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低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3例SLE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其血钠水平分为低钠血症组和非低钠血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与非低钠血症组相比,低钠血症组患儿有较高的肾脏病变发生率,血沉、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IL-1、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明显升高,血氯、白蛋白和补体C3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白细胞计数、血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和肌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LE 合并低钠血症患儿更容易出现肾脏病变,低钠血症可能与严重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 (IKD)患儿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该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住院IK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63例川崎病 (KD)患儿和20例发热患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IKD组患儿的肢端变化、结膜充血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比例均显著低于KD组 (均P < 0.05);且IKD组患儿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KD组 (P < 0.05),而血浆白蛋白、血清钠、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KD组 (均P < 0.05)。IKD组丙球使用率与KD组无差异,而IKD组冠脉损害的发生率却显著高于KD组 (P < 0.05)。结论 IKD患儿的症状体征均不典型。肝功能检测及血钠、白介素6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IKD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血脑利钠肽(BNP)、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和尿乳酸脱氢酶(LDH)等对诊断不完全性川崎病(iKD)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典型川崎病(KD)和iKD患儿各20例。分别于急性期采集样本,除常规测定CRP、ESR外,重点检测血浆BNP、HDL及尿LDH数值。同时选取20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KD患儿年龄总体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BNP数值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与CRP数值存在线性正相关;血HDL数值总体均数低于对照组,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尿LDH数值总体均数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BNP、HDL及尿LDH在KD患儿急性期有明显变化,并且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有助于iKD患儿急性期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3(IL-3)、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KD血小板升高的机制.方法 川崎病患儿35例,正常对照儿童25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PO、IL-3和IL-6水平.结果 KD患儿急性期PLT数量有所增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PLT增高明显(P<0.001).KD患儿急性期血清TPO、IL-3和IL-6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及恢复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PV在急性期也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相关分析显示,KD息儿血小板计数与TPO、IL-3、IL-6水平呈负相关,MPV与TPO和IL-6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KD急性期血清细胞因子TPO、IL-3、IL-6等水平的升高可能是恢复期血小板数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静脉输注入血丙种球蛋白(丙球)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表面CD40L(CD154)表达,探讨KD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前后、16例其他发热性疾病患儿、15例正常儿童外局血T细胞表面的CD40L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相应血清中E-选择素。结果KD患儿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显著高于其他发热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KD患儿静脉输注丙球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及E-选择素与KD冠状动脉损伤有关,而CD8 T细胞表面CD40L的表达与冠状动脉损伤无关。KD患儿CD4 T细胞表面CD40L表达与E-选择素水平正相关(r=0.626P<0.05)。结论CD40L异常表达及血清E-选择素在K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静脉输注丙球能下调CD40L表达及血清E-选择索,有利于血管炎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寻找早期诊断KD并发MAS(KD-MAS)的预警指标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2022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诊治的27例KD-MAS患儿(KD-MAS组)及110例KD患儿(KD组)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室指标对KD-MAS的诊断价值。结果KD-MAS组患儿肝大、脾大、不完全K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冠状动脉受损、其他脏器受损、KD反复的发生率高于KD组,住院时长大于KD组(P<0.05)。KD-MAS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红细胞沉降率、血清白蛋白、血清钠离子、前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以及非渗出性结膜炎发生率均低于KD组(P<0.05);C反应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atate dehydrogenase,LDH)、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均高于KD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SF、PLT、FIB、LDH对KD-MA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66、0.932、0.897(均P<0.001),其最佳诊断临界点分别为349.95μg/L、159×10^(9)/L、3.85 g/L、403.50 U/L。4个指标联合诊断KD-MAS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LT、FIB和LDH(均P<0.05),与SF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KD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肝脾大、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冠状动脉受损、KD反复等,需警惕KD-MAS的发生。SF、PLT、FIB、LDH对KD-MAS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尤其SF对KD-MAS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青岛市儿童医院2004-02—2006-11收治的KD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并行心脏彩超多普勒(UCG)检测冠状动脉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分组。