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孔建新  王保龙 《检验医学》2002,17(4):250-25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FQ-PCR法对240例不同的肝病患者及108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以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急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9.40,P<0.05);不同人群血清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x2=125.31,P<0.001).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的HBV感染者,体内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VM阴性者;e抗原阳性和阴性者体内HBV DNA含量的差异亦具有显著性.HBV、HCV重叠感染者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单纯HBV感染者(P<0.05).结论 FQ-PCR法检测HBV DNA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结果可靠的优点,可反映HBV真实感染和低复制状态,对于乙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模式 (HBV M )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31 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HBV M、HBVDNA含量 ,并对其中 1 1 5例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水平作统计分析。结果 血清HBVDNA含量与HBV M有关 ,模式Ⅰ (HBsAg阳性 +HBeAg阳性 +抗HBc阳性 )与HBeAg阴性的各种模式比较 ,模式Ⅱ (HBsAg阳性 +抗HBc阳性 )、Ⅲ (HBsAg阳性 +抗HBe阳性 +抗HBc阳性 )与HBsAg阴性的各种模式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对于CHB患者 ,随着病毒在体内的活动 ,血清HBVDNA含量和ALT水平相应升高。结论 HBeAg与HBVDNA含量明显相关 ;HBeAg阴性或HBeAg/抗 HBe血清转换 ,不表示病毒停止复制 ;CHB患者肝功能状态与血清HBVDN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唾液HBVDNA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者唾液HBVDNA检测的流行病学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法检测HBVDNA。对 114例慢性HBV感染者唾液和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114例慢性HBV感染者唾液和血液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2 8.1%和 4 7.4 % ,阳性者平均HBVDNA含量分别为 6 .37± 0 .95和 8.18± 1.5 4 (拷贝数 /ml的对数 ) ,后者均显著高于前者。唾液HBVDNA含量与血液含量高度正相关 (r =0 .918)。血液HBVDNA阳性者的唾液阳性率为 5 9.1% (32 / 5 4 )。血液HBVDNA阴性者唾液阳性率 0 .0 0 % (0 / 6 0 )。血液HBsAg(+)、HBeAg(+)者的唾液HBVDNA阳性率为 10 0 % (2 0 / 2 0 )。血液HBsAg(+)、HBeAg(- )者的唾液HBVDNA阳性率为 15 .1% (11/ 73)。结论 慢性HBV感染者尤其是HBeAg阳性者和血液HBVDNA阳性者的唾液含有HBV ,可能有一定传染性  相似文献   

4.
HBV-DNA定量与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学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和ELISA两种方法同时检测了 310份血清 ,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 :80例HBsAg (+)、HBeAg (+)、HBcAg (+)组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 92 5 % (74例 ) ,平均拷贝数为 4 10× 10 10 /ml,6 8例HBsAg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32 35 % (2 2例 ) ,平均拷贝数为 1 31× 10 9/ml,70例HBsAg (+)、HBe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45 71% (32例 ) ,平均拷贝数为 4 0 8× 10 8/ml;32例HBV M全阴性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 6 .6 7% (2例 ) ,平均拷贝数为 1 5 4× 10 8/ml。结果表明 :HBV -M阴性的病人也可能有HBVDNA阳性 ,因此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指导治疗 ,应选择乙肝两对半标志物检测的同时做PCRHBVDNA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检测结果及其同HBV标志物相互关系。方法采用FQ-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50例不同的肝病患者进行HBV DNA定量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急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中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检出率分别为急性乙型肝炎79.4%、肝硬化81.8%、肝癌80.0%慢性乙型肝炎54.7%。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阳性模式者,HBV DNA阳性检出率及体内HBV D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模式;e抗原阳性和阴性患者体内HBV DN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PCR法定量检测HBV DNA可真实反映病毒感染和复制状态,对乙型肝炎的早期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新药验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榆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430例血清中,有232例HBVDNA阳性,占54,0%。血清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占94.8%,≥106copies/ml占65.9%;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占29.4%,≥106copies/ml占17,5%。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4.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HBV血清免疫学标志(HBVM)模式,preS1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801例血清的HBVDNA,用ELI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preS1同时进行检测。结果HBVDNA的总检出率为67·0%,preS1的总检出率为74·9%。其中,在模式HBsAg( ),HBeAg( ),HBcAb( )中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sAg( ),HBeAb( ),HcAb( )及HBsAg( ),HBcAb( )组。在HBsAg(-)模式中HBVDNA亦有检出。在HBsAg( ),HBeAb( ),HcAb( )组,HBVDNA的检出率为55·8%,而preS1的检出率为69·8%,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HBVM模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M和preS1提供了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准确灵敏,是HBV感染及复制的直接证据,HBVM,preS1和HBVDNA的检测各有其独特的临床检测意义,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 HBV DNA 检出情况及其与血清病毒标志物及肝功能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96例不同血清学类型的 HBV 感染者血清中的 HBV DNA ,同时检测 HBV 血清标志物与肝功能.