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配对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组织中中PANDER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RT-PCR检测22例配对胃癌及对应切缘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ANDER mRNA的表达;制备PANDER cRNA探针,并构建胃癌组织芯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08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PANDER基因的表达,分析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T-PCR显示16/22例(72.7%)胃癌中PANDER基因表达下降.原位杂交证实从正常胃黏膜至转移淋巴结,PANDER阳性率依次降低(χ2=81.135,P=0.00).PANDER基因在60.9%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表达下降的比率无差别(χ2=5.362,P=0.147).肿瘤组织PANDER基因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浸润者PANDER表达高于已经浸润至肌层和浆膜层者(Z =-2.52,P=0.012);胃癌组织中PANDER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无关.结论:胃癌组织中PANDER表达的下降是胃癌早期事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4在胰头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1-01~2007-12-01该院手术切除的胰头癌组织38例,另取11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样本中S100A4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胰头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 05%(27/38),癌旁正常胰腺组织未见S100A4蛋白阳性表达,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 654,P=0. 000)。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在肿瘤直径、是否远处转移、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胰头癌患者S100A4阴性组的生存预后显著优于阳性组(P 0. 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TNMⅣ期为参照,TNMⅠ期和TNMⅡ期是患者生存预后的保护因素(P 0. 05),而S100A4阳性表达是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胰头癌组织S100A4蛋白表达升高与胰头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溴结构域蛋白4(BRD4)已被证实参与了细胞恶性转化以及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过程,但其在胃癌中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目的:探讨BRD4、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进展期胃癌组织83例、早期胃癌组织45例、胃癌前病变组织42例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组织38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D4、MMP-13表达,分析进展期胃癌组织中两者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BRD4和MMP-13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和正常胃黏膜上皮组织(P0.05),两者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58,P=0.019),且表达阳性者预后显著差于表达阴性者(P0.05)。BRD4表达与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其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96,95%CI:1.137~100.609,P=0.038)。结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BRD4可能通过调控MMP-13信号通路促进胃癌恶性进展,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100A6蛋白表达对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转移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及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各98例,通过 Western blot 检测S100A6蛋白表达。结果肺腺癌组织 S100A6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t=19.884,P<0.05);S100A6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 值均>0.05),与患者吸烟指数、肿瘤细胞分化、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均有显著相关(P 值均<0.05);Kaplan-Meier 法比较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OX比例风险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分化、TNM分期和 S100A6蛋白表达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100A6在肺腺癌组织显著高表达,可以作为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标志蛋白。  相似文献   

5.
S100A7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S100A7mRNA和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53例胃癌组织和53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100A7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S100A7mRNA和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7.36%和71.70%)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阳性率分别为15.09%和13.21%),χ2分别为41.330、37.110(均P=0.000).此外,S100A7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均P>0.05),但与胃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结论:S100A7的高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可能是判定胃癌恶性程度十分重要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mi-1和S100A4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45例癌旁异型增生及3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及S100A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癌旁异型增生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4%、48.9%、25.0%;S100A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6%、26.7%、13.9%,两者在组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和S100A4的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有关(P<0.05),而S100A4的蛋白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两者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2,P<0.05).结论:Bmi-1及S100A4的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Bmi-1及S100A4两蛋白指标对食管鳞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蛋白表达与人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以及2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芯片150芯(包括70例胃癌组织和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MMPRIN和HER2的蛋白表达, 并分析他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EMMP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86%和20.00%, 差异有显著性( P = 0.029). 在胃癌组织中HER-2蛋白的阳性率为47.14%(33/70), 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 0.063).EMMPRIN、HER-2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的浸润深度以及临床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仅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0.05). 在70例胃癌组织中EMMPRIN与HER-2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 = 0.383, P = 0.001).结论: EMMPRIN与HER-2/neu可能协同促进了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背景:Slingshot-1(SSH1)通过使肌动蛋白解聚因子丝切蛋白再激活在细胞迁移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认为与肿瘤进展有关。目的:探讨胃癌患者SSH1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11例,部分患者术前于内镜下取病变黏膜活检标本,以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SSH1 mRNA和蛋白表达,并与非癌胃黏膜进行比较。以免疫组化法检测111例手术标本SSH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对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的SSH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且可见SSH1蛋白表达。111例胃癌患者中71例(64. 0%)癌组织中SSH1表达阳性,SSH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 0. 05),与其他肿瘤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性(P 0. 05)。SSH1表达阳性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显著短于SSH1表达阴性患者(25. 60个月对35. 40个月,P=0. 010,HR=1. 71,95%CI:1. 14~2. 57)。Cox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为预后危险因素。结论:SSH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并与预后不良有关,有望成为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embrane-typ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T1-MMP)蛋白在原发胃癌和胃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及与人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量子点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人胃癌组织芯片(包括204例胃癌组织,21例非癌性胃黏膜组织)和20例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MMPRIN和MT1-MMP的蛋白表达并评分.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癌和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MMPRIN和MT1-MMP蛋白表达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正常胃黏膜组分别与胃癌组、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相比,2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性.EMMPRIN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高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MT1-MMP蛋白表达仅与高TNM分期和伴有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EMMPRIN和MT1-MMP蛋白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4,P=0.001).结论:EMMPRIN与MT1-MMP蛋白在胃癌的发生与进展中有协同作用;在胃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高于原发胃癌,但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CHFR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制作仪(美国),构建成5个包括151例胃癌及101例与其配对的正常胃黏膜、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的组织芯片蜡块.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151例胃癌及101例配对癌旁胃黏膜组织中CHFR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CHFR蛋白在非癌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5.25%(52/61),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49.67%,75/151,P<0.05);CHFR表达下调或缺失与胃癌患者的性别显著相关,女性患者胃癌组织中CHFR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64% vs 43.56%,P<0.05).BorrmanⅢ Ⅳ型胃癌组织中CHFR表达缺失率显著高于BorrmanⅠ Ⅱ型胃癌(57.14% vs 34.78%,P<0.05).虽然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之间CHF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但本研究发现胃印戒细胞癌组CHFR表达缺失率最高(71.43%).胃癌组织中CHFR蛋白的表达缺失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mP53蛋白表达未见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有丝分裂前期检查点CHFR基因表达下调或缺失在胃癌中是频发事件.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其与女性、弥漫浸润型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