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抗感染过程,该类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杀菌功能,其作用过程历经趋化运动,识别并结合吞噬物质,进而摄入胞内,最终杀伤并降解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对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及表型变化的影响,采用油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过氧化氢释放法、琼脂糖测定法、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流式细胞分析检测中性粒细胞表型.结果表明:应用rhG-CSF后,中性粒细胞胞浆内"中毒"颗粒数、空泡数和Dohle小体数增加;化疗后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趋化及氧化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正常组,用rhG-CSF后功能均增强,基本接近正常组甚至超出;用rhG-CSF前中性粒细胞CD64、CD62L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用G-CSF后CD64表达上调,CD62L表达显著下调;CD16、CD32、CD14和CD11b则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形态、功能及表型出现变化,进一步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用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对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功能进行分析与评估。方法:使用Percoll分离液分离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用PE荧光标记后与FITC标记的酵母聚糖颗粒(Zymosan)混匀,置于转盘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进行多通道时间序列成像。使用Volocity和Image J分析中性粒细胞的运动及吞噬相关参数,包括形态变化、运动轨迹、伪足振荡、结合吞噬指数,得出时间序列下各项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中性粒细胞在受到Zymosan诱导后趋化作用明显,大部分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极性化,在40分钟内能快速结合Zymosan,行使吞噬功能。结论:使用显微成像技术结合图像处理分析技术可准确、定量地分析中性粒细胞运动及吞噬功能,直观快速地对中性粒细胞的生理学状态进行初步评估。通过这项技术,得到正常生理状态下中性粒细胞对Zymosan的快速响应情况,为今后中性粒细胞相关功能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PMN)在严重烧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休克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MN的功能相当复杂,在接受机体发生组织损伤或感染的信息后,PMN游出血管,向炎症部位趋化游走,最先到达炎症部位发挥其吞噬和杀菌功能。应当讲,PMN是一把双刃剑,正常时杀灭病原体、清除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对机体起保护作用;而某些病理改变如严重烧伤、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休克等可引起大量PMN向炎症部位趋化并被活化,释放大量活性氧、水解酶及多种促炎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引起局部或对远隔脏器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格拉诺赛特(Granocyte)系日本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其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与人体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相同。G-CSF系一种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促进骨髓中粒系造血干细胞发育为中性粒细胞并增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及趋化功能。格拉诺赛特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骨髓移植、大剂量化疗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新生儿外周血维生素A(VA)水平变化及其与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62例CAP新生儿(CAP组)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病原体感染分为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组(混合感染组);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的3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各组新生儿外周血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并分析CAP新生儿VA水平与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关系。结果 CAP组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之间VA水平、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P组临床型VA缺乏及亚临床型VA缺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可疑亚临床型VA缺乏发生率高于CAP组(P<0.05)。CAP组中VA<0.70μmol/L患儿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均明显低于VA≥0.70μmol/L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细胞内杀菌功能。方法 :采用普通酵母菌对 44例肝硬化患者及 3 8例正常人进行中性粒细胞吞噬和细胞内杀菌功能试验。结果 :3 8例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伤率均值分别为 (2 3± 7) %和 (3 9± 3 ) % ,44例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和杀伤率分别为 (15± 5 ) %和 (3 0± 7) %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2 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与 12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及 8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与 3 6例肝硬化非合并肝癌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及杀伤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杀伤功能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8.
吞噬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杀死越过宿主初级防御屏障(如:皮肤、粘膜)或未被正常清除机制清除的微生物。宿主防御中粒细胞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在患有粒细胞缺乏和因癌症化疗引起长期严重白细胞减少的病人中得到证实。为了预防感染,粒细胞必须有正常的数目和功能.各种粒细胞功能失调(不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都与宿主抗感染能力的降低有关。粒细胞缺乏或功能异常病人的微生物病因学和临床感染类型具有某种特征。这样的感染常常由高等细菌和真菌病原体引起,并常见于皮肤、软组织、呼吸道和血流中。  相似文献   

9.
