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电图表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疗效观察指标。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10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对常规心电图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0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40例无检查常规心电图,占37%;67例有检查常规心电图,占63%。心电图异常43例,占有检查常规心电图的64%。其中窦性心动过速24例,占22.4%;ST-T改变11例,占16.5%;期前收缩1例,占0.9%;低电压9例,占8.4%;左室高电压2例,占1.9%;房室传导阻滞3例,占2.8%。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电图改变常见,提示临床可将心电图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常规检查,观察心脏损害情况,以免漏诊;常规心电图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收治的128例SLE患者心电图检测的临床资料,总结SLE患者心脏损害的心电图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SLE患者中有42例(32.83%)心电图异常。结论 SLE影响心脏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早期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提高SLE所致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及早诊治可改善SLE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孙丽卿  朱启槐 《江西医药》2008,43(5):443-44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和电解质、胰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75例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及电解质、胰酶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例(59%)病人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其中非特异性复极改变发生率最高(21.3%),次为窦性心动过速(13.3%)。有82%患者有一项或更多项血清电解质紊乱,其中低血钾(55%)、低血钠(44%),低血钙(35%),低血磷(20%),与正常心电图相比较,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磷和钙、钾血清水平均偏低,非特异性复极改变的病人则血磷的水平偏低。心电图异常和胰酶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异常可能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CT表现及影像学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6例CT表现正常,13例CT表现异常, CT异常表现有脑白质脱髓鞘样改变、脑梗死、脑萎缩、脑出血等。结论 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与体液中各种电解质浓度有密切关系。体内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获得准确数据,但有时心电图可能会更早出现改变,因此心电图对诊断电解质紊乱有独特帮助。正常情况下体液中电解质浓度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使心肌细胞电活动得以完成,但当电解质浓度发生改变时,会对心肌除极及复极过程产生明显影响。这  相似文献   

6.
临床应用的某些药物及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可以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因而引起心电图的改变,掌握这些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可以早期发现某些药物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计素菁,张晓枫山西省职业病研究所谷学英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的发现率随着各种生化检查的开展及有创检查的临床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对1990年~1994年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23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具有“过敏性紫癜”表现的患者,尤其是年青女性、病程绵延或伴有其他症象而不能单以紫癜解释时,需慎加鉴别。方法对3例有皮肤紫癜表现的患者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结果有“过敏性紫癜”表现的患者,同时伴其他体征或实验室异常时,应疑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迅速作相应检查,以便尽早确诊。结论对有“过敏性紫癜”表现的患者,同时伴其他体征或实验室异常时,应疑及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6例SSc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结果 26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7例﹙26.9%﹚,心电图异常13例﹙50%﹚,超声心动图异常12例﹙46.1%﹚。结论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对SSc合并心脏损害有较高的检出率,SSc患者应及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将其分为观察组(10例)与对照组(132例)。对其相关临床指标、指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癫痫、记忆力减退、双侧肢体无力、视觉异常和偏身麻木。查体显示,6例患者有双侧病理反射,4例患者有单侧病理反射。视乳头水肿2例,脑膜刺激征1例,眼球运动障碍1例,面瘫1例,延髓麻痹1例,共济失调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升高、尿红细胞升高、C3下降、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四项指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危险因素(P 0.05)。观察组10例患者均接受颅脑CT和MRI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0%和80%。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相关的因素中,以谷草转氨酶、尿红细胞、C3、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四项指标异常为其独立危险因素,本病患者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将CT、MRI结果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相结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方法选取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记录并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情况。结果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58例患者中,10例出现了狼疮性肾炎,8例患者心脏受累,2例患者累及神经系统,9例患者皮肤感染,3例患者引发肺部疾病。另外,多达17例患者出现血液成分异常。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较为复杂,对人体的心脏、肾脏及皮肤等重要器官损害巨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状态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对462例颅脑外伤患者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462例患者中,心电图异常319例,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ST-T改变、左心室肥厚、左心室高电压、传导阻滞、心肌梗死等。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缺血缺氧、电解质紊乱等导致心电图有一过性改变,当这些危险因素去除后,心脏电生理异常也可出现可逆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邹敏超  袁风红  陈海凤  刘婷  高恺言  胥魏 《安徽医药》2020,24(12):2373-2376
