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脂质体阿霉素与游离阿霉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大鼠血清及组织中阿霉素的血药浓度,研究大鼠静脉给药后脂质体阿霉素(L-DOX)与游离阿霉素(F-DOX)药代动力学规律及组织分布特征(靶向定位特征).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阿霉素浓度.色谱柱Nova-Pak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转铁蛋白修饰的阿霉素(DOX)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将DOX注射液(I-DOX)、DOX脂质体(L-DOX)和转铁蛋白修饰的DOX脂质体(Tf-L-DOX)3种DOX制剂静脉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中DOX含量和荷瘤小鼠不同组织中的DOX含量,对3种制剂的体内生物分布特征和靶向性进行评价。结果:在大鼠血浆中,I-DOX、L-DOX和Tf-L-DOX的半衰期分别为5.48、20.58和22.24h;AUC分别为0.538,1276.5,1221.3μg.h/mL;MRT分别为2.43,23.46和22.59h;CL分别为50.000,0.020和0.020L/(kg.h)。与DOX相比,L-DOX和Tf-L-DOX在小鼠肝、脾、肺和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明显增加,而在心、肾中的药物含量明显降低。与L-DOX相比,Tf-L-DOX在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含量显著增加。结论:采用长循环脂质体包载DOX后,可显著改变DOX的部分药代动力学参数,使药物在血浆中能维持较长时间,而转铁蛋白修饰对脂质体本身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影响。Tf-L-DOX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治疗效果和较低的心脏不良反应,对提高DOX的治疗指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小鼠体内脂质体干扰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20(5):395-396,402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并与游离姜黄素溶液进行比较,评价姜黄素脂质体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大鼠灌胃给药,摘眼球取血,HPLC测定血药浓度;采用3P87药代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当姜黄素的给药量1次接近300 mg/kg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结论姜黄素脂质体口服液比姜黄素混悬液入血速度明显加快,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并且消除减慢,血液中浓度高,在组织中分布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的制备、药动学规律和靶向性.方法 采用反相蒸发超声法制备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检测替加氟在大鼠体内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26nm左右,具有强磁性和超顺磁性.磁控并加热的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组的肝内8 h药时曲线下面积是游离药物组的17.45倍,是替加氟长循环脂质体组的3.9倍;其肝外组织血浆、肾器官中比游离组低.其肝靶向效率达到73.9%.替加氟长循环脂质体组半衰期比替加氟游离药物组明显延长.结论 替加氟磁性长循环热敏脂质体显著增加药物在肝脏的分布,降低了药物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脂质体干扰素(L-IFN)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价值。方法 通过临床药理实验测定L-IFN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小鼠血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9.64(0.08)h、(77.83(1.62) ml、(5.59(0.02) ml/h,纯干扰素(IFN)则分别为(7.02(0.04)h、(1 619.00(40.48) ml、(159.80(1.67) ml/h;在小鼠肝中,L-IFN的消除相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分别为(10.55(0.30) h、(271.40 (3.89) ml、(17.83(0.23) ml/h,IFN则分别为 (9.45(0.45) h、(4 709.00(50.42) ml、(345.00(4.26) ml/h。L-IFN在血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IFN的286%,在肝中则为IFN的194%。结论 L-IFN作为一种新剂型,有望日后应用于临床肝炎病人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载表阿霉素脂质体在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载表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为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用家兔24只,随机分成4组,其中表阿霉素纳米脂质体按不同剂量分成3组,另一组为游离表阿霉素。在0.083、0.167、0.333、0.5、0.667、1、2、4、6、9和12h抽血1.0mL。结果 该试验采用的高效液相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在血浆浓度为10~12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有良好的相关系数(R=0.998),重复性(RSD〈8.5%)和回收率(RSD〈9%)。表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脂质体在兔体内符合三室房室模型,表阿霉素脂质体的T1/2α是表阿霉素的0.41倍,T1/2β为1.97倍,T1/2γ为4.53倍,CL为0.46倍,AUC(0-∞)为1.74倍。结论 表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脂质体均符合三室房室模型,但脂质体包裹后改变了其药物代谢动力参数,表现为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使药时曲线下面积增大,有效作用时间延长,有利于抗肿瘤作用,降低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马钱子碱脂质体静脉推注给药后,家兔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并与游离马钱子碱溶液进行比较,评价马钱子碱脂质体药动学特性.方法 建立HPC检测家兔血浆中马钱子碱含量的方法,采用3p97药代动力学计算软件模拟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马钱子碱脂质体家兔耳静脉单次给药符合三室模型,而游离马钱子碱溶液符合二室模型.马钱子碱脂质体的消除半衰期(T1/2β)是同剂量游离马钱子碱溶液的6.6倍,AUC较游离马钱子碱溶液增长了2.5倍.结论 马钱子碱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与游离马钱子碱溶液比较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 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 h曲线下面积〔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6倍,其峰浓度C max为游离姜黄素的1.5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2%,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的90%可置信区间为102.2%~128.5%,不在生物等效性标准区间内。在室模型分析中,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 (0-72 h)为游离姜黄素的1.4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2%。结论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与游离姜黄素生物不等效。  相似文献   

10.
