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评价严重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价值.方法将76例严重多发伤按相关标准分为MODS组(A)与非MODS组(B).将两组伤后第1、7、14、21天各时相点测得的CRP值及CRP/LDL(炎症危险指数)的比值分别输入计算机作统计学处理.结果A、B两组CRP动态值及CRP/LDL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RP/LDL对临床监测严重多发伤后并发MODS的可能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多发伤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ICU收治的10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7例多发伤患者分为并发MODS组(n=65例)和非MODS组(n=42例)。分别比较两组多发伤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ISS评分、APACHEⅢ评分、GC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休克发生率上差异的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APACHEⅢ评分、GCS评分、血糖和血小板水平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是多发伤患者并发MOD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与休克纠正是否及时、ISS评分和APACHEⅢ评分有关。  相似文献   

3.
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根据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CRP水平。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酶及CRP水平与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SIRS组血清酶及CRP水平与非SIR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ODS组血清酶及CRP水平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χ~2=19.73,P<0.001)。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酶学及CRP水平升高越明显;蝮蛇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水平升高越明显,MODS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水平与SIRS、MODS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发伤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标法测量36例多发病病人当天、伤后第3、7及14天外周血中IL-12的水平变化,15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 结果:多发伤病人IL-12水平在创伤后各时相点上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伤后7d内,ISS≥16分组较ISS<16分组有明显增高(P<0.05)。在伤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病人,IL-12的水平较非非SIRS和MODS的病人显著增高(P<0.05)。结论:严重创伤后外周血中IL-12的变化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平片。其动态变化监测对伤情的判断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DS/MODS)已有较多报道,但以颅脑伤为主的多发伤合并ARDS/MODS在西宁玉门地区报道较少。我们调查了31例该地区严重创伤伴颅脑伤符合平原MODS诊断评分标准的病例资料,与兰州、西安地区同类病例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海拔高度MODS诊断标准参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术前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复苏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间经我院急诊科抢救的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病例204例,根据液体复苏方法的不同分为充分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B组又根据复苏中所选液体补液速度的不同分为B1组和B2组,比较不同复苏组间存活率、死亡率、MODS的发生率、碱剩余及血清乳酸值。结果:A组B组血气碱剩余值(BE)、血清乳酸值复苏后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B组、B1组和B2组死亡率和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于A组,存活率明显高于A组(P0.05);B1组和B2组在存活率、死亡率、MODS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B1组输液总量明显少于B2组。结论:对于严重多发伤合并出血未控制性休克患者,正确及时的液体复苏能够有效恢复血容量,为后续治疗营造良好条件。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及MOD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剂量艾司洛尔预防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普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30),于拔管前2min分别静脉注射艾司洛尔0.5mg/kg(A组)、生理盐水5ml(B组),监测围拔管期HR、MAP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3min心率明显下降,与给药时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心动过缓病例发生,A组在拔管时,拔管后1min时MAP值与给药前及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严重,小剂量艾司洛尔0.5mg/kg静脉注射,可有效地预防老年患者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患者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的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97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GCS计分法分为重型组(29例)、中型组(31例)、轻型组(37例)三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测定颅脑损伤患者伤后6h、1d、3d、14d血清中CRP水平。结果: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CRP水平与患者的病情呈正相关,重型组CRP水平显著性高于中型和轻型组(P〈0.01);各组患者入院6hCRP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1d内达到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4d后轻型和中型组降至正常水平,重型组病情重的患者其CRP值升高幅度大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监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并进行动态观察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浆表面活性蛋白A(SP—A)浓度与创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ARDS组(8例)和非ARDS组(48例),另以10例轻伤对照组。采用半随机对照实验。分别于伤后第1、2、3、7天空腹采集外周血。采用Sandwich ELISA技术测定外周血血浆SP—A浓度。结果:非ARDS组血浆SP—A浓度伤后第2、3天稍高于对照组,而ARDS组血浆SP—A浓度伤后第3、7天均明显高于非ARDS组;非ARDS组SP—A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到第7天基本降至对照组水平;ARDS组SP—A浓度持续升高。伤后第1、2天血浆SP—A浓度与ISS评分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第3、7天呈明显正相关。SP—A浓度与PaO3/FiO2在各时相点均呈明显负相关。SP—A浓度与ARDS发生率在伤后第1、2天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第3、7天呈明显正相关。结论:严重创伤后,外周血血浆SP—A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SP—A浓度与创伤性ARDS发生率呈明显正相关。