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多功能动物立体定位仪的制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gammaplan系统应用伽玛刀进行动物实验,要求对动物精确定位,并且固定在伽玛刀准直器上进行伽玛刀的实验性放射治疗,因此适应这一设备的动物立体定位仪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由于应用MRI进行照射靶点的坐标定位,因此要求材料无磁性,我们选用高强度的有机玻璃板和工程塑料作为制作材料。二、制作步骤1.Leksell立体定位头架为基础,设计固定板和固定Leksell立体定位头架的固定夹。2.固定板制做:采用一定厚度的有机玻璃板,于板的一端,分别切除两角,并于该端做成梯形结构。于梯形结构板的中间,做一长槽,于长槽的…  相似文献   

2.
脑梗塞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半数以上,但目前对脑梗塞后脑的病理生理、血液动力学、外科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效果的研究,进展并不理想,原因之一是难以制作脑梗塞的“理想模型”。所谓“理想模型”需符合下列要求:(1)脑梗塞的症状与人类有相似性;(2)制作简单,费用低;(3)所用动物脑血管异常较少;(4)能在一定的部位有较高的梗塞率,(5)可控制梗塞程度;(6)可进行慢性实验。关于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简易脑脊液分流管的结构特点:(1)脑室管:取医用硅胶管,内径1.2~1.5mm,长15~20cm,脑室端4cm内有多个侧孔,利于引流;(2)金属联接管:可取用18号针头切成,管长1.5~2.0cm,用于联接脑室管与腹腔管,利于固定整体装置;(3)腹腔管:取医用硅胶管,内径1.2~1.5mm,薄  相似文献   

4.
背景:既往的文献多报道用椎板钩或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或讨论融合节段的选择。 目的:比较椎弓根螺钉和椎板钩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的差异,并行影像学评价。 方法:选择66例连续观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段主弯、腰段代偿弯)患者,均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末端融合到T12或L1椎体。其中32例行椎板钩内固定,34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内固定后最少随访2年。 结果与结论:椎弓根螺钉组患者内固定后胸段Cobb角矫正程度及腰段Cobb角自发矫正程度明显大于椎板钩组(P < 0.001)。椎板钩组内固定后13例患者冠状面朝左侧失代偿大于20 mm(参照C7铅垂线),而椎弓根内固定组仅4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05)。两组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提示后路选择性融合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弯(胸段主弯、腰段代偿弯),与椎板钩相比,椎弓根螺钉有更好的矫正效果且内固定后冠状面失代偿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一届代表大会于1995年10月15日-19日在上海举行,赵志奇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席。美国E.M.Shooter教授代表美国神经科学会前来表示祝贺。 同时举办的首届学术大会共收到论文700余篇。大会发言有:(1)形态与结构;(2)递质与受体;(3)细胞内信使与基因表达;(4)离子通道与突触传递;(5)神经免疫;(6)痛与镇痛;(7)运动与行为;(8)学习与记忆;(9)神经发育、衰老、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可塑性;(10)应激;(11)癫痫;(12)临床  相似文献   

6.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癫痫外科发展迅速,许多脑电监测技术和癫痫外科手术方法都在改变和改善。按照当代癫痫外科治疗的作用机制,手术方式大体上归纳为三太类:(1)切除癫痫病灶或痫源区;(2)切断癫痫发放的扩散径路;(3)毁损癫痫的兴奋结构或刺激其抑制结构。目前,国内采用的手术方式有:(1)前额叶切除及颞叶以外的皮质痫灶切除术;(2)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国人脑池显微解剖的研究,以指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和进一步理解影像学解剖的重要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对1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国人成年头颅标本的颅内各个脑池进行显微解剖研究,测量和描述各脑池的位置、大小、形态及结构。结果颅内重要的脑池有(1)嗅池:长度为(32.68±2.97)mm,宽度为(7.18±1.82)mm,深度为(7.20±1.27)mm;(2)视交叉池:侧壁长度为(14.88±3.07)mm,上表面前壁长(14.20±1.47)mm,后壁长(10.37±1.59)mm;(3)颈内动脉池:长度为(15.06±3.07)mm,宽度为(12.01±1.32)mm;(4)终板池:底边左侧长度为(8.99±1.15)mm,右侧长度为(21.00±1.09)mm,最大宽径为(16.42±2.58)mm;(5)脚间池:最大深度为(19.47±2.28)mm,池顶宽度为(11.35±2.85)mm;(6)脚池:为三角形,三边长度分别为(10.48±2.56)mm,(9.64±1.78)mm,(3.58±0.25)mm;(7)外侧裂池:上部长度为(18.63±2.02)mm,基底部长度为(38.08±3.22)mm,宽度为(5.65±0.92)mm,深度为(7.02±2.28)mm;(8)胼胝体池:平均最大宽径为(3.44±0.40)mm;(9)四叠体池:最大长径为(19.37±3.38)mm,最大宽径为(15.24±2.37)mm,最大前后径为(3.65±0.57)mm;(10)环池:为环形,最大宽度为(3.16±0.37)mm;(11)小脑延髓池:最大长度为(18.77±1.77)mm,最大宽度为(32.4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少见颈前路带锁钢板重建上胸椎的体外生物力学报道。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评价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 方法:15具成人尸体上胸椎标本分成3组,即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组(B),颈前路钛板预弯内固定组(C),颈前路钛板未预弯内固定组(D)。对完整标本进行三维活动度测量,分别安装好各组内固定再次进行标本在前屈、后伸和侧弯及旋转状态下的三维运动稳定性测量,并与完整状态(A)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在完整状态下B、C、D 3组标本的三维运动稳定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前屈稳定性排列:B>D>C>完整,B、A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后伸稳定性排列:B>C>A>D,B与A,C,D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0.021,0.01);旋转状态下的稳定性排列:B>C>A>D,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侧弯稳定性排列:A>B>C>D,A和C,D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0.002)。提示上胸椎前路钛板装置具有较好的三维稳定性,如果采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建议塑型。  相似文献   

