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北医药》2012,34(14)
目的 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左室大面积心肌梗死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0.9%氯化钠溶液2ml/d灌胃,n=24)和螺内酯治疗组(Spi组,螺内酯20 mg/kg/d,2ml灌胃,n=24),另设假手术组(Sham组,0.9%氯化钠溶液,2 ml/d灌胃,n=24).分别于术后2、7、14、21 d观察下列指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非梗死心肌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较,AMI组大鼠和Spi组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AMI组比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和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蛋白表达在2 d、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21 d有所升高(P<0.05).Bax蛋白表达在2 d、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 d、21 d有所降低(P<0.05).结论 螺内酯治疗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同时增加凋亡相关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和减弱Bax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延黄消心痛胶囊对实验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Bax、Bcl-2蛋白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干预心肌梗死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延黄消心痛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和地奥心血康对照组,药物干预7d后,结扎SD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Bax、Bcl-2蛋白表达;应用TUNEL法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区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模型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值均<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干预药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的Bax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药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均与假手术组、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延黄消心痛胶囊能够抑制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焱  周晓东  刘刚  刘超  籍振国  刘坤申 《河北医药》2006,28(12):1140-1142
目的 探讨螺内酯和氯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2)与AMI组(n=48).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大鼠模型.再将术后72 h存活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MI 螺内酯组(S组)、AMI 氯沙坦组(L组)、AMI 螺内酯 氯沙坦组(SL组),用氯胺T法观察梗死区与梗死周围非梗死区的胶原含量,观察各组梗死周围非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利用逆转录-PCR技术的方法,观察AMI早期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的表达.结果 组间梗死区与梗死周围区胶原含量差异并无显著性;AMI用药组梗死周围区毛细血管密度均高于AMI组;螺内酯和氯沙坦及2者合用组在心肌梗死后2周时MMP-13mP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结论 螺内酯和氯沙坦及2者合用并不延缓心肌梗死后早期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模型,观察AMI后卡维地洛早期处理对心梗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AMI组(n=15)、低剂量卡维地洛组(n=15)和高剂量卡维地洛组(n=15)。建模后2周心肌组织取材,HE、Masson染色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及抗凋亡、凋亡蛋白表达;建模前1 d及建模后2周心脏超声检查;采用Elisa法对建模前及建模后2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结果建模后2周,与AMI组比较,卡维地洛组梗死面积减小,梗死区存活心肌细胞数增加,替代性纤维化面积减小,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强,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P<0.05;梗死区及梗死旁区心肌组织中幼稚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上述改变在高剂量药组明显;心脏超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直线小,心率(HR)减慢,左室射血分数(EF)值增加(P<0.05);血浆BNP水平较AMI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AMI后早期应用卡维地洛处理,可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及丢失,减轻AMI后心肌梗死程度,减轻左心室重构,改善AMI后左室功能,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对大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时心肌细胞凋亡与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2 h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组(normal group,Normal)、假手术组(sham oper-ation group,Sham)、生理盐水缺血/再灌注组(saline ischemi-a-reperfusion group,NS)、溶剂对照组(solvent control group,Sol)、美托洛尔对照组(metoprolol control group,Meto)、芹菜素低、中、高剂量(1、2、4 mg.kg-1)用药组(apigenin low,medium and high dose treatment group,Api1,Api2,Api4)。再灌注2 h后迅速取出心脏,TUNEL法原位标记凋亡的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法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做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心肌损伤情况。结果芹菜素各剂量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NS组(P<0.05),Api1,Api2,Api4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率;芹菜素各剂量组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Bcl-2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芹菜素各剂量组与NS组比较,心肌组织损伤的病理学变化明显减轻(P<0.05)。结论芹菜素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有关;芹菜素抗心肌凋亡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表达和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芹菜素能明显减轻心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脂联素(adiponectin,APN)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 group)、I/R组(I/R group)、脂联素预处理组(APN+I/R group),每组16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I/R模型。各组随机选取8只,采用Evans blue-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另外8只对心功能指标进行监测,实验结束后,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损伤;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脂联素明显减小I/R所致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P<0.05),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P<0.05),减轻透射电镜下心肌细胞形态、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改变,减少细胞凋亡,增加Bcl-2表达(P<0.05),降低Bax与Caspase-3蛋白表达(P<0.05)。结论脂联素对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减少心肌细胞损失、减轻心脏功能障碍有关,其抗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表达,下调Bax及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中国小型猪32只,均采用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猪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4组。