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脊柱微调手法的颈部操作进行力学特性分析,为该推拿手法的临床推广提供可参考的力学数据。方法微调手法创始人、手法熟练者和手法初学者3位测试者用微调手法在健康人体颈椎两个节段上操作,采用FingerTPS Wireless System采集拇指力量大小的数据,分析在右手拇指力量最大时双手拇指力量大小的差异,以及拇指力量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各测试者双手拇指力量最大值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1);不同的手法测试者在应用脊柱微调手法时,都存在作用力的加力过程(波谷至波峰的时间T1)比减力过程(由波峰至波谷的时间T2)略长,经统计学分析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微调手法操作上存在主力手和辅助手,微调手法操作是慢速加力和快速减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腰椎不同退变程度下传统和改良腰椎推拿斜扳法的作用效果。方法 建立质量-弹簧-阻尼系统腰椎生物力学模型,采集专业推拿医生的推拿作用力,将作用力作为模型的输入力,通过增大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阻尼的阻尼系数模拟腰椎退变。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得到不同腰椎退变程度下推拿斜扳法的作用效果(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当腰椎未退变时,得到两种手法下各节段的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随着腰椎退变程度的增大,两种手法下各节段的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并得到两种手法下腰椎各节段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的衰减速率。结论 当腰椎未退变时,传统斜扳法的有效性略优于改良斜扳法,但改良斜扳法的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斜扳法,宜采用改良斜扳法。随着腰椎退变程度加剧,两种手法的作用效果均呈幂函数式衰减,改良斜扳法有效性的衰减速率明显快于传统斜扳法,说明在腰椎退变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改良斜扳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综合考虑推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一种评价振荡激励和脉冲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优劣的方法,并对振荡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进行优化。方法 建立多刚体胸-腰椎生物力学模型,手法作用力作为模型的输入力,运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模拟得到腰椎各节段位移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对腰椎推拿手法行优化时,改变推拿作用力的核心要素频率f和操作次数n,比较腰椎各节段最大相对位移和最大加速度,并提出一种新的指标z,对推拿手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两种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作用时,腰椎各节段最大相对位移没有差异;振荡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作用时,腰椎各节段的最大加速度均明显小于脉冲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作用时的最大加速度。当f=1~2.5 Hz时,推拿整体效果比较好,且整体效果与操作数无关,推拿作用力持续1个操作数即可;当f=3.33 Hz,n≥5时,推拿治疗效果最好,但此时腰椎各节段承受力也相对较大;当f≥5 Hz时,推拿整体表现不佳。结论 振荡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比脉冲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更安全,研究结果为医生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振荡激励腰椎推拿斜扳法操作参数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孔侵入性操作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腰椎间孔的侵入性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具防腐尸体上,解剖观测走行于L1~5椎间孔的血管、韧带和神经及其毗邻关系。结果腰椎间孔出口区几乎被神经血管封闭,在相邻两横突根(或横突根与骶翼)连线的中点紧贴椎板外缘,以及横突根(或骶翼)上缘存在2个相对无神经血管区(三角工作区),但有12%腰横突根上缘三角工作区出现腰升静脉或(和)椎间静脉下支至腰静脉的交通支。结论⑴"三角工作区"为相对无血管区;⑵腰椎侧后方手术要注意入路区可能存在血管;⑶腰椎间孔穿刺时,针尖宜从两横突根中点,并紧贴椎板外缘刺入;⑷由于椎间孔出口区几乎被神经血管封闭,针刀在此处盲切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依据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Ⅰ型上所测得的施力数据,对各向作用力进行频域分析,并对各频段成分在综合推拿效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它因素的相互关系作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背景:过伸复位被中医骨伤科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其生物力学机制研究尚显不足。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了复位过程中各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整体的应力特点。 方法:依据1例T12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10层Dicom3.0标准的CT图片建立T12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在对建立的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后模拟过伸复位手法,约束L2下端所有面,给T11椎体上端一个纵向牵引力,分别于T11,T12,L1椎骨棘突顶点给予一个方向垂直朝向椎体、大小为3.0 cm的位移。程序运算后读取压缩椎骨外形改变和应力分布。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几何外型逼真、生物力学特性全面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复位手法作用后压缩的椎骨表现出明显的过伸,在复位过程中表现的复位机制与传统的生物力学实验相同。利用有限元分析法研究传统手法的作用机制具有实验结果可靠、显示结果直观、节约资源以及手法模拟精确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骨折手法复位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背景:手法复位是传统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是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目前有关手法复位的疗效评估及临床意义更多是一种经验判断,尚缺乏手法复位的客观研究。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性。 方法:采用随机、空白对照研究,选择60~75岁胸腰椎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压缩程度1/3~1/2,后凸角≤30°)患者,手法组采用腰后伸位徒手按压复位,对照组不加复位主动干预,其余治疗方案两组相同。分别比较入院时、复位后、下床站立时以及随访时X射线片测得的伤椎高度比和后凸角。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病例67例,其中手法组36例,男1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5.4±10.8) 岁,对照组31例,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7.2±9.7)岁,两组性别、年龄、伤椎高度、后凸角基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对于对照组,手法组复位后可即刻显著恢复伤椎高度(P=0.016),后凸角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但3周后下床站立时和随访时两组椎体高度比和后凸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并与入院时水平相近(P > 0.05)。结果提示,手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仅可在卧床期间改善伤椎高度,对于后凸角无明显改善作用,在短疗程下远期未表现出手法复位的作用,临床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8.
