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灯盏花素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事件(ADR/ADE)报告,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下载安徽省上报的灯盏花素注射剂ADR报告301份,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1份报告中,ADR占37.87%;ADE占62.13%。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灯盏花素注射剂ADR/ADE的原因复杂,提请临床医生、药师应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水平,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中心2008年1月~12月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报告502例,从年龄和性别分布、药品分类、给药途径、严重的ADR以及不合理用药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2例ADR/ADE中,大于60岁的患者占48.21%,抗感染药物占48.01%,严重ADR占5.98%,不合理用药导致药品不良事件(ADE)被认定为ADR的占10.16%。结论: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监测是以后药品不良反应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黄斌 《中国药物评价》2018,35(4):291-295
目的:收集我院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分析其特点及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7年1-12月期间上报的102例ADR/ADE报告进行分析。结果: 102例ADR/ADE中,女性略多于男性(58/44),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占31.37%);其中新的严重的ADR/ADE有6例(占5.88%);引起ADR/ADE的主要是静脉滴注给药(占50.00%);共涉及8类药,62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最多(占35.29%)。ADR/ADE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占33.60%)、皮肤及其附件(占21.60%);不合理用药40例(占39.22%)。结论:引起ADR/ADE发生的因素,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同时与患者本身、药物本身以及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有关,临床加强ADR/ADE的监测以及合理用药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发挥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集到的29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使用药品分类、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5例ADR中,新的严重的ADR占23.05%(68例);临床药师上报的ADR占27.46%(81例);老年患者引发的ADR居多,占33.90%。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占46.10%(136例),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54%(3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3%(146例),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起的最多,占75.93%(224例)。结论:临床药师应协助医生做好合理用药工作,重视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漯河市中医院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增长趋势,发掘警戒信号,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至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91例新的/严重的ADR病例,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科室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60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57例,占62.64%);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66例,占72.53%);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位(29例,31.87%);ADR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5例次,占总计131例次的41.98%);新的ADR为87例(占95.60%),严重的ADR为4例(占4.40%),主要出现在内科。结论:要加强引发新的/严重的ADR药物品种的监测工作,重视其信号作用;在使用相关药品时,做到密切巡视观察,及时处理应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226例ADR/ADE报告,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ADE类别、临床表现,引发ADR/ADE前10位的药品等情况。结果:ADR/ADE以静滴给药为主,抗感染药所致ADR占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引起ADR频数居第一位药物为左氧氟沙星。结论: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ADR报表135份,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ADR、ADR构成比排序居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5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4类46种,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最多(d139.26%);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1.1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8.15%);严重的ADR4例(占2.96%)。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提示I临床医师关注ADR,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9年5月-2012年6月我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86例ADR报告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ADR报告中,一般的ADR共81例,占94.19%,远高于严重的ADR;男性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4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为81.40%(70/86),远高于年轻患者;静脉给药致ADR发生率为60.46%(52/86),高于肌内给药和口服给药;单一用药ADR发生率为77.91%(67/86),高于联合用药;引起ADR的相关药物以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为主,共47例(占54.65%),药品种类数为34种,占所有药品种类数的64.15%。结论: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用药是降低ADR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我院53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延斌  张婕  任淑萍 《中国药师》2009,12(11):1599-1601
目的:分析我院2006~2008年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方法:对上报的53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价。结果:530例ADR报告中共涉及13大类药物,药品种类共18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34.15%;给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引起的ADR399例,占75.28%;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70%。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药师与临床的沟通交流,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07例抗菌药引起的ADR/ADE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7例ADR/ADE报告中,ADR362例(88.94%),ADE45例(11.06%),涉及抗菌药36个品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构成比最高(41.28%),其次为青霉素类(21.87%)和喹诺酮类(14.50%);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3.49%);构成比前5位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阿洛西林;严重ADR/ADE构成比为4.42%,无死亡病例。