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颌骨病变性骨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口腔科较常见的原因不明性疾病,关于三叉神经痛病因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巳有很多报导,但仍有较大的分歧,为此我们对5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颌骨内病变性骨腔搔刮组织进行了病理学观察。材料和方法本文收集51例具有扳机点的阵发性放射性并局限于三叉神经支配区疼痛的患者,根据X线片在扳机点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变骨腔清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骨腔清除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采用病变骨腔清除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120例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无功能障碍,随访2年无复发者有108例,占90%;12例复发,行第二次手术,术后随访2年,其中2例半年后复发,10例未见复发。结论:病变骨腔清除术为作为三叉神经痛的常规手术,其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3.
颌骨病变性骨腔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骨病变性骨腔的治疗研究开封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付治国陈鸿禧颌骨病变性骨腔能引起三叉神经痛,原因是骨腔内病理性组织液经常而持久地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感受器,使其发生痛觉损害.我科于1990年9月至1995年11月接诊的255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有10...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发现颌骨病变性骨腔是三叉神经痛的重要发病因素。我们现将3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颌骨病变性骨腔手术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3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男12例,女20例。三叉神经Ⅰ支分布区1例,Ⅱ支分布区痛21例,Ⅲ支分布区痛10例。全部病例... 相似文献
5.
阿霉素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达到治愈三叉神经痛,又不出现明显并发症的目的。方法: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以阿霉素行三叉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对比两组疼痛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30 d后的疗效进行观察,发现两组在疼痛积分、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霉素神经干注射结合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近期疗效确切、安全、微创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针刺激周围神经加骨腔刮治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即能止痛 ,又能保留面部感觉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 :2 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1)试验组 :电针深剌三叉神经周围支加颌骨病变性骨腔刮治术。 (2 )对照组 :单纯行骨腔刮治术 (各 10 6例 )。结果 :经 1- 5年随访 ,试验组 4- 5年止痛率 ,5 5 .5 % ,对照组 ,31.9% ,(P <0 .0 1)。结论 :该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止痛率高并能保留面部感觉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颌骨病变骨腔刮治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附516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神经疾患,至今病因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对51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板机点追踪定位后,再行颌骨病变骨腔刮治术进行治疗,并将骨腔内容物送病理切片检查、细菌培养和观察手术疗效,同时对该病的病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我科从1985年开始,用颌骨病变性骨腔清除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在近年的病例中,采用“骨腔清除+3%H_2O_2冲洗+羟基磷灰石(简称HA)骨腔植入”的新方法,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三叉神经痛周围支撕脱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后复发的原因,并行相应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对27例三叉神红痛患者行三叉神经第Ⅱ、Ⅲ支撕脱术后复发的病例,根据疼痛复发部位确定残余神经分支,并采用彻底切断及神经干高位切断的方法再行治疗,随访并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三叉神经第Ⅱ支术后复发痛19例,多在术后6~12个月复发,其中眶外段神经分支残留痛10例,眶内段神经干撕脱不彻底8例,转为第Ⅲ支神经痛1例。第Ⅲ支术后疼痛8例,颊神经未彻底切断4例,舌神经复发痛2例,下牙槽神经未完全切断2例。结论:三叉神经术后复发痛多因神经及分支切断不彻底,术后易有神经残余。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的复发率高于第Ⅲ支,因上颌神经解剖走行复杂,应注意彻底切断。针对复发原因,可采用高位及多分支神经切断术,同时可结合颌骨痛点进行骨腔清除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探讨一种即能止痛,又能保留面部感觉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方法 21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疼患者随机分为2组。(1)试验组:电针深刺三叉神经周围支加颌骨为性骨腔刮治术。(2)对照组:单纯行骨腔刮治术(各106例)。结果 经1~5年随访,试验组4~5年止痛率,55.5%,对照组,31.9%,(P〈0.01)。结论 该法是一种安全、简单、止痛率高并能保留面部感觉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好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甲钴胺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44例,男64例,女80例,年龄为38~80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甲钴胺注射液1 mg和2%利多卡因2.0 mL混合液(共3.0 mL)疼痛区神经干封闭,对照组采用2%利多卡因3 mL疼痛区神经干封闭,每日1次,7~10 次为1疗程。 结果 实验组8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年,临床治愈61例,好转10例,无效9例;对照组64例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治愈36例,好转15例,无效13例。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结论 甲钴胺封闭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良好,适应证广,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颌骨囊腔型肿瘤摘除后的骨腔填充羟基磷灰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骨囊腔型肿瘤摘除后的骨腔填充羟基磷灰石浙江湖州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潘娟新,方云鹤本科从1988年1月至1995年6月,收治颌骨囊腔型肿瘤50例,用羟基磷灰石颗粒人工骨选择性地对颌骨囊肿刮治术后的骨腔填充修复,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封闭加埋肠线联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diopathic trigeminal neuralgia,ITN)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ITN病例分别行封闭加埋线术治疗(治疗组)和口服卡马西平治疗(对照组),3个月后比较其疗效。结果:3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89.23%。结论:封闭加埋肠线术是治疗ITN的理想方法之一,其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内置式颌骨牵引器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 自行研制系列内置式合骨牵引器并运用于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其结果。方法 共研制了7种17个规格的内置式颌骨牵引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后,在16只恒河猴、12只山羊的3组动物实验中分别使用40个牵引器;临床对7个病种68例疑难牙颌面畸形患者试用82个牵引器,观察其组织相容性、稳定性及其对新骨生成的影响。结果 7种牵引器均使用国家核准生产的国产人体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经拉力扭力试验,其承载拉力>7.8kgf,扭力>5.0kgf。传动部分采用国际2级级螺纹传动,转动灵活、无死点,进退间隙<0.1mm。两固定架间的横向间隙<0.1mm,两导向杆的平行度在0.05mm以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无组织排异反应,早期病例中有2例牵引器在牵引过程中方向结折断。后作了改进设计。大部分实验动物及临床病例牵引过程顺利,成骨良好。结论 上述系列内置式颌骨牵引器可满足不同颌骨牵引成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使用,为在我国推广应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三叉神经高位撕脱术治疗顽固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90年起行三叉神经高位撕脱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3例。手术时上颌神经从翼腭窝段切断,下颌神经从下颌骨乙状切迹内侧下颌隆突处切断,然后撕脱周围支,效果良好,术后2年复发率为27.78%。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2007年8月起,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腔的修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叉神经痛射频术的护理体会黑龙江省口腔病防治院(150001)马淑芳李岩胡晓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94年开始开展三叉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至今已做49例手术,其中男20例,女29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35岁。经过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