背景:肘按法是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手法,在使用肘按法时,不同的角度对腰椎的作用不同,且手法操作不当可能会加重病情,目前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的: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不同角度肘按法对腰椎L4-L5椎体及后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及方向,探讨肘按法最安全及适宜角度,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取1名25岁健康男性志愿者的CT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Solidworks、Hypermesh、ABAQUS软件建立正常腰椎有限元模型,并改变髓核和纤维环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建立向左后突出的腰椎间盘有限元模型。以突出物的体表投影为按压点,按压力度为400N,从左往右每隔15°模拟按压1次至165°。分析不同角度肘按法对正常及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有限元模型椎体及后部结构的应力分布、位移分布及方向。该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相关伦理要求,受试者对测试过程及用途完全知情同意。结果与结论:(1)与正常腰椎模型相比,腰椎间盘突出模型后部结构中小关节、椎弓根、模拟按压部位等处应力集中范围较大,且L4右侧椎板下部及L5椎体下部后面与侧面等多处出现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9.
背景:过伸复位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治疗效果好、费用低、损伤轻、疗效快等优点,但临床应用缺乏规范,对手法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不足。 目的:利用有限元分析法观察过伸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的动态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依据1例T12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的210层Dicom 3.0标准的CT图片建立T12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的有限元模型,在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后,模拟过伸复位手法,约束L2下端所有面,给T11椎体上端一个纵向牵引力,分别于T11,T12,L1椎骨棘突顶点给予一个方向垂直朝向椎体、大小为3.0 cm的位移。程序运算,读取受压椎骨上下椎间盘的受力情况。 结果与结论:建立了几何外型逼真、生物力学特性全面的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三维有限元模型。复位手法作用后椎间盘发生明显的牵张,在不同过伸支点椎间盘的受力不同。提示过伸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确切,椎间盘在骨折复位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传统手法的作用机制具有实验结果可靠、显示结果直观、节约资源以及手法模拟精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了椎骨松质骨力学特性实验。首先建立了包括微机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验系统。对314个人体胸椎,腰椎松质骨试件分别沿轴向,横向和矢向压缩做了破坏实验。测定了中国成人椎骨松质骨的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等参数。对各类不同试件力学特性的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并对各参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由实验和计算结果可以得出:椎骨松质骨轴向强度、弹性模量显著大于其正交方向的值,与轴向正交各方向的力学特性参数间无显著差导。整椎强度明显大于松质骨强度,皮质骨起着不同于松质骨的承载作用。松质骨强度、弹性模量,密度之间显著正相关。数据集中反映了中国人青壮年组椎骨力学参数的特点,实验结果为建立脊柱动力学模型及研究各类椎骨损伤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Properties of chemoreceptors of tongue of rat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A further analysis of already published data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retardates of low ability level less frequently have retarded siblings, retarded parents, and parents low in occupational level than do retardates higher in ability level.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retarded individuals, persons retarded as a result of gene or chromosomal anomalies, brain injury, etc.,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lower-level retardate group, and persons whose retardation represents polygenic segregation, who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higher-level group.  相似文献   

16.
Modes of Inheritance of Errors of Refractio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Eighteen families in which both parents had refractions within the range of +4·0 D to −4·0 D and axial lengths seen in emmetropia (22·3-26·0 mm) showed coefficients of correlation of the order 0·5 indicative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for axial length (0·407) and for the cornea (0·487), but not for the lens (which is known to be yoked to the axial length). No such coefficients were seen in 19 families in which one of the parents had axial length outside the emmetropic range (nine families with long axes and 10 with short axes).

The pattern of polygenic inheritance for emmetropia (completely correlated optical components) and errors of refraction up to 4·0 D (inadequately correlated components: correlation ametropia) follows that seen in stature and other measurable characters. In contrast the high refractive errors with their abnormal axial lengths (component ametropia) are—like the extremes in stature—pathological anomalies with monofactori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