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疾病.资料统计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病的第七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症状,多发生在脊椎骨、髋部、桡骨远端,其中最严重的是髋部骨折.现将我们诊治的11例髋部骨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由于症状相对轻微,病程发展缓慢,骨质疏松常被人们所忽视,直至发生骨折或自发性骨折。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日益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引起的骨折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性骨折多发生在髋部、桡骨远端、脊椎骨等,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00例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0~96岁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00例实施不同的方法治疗的(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中,DHS内固定20例,保守治疗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例;股骨颈骨折71例中,人工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置换38例)的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5例,断裂2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5例;84例恢复行走功能。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需要采取积极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4月~ 2010年3月共治疗70岁以上(70~96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其中手术治疗92例,保守治疗8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20例,保守治疗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例;股骨颈骨折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置换38例.本组患者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本组10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28月,平均14.2月.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5例、断裂2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5例,脱位2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4±10.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5±7.2)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1674,P<0.05.x线片检查示内植物位置良好.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需要积极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导致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其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多个种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OPS)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是指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骨骼的有机成分生成不足,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退化,骨强度降低,以致发生创伤性骨折,或骨折的危险性增高.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致伤致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进行治疗的85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85例患者没有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其下床时间平均为(38.4±3.6)d,患者髋关节治疗优良率达918%。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5.8±10.3)分,术后为(91.6±7.4)分,两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治疗中,同时对患者的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髋部骨密度(BMD)和股骨近端几何结构的关系.方法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47例为骨折组,无骨折50例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股骨近端骨密度及股骨颈轴长(FNAL)、颈干角( NSA)(髋部骨折组对其健侧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彼此间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股骨近端骨密度明显降低,FNAL长于对照组,NSA较对照组大.结论股骨近端骨密度和FNAL及NSA可以提高对老年髋部骨质疏松骨折危险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正> 骨质疏松是严重影响老龄人身体健康的综合征,发病缓慢,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骨折才被发现,而此时的骨量丢失已达相当程度。其中并发髓部骨折较常见,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病情最重,治疗最难,愈后最差的。国外流行病学统计表明10~20%髋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死亡。我们自1992~1996年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资料完整的160例,经6个月~3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0例,男74例,女86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8岁;平均69岁。致伤原因:变换体位或动作过猛30例,平地走或上台阶跌倒96例,被自行车、人等撞倒34例。骨折类型:粗隆区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128例(Gardem Ⅰ型20例,Ⅱ型68例,Ⅲ型28例,Ⅳ型12例)。并存病:依次为心  相似文献   

10.
姜洪 《当代医学》2014,(31):22-23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龙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牵引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31.54±4.9)d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9.36±5.1)d(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93.3%优于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73.3%(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P〈0.05)。结论采用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固定可靠而且对身体干扰小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48例手术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开发性手术124例,微创治疗124例。结果①开放治疗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1.8周,微创治疗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6周;开放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2%、死亡5例,微创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无死亡病例。②12~24周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开放手术患者优90.3%、良9.7%、差0:微创治疗患者优91.9%、良8.1%、差0。结论①开发性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微创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开发性手术。②微创手术骨折愈合时间比开放手术有明显缩短。③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治疗应综合全身因素、骨折情况、骨质疏松程度及患者可接受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法,手术在达到固定可靠、支撑牢固条件时尽量选择转子区骨量丢失较少、创伤小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为预测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提供依据。方法以髋部骨折老年女性患者及保健体检的老年妇女各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来自2002年2月~2004年2月,深圳市人民医院骨科共收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对照组来自同期在该院进行社区保健体检的健康老年妇女。测量所有样本髋部骨密度(BMD)(病例组为健侧,对照组为左侧)、颈干角(NSA)、左手握拳力;根据身高体质量算出体重指数(BMI);确定个人及家族女性骨折史。通过logistie回归分析及判别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结论ward区BMD、NSA、BMI、左手握拳力减弱为老年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假体选择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38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年龄65~98岁,平均76.9岁,生物型全髋107例,骨水泥型全髋94例,生物型人工股骨头104例,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82例.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生物型髋关节置换术平均手术时间(50±10.3)min,出血量(149±27.7)mL,并发症发生率21%优于骨水泥型(61±11.5)min,(205±47.3)mL、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观察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相对小,骨皮质厚,预计寿命长的患者选择生物型人工关节置换.年龄较大、体质弱,骨皮质薄的患者,选择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69名近3年内因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曾笔者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就出院后生活质量(FRS功能评分)、抗骨质疏松治疗情况、再骨折情况等开展调查。结果 (1)出院后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组患者的FRS功能评分大于未抗骨质疏松治疗组(P<0.05)。(2)5例患者出院后发生再骨折,再骨折率7.2%,其中4例未行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3)能否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与受教育水平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出院后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防止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导致老年人群髋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总结预防老年髋骨骨折的合理方案。方法:纳入老年髋骨骨折患者100例,同时纳入100例老年非髋骨骨折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设计并发放《老年髋部骨折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对所有入组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体重指数(BMI)、既往骨折史、家族骨折史、骨质疏松症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半年内跌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文化程度、BMI、既往骨折史、家族骨折史、骨质疏松症状、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半年内跌倒等均是导致老年髋骨骨折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骨折史、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状、吸烟是导致老年髋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老年髋骨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众多,比较多见的是既往有骨折史、糖尿病史、骨质疏松史、吸烟史的老年人群。因此,根据上述人群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进行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原则和特点.方法 自2003年1月~2008年6月,对186例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以上)的合并症、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与内固定的选择、以及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178例,本组病人除2例由于并发多种疾病死亡,其余病人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患者骨折愈合、关节活动、主观感觉与生活能力恢复等因素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3.3%.结论 针对不同的病人,可靠准确的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积极充分的术前准备、内固定器械和术式的选择、术后的合理用药和功能锻炼是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指患骨质疏松症后,因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导致骨强度减低,受到轻微暴力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脊柱、髋部和桡骨远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适合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可靠的个体化的内固定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4例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运用多枚空心钉、PCCP、髓内钉系统和liss系统的治疗资料。结果:(1)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1周,其中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9.6周;除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有轻度髋内翻外,其他患者均无髋内翻;多枚空心钉固定患者及Singh指数2、3级患者术后8周下地活动良好,其他患者3~4周下地活动。(2)12~24周按黄公怡疗效评定标准:优91.5%、良8.5%、差0.0%。结论:(1)PCCP和髓内钉系统治疗老年型骨质疏松症患者转子间骨折能达到固定可靠、支撑牢固、功能恢复理想的疗效,但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慎用.(2)liss系统具有对转子间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转子区骨量丢失较少、创伤小等优点,但支撑牢固性欠缺所以不宜早期患肢部分负重锻炼。(3)多枚空心钉固定的牢固性和支持性均不是很理想,对不能耐受较大创伤手术患者是解决绝对卧床和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较为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行全髋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获得1.5~5年随访(平均3年2个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1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按Harris评分,优良率为88.1%,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结论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临床效果好,可以尽快恢复患者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关艳彩 《黑龙江医学》2021,45(4):387-389
目的:探究运动锻炼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1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干预,并开展运动功能锻炼,根据运动锻炼实施天数分为对照组(29例,6个月内总锻炼天数<120 d)和观察组(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