严重创伤早期动态监测血浆SP—A浓度,对预测ARDS的发生可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CSI)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CK-MB的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A组(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患者)及B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CSI术前、后空腹血清CRP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结果:A组:CSI术后平均血清CRP水平高于术前(P〈0.01),CK-MB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B组:CSI术后CRP及CK-MB水平随时间呈递减趋势。结论:CSI术后血清CRP水平可作为CSI术损伤程度及AMI病程转归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蜂蛰伤后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2015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5例蜂蜇伤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蜂蛰伤后并发MODS为MODS组,82例蜂蛰伤后未出现MODS者为非MODS组.比较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架在严重多发伤并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期外固定架固定股骨干骨折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 ,将 85例严重多发伤 (ISS >2 5 )患者分为两组 :A组床旁局麻下行外固定支架固定股骨干骨折 ;B组行下肢皮牵引或小夹板固定股骨干骨折。将两组患者 4周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SF)发生情况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的并发症 (ARDS、MOSF、FES)发生率及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 ,行外固定架治疗组低于行下肢牵引或小夹板固定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并股骨干骨折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行外固定架固定股骨 ,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收住我院ICU的15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处理方法,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值与发生MODS的关系,发生MODS与未发生MODS病死率的比较。结果155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29例(18.7%)。ISS〈16分、16~25分和≥25分的病例数分别为39、58和58例,其中发生MODS的病例分别为3、7和19例(x2=12.321,P=0.002),≥25分的MODS发生率较高。发生MODS的29例多发伤患者死亡15例,未发生MODS126例患者死亡28例(x2=10.236,P=0.001)。结论多发伤后并发MODS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治疗原发性损伤,防止创伤治疗过程中的第二次打击,早期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是改善多发伤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73例MODS患者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原发病、占同期ICU住院患者的比例及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多发创伤、严重感染、脑血管病及大手术,女性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严重感染、产科合并症、脑血管病、流行性出血热及中毒。同期ICU住院患者中,男性MODS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女性,男性MODS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年龄〉55岁的男性、女性两组MODS患者病死率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性别不同,MODS发生的原发病也不同。男性患者的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但与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患者240例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SIRS组190例再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常规测定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分别用ELISA法测定血清D-二聚体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发病后24h内SIRS组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MODS组患者血D-二聚体和CRP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D-二聚体与预后呈负相关(r=-0.2879,P〈0.01)。结论 检测SIRS患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MODS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infection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on the occurrence of early posttraumatic MODS.Design Retrospective study.Setting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ICU.Patients 163 consecutive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more than 48 hours following severe trauma.Measurements and main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in respect to the existence of MODS at day 2. There was 27 patients in the MODS group and 136 patients in the no MODS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with respect to age, sex ratio and 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 The MODS group had a higher mortality (52 versus 7%), Injury Severity Score (45±14 versus 31±13), hypovolemic shock rate (74 versus 30%), massive volume replacement rate (59 versus 6%) and SIRS rate (81 versus 54%) than the no MODS group (p<0.05). The rate of infection was similarly low in the MODS and no MODS group (4 versus 6% respectively).Conclusion Early MOD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hypotension and massive volume administration but very rarely with infection, despite the high rate of SIR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乳酸水平在多发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6h、24h作动脉乳酸水平测定,并作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乳酸清除率≥30%定为高清除率,10%~29%为中清除率,<10%为低清除率.根据多发伤患者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和终点事件组(多器官功能障碍或28d内死亡),比较两组患者与乳酸清除率关系.结果 终点事件组17例(入院28d内死亡6例,出现多脏器功能障碍11例),24h内乳酸、APACHEⅡ评分终点事件组均高于好转组,入院时及6h、24h时乳酸清除率终点事件组均低于好转组.随着乳酸清除率的降低,终点事件发生率逐渐升高.结论 动态监测乳酸水平可以早期评估多发伤患者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8.