伊文思蓝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伊文思蓝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状况,为研究脑靶向脂质体奠定基础.方法:用反相蒸发法制备伊文思蓝脂质体,用凝胶柱分离的方法测得脂质体的包封率为25.07%,比较了伊文思蓝脂质体和伊文思蓝水溶液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状况.结果: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对伊文思蓝脂质体的包封率有较大的影响;尾静脉注射后2~4 h时脂质体组在脑中伊文思蓝的浓度高于水溶液组.结论:伊文思蓝可作为检测脂质体跨血脑屏障的模型药物,脂质体对药物跨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改善紫杉醇的体内分布,提高其安全性和抑瘤作用.方法 以新型半乳糖化胆固醇,(5-胆甾烯-3β-氧基)4-氧代-4- [2-乳糖酰胺基乙氨基]丁酸酯(CHS-ED-LA)为肝靶向辅料,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和物理性状.构建肝癌细胞HepG2的荷瘤裸鼠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商品名为泰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分析它们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及抑瘤作用.另外,分别将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秦素、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观察各药物的最大耐受量(MTD).结果 成功构建主动靶向肝癌组织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包封率为92%以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外观摹本呈圆整状且均匀分散,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粒径分别为(78.5±27.8) nm和(88.6±32.5) nm.药物动力学结果表明,紫杉醇脂质体剂型相比泰素有较好的长循环作用,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和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组织分布检测显示,半乳糖化脂质体的肿瘤组织靶向效率较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均有提高,而其他器官中药物分布相对降低.紫杉醇脂质体2个剂型的最大耐受量均高于泰素.体内抑瘤实验结果显示,以相同的紫杉醇剂量给药,半乳糖化脂质体相比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其抑瘤作用更明显(P<0.05);且半乳糖化脂质体以低剂量给药或延长给药间隔,均能达到优于紫杉醇普通脂质体及泰素的抑瘤作用.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靶向肝癌的紫杉醇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能改善紫杉酵传统剂型的药物动力学和组织分布,提高了紫杉醇在体内的安全性和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S180荷瘤小鼠模型比较注射用长春瑞滨脂质体(L-NVB)与长春瑞滨注射液(NVB)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肺、骨髓、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差异。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L-NVB的AUC0-∞cmax比市售NVB高,有提高药效的可能;而CLz降低,MRT延长,提示L-NVB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有助于增加扩散到肿瘤组织中的药物分布量;组织分布结果显示两种制剂在肺、骨髓、肿瘤组织中药物浓度变化趋势相似,L-NVB在骨组织的分布显著低于市售NVB(P﹤0.01),而在肿瘤组织的分布显著高于市售NVB(P﹤0.001),该结果提示L-NVB可通过滞留效应和延缓消除等双重因素在肿瘤组织中聚集,提高肿瘤组织中的靶向性,减少和缩短药物在毒性靶器官骨髓中的暴露量和暴露时间,从而降低骨髓毒性,提高疗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13.
研究摩尔分数为0%~5%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siRNA传递系统的优劣。制备了两组高低电荷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含有摩尔分数为40%和20%的1,2-二油酰基-3-三甲氨基丙烷(DOTAP),以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作为细胞模型,比较了细胞膜表面结合量及内吞量分别随时间和细胞外给药浓度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4 h时细胞表面结合达到稳态,高电荷脂质体组与细胞的结合量明显高于低电荷脂质体组,PEG的加入使脂质体与细胞表面的不饱和型结合转变为可饱和型。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观察载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在6 h的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摩尔分数为40%DOTAP与0%~2%PEG组合有效地将siRNA转运至细胞质,而40%DATAP与5% PEG组合对转运无效。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壳聚糖包覆米托蒽醌脂质体(CL-MTO)的体外释放以及在荷黑色素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药效。采用透析法测定CL-MTO的体外释放度,通过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米托蒽醌溶液剂(I-MTO)、米托蒽醌脂质体(L-MTO)和CL-MTO,考察3种制剂的体内分布特征和靶向性,通过抑瘤率评价药效。结果表明,CL-MTO和L-MTO在pH 6.0~7.4的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百分率分别为30.81%~16.15%和41.84%~32.51%。壳聚糖包覆延缓了脂质体的体外释放。与I-MTO相比,两种脂质体的血浆AUC显著增加,心、肾分布减少;CL-MTO的血液AUC与网状内皮系统AUC之比是L-MTO的1.70倍,肿瘤相对摄取率为L-MTO的1.74倍,且药效增强。壳聚糖包覆增加了脂质体的体内外稳定性以及肿瘤靶向性,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对兔角膜碱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测定粒径、Zeta电位和包封率。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壳聚糖包衣脂质体组、地塞米松组和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组。建立碱烧伤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裂隙灯观察角膜新生血管(CNV)生长情况及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角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粒径为(96.6±14.7)nm,Zeta电位为(58.8±2.3)mV,包封率为(51.41±1.1)%。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能有效抑制CNV生长,降低角膜VEGF表达。与地塞米松组比,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组能促进角膜上皮恢复。结论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包封率较高,抑制CNV生长,促进角膜上皮修复。姜黄素壳聚糖脂质体有望成为新型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眼用制剂。  相似文献   

16.