结论:抗菌药引发ADR/ADE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高医护人员对ADR/ADE的警惕性与监测水平,以保证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9年302例药品不良反应及事件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和药品不良事件(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9年收集到302例ADR和10例ADE进行报告分析,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方式、报告类型及联合用药情况,出现ADR和ADE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2例ADR和10例ADE报告中抗感染药品所涉及例数占32.9%,居首位;5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占41.93%,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5.1%;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注射发生ADR例数占67%,居首位;引起ADR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方面,其次为神经系统,占16.1%,所有严重ADR有15例,过敏性休克占首位,所有10例ADE事件均因药物服用过量,儿童占40%,老年患者50%。结论临床医师必须重视ADR和ADE的报告监测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时报告,以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21例香菇多糖注射剂ADR/ADE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ADE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21例ADR/ADE病例中男性16例(76.19%),女性5例(23.81%),〉50a年龄组患者ADR/ADE构成比最多,占90.48%,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ADE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和骨骼肌肉系统损害。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香菇多糖注射剂所致ADR/ADE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verse drug reaction/Events,ADR/ADE)发生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上报的254例ADR/ADE报告,按照患者的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254例ADR/ADE报告中以抗微生物药物的发生例次为首位,占37.66%;中药注射剂次之,占15.82%。静脉滴注是引发ADR/ADE的主要给药途径,占68.99%;ADR/ADE累及的主要系统-器官为皮肤系统,临床表现主要以皮疹、瘙痒为主。结论:应加强ADR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ADR/ADE监测工作的认识,增强上报意识,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发现漯河市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探讨ADR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和处理应对意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上报至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9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60岁患者ADR发生率较高(178例,占60.33%);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较多(241例,占81.69%);抗感染药发生ADR最多(111例次,占合计297例次的37.37%);ADR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3例次,占合计373例次的43.70%);新的ADR为85例(占28.8l%),严重的ADR为3例(占1.02%)。结论:ADR报告与监测工作对确保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做好相关工作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程度。  相似文献   

16.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7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监测工作的质量,探讨ADR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1年上报的1728例ADR报告,分别按患者年龄与性别、报告人职业、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28例ADR报告中,严重的ADR 4例(0.23%),新的ADR 35例(2.02%);护士上报1654例(95.72%),药师上报73例(4.22%),医师上报仅2例(0.12%);以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3.58%);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有713例(占41.2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医院应完善医、药、护合作的ADR监测体系,提高医师、临床药师的上报比例;加强严重的、新的ADR监测,降低漏报率;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作用,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黄冈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黄冈市内10县2010年上报的1 944例ADR/ADE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44例ADR/ADE涉及抗微生物药957例,占49.23%,中药制剂366例,占18.83%;注射给药引起的ADR/ADE 1 447例,构成比为74.43%;ADR/ADE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应加强ADR/ADE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的力度,强化对ADR/ADE的认识并完善ADR/ADE监测体系,提高上报ADR/ADE的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2013年32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放军第175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避免严重的ADR重复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329例合格的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9例ADR报告中,新的ADR为6例,占1.82%,严重的ADR为65例,占19.76%;引发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100例,占30.40%”);男性165例,女性139例,25例性别不详;304例已知性别的患者中,41~80岁223例,占73.36%,而20岁以下患者仅22例,占7.24%;抗肿瘤药引起的ADR为76例,占总报告数的23.10%,抗菌药物引起的ADR为54例,占总报告数的16.41%,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为27例,占总报告数的8.21%;ADRI临床表现主要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结论:应加强ADR监测,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特别是加强对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药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一些严重的ADR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9.
杜江  旷石 《中国执业药师》2013,(10):11-13,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6月-2012年6月年上报的773份ADR/ADE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ADR/ADE涉及的药品以抗精神病药为主;发生的器官或系统损害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最为突出;发生ADR/ADE后的处理结果以好转和痊愈居多。结论:加强ADR/ADE监测工作是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与药品不良事件(ADE),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8年77例ADR报告,从涉及药物、给药剂量、给药途经、给药方法、药品质量等方面分析产生ADR/ADE的原因,采取相应警戒措施。结果与结论:增强了医务人员对ADR/ADE认识,减少ADR/ADE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