结果99例 HBeAg (+)标本中 HBV DNA 阳性率为100%,平均 HBV DNA 含量为1.21×107 copy/mL ,其 HBV DNA 检出率和含量与 HBeAg(-)模式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g (+)与 HBsAg (-)模式比较,HBV DNA 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 HBV DNA 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 HBsAg (-)且肝功能又正常的标本中检出了4例 HBV DNA 阳性.结论实时 FQ‐PCR 定量检测 HBV DNA 与 HBV 血清标记物及肝功能指标联合应用可使诊断更准确,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9.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同血清标志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法 (FQ PCR)检测HBVDNA同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 将FQ PCR法检测HBVDNA的标本用ELISA法重新测定HBV血清标志物前S1抗原 (PreS1 )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 1 86份HBVDNA阳性标本中 ,HBsAg阳性率 98.92 % ,抗 HBc阳性率 94 .0 9 % ,有 2例HBsAg阴性 ,其中 1例为抗 HBc单独阳性。PreS1阳性率为 6 1 .83% ,HBeAg阳性率为6 6 .6 7%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4 2 .4 7% ,联合检出率 86 .0 2 % ,PreS1和HBe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HBVDNA阴性而HBsAg阳性标本 1 1 4例 ,抗 HBc阳性率为 96 .4 9% ,PreS1阳性率为 2 2 .81 % ,HBeAg阳性率为 5 .2 6 % ,后二者同时检出率 3.5 1 % ,PreS1和HBeAg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0 .0 0 1 ) ;HBV低水平和高水平复制标本PreS1和HBe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BVDNA阳性标本中 ,对于PreS1和HBeAg而言 ,PreS1单独阳性者HBVDNA对数值为 6 .6 5 4± 2 .2 0 3(x±s) ,HBeAg单独阳性者为 6 .892± 1 .5 79,同时阳性者 6 .70 6± 1 .6 4 3,均阴者为6 .32 1± 1 .76 3,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清PreS1和HBeAg与HBVDNA关系密切 ,可作为HBV复制的标志物 ,尤其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更好 ,但以HBeAg特异性较高。二者存在状态与HBV复制程度关系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揭示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与血清HBVDNA含量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血清、HB VM进行检测 ;对HBVM阳性 6 5 0 0例患者血清采用荧光PCR法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在HBVM阳性的 6 5 0 0例血清中 ,有 3982例占 6 1 3% ,HBVM标志物阳性者血清均有HBVDNA阳性。血清HBsAg、HBeAg、抗 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占 96 9% ,大于 10 6copies/ml者占 72 1% ,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占 2 1 9% ,HBVDNA定量大于 10 3 copies/ml,且小于等于 10 4copies/ml者占 78 1%。结论 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 6 0 %的血清HBVDNA阳性 ,且HBeAg阳性中HBVDNA阳性率及血清HBVDNA均明显高于抗 HBe阳性者。在抗 HBs、抗 HBc阳性者血清内也有HBVDNA阳性者 ,采用荧光PCR定量检测HBVDNA技术先进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其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模式,分析HBsAg阴性血液的安全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应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HBV DNA。结果 100 281例HBsAg阴性献血样本,HBV DNA检测总阳性率为0.71‰,在HBVDNA阳性的献血者中,单独HBsAb(+)阳性的模式比例是6.56%,乙肝5项均为阴性的模式组和HBsAb(+)、HBcAb(+)模式组分别占18.03%和13.11%,HBeAb(+)、HBcAb(+)模式组占14.75%,HBcAb(+)模式组占27.87%,HBsAb(+)、HBeAb(+)、HBcAb(+)模式组占19.67%。结论 HBsAg阴性的血液仍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复制,核酸检测(NAT)能增加血液筛查的检出率,降低输血残余风险率,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2.
HBsAg阴性献血者血清(浆)HBV DNA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明确HBsAg阴性献血者血清 (浆 )HBVDNA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HBsAg阴性献血者血清 (浆 )HBVDNA。如HBVDNA为阳性 ,则进一步检测乙肝“两对半”血清学指标。结果  5 0 0份标本中有 1 4份为HBVDNA阳性 ,检出率为 2 .8%。进一步检测其它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 ,发现这 1 4份标本中有 5份表现为抗 HBs、抗 HBe和抗 HBc一项或两项阳性。对HBVDNA的定量测定表明 ,其含量在 1 0 4~ 1 0 6拷贝数 /ml。结论 为尽可能减少输血后HBV感染的发生 ,有必要采用PCR方法检测HBsAg阴性献血者血清 (浆 )HBVDNA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父亲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以及HBV定量与婴儿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父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62例(A组)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母亲HBsAg阳性、父亲HBsAg阴性的新生儿71例(B组)及父母双亲HBsAg均阴性者50例(C组)作对照,采用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新生儿血清HBsAg及HBVDNA水平以及父/母血清HBVDNA拷贝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HBVDNA阳性率较ELISA检测的HBsAg阳性率高,C组无1例感染,而A、B两组总体感染率分别为33.9%及35.2%,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父代、母代HBVDNA含量越高,其子代感染率越高。结论 HBV可能通过父婴途径垂直传播,其感染率与母婴传播相当,且与父代血清HBVDNA含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了解HBV免疫标志物(HBVM)与HBV DNA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乙肝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1156例受检者临床血清标本,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M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比较HBVM不同血清模式HBV DNA检出率及其含量,分析HBVM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HBV DNA阳性检出率及其量与HBVM有关,HBsAg、HBeAg抗HBc阳性血清模式组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eAg与HBV DNA含量明显相关;HBeAg阴性不能代表病毒复制停止。  相似文献   

15.
