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共31例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并发症而接受髋关节翻修术患者,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31例次中,术后诊断股骨头脱位4例次,X线平片表现为股骨头位于髋臼外;无菌性松动22例次,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2~30 mm的透亮带,其中,假体周围慢性肉芽肿性炎CT/MRI表现为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感染4例次,X线表现为假体周围2~4 mm的轮廓与假体形态不一致的透亮带,MRI表现为感染区软组织肿胀,见环形强化病灶;异位骨化1例次,X线表现为髋臼假体周围软组织大量骨化影。结论 假体周围透亮带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松动最重要的X线表现,CT/MRI有助于区分无菌性松动中的假体慢性肉芽肿性炎、以鉴别感染性和无菌性松动。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21例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的支气管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的X线和CT影像学主要表现分为炎性浸润阴影(5例)、不规则团块影(3例)、实性球形影(8例)及分支管状阴影(5例).其中18例支气管肺囊肿进行了平扫及增强扫描.炎性浸润性肺囊肿影像学无特征性,以病灶实质无强化,临床上反复感染为特点;不规则团块影、实性球形影及分支管状支气管肺囊肿以病灶无强化,病灶周围肺野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条索为主要表现;分支管状肺囊肿以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为特征.结论反复发生的感染灶、病灶周围有肺气肿及有(或无)片絮状、条索状影,病灶实质无强化或沿支气管走行分布区一致的管状病灶应考虑支气管肺囊肿.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原发性肺隐球菌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咳嗽及胸痛.无症状8例.影像表现为多发结节团块影10例,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单发结节2例,实变影3例.病灶多位于肺野外带及胸膜下区.经过治疗,短期内(2~6个月)结节病灶可快速进行性缩小,数目减少;随后病灶吸收消散较慢,约1~2年,部分长达5年.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影像表现多样,CT检查有助于PPC的诊断和随访. 相似文献
4.
肺肉瘤样癌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肉瘤样癌(PSC)的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病理相对照,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PSC,术前分别经X线、CT平扫及增强扫描,复习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8例病灶中,6例为单发,其中右肺4例,左肺2例;2例为多发病灶(并肺内转移),原发灶均位于左肺。7例患者行CT扫描:平扫均可见肺内病灶:巨大类球形肿块者5例,不规则结节者3例;增强扫描前者多呈“肉瘤样”强化方式,即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周边强化明显,中央坏死区轻度强化或不强化;后者强化方式不一,1例全瘤不均匀强化,2例周边强化。7例PSC中合并空洞者1例(合并真菌感染),毛刺征1例,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转移3例,胸水2例,胸膜结节3例,阻塞性肺不张1例,阻塞性炎症2例,肺外转移(肝、脑)2例,肺内转移2例,邻近肋骨破坏1例。组织学类型:梭形细胞癌1例,其余7例由梭形细胞与上皮细胞两种成分构成。免疫组化显示:CK(++~+++)7例;Vimentin(++~+++)6例,CEA(+++)1例。结论:PSC临床无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大多具有肺癌和肉瘤的双重特征,确诊要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器官保存技术的改进和外科技术的成熟,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然而移植术后的并发症仍然是影响移植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胰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正常及异常表现的影像学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亚临床症状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亚临床症状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肺隐球菌病患者10例。结果本组肺隐球菌病的X线、CT表现可归纳为以下5种:①单发结节或肿块5例;②累及一个肺叶多发结节或肿块2例;③累及两个以上肺叶多发结节1例;④斑片与结节影混合病灶1例;⑤多发斑片影1例。病灶分布以两下肺叶为主:左下叶5例;右下叶3例;左上肺1例,右中肺1例。结论亚临床型肺隐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以单发或多发结节影病灶为主,可伴有斑片影和空洞,诊断时需与肺癌、肺转移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8.
肺错构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进一步分析肺错构瘤的平片和CT影像表现,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3年3月~2002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肺错构瘤,其中行X线平片检查11例(包括正侧位及断层摄影),CT及HRCT24例。结果:所有肺错构瘤均单发。平片及断层摄影表现(11例):位于双肺外带者8例(73%);显示钙化2例(18%);脂肪成分未见显示。CT及HRCT(24例):18例(75%)病灶贴近胸膜,距胸膜平均距离为0.53cm;形态上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均清楚,分叶10例(42%);脂肪成分和钙化的显示分别为5例(21%)和11例(46%)(其中3例为典型的爆米花样钙化);4例(17%)病灶边缘有一条血管影进入病灶内;术前诊断正确者17例(71%)。结论:典型的周围型肺错构瘤征象为爆米花样钙化和脂肪影,易于诊断。CT检查尤其是HRCT有助于非典型者与其他肺内孤立型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 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从25到56岁,平均年龄为41.1岁。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整,增强扫描时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病例可见空气新月征。肿块周围肺组织、肺门及纵隔未见异常。结论 CT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 相似文献
10.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治疗各种儿科难治性良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诊断和干预HSCT术后并发症影响疗效和预后.目前针对HSCT术后并发症虽已取得可喜成果,但仍面临着不能尽早准确诊断并及时治疗的困境.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助力.HSCT术后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可逆性后循环脑病、肺部感染、累及...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8例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胸部HRCT表现,观察病变的分布特点及影像特征。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HRCT表现,以小气道病变表现为主的6例(15.8%),包括细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管壁增厚及“小树芽征”等征象;间质性肺部表现20例(52.6%),主要征象为小叶间隔增厚、线条样影、多发气囊影、磨玻璃影及网格影等;混合病变12例(31.6%),病变以双肺下野、外周分布为主。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病变HRCT表现以小气道及肺间质病变为主,HRCT是评价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肺部病变的敏感方法,为临床提供了更可靠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周围型肺癌的CT检查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小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Z1):81-83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1例经手术、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病例,回顾性分析CT表现.