汉黄芩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包封率高且粒径适宜的汉黄芩素脂质体,考察其体外释放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汉黄芩素脂质体,用葡聚糖凝胶色谱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考察脂质体在等渗磷酸盐缓冲液(pH 7.4)中的释放规律及血浆存在对其释放的影响,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制备的汉黄芩素脂质体包封率为(81.2±4.2)%,粒径为(157±22)nm。在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仅释放约40%,血浆的存在会导致释放有所增加。脂质体在大鼠体内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生物利用度是溶液剂的3.48倍。结论:制备的汉黄芩素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粒径符合要求,体内外研究均表明脂质体具有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白黎芦醇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制备白黎芦醇脂质体,优选最佳处方及最佳制备工艺. 方法: 以大豆磷脂、胆固醇为载体,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白黎芦醇脂质体,设计正交实验,以包封率、形态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优处方. 结果: 按最优处方制得的白黎芦醇脂质体均匀圆整,平均粒径范围80~100 nm,包封率为96.52%,载药量为19.81%. 结论: 选择薄膜超声分散法优化工艺制备白黎芦醇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包封率及载药量高.  相似文献   

18.
溴吡斯的明N-三甲基壳聚糖包衣脂质体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N-三甲基壳聚糖(TMC60)包衣溴吡斯的明脂质体(PB-L)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9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采用自身交叉对照实验,分别单剂量口服TMC60包衣PB-L、未包衣PB-L及市售PB普通片,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PB的浓度,用DAS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计算包衣PB-L及未包衣PB-L相对于市售PB普通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TMC60包衣PB-L、未包衣PB-L及市售PB普通片在兔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15.131±0.244)mg·L-1,(15.430±0.512)mg·L-1和(17.596±0.484)mg·L-1;tmax分别为(4.52±0.24)h,(4.05±0.15)h和(2.33±0.28)h;AUC0-∞分别为(252.928±5.014)mg·h·L-1,(222.644±4.243)mg·h·L-1和(196.553±2.982)mg·h·L-1;TMC60包衣PB-L及未包衣PB-L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28.682%、101.573%,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TMC60包衣PB-L比市售普通片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P<0.05),未包衣PB-L与普通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C60包衣PB-L可显著提高兔体内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F-68修饰后紫杉醇脂质体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考察不同量F-68修饰紫杉醇脂质体后对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未修饰紫杉醇脂质体、0.1%F-68修饰紫杉醇脂质体及0.2%F-68修饰紫杉醇脂质体,血浆处理以炔诺酮为内标,叔丁基甲醚提取。检测波长227 nm,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ODS-C18柱进行分析。结果:未修饰紫杉醇脂质体,0.1%F-68修饰紫杉醇脂质体及0.2%F-68修饰紫杉醇脂质体血浓经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t1/2β分别为11.20,18.32和26.59 h,AUC0-1 440分别为2 541.99,2 760.315和3 369.456 mg.min/L。结论:F-68修饰后紫杉醇脂质体的大鼠体内药动学行为有明显的改变,消除半衰期和血中的循环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AUC增加,且与F-68的用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齐墩果酸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脂质体,优选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以氢化大豆卵磷脂、胆固醇为载体,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齐墩果酸脂质体,设计正交实验。以包封率、形态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优处方。结果:按最优处方制得的齐墩果酸脂质体均匀圆整,平均粒径82.1nm。包封率在90%以上。结论:选择薄膜超声分散法优化工艺制备齐墩果酸脂质体处方合理,工艺可行,有比较满意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