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 探讨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A)、假手术组(B)、利维爱组(C)、补肾化痰方低剂量组(D)、补肾化痰方高剂量组(E)。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3月,C,D,E组分别以利维爱0.23 mg·kg-1、补肾化痰方9.4 g·kg-1、补肾化痰方18.8 g·kg-1灌胃给药,A,B组予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给药时间为8周。术后5个月,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大鼠股骨骨密度,免疫组化检测大鼠骨组织TNF-α和IL-6表达。 结果: 补肾化痰方低、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增加骨小梁数量和密度,降低骨组织TNF-α和IL-6表达水平。 结论: 补肾化痰方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骨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和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诃子醇提物对动物胃肠运动和血清胃动素含量的影响。 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吗丁啉(小鼠0.005 g·kg-1,大鼠0.003 g·kg-1)组,诃子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3.5,1.75,0.875 g·kg-1,大鼠2.4,1.2,0.6 g·kg-1),按10 mL·kg-1给药,采用小鼠在体胃肠运动实验、放免法检测大鼠血清胃动素含量和家兔离体肠平滑肌运动实验,观察诃子提取物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运动和大鼠血清胃动素含量以及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结果: 诃子提取物高、中剂量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有显著抑制作用,可以降低大鼠血清胃动素的含量,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收缩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肠平滑肌兴奋有显著拮抗作用(P<0.05或P<0.01)。 结论: 诃子醇提物对动物胃肠运动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与M胆碱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D-半乳糖sc建立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研究豆丹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西洋参组(0.5 g·kg-1)、豆丹水提液高(2.8 g·kg-1)、低剂量组(1.4 g·kg-1)、豆丹醇提液高(12.5 g·kg-1)、低剂量组(6.25 g·kg-1)。造模14 d后开始给药,给药14 d后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脏器系数、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脏及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肝及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衰老模型组负重游泳时间、脏器指数、SOD及GSH-Px均降低,MDA含量增加,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豆丹水提液、醇提液均能显著延长负重游泳时间(P<0.05或P<0.01),提高脏器指数(P<0.05),提高SOD,GSH-Px活性(P<0.05或P<0.01),降低MDA含量(P<0.05),且对雌雄小鼠的作用大体相当。结论:豆丹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来发挥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菟丝子水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及微核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的最大给药量的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 方法: 最大给药量法检测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的急性毒性。SD孕鼠骨髓微核试验及胚胎肝转移微核试验,设5组:菟丝子水提液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g·kg-1)及阴性对照组(NS,10 mL·kg-1),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CP)40 mg·kg-1],检测孕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胚胎肝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 结果: 菟丝子水提液ig对SD大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菟丝子水提液40 g·kg-1可致孕鼠骨髓细胞、胚胎肝细胞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与阴性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菟丝子水提液对SD大鼠ig最大给药量为80 g·kg-1,属无毒级。菟丝子水提液ig剂量在40 g·kg-1时可诱发孕鼠及胚胎微核率增加,有潜在遗传毒性;而在20 g·kg-1以下剂量时无显著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天麻(普通粉、破壁粉、冻干粉)对戊四唑诱导癫痫大鼠海马组织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基因(B-cell leukemia-iymphoma-2,Bcl-2),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相关蛋白基因(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gene,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γ-氨基丁酸转运体1(GAT-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影响对天麻神经保护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对三种加工方式的天麻效应差异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建立戊四唑癫痫模型。随机分为12组,正常组,戊四唑组,丙戊酸钠组,天麻(普通粉、破壁粉、冻干粉)分别对应的低、中、高剂量组(0.5、1.0、2.0 g·kg-1)连续灌胃10 d。