大黄对危重病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目的 研究大黄对危重病患者MODS的防治效果。方法  10 90例ICU患者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是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外科急腹症、化学和物理因素损伤等所致脓毒症。 6 37例患者列入大黄预防治疗组 ,非大黄预防治疗组 4 5 3例。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中毒性肠麻痹和MODS的发生率。结果 大黄预防组 6 37例患者中 ,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5 7例 ,中毒性肠麻痹 4 3例 ,MODS 5 8例 ;而非大黄预防治疗组中 ,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86例 ,中毒性肠麻痹 91例 ,MODS 95例 ,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 0 0 5 ) ;大黄预防组中 337例进行肠内营养 ,并发MODS 15例 ;而非大黄预防组中 178例进行肠内营养 ,并发MODS 2 3例 ,两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0 5 )。大黄预防组中肠内配合肠外营养 179例 ,并发MODS 10例、肠外营养 98例 ,并发MODS 15例 ;而非大黄预防组中肠内配合肠外营养 12 7例 ,并发MODS 19例、肠外营养 117例 ,并发MODS 32例 ,大黄预防组和非预防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肠外营养患者MODS的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内配合肠外营养的患者 (P <0 0 5 ) ;无营养支持的患者MODS的发生率最高。治疗研究显示累及四个以上脏器MODS患者中 ,伴胃肠功能衰竭患者经大黄治疗后其存活率达 5 2 6 % ,显著高于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我院住院 3 5 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 ,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 (3 .5~ 6.1mmol/L)、轻度高血糖组 (6.1~ 8.0mmol/L)、中度高血糖组 (8.0~ 11.0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 (>11.0mmol/L)。统计不同水平血糖患者发生MODS例数和院内存活天数 ,并分别计算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MODS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  (1) 3 5 7例创伤死亡患者正常空腹血糖 3 1例 (8.68% ) ,轻度高血糖 76例 (2 1.2 9% )、中度高血糖 10 5例 (2 9.41% )、重度高血糖 14 5例 (4 0 .62 % ) ,创伤死亡患者高血糖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率 (P <0 .0 1)。 (2 )正常血糖组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出现MODS例数分别为 5例 (16.13 % )、3 2例 (4 2 .11% )、82例 (78.10 % )和 117例 (80 .69% ) ,高血糖各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3 )正常血糖组 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3天内死亡例数分别为 2 6例 (83 .87% )、3 3例 (4 3 .42 % )、3 8例 (3 6.2 0 % )和 43例 (2 9.6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各参数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进展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收治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重症医学科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共126例。以患者进入ICU时的SOFA评分值作为基线SOFA评分,将入院1周内SOFA评分值较基线SOFA是否增加≥2分设为MODS加重组(n=38)和MODS未加重组(n=88),比较2组TEG各参数差异是否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加重风险存在预警价值。 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MODS组间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α角在不同MODS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值降低是MODS加重的主要关联因素OR=0.371,95%CI(0.243~0.568),R值每降低1分钟,患者MODS加重的风险增加0.629倍;利用ROC曲线分析R值对MODS的预测价值,R值的cut-off值为1.900,AUC为0.121(P<0.001),提示R值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MODS的发生。 结论R值降低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ODS病情加重的风险存在预警价值,并且具有更便利、更快捷的优势,可尽早提示临床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