室传导阻滞的心律失常患者更适用。  相似文献   

19.
吴娴玲 《吉林医学》2010,31(27):4740-4740
目的:观察缬沙坦配合硝普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VEF、心率、血清钾浓度及室性早博的变化见表1。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K+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两组血清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室性早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均明显升(P<0.01),但缬沙坦组LVEF升高比常规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在急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救治过程中,缬沙坦配合硝普钠应用不失为一种迅速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量文献及临床实践证明,镁既可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又可治疗某些单纯房性或室性早博,以及窦性心动过速,并能预防某些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因此镁剂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