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三种加工方式的天麻对戊四唑诱导癫痫海马组织Bcl-2、Bax、Caspase-3和GAT-1基因表达的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天麻对戊四唑诱导癫痫海马组织Bax、Bcl-2、Caspase-3和GAT-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癫痫发作强度均为Ⅵ级,表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及天麻普通粉、破壁粉、冻干粉各剂量组癫痫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 < 0.05),癫痫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 < 0.05)。与丙戊酸钠组比较,天麻普通粉高剂量组、天麻破壁粉高剂量组癫痫潜伏时间无显著差异(P < 0.05),而天麻冻干粉高剂量组癫痫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 < 0.05),且持续时间与之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x、Caspase3和GAT-1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 0.05),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 < 0.05);与模型组比较,丙戊酸钠组和天麻各组可显著降低Bax、Caspase3和GAT-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P < 0.05),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P < 0.05)。结论 天麻冻干粉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天麻破壁粉高剂量组次之,最后天麻普通粉高剂量组。天麻对神经的保护具有剂量依赖性,并与天麻不同加工方式相关,其作用机制与调节Bcl-2、Bax、Caspase-3和GAT-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茴香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茴香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15 g·kg-1)、茴香低剂组(1.5 g·kg-1)和茴香高剂组(3.0 g·kg-1),另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各组按相应药物剂量每天灌胃1次,共14 d。于末次给药2 h后,各鼠采血测空腹血糖值(FB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取肝脏切片,做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FBG、MDA、AST、ALT水平,(P<0.05,0.01),降低SOD活性(P<0.01),肝组织结构不清,肝细胞溶解坏死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茴香治疗组(高剂组、低剂组)显著增高血清中SOD活性(P<0.01),降低MDA,ALT,AST和FBG水平(P<0.01),明显改善肝组织结构,肝细胞坏死数量少,肝细胞再生明显,高剂量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茴香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芪益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心肌形态、心功能、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依那普利对照组、芪苈强心对照组、参芪益心方低剂量(16.96 g·kg-1·d-1)组、高剂量(33.92 g·kg-1·d-1)组。利用阿霉素第l,3,5周,3 mg·kg-1;第2,4,6周,2 mg·kg-1的剂量,每日1次,灌胃4周,观察大鼠的心肌组织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浆AngⅡ,TNF-α结果:经EF,FS提示造模成功,各治疗组LVSD,LVDD,EF,FS均有改善,参芪益心方高剂量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AngⅡ,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益心方可以改善CHF大鼠心肌组织形态,抑制心室重构,改善CHF大鼠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血栓变化、炎性指标、脏器功能和病理改变等考察香丹注射液(Xiangdan injection,XDI)和清开灵注射液(Qingkailing injection, QKLI)联合用药在炎症血栓动物模型的治疗上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 100只雄性SD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炎症血栓模型组,XDI组(2.5,5 mL·kg-1),QKLI组(5,10 mL·kg-1),XDI+QKLI组[(2.5+5) mL·kg-1,(2.5+10) mL·kg-1,(5+5) mL·kg-1,(5+10) mL·kg-1,每组10只大鼠。各组均腹腔注射给与相应注射液,每天1次,共4 d,正常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第2天,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造模,即先采用25 mg·kg-1角叉菜胶腹腔注射入大鼠体内,16 h后大鼠再尾静脉注射50 μg·kg-1脂多糖(LPS)。注射LPS 24 h后,各组大鼠测定肝脏指数、肾脏指数,测定血小板(PLT)数量,测量血栓长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项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酐(Crea)及尿素氮(BUN),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肝、肺、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观察脏器病变分级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LT数量显著下降,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显著增加,肝脏指数显著升高,肝肾功能ALT,ALP,BUN含量明显升高,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肝、肺、肾脏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XDI 5 mL·kg-1组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和ALP含量(P<0.05,P<0.01),QKLI 5,10 mL·kg-1组大鼠血清ALT,ALP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XDI 5 mL·kg-1和QKLI 10 mL·kg-1单独用药均对LPS引起的肺脏病变损伤有明显减轻作用(P<0.05);XDI和QKLI合用后,明显降低大鼠的ALT,AST,ALP和TNF-α含量,尤其是XDI和QKLI合用(5+10) mL·kg-1组效果最为明显(P<0.05,P<0.01),并且大鼠尾部血栓长度明显缩短(P<0.05),肺脏病变程度也减轻(P<0.05)。