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SDS)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婴幼儿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身材矮小及骨髓功能失调。尽管中性粒细胞减少是SDS必要的诊断标准之一,与该病有关的血液学异常表现也曾陆续报导,如:贫血、胎儿血红蛋白(HbF)增高、血小板减少、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趋化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向白血病发展的趋势。SDS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截止1994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 UBI 的机理,我们观察了20份血液标本,经XLY—Ⅱ型随液量子治疗仪处理(紫外线照射8分钟,同时克氧12分钟)前后的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变化。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功能,并含有丰富的过氧化物酶,这是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基础。实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迁移(neutrophil migration)是中性粒细胞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之一,是中性粒细胞由骨髓或外周血趋化到病变部位活化并履行功能的必经步骤,近年来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迁移对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中起关键作用,这或许为肺部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对中性粒细胞的产生、释放、黏附、迁移及与肺部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应用琼脂糖淀胶玻片法和化学比色法对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测定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检测,并与35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趋化指数和SOD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MD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SOD水平与MD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68 4,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降低与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性粒细胞在人体抗感染方面起着首要防御作用,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麻醉药物可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硫贲妥钠目前仍为麻醉诱导和复合静脉麻醉中的常用药物,而其对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影响情况尚无定论,故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便根据病情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麻醉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全麻组41例和复合组42例,全麻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组患者采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收缩压(SBP)的变化,以及术前、术后24 h、术后72 h的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A、Ig M、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中性粒细胞黏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变化情况。结果全麻组患者在围术期的MAP、HR、SBP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复合组。术后24 h,两组患者Ig G、Ig A、Ig M、中性粒细胞趋化指数、中性粒细胞黏附率、中性粒细胞吞噬率、中性粒细胞杀菌率均较术前降低(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24 h上述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P0.05);术后72 h两组患者上述免疫功能指标均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时间较短,术后72 h患者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临床及手术医生应重点关注患者病情,选择对患者生理指标影响较小的麻醉方案,确保患者的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酶联免疫法和普通酶母菌检测法对32例肺癌者进行了血清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水平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化疗前,血清IL-2水平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6个月后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IL-2、IL-8和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地英  刘玲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3):2960-2961,2963
目的建立预染色法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试验,探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吞噬前细菌进行预染色,使细菌容易辨认而提高试验准确性。观察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的形态学变化、细胞数量变化及不同的时间血细胞计数仪测定中性粒细胞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测定时间。结果不同孵育时间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形态不同,细菌清晰、易认;1h后显微镜法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健康对照组(58.4±20.5)%,2型糖尿病组(48.5±19.8)%,肿瘤组(51.1±21.4)%;仪器法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健康对照组(55.6±17.0)%,2型糖尿病组(46.4±15.6)%,肿瘤组(47.5±16.1)%。结论显微镜计数法和血细胞分析仪法的结果密切相关,可以为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化和凋亡功能。方法①将新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年龄相仿健康志愿者各15例新鲜外周血3 ml,与4μl OVA-FITC充分振荡混匀,在37℃恒温水浴锅保温吞噬60 mim后,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的平均荧光强度。整理实验数据,计算细胞吞噬能力。②将新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年龄相仿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血3 ml,加入流式中性粒细胞表面活化标记物CD62L和CD11b[1],流式细胞仪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CD62L和CD11b的表达情况。③将新采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年龄相仿健康志愿者新鲜外周血3 ml,在温箱(37℃,5%CO2)培养24 h,每个样本分析10000个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细胞吞噬60 min后,COPD组中性粒细胞吞噬平均荧光强度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吞噬功能受损;在中性粒细胞活化功能,COPD组较健康对照组CD11b上升显著(P 0. 05),CD62L下降,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于中性粒细胞凋亡功能,COPD组较健康对照组凋亡延迟。结论 COP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存在障碍、活化粘附增强及凋亡延迟。了解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可能会提高对COPD发病机制的认识,从而为改良治疗COPD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烟雾吸入性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与炎症消散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烟雾吸入损伤模型后于伤后 2、6、12、2 4h及 2、3、4、5d各时相点动态观察 (1)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对鸡红细胞吞噬功能 ;(2 )肺泡巨噬细胞体内对凋亡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结果 :(1)致伤后 2~ 6h肺泡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吞噬率、吞噬指数下降 ,12h后逐渐恢复正常 ,2~ 5d仍保持较高的吞噬功能。 (2 )肺泡巨噬细胞对凋亡中性粒细胞吞噬在伤后 2h即开始逐渐升高 ,2 4h达峰值 ,然后逐渐下降。结论 :(1)烟雾吸入伤早期 (2~ 6h)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受损害 ,然后逐渐恢复正常 ,并保持较高吞噬活性 ,它有利于清除异物、细菌等。 (2 )肺内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 ,然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参与了恢复期肺内炎症消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阿奇霉素对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PMN)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阿奇霉素工作液 (终浓度为 0 .0 5、0 .1、0 .5、1.0、10 .0和 2 0 .0mg /L)处理PMN后 ,分别以DAK比色法、Trinder反应和物理学方法检测PMN的吞噬功能、趋化活性、细胞内髓过氧化酶 (MPO)活性和NBT还原活性的变化。结果 :低浓度时 (<1.0mg /L)阿奇霉素可抑制PMN的趋化和MPO活性 (P <0 .0 5 ) ,而高浓度时则可增强其活性 (P <0 .0 5 ) ,对吞噬和NBT还原功能则随阿奇霉素的作用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P <0 .0 5 ,r =0 .887)。结论 :阿奇霉素可增强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人成熟中性粒细胞(PMN)表面携带IgG(Fc)和激活补体(C)的受体。这些受体具有介导免疫吞噬和杀灭微生物的作用。虽已知骨髓中性粒细胞不及循环PMN功能成熟,但对其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以前虽研究过中性粒细胞在成熟过程中的生物物理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