唐丽  陈瑞琳 《华西医学》2010,(7):1336-1338
目的观察HBV阳性患者血清中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出率及其与不同疾病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20例,其中慢性HBV携带者21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38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35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26例。采用巢式PCR法检测全部患者血清中的HBVcccDNA。结果 120例血清中HBVcccDNA阳性检出率为43.3%(52/120);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cccDN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2%(16/21)、63.2%(24/38)、34.3%(12/35)和0%,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高HBVDNA定量组的HBVcccDNA阳性检出率高于低HBVDNA定量组(P〈0.05)。结论 HBVcccDNA检出率与外周血HBV复制指标HBVDNA有关,并与不同疾病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245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BV-M的定性检测及HBV DNA的定量检测。结果 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83例(大三阳),其中77例(92.78%)为HBV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共150例(小三阳),其中78例(52.00%)为HBV DNA阳性(HBV DNA>1.0×102copy/mL)。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HBV DNA定量检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的患者体内HBV DNA阳性率为96.55%,且81.60%的HBV DNA在1.0×105~1.0×108copy/mL。结论 HBV DNA的含量与HBV-M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前S2抗原(PreS2-Ag)与HBV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120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ELISA法检测血清PreS2-Ag。结果(1)120例HBV感染者血清PreS2-Ag阳性45例(37.5%),PreS2-Ag阴性75例(62.5%);(2)120例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血清HBVDNA〉10^3 copies/ml 35例(29.2%);其PreS2-Ag皆阳性(100.0%);HBVDNA≤10^3 copies/ml 85例(71.8%),其中PreS2-Ag阳性10例(11.8%),与前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09,P〈0.01)。(3)110例HBV感染者血清PreS2-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91.7%(110/120),85例血清HBeAg与HBVDNA检测结果一致,符合率为70.8%(85/12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09、P〈0.01)。结论HBeAg阴性HBV感染者中,PreS2-Ag较HBeAg更敏感反映体内HBV感染和复制状态,PreS2-Ag更有利于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对判定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患者病毒复制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421例慢性HBeAg阴性患者血清中HBV—LP、HBV—M和HBVD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21例慢性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DNA与HBV—LP2种方法阳性和阴性的符合率为75.7%,其HBVDNA阳性检出率为53.6%,HBV—LP阳性检出率为56.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1例HBVDNA和HBV-LP共同阳性标本中,血清HBV—LP水平与HBVDNA拷贝数变化相一致,两者呈正相关(r=0.938,P〈0.01);HBVDNA阳性血清中HBV—LP阳性率为80.1%。结论血清HBV—LP水平能反映慢性HBeAg阴性病毒感染者体内HBV的复制程度,适合替代HBVDNA检测的方法,是对HBV—M检测的补充,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在基层医院对慢性HBeAg阴性患者的诊治具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PreS2-Ab与HBVM(HBsAg、HBeAg、HBaAb、HBcAb检测编号分别为1、3、4、5)三种主要模式(135阳性、145阳性、15阳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同时检测338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PreS2-Ab,并以20例两对半全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VPreS1-Ag、PreS2-Ag在13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94.7%,81.6%;在14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69.3%,57.7%;在15阳性组中检出率为69.6%,57.1%。二者在338例HBsAg阳性标本中总检出率为75.1%,59.8%,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22.5%。PreS2-Ab在三种模式中的检出率均较低,但在145阳性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135和15阳性组。20例HBVM全阴模式的标本中均未检出阳性结果。结论HBVPreS1-Ag、PreS2-Ag在HBV感染者的血清中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HBsAg阳性的三组模式中PreS2-Ab的检出率均较低,结果表明:HBsAg阳性慢肝患者体内绝大部分均存在病毒复制的倾向,如将三者与两对半联合检测,对全面判断HBV感染的病毒复制、疗效观察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无条件开展HBV-DNA测定的实验室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斑点杂交 (DH)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DH和FQ PCR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2 39例和健康体检者血清 4 1例的HBVDNA。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用ELISA测定。结果 用DH和FQ PCR检测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HBeAg( )组 78.0 7%和 10 0 % (P <0 .0 1) ;抗HBe( )组 18.18%和 77.2 7% (P <0 .0 1) ;HBeAg( )、抗HBe( )组11.86 %和 4 4 .0 7% (P <0 .0 1)。健康体检者两法均为阴性。结论 FQ PCR对乙型肝炎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和抗病毒药物疗效评价方面比DH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