与部分相同剂量XDI或QKLI单用组比较,两药合用后,大鼠血清ALT,BUN,TNF-α含量和肝脏指数都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 XDI和QKLI单独用药对炎症血栓模型大鼠的脏器功能和器质损害及炎症反应有一定改善作用和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后相对其单独用药,对于减少静脉血栓长度,改善肝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保护肺、肝、肾等脏器结构都有一定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胃癌前病变(PLGC)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PLGC机制。 方法: 将1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复方蜥蜴散80目组(B,1.4 g·kg-1),100目组(C,1.4 g·kg-1),80目100目等量混合高、中、低剂量组(D,E,F,2.8,1.4,0.7 g·kg-1),模型对照组(E),维酶素组(H),除A外,均以0.017 mol·L-1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按5 mL·kg-1给大鼠ig,1次/d,连续24周,辅以饥饱失常,情绪刺激等制作PLG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A组大鼠仍充足供食及清洁蒸馏水,B,C,D,E,F组大鼠分别给予复方蜥蜴散80目,100目,80目100目等量混合糊剂高、中、低剂量,混悬液10 mL·kg-1 ig,1次/d;G组大鼠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 ig,1次/d;H组大鼠给予维酶素混悬液(1.0 g·kg-1)ig,1次/d。连续12周。观察复方蜥蜴散对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细胞Stat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等抗凋亡蛋白影响,通过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图像的吸光度进行测算。 结果: 治疗前,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tat3,Bcl-2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Stat3,Bcl-2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与维酶素组比较有差异(P<0.05),尤其以复方晰蜴散80目100目等量混合3个剂量组差异显著(P<0.01)。而复方蜥蜴散各治疗组间比较,B组与C组无统计学意义,而与D,E,F组比较则有差异(P<0.05),复方晰蜴散80目100目等量混合3个剂量组比较,D,E组与F组比较,P<0.05。 结论: 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可逆转PLGC模型大鼠胃黏膜增生肠化,降低Stat3,Bcl-2阳性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且呈剂量相关性,这可能是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干预PLG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复方颐神养脑胶囊对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颐神养脑胶囊(YSYN)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月龄SD大鼠90只,于左侧颈外动脉注入复合血栓诱导剂,复制多发性脑梗死痴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YSYN高剂量组(960 mg·kg-1)、YSYN中剂量组(480 mg·kg-1)、YSYN低剂量组(240 mg·kg-1)、西药阳性组(易倍申)(0.5 mg·kg-1)以及YSYN合西药阳性药组(480 mg·kg-1+0.5 mg·kg-1),另设10只动物为假手术组,造模后第3天,各组均以10 mL·kg-1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学习记忆测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海马组织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P<0.05,P<0.01),海马组织AchE含量显著升高(P<0.05),海马组织CHAT、NE以及GSH-Px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YSYN能够显著提高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P<0.05);显著降低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海马组织AchE含量,提高多发性脑梗死痴呆大鼠海马组织CHAT、NE及GSH-Px含量(P<0.05,P<0.01)。结论:YSYN对MID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海马组织内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谷胱甘肽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利胆止痛胶囊抗炎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利胆止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0.36,0.72,1.44 g·kg-1,大鼠:0.18,0.36,0.72 g·kg-1)和阿司匹林组(小鼠0.20 g·kg-1,大鼠0.10 g·kg-1)。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腹腔液渗出法和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评价利胆止痛胶囊的镇痛作用;通过测定大鼠肿胀足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利胆止痛胶囊的抗炎作用及其可能的抗炎机制。 结果: 中、高剂量组的利胆止痛胶囊明显减轻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足跖肿胀(P<0.05或P<0.01),减少小鼠腹腔液的渗出(P<0.05或P<0.01);中、高剂量利胆止痛胶囊明显提高小鼠热刺激致痛阈(P<0.05或P<0.01),显著减少化学刺激致痛的扭体次数(P<0.05或P<0.01);利胆止痛胶囊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中IL-1,MDA的含量(P<0.05或P<0.01),而高剂量可明显降低肿胀足TNF-α和PGE2的含量(P<0.01)。 结论: 利胆止痛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组织中的IL-1,TNF-α,PGE2和MD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逍遥散对雷公藤致大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雷公藤水煎剂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甘利欣(0.06 g·kg-1)对照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生药量3.38,6.75,13.50 g·kg-1)。除正常组外,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连续ig 4 d,再以雷公藤水煎剂(生药量3.75 g·kg-1)ig 4 d造模。