结果 本组周围型肺癌中腺癌11例,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7例,左肺下叶5例.结论 CT是周围型肺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有时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西部战区总医院全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29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其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295例患者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达98.99% (295/298);其中,252例通过穿刺病理结果确诊,确诊率达84.56%(252/298);术后71例出现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83%(71/298),主要表现为气胸及咯血,其中气胸33例,发生率为11.07%(33/298),咯血31例,发生率为10.40%(31/298);术后1例因大咯血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0.34%(1/298)。术后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在不同性别(χ2=2.18,1.86;均P>0.05)、年龄(χ2=0.53,2.36;均P>0.05)、体重指数(BMI)(χ2=0.02,0.00;均P>0.05)、吸烟史(χ2=0.05,2.98;均P>0.05)及基础疾病史(χ2=0.26,0.01;均P>0.05)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肺部病灶直径越小(χ2=10.61,7.63;均P<0.05)、病灶至胸壁间距离越大(χ2=25.58,7.20;均P<0.05),其术后气胸及咯血的发生率越高。 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成功率及确诊率高,其术后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及咯血,且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病灶直径及病灶至胸壁间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的临床表现与MS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102例NTM肺病和102例肺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与MSCT资料,两组间一般资料、CT征象的比较采用t/χ2检验。结果 NTM肺病患者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类似,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和活动后气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NTM肺病常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与肺结核组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TM肺病MSCT主要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89/102,87.25%)、支气管扩张(67/102,65.69%)、斑片状实变灶(64/102,62.75%),其次为纤维条索灶、薄壁空洞及胸膜增厚,其中小叶中心结节、支气管扩张、薄壁空洞的发生率高于肺结核组(χ2=3.995、22.675、12.823,P均<0.05),支气管扩张以右中叶和/或左舌叶明显。结论 NTM肺病常合并慢性肺部疾病,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尤其表现为右中叶和/或左舌叶支气管扩张伴周围小叶中心结节、薄壁空洞,具有以上CT特征且经正规抗结核效果不佳时,应考虑NTM肺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a spergillosis,IPA)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25例确诊为IPA的肝移植患者胸部cT及临床表现。结果2l例(84.00%)IPA表现为肿块样实变,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在肿块样实变的病例中合并其他类型病灶,其中空洞18例,晕轮征14例,空气半月征8例。4例(16.00%)表现为斑片、大片实变影,无肿块样实变及空洞。25例(100%)IPA患者肺内病灶为多发。经抗真菌治疗后,18例较前好转,4例未见明显变化,3例较前进展。因侵袭性肺曲菌病死亡3例。IPA平均发生时间为肝移植术后31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9/25)。25例在诊断为IPA时均无低白细胞血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肺内出现肿块样实变合并空洞、空气半月征及晕轮征等多种形态病灶高度提示IPA。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CT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性研究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的CT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3~2005年3年之间资料完整的2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所有肝移植术后患者均出现肝周积液、胸腔积液及右下肺肺炎及门静脉伴行影。肝梗死4例,局限性脾梗死1例,肝内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1例,胆总管下段胆泥阻塞伴胆管扩张5例, 13例肝癌患者中肝移植术后单纯双肺转移3例,单纯移植肝转移1例, 多脏器转移8例,1例因术后循环衰竭而死亡。结论:双螺旋CT能清楚显示肝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影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生长中央型肺癌CT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生长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9例中,肿瘤位于左肺3例,右肺6例,其中上叶6例,中叶1例,下叶2例;CT显示病灶位于单或多段支气管及其分支腔内,呈不规则息肉样改变,近肺门侧粗大,远端细小,局部管径移行变化急剧;平扫病灶密度较均匀,CT值27~48 HU,中位数42 HU,仅1例内见斑点状钙化;增强后均呈轻-中度欠均匀强化,CT净增值约25 HU;4例邻近肺动脉主干或分支明显受包绕;7例合并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1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出现肺内转移,其中1例伴局部胸膜转移.病理结果显示中/低分化鳞癌5例,类癌3例,小细胞肺癌1例.结论 中央型肺癌可表现为支气管腔内息肉样特殊生长方式,可能与肿瘤组织病理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其CT表现具有明显特征,综合分析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重建技术在肾移植后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证实的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患者的常规CT、HRCT以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资料(MPR、MIP、MinIP、VR)胸部CT征象的显示及分布.结果 39例患者明确病原体,其中以混合感染(18/52)最多,细菌感染(13/52)次之,真菌(4/52)与CMV感染(4/52)较少.后处理重建图像的小结节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CT、HRCT(P均<0.05),对于其他征象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有助于病灶范围显示.结论 MSCT各种后处理重建有助于显示肾移植后肺部感染所致实质、气管、血管改变;增强后血管重建有助于曲霉菌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7例肝移植患者(男6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手术前后1周内均行MSCT肝脏平扫、动态多期增强扫描、3D血管重建、体积测量,CT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肝硬化7例,伴有严重肝萎缩2例、小肝癌4例.3D血管成像:100%显示肝总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起源、长度及主分支;1例肝动脉变异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1例,门静脉主干血栓1例,移植后血管并发症1例.术前、术后CT结果均与术中相符.结论 MSCT在肝移植手术前后是一种可行性检查方法,能准确、客观反映肝实质及肝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