结果急性期血清h-FAB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冠状动脉病变(CAL)组和非冠状动脉病变(NCAL)组血清h-FABP质量浓度对比差异显著(P<0.01);KD患儿血清h-FABP质量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r=-0.35,P<0.05)。结论血浆h-FABP质量浓度能够反映KD患儿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与LVEF相结合可估计患儿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剂量环磷酰胺(HD-CTX)对儿童水、电解质及肾功能的影响,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观察HDCTX治疗后患儿的临床反应,并监测治疗前及开始后6 h或8 h血生化、肌酸酐(Cr),部分患儿测定治疗前后血管升压素(ADH),对比分析HD-CTX治疗前后检测结果.结果 108例中呕吐24例,少尿22例,水肿4例,7例有神经肌肉症状,5例有腹痛、腹泻等.HD-CTX后血钠明显下降[6 h:(139.12±3.30)mmol/L us (134.06±8.23)mmol/L,8 h:(141.77±3.59)mmol/L us (133.26 ±6.41)mmol/L P.<0.05],39例出现低钠血症,其中12例为严重低钠(<125 mmol/L);血渗透压与血钠下降平行;监测用药后8 h患儿血钠、渗透压下降较6 h明显.血钠下降幅度与患几年龄无关,伴呕吐或少尿者血钠降低较无相应症状者明显.HD-CTX治疗前后血ADH无显著变化[(0.178 ±0.129)μg/L us (0.194±0.173) μg/L P>0.05),与血钠及渗透压也无相关性.HD-CTX治疗后8 h血Cr明显高于用药前[(29.95±13.61) μmol/L us (43.33 ±17.25) μmol/L P<0.05],且增加倍数与年龄负相关(r=-0.320 P<0.05);对照组化疗患儿,化疗水化后血Cr显著低于化疗前[(32.64±14.29) μmol/L us (49.72 ±12.52)μmol/L P<0.05].结论 HD-CTX治疗可引起严重低钠血症,伴呕吐或尿量减少患儿更应注意.低钠发生的机制主要为水潴留所致,可能与ADH的不恰当分泌无关.HD-CTX还可导致血Cr升高,尤其在小年龄患儿更明显,可能对肾小球滤过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的中毒颗粒(toxic granu-lation, TG),探讨预测KD患儿预后的新指标.方法 对入院7 d内的KD患儿126例常规取血制片,瑞氏染色后观察中性粒细胞形态,根据TG所占比例分为TG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之间的WBC计数、红细胞比积、血清白蛋白值、CRP、血沉以及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发生率和残存率.结果 TG阳性组白细胞数目、CRP值及血沉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红细胞比积、血清白蛋白值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TG阳性组的6个月后CAL残留率大于阴性组(P<0.01).结论 TG有望成为预测KD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结果显示①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GOT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②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MB(P<0.05),。结果表明cTnI与CK-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I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诊断川崎病(KD)急性期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检测KD组(n=40)及对照组(n=23)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与谷草转氨酶(GOT)浓度。结果显示:①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GOT浓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血清cTnI,CK-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②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MB(P<0.05),。结果表明:cTnI与CK-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与CK-MB比较,cTnI具有高特异性、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小板变化与临床的关系,动态观察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发现KD患儿入院时MPV明显增大,随病程进展,MPV迅速下降而PLT明显增高并持续2周左右;心脏受累患儿PLT明显高于无心脏并发症患儿(t=2.9187,P<0.01)。这些变化反映了血小板在KD的血管炎性反应中起了重要作用,并提示PLT显著增高的患儿具有心脏并发症的潜在危险。本文还讨论了KD患儿PLT和MPV变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川崎病( KD)患儿急性期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变化,研究其与冠状动脉损害( CAL)高危因素的相关性,探讨血NT-proBNP诊断KD及早期预测CAL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儿科及PICU收治的64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典型川崎病(TKD)43例(占67.2%),不完全型川崎病(IKD)21例(占32.8%);选取同期在本院儿科住院伴有发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64例KD患儿根据冠状动脉有无损害分为冠状动脉损害( CAL)组22例和无冠状动脉损害( nCAL)组42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并行常规检查,KD急性期患儿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各组患儿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并对NT-proBNP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得预测CAL的最佳临界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T-proBNP与其他高危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儿血 NT-proBNP 为(559.7±202.1) ng/L, TKD 组为(982.1±335.4) ng/L,IKD组为(1103.4±357.4) ng/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46,P=0.000), TKD组与IK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TKD组、IK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nCAL组血NT-proBNP为(914.7±257.6) ng/L;CAL组为(1237.3±428.4) ng/L,与对照组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16,P=0.000);nCAL组明显高于CAL组(P=0.000)。 CAL组患儿血谷丙转氨酶高于nCAL组,白蛋白、血钠明显低于nCA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AL组血NT-proBNP与白细胞计数、CRP、ALT均呈正相关(r=0.251,P=0.003;r=0.410,P=0.002;r=0.465,P=0.001),与白蛋白、血钠水平均呈负相关(r=-0.387,P=0.012;r=-0.346,P=0.018)。以NT-proBNP 925.95 g/L为截断值预测CAL,曲线下面积为0.780,敏感度81.8%,特异度76.2%。结论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有助于KD的诊断,而且具有良好的预测CAL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患儿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探讨ACA与KD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55例急性期KD患儿,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中ACA-IgG,IgM和IgA三种亚型。结果:55例急性期KD患儿血清ACA-IgG阳性31例,ACA-IgM阳性13例。急性期KD组ACA-IgG,IgM阳性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后ACA-IgG阳性率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ACA-IgG阳性或阴性两组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6例伴有血栓形成者有5例ACA-IgG阳性。结论:ACA-IgG是KD常见的抗体,ACA-IgG阳性与KD血栓性血管损害关系密切,但对病情判断无作用。  相似文献   

15.