处死大鼠,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力,做肝脏病理学检查,并测定肝匀浆上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及血清ALT,AST的活力明显升高 (P<0.01),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P<0.05),肝匀浆上清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组和甘利欣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和AST的活力、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及肝匀浆上清IL-1β,TNF-α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 < 0.05或P<0.01)。 结论: 雷公藤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与其引起炎症因子IL-1β,TNF-α释放增加进而形成炎性损伤有关,逍遥散可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释放而对雷公藤致大鼠急性肝损伤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肉苁蓉苯乙醇苷对大鼠高原肺水肿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健脾益肠散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0.3 g·kg-1)及健脾益肠散高(204 g·kg-1)、中(136 g·kg-1)、低剂量(68 g·kg-1)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灌胃给药21 d后,用ELISA、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及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MyD88含量和结肠组织MyD88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MyD88水平及结肠组织MyD88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健脾益肠散高、中剂量组血清MyD88含量和结肠MyD88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健脾益肠散低剂量组MyD88蛋白表达亦低于模型组(P<0.05);健脾益肠散高剂量组对MyD88的影响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健脾益肠散对UC肠黏膜免疫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外周血MyD88水平及结肠组织MyD88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降血压药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夏枯草水提液及水提醇沉上清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血压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方法: 采用水提、水提醇沉2种方法处理夏枯草,以SHR大鼠(n=72)为模型,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考察不同剂量(2.5,5,10 g·kg-1)的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单次灌胃给药后不同时间点(0,2,5,7,10 h)对SHR 大鼠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 结果: 给药后2 h 夏枯草水提液和醇沉上清液不同剂量均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p<0.05),醇沉上清液高剂量(10 g·kg-1)组能显著降低SHR舒张压(P<0.05);给药后5 h,夏枯草水提液低剂量(2.5 g·kg-1)组开始对SHR收缩压无显著影响,醇沉高剂量(10 g·kg-1)组进一步降低舒张压;给药后7 h,仅醇沉上清液高剂量对SHR收缩压有显著影响(P<0.05),其余各组对SHR舒张压、SHR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无显著性影响。 结论: 夏枯草水提醇沉所得的上清液在去除部分杂质的情况下保留和富集了夏枯草降血压有效组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降血压物质基础及其制剂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抗炎及平喘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TFNG)的抗炎及平喘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SD大鼠及健康豚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阳性药对照组、TFNG低、高剂量组(小鼠100,400 mg·kg-1,大鼠71.5,286 mg·kg-1)。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 廓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总黄酮抗炎作用;采用整体动物小鼠喷雾致喘实验、离体豚鼠肺支气管灌流实验及离体回肠实验考察总黄酮的平喘作用。结果: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度,TFNG 71.5,286 mg·kg-1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TFNG 100,400 mg·kg-1可明显延长小鼠哮喘反应的潜伏期(P<0.01);TFNG 3,6,12 g·L-1可明显增加豚鼠肺灌流量,降低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P<0.01)。结论:瘤果黑种草子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炎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决明子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血糖及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决明子治疗高脂血症的调脂外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和饮用10%乙醇溶液的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血脂康,0.15 g·kg-1),决明子低、中、高(4,8,16 g·kg-1)剂量组,各组均按10 mL·kg-1体积ig给予相应药物,并设正常对照组,连续ig 4周。灌胃给药期间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和饮用10%乙醇溶液。末次给药后,采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Glu)的含量,并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Glu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显著降低(P<0.01);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决明子乙醇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TC,TG,LDL-C,Glu的含量,显著升高HDL-C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大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P<0.01)。