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金凤  张兰凤  朱伟 《护理研究》2014,(10):3638-3640
[目的]探讨个案全程管理模式对提高造口病人满意度、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度及改善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将60例永久性造口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个案全程管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按照直肠癌及膀胱癌手术标准化护理规程进行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时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全程管理模式能够提高造口病人的满意度、造口护理知识掌握度,改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丘爱平  陆勤  邓燕贞 《全科护理》2016,(30):3139-31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张轶莹  周艳  张琴 《全科护理》2016,(35):3716-3717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各时段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4.
姜苹  巫娜 《护理研究》2014,(35):4417-44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6例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按病人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8例病人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158例病人接受出院指导以及电话回访。6个月后应用造口知识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3.0%;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93.7%;对照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鲍丽超  蔡建利  陆烈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5):491-494
目的观察ADOPT模式对肠造口患者出院过渡期自我护理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例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ADOPT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出院2个月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对肠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评价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及肠造口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ADOPT模式较传统健康教育方法更能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肠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姜苹  巫娜 《护理研究》2014,(12):4417-441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316例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按病人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158例病人采用延续护理;对照组158例病人接受出院指导以及电话回访.6 个月后应用造口知识调查问卷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价两组病人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3.0%;对照组病人生活质量优良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93.7%;对照组病人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率为6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史亚丽  吴爱须  李彦平 《护理研究》2014,(14):1685-1688
[目的]了解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因结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9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由专业护士进行为期3个月的以电话访问、家庭访视、网络视频指导、专家讲座、组织造口联谊会等形式进行延续护理干预,以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中文版)评价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延续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直肠癌病人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病人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QLQ-30)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理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SAS、SD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更低(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病人QLQ-C30功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2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总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在临床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2年住院行Mile’s手术的58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将2013年入院行Mile’s手术的60例病人设为试验组,采用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对肠造口自我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在肠造口评估、用具选择、扩肛、对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评估、生活社交方面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同质医疗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直肠癌Mile’s术病人护理中,能促进病人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造口探访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术后6个月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按收治医疗组不同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知识宣教和造口治疗师专业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造口探访干预,探访频率为2周1次,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造口探访在永久性肠造口术后早期能有效提高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万淑琴  魏清风  曹春凤 《护理研究》2014,(11):4040-404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余利娜  赵丽芹  夏腊梅  胡丹 《护理研究》2014,(26):3284-3285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术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病人根据手术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出院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在造口袋更换、并发症预防、饮食知识等腹壁造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术后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等Spitzer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有利于改善膀胱癌腹壁造口病人出院后的自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余利娜 《全科护理》2014,12(7):664-66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回肠膀胱造口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行回肠膀胱造口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能自行更换造口袋、造口相关知识认知合格率、病人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能自行更换造口袋、造口相关知识认知合格率、病人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回肠膀胱造口术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化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对临时性回肠造口病人的影响,为医护人员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120例病人,病人均行临时性回肠造口术,术后3~6个月行造口还纳术。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癌因性疲乏、造口术后并发症、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结果]所有临时性造口病人出院时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均较差。二次手术前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造口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信息化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可促进临时性回肠造口病人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自我效能,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魏曾曾  吴丹  吴德全  王维利 《护理研究》2013,27(20):2113-2114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在永久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2月—2012年8月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47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采用造瘘术后护理常规,干预组(24例)在术后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措施。于病人手术前1d及出院前1d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病人自我护理知识及技能,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膀胱癌行尿路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考核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护理能力比护理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增长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应积极开展针对尿路造口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久性结肠造口俱乐部的创办及实践效果。[方法]选取60例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永久性结肠造口俱乐部进行干预,干预5个月。比较两组病人造口相关自我效能调查问卷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c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SC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3.3%vs 36.7%)(P0.05)。[结论]创办永久性结肠造口俱乐部,有利于病人自我效能及自护水平,降低造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肠造口病人造口自护技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护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中应用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对预防性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科室行预防性肠造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自入院开始进行赋能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造口适应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教育能增强预防性肠造口患者的造口适应能力及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