血清心脏肌钙蛋白I在儿童川崎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川崎病(KD) 治疗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 KD组 (n=58) 及对照组 (n=23) 患儿血清 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 LDH)与谷草转氨酶(GOT)的浓度。结果:KD组血清cTnI浓度为(0.62±1.08)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6±0.06) μg/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VIG治疗后cTnI浓度为(0.08±0.15) 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0.62±1.08) 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TnI是一项早期诊断 KD患儿急性心肌损伤的有价值的方法,可为早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减少心血管病变提供依据,并可作为 IVIG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547例川崎病临床分析及伴冠脉病变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征,探讨KD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了解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同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6年10月间547例住院KD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典型与不典型KD的临床特征,并探讨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高危因素.结果 547例中典型KD 434例,不典型KD 113例,不典型KD CAL发生牢较高(P<0.05);除肛周脱屑外,其他临床症状发生少,出现晚(P<0.05).547例KD中并发CAL 103例(18.82%),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性别、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与CAL发生率有密切关系.结论 不典型KD的CAL发生率较高,肛周脱屑较其他临床症状出现早,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线索之一;3岁以下的男孩及血沉、血小板、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是CAL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川崎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及其临床预测价值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诊断为川崎病的患儿657例,根据是否出现严重器官系统损害或生命体征不平稳分为重症组18例,普通组639例。匹配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丙种球蛋白应答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及住院时长等资料的差异,采用逐步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发生重症川崎病的高危因素,并绘制单因素及联合预测ROC曲线。结果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重症组患儿18例,普通组患儿36例,两组多浆膜腔积液、丙种球蛋白无应答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清钠、血清钾、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心房钠尿肽前体及蛋白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及血钾降低是发生重症川崎病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P<0.05);三者联合应用预测发生重症川崎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44%和80.00%,预测界值分别血清钾3.7 mmol/L、C反应蛋白104.7 mg/L及降钙素原1.11μg/L;三项联合指标预测价值大于C反应蛋白或降钙素原单个指标(P<0.05)。结论重症川崎病临床表现多样,常发生多浆膜腔积液及丙种球蛋白无应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升高及血钾降低是发生重症川崎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不完全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IKD)的早期诊断和临床特征,以提高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率,减少KD延迟诊断及冠状动脉病变(CAL)的发生.方法 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2例IKD患儿和147例典型KD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对IKD和典型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包括发热、淋巴结大、指(趾)端脱皮、球结膜充血、手足硬性水肿、皮疹、口腔黏膜充血、肛周脱屑、卡介苗接种处再现红斑(卡疤红肿)]、实验室特点[包括血WBC计数、Hb、PLT计数、ESR、CRP、血清清蛋白(Alb)、血清ALT、血钠]、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IKD组与典型KD组比较发病无性别差异,但发病年龄小;IKD组诊断时发热持续时间长;IKD组急性期手足硬肿、口腔黏膜充血、球结膜充血、皮疹方面低于典型KD组,而卡疤红肿则多于典型KD组;IKD组 WBC计数及CRP较典型KD组高;2组心电图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IKD组发生CAL高于典型KD组.结论 IKD患儿CAL发生率高,小年龄、发热时间长、卡疤红肿、WBC计数及CRP明显升高有助于IKD诊断.尽早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减少IKD延迟诊断及CAL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近20年来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以提高不典型KD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二医院20年来(1991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KD患儿的临床资料270例,以2001年12月为分界点,比较前后10年其临床表现的变化特征.2001年12月后的病例为观察组(192例),2001年12月前的病例为对照组(78例).并比较2组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脏器损害、实验室检查指标.各项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1岁患儿比例、不完全K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2.观察组皮疹、口腔黏膜改变、结膜充血、手足硬肿、颈淋巴结大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3.观察组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组间炎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近10年来1岁内婴儿的KD发病率增加,不完全KD病例增多,尤以小婴儿多见,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增高.对不完全KD,应结合实验室相关炎症指标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崎病休克综合征(KDS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住院诊断为KDS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同一时期确诊为川崎病(KD)但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与119例KD患儿相比,21例KDSS患儿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及不完全KD发生率较高,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较高,血小板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易发生首剂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及冠状动脉损害,总热程及住院时间较KD患儿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SS患儿具有更强烈的炎症反应,存在更明显的高凝状态,易出现丙种球蛋白抵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