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再次瓣膜置换手术18例,体外循环均采用浅中低温转流,心肌保护采用4∶1的冷血晶体停博液灌注。对体外循环的建立、管理及术后进行评价。结果股动脉-静脉转流8例,其余均为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或腔房管转流。转流时间为49~288 min,阻断时间69~245 min。术毕自动复跳13例,其余电击复律。术中应用超滤12例,血液回收9例,回收血123~767 m L,未出现血色素尿。术后1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术前详细评估,顺利建立体外循环,术中综合的血液保护、心肌保护、适时应用超滤技术是再次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机器人系统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的各种静脉引流方式和辅助引流方法的特点和管理。方法 24例患者接受体外循环下微创机器人辅助(Da vinci S)心脏手术,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不同的辅助引流方法分三组,D1组离心泵辅助引流12例,D2组负压辅助引流7例,D3组颈内静脉插管辅助引流5例。结果三组间平均静脉引流量和平均每公斤静脉引流量基本相似,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术中转流基本平稳,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满意,全组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39.7±35.5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84.2±28.8min。结论在股静脉引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手术医生的要求,灌注师应用不同的辅助引流方式并制定不同的灌注对策,用于保证转流过程中充分的引流和灌注,是机器人辅助微创心脏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两种机器人系统(AESOP3000和Da vinci S)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中体外循环管理和特点.方法 41例患者接受体外循环下微创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两组均行股动静脉插管,A组(AESOP3000)共17例采用双极股静脉插管,D组(Da vinci S)共24例采用单极股静脉插管(Edward24/28F),加用离心泵辅助引流或负压辅助引流或颈内静脉插管辅助引流,建立体外循环.结果 两组术中均引流充分,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无手术死亡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 根据不同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和不同的手术方式,选择正确合适的灌注引流途径,术中充分引流和灌注以及长时间稳定的灌注管理调整是保证机器人辅助微创心脏手术顺利、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的远期效果优于常温冠状动脉搭桥。对于严重冠脉狭窄患者,单纯经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心肌保护效果欠佳,如何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成为影响搭桥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应用不同停跳液灌注方法对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3例冠状动脉移植搭桥患者,根据停跳液灌注方法的不同分为主动脉根部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冠状动脉桥灌注组;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分别于搭桥前、体外循环3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2 h、6 h、24 h取血标本测量血清肌钙蛋白Ⅰ、磷酸肌酸激酶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记录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跳情况、搭桥后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情况、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等临床监测指标。结果与结论:肌钙蛋白Ⅰ复灌后2-24 h;CK复灌后5 min到24 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复灌后6,24 h,主动脉根部灌注+冠脉桥灌注组与主动脉根部灌注+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组明显低于主动脉根部灌注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及多巴胺应用等临床监测指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应用心脏停跳液进行冠状动脉顺行性灌注的同时结合冠状动脉桥灌注或经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对心脏体外循环冠状动脉移植搭桥可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常温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分析50例患者应用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转流过程中的血气变化情况,同时和10例应用3M膜肺的患者比较,了解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进行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红细胞压积大于20%,采用中等以上的流量灌注时动、静脉血气均能维持在正常范围,能满足转流过程中机体氧的需求和膜肺相比转流过程中动、静脉血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常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过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993~1996年12月施行421例重症心脏瓣膜替换术的体外循环经验.病人年龄26~66岁,体重39~88 kg.其中作二尖瓣替换术208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148例;主动脉瓣替换术59例;其余6例行双瓣伴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90~357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50~170 min,心脏停跳时间54~175 min.术中灌注压8~12 kPa,中心静脉压0~0.98 kPa.自动复跳245例,占60%.全组421例中,手术死亡数16例,病死率为3.8%.为了提高重症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作者强调:①选用优质膜式肺,以保证长时间转流,②长时间转流必须采用高流量灌注,维持良好动脉压,③选用顺灌伴逆灌的心肌保护方法,④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分析心内直视手术中七十岁以上患者的体外循环特点和管理方法.方法 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间7000余例手术中70岁以上患者共有194例,分类进行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时全部应用进口膜肺,勃脉力A和胶体预充,常规加入白蛋白、激素和乌司他丁;心肌保护采用间断灌注4:1冷含血停搏液,顺灌逆灌和桥灌相结合;常规监测混合静脉氧饱和度和血细胞压积,积极应用超滤技术.结果 术中转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平均体外循环时问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111.5±40.4min和63.6±21.0min.自动复跳率52.6%,平均搭桥数目3.4±0.8支,术后平均气管拔管时间24.0±12.7h,平均ICU时间4.7±3.5d.结论 70岁以上患者以瓣膜和冠状动脉病变为主、病变复杂,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较长,各脏器保护要求高,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 290例心脏跳动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术中均常规建立左心引流,术毕采用综合序贯排气技术。转流中鼻咽温维持在30~32℃,红细胞压积维持在20%~30%,流量控制在2.4~3.2 L.m-1.min-2,采用α稳态血气管理方法,术中酌情行常规超滤或改良超滤。结果全组体外循环均顺利停机,转流时间22~179 min。术中室颤256例,其中181例自动复跳。全组死亡22例,其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15例,重症瓣膜病7例。全组无体外循环气栓并发症。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方法在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中安全可行且易于管理,能有效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及管理经验,为心脏大血管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障。方法我中心从2002年5月至2010年12月行各类心脏大血管手术101例,根据不同病变位置、程度和手术方式选择不同的体外循环插管和转流方法。结果体外循环转流平均时间(196.7±51.2)min,阻断主动脉平均时间(136.5±58.8)min,深低温停循环平均时间(45.3±16.9)min。术中或术毕使用人工肾进行超滤92例,滤出液体370~2 900 mL。死亡11例(10.9%),包括低心排出量7例,呼吸循环衰竭2例,凝血障碍1例,心跳骤停1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无神经、精神功能障碍与体外循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正确的体外循环转流方法和插管位置是心脏大血管手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993年5月至1997年6月,我们施行体外循环手术1602例,其中主动脉瓣置换(AVR)为171例,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DVR)319例,二尖瓣置换(MVR)为458例,先心654例,其中高体重病人为63例(体重大于70kg)(AVR、DVR、MVR、先心分别为19、23、17、4例).采用Lifestrem离心泵结合滚动泵(用于吸引及心肌保护)行体外循环共37例,年龄为31~65岁,体重70~92kg.全组病人麻醉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及芬太尼维持麻醉.心肌保护方法均采用中度低温含血心肌保护复合灌注.监测围体外循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血中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观察尿量及尿色.对照组为同期应用滚动泵的大体重病人.结果:应用离心泵的大体重病人术中能够维持平稳的灌注压力,转流平稳,转流中尿量900±200ml,发生肉眼血尿或血色素尿的发生率为17.4%,明显低于未用离心系的病人(89.9%)(P<0.01)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是,应用离心泵的病人为1.9g/L,未用离心泵的病人为7.9g/L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离心泵在大体重病人体外循环中起到良好的作用.离心泵对血液破坏少,可在术中、术后长时间转流,且安全度高;特别适宜复杂手术及高体重的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