干细胞(SC)组(n=8)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皮下注射连续7天,血细胞分离机单采外周血干细胞悬液(PBSC)后,通过经皮经腔导管技术建立的梗死相关动脉(IRA)通道回输;EPO组(n=8)AMI模型制作成功后1h经耳缘静脉给予EPO3000U/Kg,于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SC+EPO)组(n=8)同时给予EPO及干细胞移植干预,干预方法同上。另设对照组(n=8),以同样的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实验动物,取心肌梗死区域组织行苏木精-依红染色法(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凋亡蛋白Bax,Bcl-2及caspase-3的表达。结果:①组织学苏木精-依红染色结果:四组实验动物心肌组织样本中均可见心肌梗死区域,以对照组最为严重,实验组病理改变最弱。心肌梗死区域可见心肌细胞坏死崩解、组织结构破坏,梗死边缘区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新生毛细血管。②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Bcl-2蛋白表达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减低(P<0.05)。与SC组和EPO组相比,实验组心肌梗死猪心肌组织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的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EPO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通过抑制梗死区域心肌细胞的凋亡,有效防止梗死后左室重构,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陶霞  刘皋林  苏定冯 《中国药房》2002,13(11):648-650
目的:研究去窦弓神经(SA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时程。方法:10周龄SD大鼠行SAD术或假手术(Sham),术后4、8、16和32周对SAD及相应Sham组大鼠的心肌连续切片,采用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ABC法检测Bcl-2、Bax、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Sham组相比,SAD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Fas、Fas-L表达增高,Bcl-2/Bax比率降低。结论:心肌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失调可能参与SAD大鼠的心肌重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在犬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再灌注中对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平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单纯延迟再灌注组(late reperfusion group,LR)、延迟再灌注预加曲美他嗪组(late reperfusion+trimetazidinegroup,LR+TMZ)。假手术组和LR组灌服生理盐水,LR+TMZ组灌服曲美他嗪(2mg·kg-1.d-1)共14d。所有犬于d14灌药2h后开胸,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LR和LR+TMZ在高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0h,再灌注10h,制成AMI延迟再灌注模型。采用TUNEL法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Bcl-2、Bax、细胞色素C和AIF蛋白表达。结果与LR组相比,LR+TMZ组心肌细胞AI明显降低,Bax、细胞色素C和AIF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分别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曲美他嗪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延迟再灌注中可减少梗死周边缺血区心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细胞色素C、AI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接心肌注射基因重组hVEGF165腺相关病毒(rAAV-hVEGF165)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微血管数量、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81只SD大鼠根据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15只,心肌梗死组(MI组)25只,生理盐水组(NS组)25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16只。于注射4周后测定超声心动图参数、梗死面积、微血管数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组织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VEGF组心肌梗死面积较MI组和NS组明显减小(P<0.05)。超声心动图提示VEGF组的射血分数要高于MI组和NS组(P<0.01)。血管计数显示VEGF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P<0.01)。结论:直接心肌注射rAAV-hVEGF165能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缩小梗死面积,促进心肌内新血管的形成,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抑制Bax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苏长英  孟艳红  吴美龄 《安徽医药》2021,25(10):2070-2074
目的 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1(SERP1)过表达对缺氧/复氧(H/R)诱导的大鼠胚胎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2018年1—12月将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大鼠H9c2心肌细胞系建立H/R损伤大鼠心肌细胞模型,采用pCMV6质粒为载体构建内质pCMV6-网应激相关蛋白1(pCMV6-SERP1)过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设H9c2心肌细胞为正常对照组(NC组),H/R损伤(缺氧4 h/复氧4 h)H9c2心肌细胞为H/R组,H/R损伤H9c2心肌细胞转染pCMV6空质粒为H/R+pCMV6组,H/R损伤H9c2心肌细胞转染pCMV6-SERP1过表达重组质粒为H/R+pCMV6-SERP1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种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技术检测各组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SERP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1.06±0.21)、(0.41±0.07)]比较,H/R组、H/R+pCMV6组H9c2心肌细胞SERP1 mRNA[(0.47±0.09)、(0.48±0.08)]及蛋白表达水平[(0.25±0.04)、(0.26±0.05)]显著降低,H/R+pCMV6-SERP1组H9c2心肌细胞SERP1 mRNA(2.94±0.52)及蛋白表达水平(0.83±0.12)显著增加(P<0.05),与H/R组、H/R+pCMV6组比较,H/R+pCMV6-SERP1组H9c2心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1微小RNA(SER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NC组[(100.00±00.00)%、(4.45±0.62)%]比较,H/R组、H/R+pCMV6组、H/R+pCMV6-SERP1组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49.86±5.14)%、(48.75±5.23)%、(89.72±8.6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H9c2心肌细胞凋亡率[(35.84±4.13)%、(33.66±4.07)%、(10.96±1.74)%]、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H/R组、H/R+pCMV6组比较,H/R+pCMV6-SERP1组H9c2心肌细胞中存活率、Bac-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SERP1过表达可能通过上调Bacl-2蛋白,下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干预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非梗死区(LVNIZ)心肌营养素-1(CT-1)表达及左室重塑(LVRM)的进程。方法♂SD大鼠分为4组,AMI组、AMI+辛伐他汀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每组8只。前2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备成AMI模型。AMI+辛伐他汀组在手术后d2予辛伐他汀40mg.kg-1.d-1灌胃。余3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4wk后测定左室重量指数,LVNIZ心肌细胞横截面积,LVNIZ心肌胶原容积分数变化,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LVNIZ CT-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水平。结果与正常和假手术组比较,AMI组LVRM参数:左室重量指数(LVWI),心肌细胞横截面积(CA),Ⅰ、Ⅲ胶原容积分数(CVFⅠ、CVFⅢ),均明显增加(P<0.05),LVNIZ CT-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水平于4wk后明显增加(P<0.05)。