结论:决明子乙醇提取物不仅可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糖及血脂水平,亦可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这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疆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重构和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HR分为模型组、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3.2,1.6,0.8 g·kg-1)、卡托普利组(4 mg·kg-1)及杜仲平压片组(187.5 mg·kg-1),连续ig给药4周。采用无创血压计观察其对血压的影响;计算各组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和心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中ET,AngⅡ,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干预4周后,各给药组大鼠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LVWI均下降,其中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的下降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心脏指数降低 (P<0.05);与模型组相比,两色金鸡菊醇提物高、中剂量和卡托普利可明显减少血浆中ET和AngⅡ的含量(P<0.01),同时血浆中CGRP的含量有增加的趋势。结论:两色金鸡菊醇提物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改善SHR心室肥厚情况,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玉郎伞(YLS)提取物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3 mg·kg-1),玉郎伞水提物(TYLS)高、低剂量组(按生药量计60,30 g·kg-1),YLS总黄酮(FYLS)高、低剂量组(0.1,0.05 g·kg-1),每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7 d,于末次给药后30 min,采用腹腔注射20%酵母混悬液5 mL·kg-1 2次诱发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最后测定肺组织的湿干比重(W/D)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测定肺组织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并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W/D和MPO活性增大、肺组织IL-1β含量增加、NF-κB p65表达升高(均P<0.01),肺组织有炎性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TYLS高、低剂量组(4.31±0.15),(4.72±0.35)及FYLS高剂量组(4.74±0.23)肺W/D低于模型组(5.01±0.33)(P<0.05,P<0.01);TYLS高剂量组及FYLS高剂量组的肺MPO活性为(1.000±0.304),(0.956±0.139)U·g湿片-1,肺IL-1β含量为(265.58±47.05),(222.31±53.99)ng·L-1,肺组织细胞NF-κB p65阳性率为(51.00±8.62)%,(48.88±11.80)%,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另外,从组织病理学角度上看,TYLS及FYLS组肺损伤程度也有所减轻,以高剂量组较为明显。结论:预先给予TYLS或FYLS可明显减轻ALI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及肺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干扰NF-κB途径从而抑制IL-1β生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壮骨1号方对骨性关节炎的抗损伤作用。方法:选SD大鼠,以泊洛沙姆载药体加载木瓜蛋白酶制成温敏型原位凝胶控释剂,按照0.05 mL(1.6 U)/关节剂量,双侧膝关节注射,50 ℃环境下作用2 h复制大鼠骨性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组(等容蒸馏水)、壮骨关节丸(1.10 g·kg-1)组与壮骨1号方(2.20,1.10,0.55 g·kg-1)治疗组,氨基葡糖(0.03 g·kg-1)阳性药对照组,ig每天1次,连续治疗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其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含量,计算MMP-3/TIMP-1;观察关节软骨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模型组大鼠关节液中MMP-3/TIMP-1为0.092±0.010,与正常组0.062±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壮骨1号方2.20,1.10,0.55 g·kg-1剂量治疗8周后,MMP-3/TIMP-1明显降低,分别为0.060±0.016,0.060±0.028,0.057±0.027,与模型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图像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软骨坏死面积为(37 734±11 504)μm2,与正常组(0.00±0.00)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骨1号方2.20,1.10 g·kg-1治疗8周后,关节软骨坏死面积为(26 601±6 506),(27 061±10 425)μm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1号方具有一定的抗软骨损伤作用,能延缓骨性关节炎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选择玉叶金花提取液对动物模型进行抗炎、抑菌作用研究分析。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玉叶金花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24,12,6 g·kg-1)灌胃给药,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等炎症模型,以及体外抑菌实验,评价玉叶金花提取液的抗炎、抑菌作用。结果: 玉叶金花提取液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P<0.05)、大鼠棉球肉芽肿以及大鼠足跖肿胀的形成(P<0.05);玉叶金花提取液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其半数抑菌浓度(MIC50)金黄色葡萄球菌0.95 μg·mL-1、大肠埃希菌0.75 μg·mL-1、肺炎球菌0.65 μg·mL-1、链球菌0.50 μg·mL-1、痢疾杆菌0.25 μg·mL-1结论: 玉叶金花提取液对急慢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及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