9.
一、多项选择题(写出各题全部正确答案的数码,可为一个或几个): 1.抗精神病药引起恶性综合征在以下情况较易发生:(l)拒食;(2)脱水;(3、育静坐不能副反应;(4)合用杭胆碱能药;(5)兴奋躁动。 2.病人某天一眼看到对面房厅(此房斥病人每天都看到),突然感到有变,其中似有说不出的危机会向自己袭来,但又说不出具体有何变化,这是:(1)错觉;(2)感知综合降碍;(3)妄想知觉;(4)旧事如新症;(5)原发性妄怒 3.(1)HAMD(Hamilton抑郁量表);(2)SAS;(3)n工(抑郁询问表);(4)CES一n;(5)BPRs属于自评量表。 4.氯丙嗦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即:(1)让病人平卧;(2)…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Wistar大鼠大脑皮质损伤后发育障碍的动物模型。方法分别采用γ射线照射孕15dWistar大鼠和用低于-50℃的液氮探子冰冻损伤新生第2天(P2)幼鼠脑皮质的方法制作皮质发育障碍动物模型。观察:(1)孕鼠后代及脑冰冻损伤幼鼠皮质发育障碍的类型和发生率,病理检查大鼠脑皮质和海马神经元结构;(2)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日常活动能力及脑电图变化;(3)利用热水浴诱导惊厥发作,观察潜伏期;(4)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大鼠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结果(1)两模型组大鼠脑重量(分别为平均932mg和927mg)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平均1300mg,P<0.05),病理切片可见大脑皮质变薄,皮质层状结构紊乱,具有多灶性、局灶性4层结构,皮质下神经元呈结节状异位,海马锥体神经元呈团状分布;(2)模型鼠日常活动能力较差;(3)模型组热水浴诱导惊厥发作的潜伏期缩短[3组大鼠分别为(3.65±0.44)min、(3.47±0.48)min和(4.66±0.58)min,P<0.05];(4)模型组水迷宫实验中寻找水下平台时间延长(P<0.05)。结论用γ射线照射孕15d大鼠和冰冻损伤P2幼鼠大脑皮质均可建立皮质损伤后发育障碍的动物模型,其发作易患性增加,伴有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寰枢关节脱位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寰枢关节脱位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寰枢关节脱位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1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平均(8.5±4.1)分。均行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术,并根据术后JOA评分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影像学检查示:固定系统和寰枢关节复位良好5例,复位不良1例;骨性融合良好4例,欠佳2例。术后临床表现均不同程度好转,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14个月,平均2.4个月,JOA评分平均(11.8±3.5)分,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6,P0.01)。结论后路复位及螺钉-钛棒(板)内固定技术临床疗效良好,且减少病人的痛苦和费用,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们从 1998年 8月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去骨瓣减压术抢救大面积脑梗死进行多中心研究 ,已治疗的 3例病人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方法和结果入选标准 :(1)MCA区脑梗死病人处于脑疝早期或前期 ;(2 )经 12~ 2 4h内科积极治疗无效 ;(3)CT见大面积脑梗死和水肿 ,中线结构侧移≥ 5mm ,颅内压(ICP)≥ 3 99kPa(30mmHg) ;(4)年龄≤ 70岁 ;(5)排除严重器官疾病。排除标准 :(1)患者年龄 >70岁 ;(2 )脑疝晚期 (双侧瞳孔散大 ,生命体征不稳 ) ;(3)严重器官病变。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 ,病人取平卧位 ,病变侧朝上 ,额颞顶部马蹄形或…  相似文献   

