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膈神经移位对小儿呼吸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了解膈神经移位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4例小儿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应用膈神经移位治疗。结果:膈神经切断前后,患儿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单侧膈神经移位,对患儿呼吸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组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方法悄然兴起,相继出现了肋间神经移位术、副神经和颈丛神经移位术的报道。膈神经是呼吸运动神经,也是良好的移位动力神经。我院自1970年起采用同侧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取得较好效果。 1 膈神经的解剖、电生理和组织化学 膈神经是颈丛的最重要的分支。其一般起始于颈_(3-5)神经根,以颈_3为主,其次为颈_(4.5)。膈神经先在前斜角肌上端外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内侧,约有97%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另约3%在锁骨下静脉前方  相似文献   

3.
了解一侧膈神经和部分肋间神经同时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选择28例臂丛神经根损伤,行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同时切断前后,测量呼吸潮气量,频率,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该两种经同时切断后,Vt,f有所下降,PetCO2升高,表示呼吸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4.
第五届亚太地区手外科学术大会,有关上肢周围神经外科交流论文95篇,主要涉及成人臂丛损伤、产瘫麻痹、上肢其它神经损伤及周围神经基础研究等方面。对于成人臂丛损伤,MR脊髓造影是诊断根性撕脱伤的有效手段,丛外或丛内神经移位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改良Oberlin术式治疗上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神经移位与膈神经移位术、双重股薄肌移植(Doi术式)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手握持功能、产瘫麻痹晚期重建、肌肉内显微神经修复以恢复骨骼肌功能及免疫抑制剂FK506促神经再生研究等,推动了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膈神经移位治疗产瘫节前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临床膈神经移位治疗产瘫节前损伤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组16例,皆在全麻下行膈神经移位修复撕脱的臂丛神经,术后观察膈神经移位后患儿上肢功能恢复及呼吸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2~6年,按照Mallet评分标准评定膈神经移位功能恢复情况,优5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5%,3个月以内优良率80%。11例呼吸平稳;4例呼吸急促,术后1周平稳;1例发生肺炎,经治疗10余天后呼吸平稳。结论 早期膈神经移位治疗产瘫节前损伤疗效满意,肥胖及体弱新生儿膈神经移位时需慎重,切取一侧嗝神经对患儿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产瘫患者膈神经移位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产瘫患儿行膈神经移位术后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比较 84例产瘫患儿臂丛神经手术后呼吸功能的变化。 4 7例为膈神经移位组 ,3 7例为非膈神经移位组。术后临床观察呼吸变化 ,摄胸片。用肺功能仪对膈神经组中 16例作术前、术后肺功能测定。结果 膈神经移位组术后胸片示患侧膈肌均有抬高 ,透视下见膈肌随呼吸呈矛盾运动。术后患儿呼吸窘迫、肺炎、肺不张等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膈神经移位组。年龄小于 6个月的手术组 ,其并发症明显高于 6个月以上组。呼吸窘迫均出现在年龄小于 3个月的手术组。术后肺功能仪测定中每分钟通气量 VE、吸入潮气量 VTINS有下降。结论 产瘫患儿年龄在 6个月以上作膈神经移位较为合适 ,以避免产生呼吸系统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膈神经端侧吻合移位至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雄性SD大鼠51只,随机分成4组:A组,单侧全臂丛神经撕脱组;B组,膈神经端端吻合组;C组,膈神经端侧吻合组;D组,膈神经螺旋状端侧吻合组(B、C、D组膈神经均移植2.0 cm腓肠神经至肌皮神经).并于术后进行肢体功能、组织学和神经电生理检测.另取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基因F344大鼠9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膈神经轴突再生情况.方果 各实验组术后手术侧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术后神经电生理和组织学检测表明,术后3个月,C、D组左侧肱二头肌肌张力恢复率和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B组的76.4%和86.3%、85.6%和87.7%,即端侧吻合组肱二头肌功能达到端端吻合组的80%以上,同时保留了膈肌的功能.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膈神经轴突通过端侧吻合口长入移植神经.方论 膈神经端侧吻合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上肢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肩袖功能的重建;治疗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评价;神经轴突二次损伤对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疗效影响的实验研究;膈神经移位接上千前股的疗效分析;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46例报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臂丛根性撕脱伤是骨科领域最严重的创伤之一,治疗复杂、疗效较差。1970年我国顾玉东首创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并取得良好疗效,此后膈神经移位术成为治疗臂丛损伤的。我科2005年以来对8例全臂丛撕脱伤患者行膈神经移位术经典术式,将其术前和术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膈神经移位至肌皮神经重建屈肘功能的临床应用及早期疗效。方法对8例臂丛根性撕脱伤行膈神经移位术,膈神经与上干前股的肌皮神经束直接吻合5例,膈神经通过神经移植桥接至肌皮神经3例,术后随访评定其屈肘功能。结果8例经10月-2年随访,肱二头肌肌力在2级以上5例,有效率62.5%。结论膈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的理想术式,重视术前和术中膈神经功能的评估、神经移位时吻合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术后综合康复锻炼是提高手术疗效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青壮年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例接受膈神经移位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0 d)进行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同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观察呼吸系统自觉症状程度.结果13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氧不足症状,16例全部出现一侧膈肌抬高,术后第10天肺活量(VC)、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数(VC%)分别比术前减少37.98%和2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c=11.532、tvc%=0,P<0.01).其它项目如残气量(RV)较术前轻度下降,肺总量(TLC)下降值达到术前肺总量的36.49%,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较术前上升了4.75%,上述各指标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术前比基本无改变,但其差值有统计学意义.膈神经移位右侧(10例)与左侧(6例)术前、术后肺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8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结论膈神经移位术后对青壮年患者肺容量有较大的丧失,肺通气功能减弱和小气道阻力增加,但其丧失程度在机体自身代偿耐受范围内,不会导致急剧发生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建议对右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患者,术前进行严格的肺、心功能检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由于臂丛的解剖及其损伤的复杂性,其治疗至今仍然是临床难题之一.而根性撕脱伤是臂丛损伤中最严重的类型,又称节前损伤,指构成臂丛神经的颈神经根在脊髓部位的丝状结构断裂.由于丝状结构断裂后在脊髓表面不留痕迹,无法进行直接修补,多需作神经移位术[1].目前临床广泛采用的供体神经有:肋间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等.  相似文献   