与AMI组相比,AMI+辛伐他汀组LVRM明显减轻,LVNIZ CT-1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水平明显下调(P<0.05)。结论大鼠AMI后LVNIZ CT-1mR-NA和蛋白的过度表达与AMI后LVRM的发生有联系,辛伐他汀可改善LVRM,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T-1基因过度表达与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顺铂(DDP)大鼠肾毒性有无保护作用。方法DDP8mg·kg-1ip诱导大鼠肾损伤,于给予DDP2d前大鼠分别ip50,100mg·kg-1·d-1TMP,连续5d,于给药d5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测24h尿蛋白含量,并于末次给药后4h处死大鼠,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脏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100mg·kg-1TMP组可降低DDP所致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BUN和Cr含量的升高(P<0.01);TMP两剂量组也可明显减少肾脏细胞凋亡率(P<0.01),显著增强肾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Bax表达,并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P<0.01)。结论TMP可能通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增强Bcl2的表达,并降低Bax/Bcl2比值而抑制DDP引起的肾细胞凋亡,使肾脏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H2S对急性缺血所致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70±2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缺血+NaHS低、中、高剂量组。麻醉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NaHS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于缺血3 h时腹腔注射0.78、1.56和3.12 mg·kg-1的NaHS,缺血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各组大鼠均于缺血6 h时经颈总动脉取血迅速开胸取心脏,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变化。结果大鼠心肌缺血6 h后,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明显升高,Bcl-2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降低。缺血3 h治疗3 h时,NaHS 3个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百分率明显低于缺血组,Bcl-2蛋白表达、Bcl-2/Bax比值高于缺血组。组织形态学变化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着色均匀,缺血组大鼠心脏部分区域心肌纤维横纹不齐或消失,核偏移甚至裂解消失,有炎性因子渗出,NaHS 3个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缺血组明显减轻。结论硫化氢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48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高浓度葡萄糖作用下体外培养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反复胰酶消化法提纯Müller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高糖组及不同浓度rhEPO干预组,培养48 h后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TUNEL法检测显示空白组见少量凋亡阳性细胞,高糖组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各rhEPO干预组同高糖组相比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见高糖组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而Bax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活性下降,而各浓度rhEPO干预组与高糖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Bax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高糖能够引发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发生凋亡,而rhEPO能减少体外培养高浓度葡萄糖状态下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凋亡,并能明显增强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提示上调Bcl-2及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rhEPO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抗凋亡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栀子苷(geniposide,GE)改善大鼠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组,8只)、糖尿病心肌病组(DCM组,8只)、糖尿病心肌病组+栀子苷组(DCM+GE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应用次氯酸(HOCl)诱导H9C2损伤模型。干预12周后,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VPO1/ERK1/2信号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给予次氯酸刺激心肌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法检测ERK1/2、p-ERK1/2、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给予ERK1/2酶抑制剂U0126后,用Western blot检测法再次检测ERK1/2、p-ERK1/2、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DCM组出现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增多,而DCM+GE组心肌损伤情况明显改善(P<0.05)。与Control组相比,DCM组心肌细胞凋亡水平及Bax/Bcl-2比值明显增加,而DCM+GE组心肌凋亡情况得到明显好转(P<0.05)。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DCM组中VPO1、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DCM+GE组中VPO1、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得到了抑制(P<0.05)。进一步对H9C2细胞行HOCl干预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次氯酸组出现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增加,而加入ERK1/2酶抑制剂U0126后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下降(P<0.05)。结论:栀子苷通过抑制VPO1/ERK1/2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8.
齐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30-193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肌细胞Bcl-2、Bax表达影响。方法将27只大鼠制作AMI模型后随机分为:治疗组16只和对照组11只。采用腹腔注射方法,治疗组给予EPO3000U/kg,共3d(术前1d手术、当天和术后1d),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6周后,采用导管法测定左室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的LVSP和+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VEDP和-dp/dtma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心率变化不大(P〉0.05)。治疗组的心肌细胞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细胞Bax的表达及Bcl-2/Ba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O对缺血和梗死心功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心肌细胞凋亡的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9.
曾怿  刘锋 《江苏医药》2012,38(9):1000-1003,992
目的探讨骨水泥单体(MMA)致SD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方法新生1-3dSD大鼠的心肌细胞分6组:组1为空白对照组;组2-6分别用0.5、1.0、2.0、4.0、8.0mg/mlMMA作用2h。CCK-8法测细胞存活率,TUNEL染色法测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测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组1相比,MMA作用心肌细胞2h后,细胞存活率随MM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降低,组2-6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浓度依赖性增高,同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高。结论 MMA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cl-2表达和促进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