目的探讨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心肌累及的诊治经验。方法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 2015年 11月收住的 2例重症 SLE心肌累及的病人,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辅助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 2例病人出现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异常, 1例病人同时出现心肌酶异常。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病情缓解。结论联合心电图、 UCG、心肌酶谱检查有助于 SLE心肌损害的诊断及疗效监测,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SLE心肌累及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律失常及电解质紊乱的发病率、类型、相互关联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且入院后进行心电图及电解质检查的患者.结果 该组病例中有心律失常者 52人,占总人数的57.8%.其中窦性心动过速 19例 (28.4%),房性早搏 12例 (17.9%),心房颤动 10例 (14.9%),室性早搏 6例 (9%),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9例(13.4%).存在电解质紊乱有 20人,其中低钾 13例,低钠 5例,低氯 5例,高钠、低钙、高钾各 1例.心律失常合并电解质紊乱的有 14人,占心律失常总人数的27%.无心律失常而有电解质紊乱的有 6人,占无心律失常总人数的15.8%.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容易发生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与电解质紊乱有一定关联.大多数心律失常通过病因及并发症的治疗,心律失常均能显著改善或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正常情况下,人体液中的电解质维持动态平衡,疾病或其他因素可破坏其平衡状态造成电解质紊乱。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引起心肌细胞激动起源和传导异常,甚至引起心室纤颤或心脏停搏。在各种电解质中,钾对心肌细胞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提高和透析治疗的普及以及心电图一过性改变难以记录捕捉的特点,窦室传导心电图越来越罕见,故探讨高血钾致窦室传导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原因、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至2013年6月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伴有电解质异常的29例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29电解质异常患者中低钠血症者21例,占72.4%,合并低钾患者17例,占58.6%。治疗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全部好转,有效率10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有多种电解质紊乱,其中以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多见。及时监测电解质,并对异常电解质及时纠正,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好转及成功救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薛静 《家庭医药》2016,(12):43-44
目的:对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女生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观察100例女性患者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方法:本文选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根据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时要慎重,必要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 2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60例临床确诊的冠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平静时心电图显示有早搏(室性或室上性),每次早搏代偿间歇后第一个窦性激动的T波倒置,即期前收缩后的T波异常,其中40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15例患者结合生化常规、心脏超声、心脏摄片检查分别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病、心肌肥厚.5例诊断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变.最后经冠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为冠脉供血不足.结论 当患者有胸痛、胸闷、心前区压迫感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若有早搏后的T波异常,对冠脉供血不足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和抗心磷脂抗体表现进行分析,并对两项检查呈阳性的病例结果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以2011年6月-2012年12月住院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抗心磷脂抗体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瓣膜损伤组和无瓣膜损伤组,瓣膜损伤组为27例,无瓣膜损伤组28例.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抗心磷脂抗体检查,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呈阳性的病例为55例,其中心包积液28例,瓣膜病变27例,总阳性率为55.0%,经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瓣膜损伤组阳性15例,阳性率为55.6%,无瓣膜损伤组阳性4例,阳性率为14.3%.瓣膜损伤组研究对象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高于无瓣膜损伤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检查中阳性率较高,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与超声心动图瓣膜损伤阳性具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冯小朵  李文联 《安徽医药》2021,25(8):1570-1572
目的 阐述以乏力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例并讨论.方法 报道1例以乏力为首发表现的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果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加强疾病总体认识,避免漏诊、误诊.结论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首发症状各异,临床医生需熟练掌握疾病,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