13.
神经移位技术最先广泛应用于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是指通过将供体神经移位吻合到失神经支配的靶周围神经上,即将结构完整、原始功能可丧失的供体神经移位转接到去神经的受体神经上,供体神经通过轴突再生使得受体神经重塑功能,从而重新支配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近年来,将起源于颈髓损伤水平以上的神经移位吻合到膈神经上,似乎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重建高位颈脊髓损伤后膈肌功能的重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胸膈神经移位与锁骨上移位治疗臂丛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 SD大鼠 48只 ,按手术不同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4只。实验组 :开胸切断左侧膈神经远端后从第二肋间抽出 ,与左侧正中神经的指深屈肌肌支缝接。对照组 :锁骨上切断左侧膈神经 ,用同侧隐神经桥接后与左侧正中神经的指深屈肌肌支缝合。术后 1、2、3、4个月行肉眼观察并作肌电、组织学检测和图像分析。结果 实验组大鼠于术后 2 1~ 3 5d起出现与呼吸同步的屈腕、屈指动作 ,而对照组则在术后 3 6~ 49d出现。实验组指深屈肌的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CMAP)潜伏期的延迟率和波幅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 =6.84、3 2 .43 ,P <0 .0 5、 <0 .0 1)。肌肉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和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经胸切取膈神经移位的疗效优于锁骨上切取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移植神经长度对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行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治疗臂丛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其中17例需要做神经移植.通过检测肱二头肌肌力与体重指数(BMI)评定手术疗效.结果 17例患者的总体有效率82.4%,移植神经长度以及BMI与屈肘功能恢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臂丛损伤患者尤其是全臂丛损伤患者中,膈神经移位肌皮神经的临床疗效不受移植神经长度以及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臂丛神经损伤是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 ,其中65%的成人损伤和 75%产伤麻痹是根性撕脱伤。根性撕脱的范围可以是一个、数个甚至全部神经根 ,预后极差。神经根撕脱后不会自行修复 ,为了恢复神经的连续性 ,常规的做法是行神经移位术 ,可选用副神经、肋间神经、膈神经和对侧C7神经根等 ,对于晚期病例也可以行肌腱移位术或肌肉游离移植术。但这些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供区一定程度的功能缺损 ,而且疗效不满意 ,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从理论上讲 ,将撕脱的神经根植回脊髓是最合理的治疗方法。但臂丛神经的根性撕脱不仅是周围神经系统 (PNS)的…  相似文献   

17.
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综述周围神经损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方法复习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出周围神经损伤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裂伤近年的进展有:健侧C7神经根通过颈椎前食管后方的通道直接移至患侧;吻合血管神经的股薄肌移植;MRI和CTM能早期诊断.对于臂丛神经上干或下干根性撕脱伤可用臂丛内神经移位术:即用尺神经部分束移位至肱二头肌肌支;健侧C7神经根选择性束组(保留前股前内侧)移位术或肱肌肌支移位至正中神经屈指肌束或骨间前神经.胸廓出口综合征多见于常保持头直视前方姿势的人群中、易发生颈肌劳损者.放射性神经病尽早用肾上腺皮质素、抗凝药和高压氧治疗.结论虽然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已有很大进展,但在促进神经再生、功能重建方面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经典术式,副神经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最常用的移位动力神经之一[1].肩胛上神经支配的冈上肌、冈下肌是肩关节外展的"启动肌",又是上举的"主要肌"和上臂外旋的"关键肌",修复肩胛上神经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具有重要作用.副神经是斜方肌的主要支配神经,斜方肌上部对于维持肩部外形和完成耸肩、肩外展动作非常重要.而副神经与肩胛上神经距离近,用副神经移位于肩胛上神经已是常规术式[2-3].  相似文献   

19.
副神经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动力神经。本文介绍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历史,及近年来副神经解剖的进展;并重点讨论、比较副神经各种移位方式及其恢复效果,分析副神经移位术式的趋势,认为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是较好的选择,且在副神经移位时保留斜方肌上部功能,利用副神经的远端终支移位是现在临床应用的趋势;并讨论了影响副神经移位疗效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全长膈神经移位重建屈指功能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胸腔镜视下切取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至正中神经内侧头重建全臂丛撕脱伤后屈指功能的可行性,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屈指功能的恢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对3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患者,采用胸腔镜视下游离胸腔内的全长膈神经,于入膈肌处切断膈神经,将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于正中神经内侧头,术后每3个月随访肺功能和临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3年,拇长屈肌及2~5指指浅屈肌肌力均恢复至3~4级,掌长肌肌力2例为2级,1例为1级;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鱼际肌肌力为0级.肺功能显示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降低,但在1年内都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胸腔镜视下切取全长膈神经直接移位至正中神经内侧头重建全臂丛撕脱伤后的屈指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