13.
(1.周围性病变) 用眼颤电图(ENG)来检查各种眼球活动障碍,对神经—耳科诊断学方面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辅诊手段;1968年Hood氏研究神经系统各水平病损时的自发性眼颤,采用去除固定视物,即在闭眼时或在暗室中睁眼状态下描记ENG,发现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反应:(1)周围性病变:用闭眼及在暗室描记法可使已出现的眼颤增强,无眼颤者出现眼颤;(2)前庭神经核病变:闭眼时眼颤消失,虽在暗室描记中可出现一致性减弱波型;(3)高位脑干病变:闭眼及暗室中眼颤均消失。  相似文献   

14.
报告50例经手术和组织学证实为脑肿瘤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发现肿瘤性以外的病理特点:(1)皮质结构和神经元的异常;(2)明显的畸形;(3)肿瘤组织内部或邻近部位的病理变化;(4)其它。  相似文献   

15.
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脑功能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学习班将于2006年9月2日~8日在北京举行,本期重点内容为癫痫诊疗的新技术和新进展,由王玉平教授和李勇杰教授主讲,主要内容有:(1)美国癫痫中心组织结构与分级标准;(2)癫痫病和癫痫发作的最新国际分类;(3)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4)癫痫的合理用药;(5)癫痫患者认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为了恢复关节的功能,移位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常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人由于存在骨质疏松,实施内固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 目的:探讨老年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及内固定物的选择。 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移位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128例,其中单纯外踝骨折29例,双踝骨折52例,三踝骨折47例。外踝选用前外侧切口98例,后外侧切口30例;后侧防滑接骨板固定6例,加压螺钉与中和接骨板固定122例(其中1/3管状接骨板98例,锁定接骨板24例);内踝骨折均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通过后外侧切口复位固定24例。术后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石膏外固定。随访时,根据X射线平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Olerud and Molander评分系统进行评定。 结果与结论: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骨折均愈合。外踝伤口延迟愈合5例(4%),其中锁定接骨板固定者3例、1/3管状板2例,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无深部感染发生。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评分优55例,良61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91%。骨折愈合后,因局部不适取出内固定物31例,其中管状接骨板19例,锁定接骨板12例,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取出的12例锁定接骨板中,2例(17%)发生螺钉与接骨板间的“冷焊接”。1例防滑接骨板固定后出现腓骨肌腱炎,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提示针对老年人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合理选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有利于减少伤口的并发症,解剖复位和良好的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恢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带蒂大网膜脊髓移植术治疗外伤截瘫50例,病程1~132个月。26例已作过椎板减压术。胸腰段38例,占76%。术后随访1~3年,肌力恢复33例,占66%;感觉平面下降42例,占84%;括约肌功能改善43例,占86%。手术优点:(1)大网膜移植改善了脊髓的血供;(2)大网膜的吸收功能可消除脊髓的水肿;(3)大网膜移植改变了脊髓的内外环境,有“激活”受伤脊髓的作用;(4)硬脊膜外翻缝扎减压彻底。  相似文献   

18.
背景:肋骨骨折是否需要植入物内固定治疗,何种情况下需要植入物固定及固定技术达成共识均不多。 目的:回顾性分析过去2年中39例胸部钝性创伤患者采用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择胸部钝性创伤患者39例,男32例,女7例,平均年龄(47.8±13.8)岁;其中有连枷胸无肺挫伤4例,有连枷胸有肺挫伤10例,无连枷胸无肺挫伤15例,无连枷胸有肺挫伤10例。根据患者临床状况,可首先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或急症剖胸同时行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 结果与结论:患者经置入内固定治疗后胸壁稳定,胸壁塌陷畸形接近矫正,疗效满意。然而,1例68岁有连枷胸有肺挫伤患者,因肺炎、脓毒症,进而出现感染性休克于术后26 d死亡。其余患者胸壁塌陷、胸廓畸形在置入内固定治疗后都得到满意矫正。术后胸片或胸部CT复查肋骨接骨板内固定区肋骨复位好,无松脱移位,双侧胸廓大致对称,患侧与固定前相比胸廓塌陷畸形消失,基本恢复正常。因此,肋骨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不论是否连枷胸及有无伴发肺挫伤患者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0):(1)假手术组;(2)缺血组;(3)EPO组;(4)CEPO组;(5)LY(LY294002)组;(6)CEPO+LY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定大鼠神经功能并计算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3-K/Akt活性变化。结果 EPO组与CEPO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缩小,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磷酸化Akt(p Akt)水平明显增高,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C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Akt磷酸化的诱导效应均可被PI3-K抑制剂LY294002部分抵消。结论 CEPO具有与EPO相当的缺血后脑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前解释重性抑郁病人的 DST 脱抑制原因有4种假设:(1)氟美松代谢增强;(2)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对氟美松的敏感性降低;(3)肾上腺对 ACTH 刺激的反应性增高;(4)垂体来自下丘脑/边缘结构的中枢动力增加,使垂体对氟美松的作用不起效应。第4种假设最受文献支持。此外,非抑郁因素也可能与 HPA 轴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